独立个体感觉的停滞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则将自恋视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心理现象,他认为,对自恋者来说,唯一完全真实的东西是他们自己,是情感、思想、抱负、愿望,是他们所有的一切或属于他们的一切……凡与他们有关的一切,都光彩焕发,实实在在。身外的人与物都是灰色的、丑陋的、黯淡无光,近乎虚无。任何形式的自恋都存在着一个共性,即对外在世界缺乏真正的兴趣。在这种心态支配之下,很容易将自我当做整个世界的中心,将个人生存视为唯一目的,从而形成强烈的自恋倾向。
孩子的这种自恋心态,与父母的日常所为有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不断累积的父母之爱会支撑孩子的一生,可是如果太溺爱,就会使孩子产生这样的信念:整个世界都必须在我的脚下。家人的过度宠爱是有害无利的,往往造成孩子对他人傲慢无礼的态度。他们觉得自己是父母眼中最漂亮、最棒的,因此在别人眼中也应该如此。失去高高在上的地位就意味着失去父母的认可,随后失去社会的认可。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自恋症的问题上曾提出了两个概念:“原发自恋”和“继发自恋”。
在生命之初,婴儿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对他来说,外部世界就是自己的延伸,他确信自己的想法能够主宰外部世界。他觉得母亲也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看到母亲毫不延迟地跑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会觉得自己对母亲有无限的控制力,就像自己能自如地控制手和脚一样。这就是“原发自恋”。在这一阶段,婴儿只爱自己。
随着婴儿长大,爸爸妈妈不再像以前那样迅速地回应他的需要,这让他逐渐意识到:爸爸妈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他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己不能左右的现实世界。这一发现让孩子建立起“现实原则”,让他能够按照外部现实采取行动,也能够从外部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因而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依恋他人或依恋物品等。他的心理能量开始发生方向性转移,从自我转向外部世界,并逐渐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继续爱自己,另一部分用来爱他人。而弗洛伊德提出的“继发自恋”,即是指婴儿在发现外部现实之后,将朝向外部的爱折返回自我,将本该用于爱他人的力用在了自己身上。
从“原发自恋”阶段到“继发自恋”阶段中间的转折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时期,家长要逐渐取消对孩子的关注,并且对孩子控制父母、依赖父母的各种行为不做出反应,不予满足,从而促进孩子独立个体感觉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响应性失效”。这种“响应性失效”行为是适度的、善意的、非创伤的。此阶段,如果父母仍然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的种种需求积极响应,会使孩子继续处于一种“原发自恋”的状态,不利于孩子独立个体感觉的形成。
子女多的家庭需要众多家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处理小孩儿之间、与大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彼此之间会吵吵闹闹,但也为手足之情奠定了感情基础。这是独生子女不能体会的,他们没有机会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所以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年幼的时候缺少与外界的互动,他会慢慢将对别人的关注转移到自己身上,容易形成一种孤芳自赏的自恋型性格特征。
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们经常做又常常忽视:孩子一哭,就把他抱在怀里,以至于孩子不能够独自躺在摇篮里,容不得和你哪怕一刻的分离;孩子有什么需要,你会马上做出反应,孩子饿了要吃奶,不给孩子任何“等待”时间,立即给予满足,以至于孩子每天要不断喂奶七八次以上;母乳喂养超过一岁半仍不断奶,有些孩子可能吃母乳到3岁;孩子一岁左右开始学步,你怕孩子摔跤跌伤,不让孩子独自走路,看到孩子爬得太高就惊慌失措,直接终止孩子的各种“冒险”尝试;孩子已经满一岁了,你还是不放心,注意力一刻不离开孩子,常常为孩子哪怕一丁点的身体不适而焦虑万分。这些看似是对孩子的呵护,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独立个体感觉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