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是一种过敏源
瑞妍的妈妈常常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感到不满,而且总是焦躁易怒。邻居家的狗叫两声,她会恨恨地骂:“死狗!叫什么叫!烦死了!这些人真是无聊,自己都养不活了还养狗!”邻居家炒菜的油烟飘过他家的窗前,瑞妍的妈妈会立刻跳起来,一边关窗一边抱怨:“烦死了!一天到晚炒菜,窗户都没法开!”遇上连续的阴雨天,简直就没法活了,她会不停地咒骂老天,抱怨家里到处湿乎乎的,没法洗衣服,使得原本就压抑湿闷的气氛变得更加令人烦躁。
不仅如此,有洁癖的妈妈对瑞妍的一举一动更是抱怨个没完。瑞妍洗脸时溅了水在洗脸池外,妈妈看到就会大声骂道:“你怎么洗脸的?弄得到处都是水!自己也不知道把它擦干净!怎么会有你这么邋遢的孩子!”有时瑞妍穿着拖鞋刚刚迈进自己的房间,就听到那边的妈妈大叫:“我刚擦干净的地板!自己不会用眼看看啊!快点出来!没办法跟你们这些人在一起过日子了!”
在妈妈没完没了的抱怨声中,邻居们不敢迈进瑞妍家的大门,连亲戚们也不愿上门作客了。后来瑞妍进入大学,住进集体宿舍,越来越发现自己不对劲。她开始看谁都不顺眼,变得和妈妈一样,对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持质疑和否定态度。看到别人的被子没叠,她会不高兴;看到别人不清理自己的垃圾,她会很气愤。她甚至不允许同学将宿舍里的窗帘拉上;还要求别人和她用一样的洗发水,理由是她不能忍受别人洗发水的不同香味。在她态度强硬的指手画脚之下,室友们只得默然接受她的“改造”。但她还是常常在背后向其他同学抱怨宿舍里的种种,很多同学对她的抱怨不耐烦了,反问她:“是不是你自己太苛刻了呢?”她立刻暴跳如雷,从此不再理这些同学了。
同学们认为瑞妍太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整天只知道抱怨,从不知道反省自己,还不听别人劝说,都不愿与瑞妍接近了。瑞妍因此很痛苦,却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那颗挑剔的心和那张不知休止的嘴。
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你需要关注他,面对他身上不断出现的问题。这个世界向幼小的他发起挑战,而他,又是你的挑战。成长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麻烦、难题,都需要你不断思考、应对。但切记,真正的好父母是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教育孩子上的。你给孩子的影响、熏陶、教育,是你的品行、为人的投射。你最该思考的是做好自我管理,而不是处心积虑“对付”问题多多的小孩儿,你是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孩子对你尊重和信赖,就会追随和模仿,教育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所以我说,父母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家长脾气暴躁,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和家人争吵,互相指责对方,这样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变得焦虑、暴躁和过分敏感。还有一些家长自身思想偏激,常常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社会的黑暗,也会无意识地引导孩子走上偏执的道路。
孩子性格偏执与孩子自身的气质相关。胆汁质的孩子自尊心、好胜心强烈,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受到他人的压制时,就会沉不住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攻击性行为,并且不肯承认错误,从而易形成偏执心理。
但孩子偏执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后天因素,这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引导和教育有关,也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如果家长待人苛刻,心胸狭隘,经常性地抱怨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处处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么孩子长期耳濡目染,也会和家长一样爱挑刺,爱抱怨,变得自负偏执。很显然,瑞妍是受到了妈妈的影响。一直生活在妈妈的抱怨声中,瑞妍所听所感都是别人的缺点,因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造成认知的狭隘、不客观。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不能接受他人的一些习惯和行为,认为他人的做法都有问题,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人。如果他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达不到她的标准,她就会产生抱怨,而且是没完没了的、自己控制不了的抱怨。妈妈平日对瑞妍的挑剔和大声训斥也令瑞妍长期处在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下,她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引来妈妈抱怨,这种恐惧促使她将自己武装得很强大、很自负,因此无论什么都先去挑别人的刺,以显示自己的做法永远是正确的。这种偏执不仅让别人对她产生厌恶,也令她自己痛苦不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