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初期教育战线重回教育之路
中国陷入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之时,也是全球迅速发展之时。在世界政治格局方面,“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美苏对峙的“冷战”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西欧各国、日本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苏两霸对峙的国际形势有所缓和,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科学技术领域,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掀起了新科学技术革命,将人类带入新的科学技术时代。1958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惊叹。究其原因,归结到了美国基础教育落后于苏联,特别是学科教育落后于苏联。于是在美国专家的倡导下,一个鲜明的口号“回归基础”响遍了全球。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视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各国间的竞争加速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格局的演变来看,它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另一方面则对我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明显地加大了我国发展的压力。
(一)恢复秩序:基础教育领域重建学校教学秩序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十年动乱期间的极“左”思想,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论调,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领域迎来了思想解放。党中央作出了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战略决策,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正式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成为中共领导集体的核心,提出从1979年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也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对“两个估计”的批判。邓小平反复申明:“‘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3]他同时还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够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都一棍子全打死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吗?”[4]从而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后17年教育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作出了“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正确论断。在《关于科技和教育工作的谈话》中,邓小平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5]落实抓好八项工作任务和三项基本建设的教育工作发展任务和目标。八项工作涉及中小学方面的主要是及早实现普及小学教育,大力进行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集中力量办重点中小学。三项基本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仪器设备建设。[6]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
伴随着“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许多教育理论问题重新进行了讨论。同年,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会上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提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认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的质量标准,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提出了“集中力量加强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尽快提高它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8]的要求。他还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强调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将其放在和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学生体质。恢复与健全“文化大革命”前各项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重新建立教育教学秩序,加强文化科学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根据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恢复高考,发展高教。与此同时,开始快速编审出版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和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新教材。邓小平的讲话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整顿、恢复的指针,各地据此开始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很快恢复和建立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课程修订:编制教学大纲,编写全国通用教材
邓小平同志恢复职务后,立即将教育作为恢复和发展中国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亲自主持教育工作。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而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因此“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9]。邓小平特别重视基础教育,并指出重视教育工作“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0]。同一时期,他还指出“基础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多次指出要为中小学编写全国通用的教材,学校要提高科学文化教育水平,改变各地各行其是的局面,同时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外国教材作为参考。要把我们的教材同外国的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是什么水平,再根据我们的情况重新编写教材,并要求1978年秋季开学时用上新教材。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教育部于1978年1月制定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草案》指出:“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切实打好基础”,“要大力加强文化课教学”。[11]此次教学计划恢复了各种文化课程作为学校最主要的教育内容的地位。1978年的课程设置由于是“文化大革命”之后过渡性的,在学科结构方面仍以传统的必修式分科课程为唯一形式。
1977年9月,教育部积极组织中小学通用教材的编写工作,成立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小组,以1963年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为参考开始统编教材,于1980年完成。“这套教材拨乱反正,清除了十年动乱时期出版的教材中许多谬误的内容,改正了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等问题上一些不当的处理方法,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改变动乱时期教学的状况,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12]重视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文字表述比较严谨、规范,具有较高的质量,是这套教材的亮点。
1981年以后,根据国家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修订十年制教材和编制十二年制教材,对课程教材体系进行调整和变革。但受原有体系的束缚,旧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未能得到克服。
改革开放初期,恢复了正常、统一的课程制度和秩序,初步探索和实践课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兼顾,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步入正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育目标: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毛泽东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我们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重申了毛泽东提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3]再次强调党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方针。其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核心内涵。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共产主义道德来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里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根据当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提出来的,也是总结新中国成立32年来教育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邓小平指出:“‘红’是指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专’是指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14]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他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强调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将其放在和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学生体质。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对教育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恢复与发展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际上突出的就是教育要为政治服务,在目标方面则是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但是,它过于强调政治,对人的发展关注不够,也未能体现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育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同志在描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及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教育作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5](简称“三个面向”)它最集中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与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赋予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时代内容,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针。“三个面向”也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其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就是要大力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的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6]
其二,教育要面向世界,强调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既要着眼于中国,又要放眼世界。随着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家间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就必须坚持教育领域的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科学的教育思想,改革一切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尤其要结合我国国情,大胆地吸收与借鉴国外的科学理论、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的教育,努力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
其三,教育要面向未来,强调的是教育要具有前瞻性。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教育必须从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跨世纪或下个世纪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以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办好教育,使其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使教育事业本身具有长远的发展后劲。
总之,“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最集中又最精练的概括,是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总的指导性纲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础和前提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因为面向现代化必然要求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