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体育教学变革的动力
教育是一项培育人的事业,而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现实个体。因此,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教育自身首先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并进而引领社会发展。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改革,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并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能做其他教育不能做的事情,而这恰恰又是素质教育和人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回顾与反思体育教学变革历程,整体勾画30年来体育教学发展变革的轨迹,认识与把握推进体育教学变革的内外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体育教学发展变革的内在张力,理性把握改革探索成败得失的思想根源。
(一)社会发展是体育教学变革的外在动力
社会生活方式的具体变革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变革的实际程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结题报告中指出:“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深刻表明,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必然要求教育作出及时相应的变革,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只有自觉认识时代的要求并积极行动,才能与时代共同前进。于是,对于时代精神的把握及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深化的思考,成了我们理论研究中首先提出并具有统观全局意义的第一个大问题。”[1]
全球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初的社会转型也给教育带来了挑战,“社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和不定,一切的机遇和挑战都在变动不居的过程中展现,每一个人面对的都是一个充满生机、也险象丛生的严峻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时时有可能退场,陌生的情境则不断涌现。它给每个人提供机遇,同时也带来威胁。社会迫切需要人才,但绝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才。这样的社会必将唤醒在其中生活的每个具体的人之生存意识:他需要不断地重新认识生存于其中的变化着的复杂生活世界,需要不失时机地作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抉择;需要学会既承担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现生命价值。这是时代和社会向每一个人提出的尖锐挑战,也是向教育提出的真实挑战”[2]。这一切都要求学校教育作出积极的回应并及时地进行各种变革。
社会的发展需要体育课程。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脑力劳动不断增加,体力劳动逐渐减少,文明的发展以人的本能的退化为代价,而体育能让现代人摆脱脑力与体力相对立的困境。“体育的基本任务——增强全民族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起点都在学校,学校体育作为战略重点是完全正确的。”[3]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1989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的报告中,曾就学校体育的战略地位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论点。他说,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必须抓好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最重要的基础和结合部。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按照《义务教育法》上小学、中学,在学校中奠定一个人体魄的基础,学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抓住了学校体育,从人的发展历程看,就等于抓住了全体中国人的体育。现代社会,体育不仅是满足生存的需要,它作为文化,对于人们的心理愉悦和满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际关系的交流与改善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将学生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从满足社会需要向满足学生个人需要转变。
纵观体育教学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军国主义体育思想下的兵操体育,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下的生活体育,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下对体育的“阶级性”和“工具性”的强调,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技巧的传授,到体质教育思想下的生物体育,以及后来的快乐体育思想、全面教育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下的“三维体育观”,我们可以看出:当历史处于相对动荡时期,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社会本位的目标;而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逐渐开始关注个体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需要,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改革开放30年体育教学的改革探索,是体育教学体系自我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学校发展的内部动力共同推进我国体育教学现代化。学校体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体育教学深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但是,这不意味着体育课程与教学主体性的丧失。体育教学变革发展的历史表明,体育教学只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才能与时俱进,而主动适应的前提是弘扬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尊重体育教学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
(二)学生发展是体育教学变革的间接动力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人、发展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社会息息相关,它是人类种族繁衍、进化、发展和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延续、进化、发展的普遍、永恒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指向人的,它的功能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全面发展人去组成社会,推动社会前进。[4]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概念,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和谐发展。体力与智力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最基本的含义。因为它不仅是人的生命体存在的根本要求,而且还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生理、心理基础。人的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活动都是对潜藏在人体内的体力和智力的一般运用。第二,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包括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不仅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人的发展的基本途径,前者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解决的是人的身心关系,只有达到人与自然和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
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是造就人、培育人。这是通过学习活动来实现的。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既应该有丰富的知识,又应该有高尚的人格,而身体是人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身体是认知和才智的源泉。“身体既是感觉、经验、认知、真理、美德、至善和审美等各种认知和智慧的源泉,也是积累和储存人类认知和智慧的信息库与知识库。”“身体才是一切认识、文化艺术的起点和全部价值、审美和道德的标准;才是获得知识、成就事业、完善人性、实现至美至乐的人生和推进人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5]目前,强调把体育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推动包括体育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明确规定:“确信有效地行使人权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每个人应能自由地发展和保持他或她的身体、心智与道德的力量。因而任何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均应得到保证和保障。”
体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马克思说过:“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观点,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进一步阐述了体育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体育对个人来说,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全面发展的问题;对中华民族来说,则关系到民族素质问题。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坚持德、智、体协调发展。他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德育皆寄于体育,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体而为道德之寓也。”[7]
青少年儿童好动、爱表现,在各项活动中能够发展全身运动器官的协调能力。这一过程给人以快乐和享受。只有经历了身心愉悦的活动过程,才有令人愉快的活动结果。要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体育,就必须让他们亲身体验体育,并从中获得愉悦。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鼓励、关怀和欣赏,而不是苛刻、挑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8]此外,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学生的参与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结果,其运动体验是体育教学的价值结果之一。体育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自由、尽情、尽兴地“玩”,体验自由成长的感觉,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享受生命的欢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正是人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三)教师发展是体育教学变革的内在动力
教学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师质量的竞争。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重要的转折点上,即由数量的发展转向质量的提高。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学不仅要发挥其生物层面的作用,更重要的在于从精神层面发挥对人的全面塑造功能。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自身的思想、人格魅力和知识水平等,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在微观层面上有两条线索——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美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在《感触未来——改变教师培养途径》报告中指出,“教师发展”是改进基础教育的核心要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认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也就是说,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改革的内容,也是改革的动力。
1.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最终看教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学生。教师发展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假如把牺牲性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这种对牺牲的看法无论如何是对人的一种误解。这种对牺牲性行为的‘称赞’暗示着对人的非分要求。”[10]如果教师只是一个工具,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工具,而没有自己的价值,他就不能通过自身的价值来展现成功,也就不能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工作带给自己的真正快乐和幸福。
“人是精神,人之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11]因为“只有当心灵忠实地拥护精神生活的事业,反对一种异己的或至少不令人满意的世俗的造作时,人的禀赋才能变成不只是一种被动的态度或单纯的劳动准备状态,而是成为一种完整的行动,实际上,成为无论何种行动的真正灵魂”[12]。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失去了它,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王丹教授所言:“教师的职业信念是使教师摆脱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使平凡得以升华,变得更有意义的关键所在。其实教师职业的内涵非常广阔,生存与生计当然是教师的第一需要,但仅是低层次的需要,教师还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是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了属我的生活世界,他与职业之间就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美和意义的充盈,激情在他胸中澎湃,诗意在他心底流淌,在不经意间,成为校园优美环境的欣赏者、学生良好举止的赞赏者、教师神圣职业的吟诵者、课堂生命活力的激发者。”[13]
体育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只能靠体育教师自己:发展和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水平。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分析当时体育运动提倡不力的原因:“其一,今之所称教育家,多不谙体育……所以出之也不诚,所以行之也无术”。“其次,教体操者多无学识……徒有形式而无精意以贯注之”。[14]毛泽东一再强调参加体育锻炼必须启发学生的自觉。“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学生的自觉,又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必须“明白周详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懂得“今日不为,他日将无以谋生”的切身之理。称职的体育教师不光是一名体育工作者,还应该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做教育工作者是第一位的,做体育工作者是第二位的。首先看他是否具备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而不能仅以体育工作者作为标准。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教师的一般修养和心理准备,应当比专业学识更为重要。称职的、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当然是既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水平,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人。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必须热爱体育,更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必须达到一定的专业运动水平,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落实体育教学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应该对自己所教的体育专业有深厚的兴趣,乐于在教学中从事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并能随机应变,深入挖掘基础的内容,摸索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以此来吸引学生,和学生一起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运动技术、发展体育能力的环境。
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会他们学习和锻炼的方法。在师生关系转变的同时,教与学的重点应该由以“教材为主”转变为“以方法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技术”,更重要的是教“学法”,即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材内容的传授,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而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学习运动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学习运动技术”,即不仅要掌握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如果学生既掌握了体育锻炼方法,又能善于运用体育锻炼方法,那么他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随时随地参加体育锻炼。
2.推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和具体的实施者。教学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是教育观念方面的,而且涉及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等方方面面,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乃至决定课程实施的方向、质量和深度。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有直接关系。教师发展动力受制于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关键是教师的文化自觉和专业自觉。
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理解和定位。“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15]课程改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本土化”实践和“中国式解读”。历史上的课程改革强加给我们的思维定势是“教师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新课改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①瓦解教师传统且保守的教育观念。研究表明,教师本质上是保守的,是抗拒变革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熟悉的模式和固有的经验,因此新课改的强力推行必然触动教师固化的观念,而这种解构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教师教育信念的重构。②生成教师动态的知识结构。教师原有的知识陈旧、静态、结构化,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知识更新本身就是教师成长的一种外在体现。③挑战教师的工作方式。一直以来,教师大多在自我封闭的独立的状态下进行个体探索,而新课改中的“教师课程领导”显然要求团队式的攻关研究、互动式的师生合作,甚至要求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共同合作。④促进教师的反思和研究。能给人带来尊严与快乐的职业必然是充满创造性的,教师这一职业就是如此。但是,传统教师只是政策的被动执行者,缺少对话、研究、反思。新课改改变了教师角色,使其由单纯的教书匠成为课程的领导者。[16]在体育教学改革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原有的一些思想观念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观与学生观,重新认识体育的功能,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探索和继续学习的精神将成为教师职业的内在需求。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核心、基点。学校制度不论如何改变,教师的发展都是重中之重。早在20世纪50年代,程今吾就曾经指出:“教师是教育最实际的执行者。一切理论方法和环境设备必须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生力量。一切教育政策必须通过教师实践才能实现,教师是教育重要的主观条件之一,对于教育实施,有着莫大的作用。教师是教育实施中的主脑,虽然不是‘师道尊严’,把教师看成无上权威,当作教育上的独裁者,可是在教育设施上,始终处在指导者的地位,是一个舵手。”[17]
教师对工作的热爱应是发自内心的,在言行举止中得以充分体现,对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教师以自己的自觉意识努力解读改革价值,践行改革,在信念的支持下理性地追求着“可能”,寻求学生发展的空间。同时,教师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明确的职业理想,使其精神世界更加充实,生命意义更加丰富。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环境。英国谢菲尔德大学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次调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以高等院校或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提供的教师在职进修往往偏重于教育理论基础,很少与教育实践联系,这种培训解决的是“教什么”,但“怎么教”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体会。学校层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多制约因素,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变量来自于学校的软环境。软环境是指作为学校有机组成部分的制度和文化等,它潜移默化地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