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教育进行到底
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范明亚
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
案例
(课件出示《公园草坪》美图)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你们觉得这幅《公园草坪》图美吗?
生:美。(有些学生没有回应。)
师:草坪上的百花都盛开了,在花丛中只有一只小蜜蜂在采蜜,它肯定会很孤单,我们能用上节课学到的“复制与粘贴”来帮助它找到伙伴吗?
生:能。(依旧只有少许学生回应。)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到教师机子上来给大家演示是怎么做的。(没有举手的学生。)
师:那还是老师来演示吧。
……
老师在讲台前讲解操作步骤一二三,讲得是口干舌燥。而坐在下面的学生呢,大部分时候都没有抬起头来看大屏幕上老师的操作演示,只是缩在显示器后面忙活自己的事情(上网、玩游戏、聊天等),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只是应付,整个课堂教学只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很多老师认为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关注得更多的是游戏、聊天和音乐娱乐等;而学生呢,他们认为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很枯燥乏味,而且其中很多都已经会了,他们觉得只要会操作就没必要再听了。追根究底,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学科地位的不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科体系的不够完整等,但是我想这更多的还是与老师有关。在教学中,老师关注更多的是认知因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存在,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堂就如同一杯白开水,“解渴”之后,学生就会对它失去兴趣。当今的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单一的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如果学生仅仅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那他们也只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人物。
反思
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学生和教材,不同的教师上课,却有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原因何在?纵观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例,他们自始至终都非常注重情感的沟通,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情感的大氛围中乐学。一堂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更要让这个过程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
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呢?下面我就将自己平时的尝试以及和同事讨论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的操作性比较强,如果让学生平淡地接受知识,只会形成一种快懂易忘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且易于接受的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例如在教学《遨游因特网》这一课时,我创设了逛无锡动物园的情境,结果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
二、联系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信息技术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生活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一位老师到某毕业班上课,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原来大家都在忙着写毕业留言呢。于是,结合学生的需要,这位老师经过重新备课,给每个毕业班都上了一节《毕业留言DIY》。在毕业留言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学以致用,交流制作方法,用心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独特的毕业留言,并邀请同学和老师欣赏,还拷贝回家留作纪念。
显然,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表达自己情感的意义。现今学生的信息量和信息渠道都很丰富,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完全做到知识的权威和垄断,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带领学生学会用技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三、挖掘教材,拓展学生的情感领域
纯技术的讲解是理性而机械的,难以让学生心领神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适时补充一些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使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从单纯的操作,升华到形成一定的态度,甚至形成初步的价值观,进而内化成品质。例如,在讲述《整理文件》这一课时,我进行了教材的重组,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主人公“懒羊羊”导入,以“帮助懒羊羊整理电脑里的文件”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学会整理文件的操作方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整理这个好习惯带来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便捷,并且让学生体验到“助人”的乐趣。
融入了情感教育,课堂也就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一堂精彩的信息技术课,我们除了要讲授知识和技术外,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我们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作品中融入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不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当然,要真正落实情感教育,还需要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