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痕的批评艺术

无痕的批评艺术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幽默婉转的批评,往往能让人在笑声中坦然接受,同样收到教育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中更是屡见不鲜。这是无声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也是最人文的教育。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将其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去实施我们的教育行为。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是蕴涵着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又是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切身体验和自觉自悟的过程。

无痕的批评艺术

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沈红英

其实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而与道德境界无关。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将其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去实施我们的教育行为。

案例

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达到“意无穷”的境界,就切忌言之“太尽”、“太直”。班上有个聪明的学生,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平时作业的书写却潦草马虎。为这,我找他多次,但他却老是不长记性,好那么一两天就又不行了。严厉批评吧,怕伤他自尊心,和以前一样吧,又怕成了“姑息养奸”。于是,我就运用了下面这种批评的方式。

一天放学后,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先问他对班上另一个同学的评价。那个学生的成绩远不如他。他如实地说出了别人的弱点。我心里有些感叹,拿出两大摞作业本放在他的面前,语重心长地说:“是,考试他不如你。可在老师眼里,他却比你更让老师欣赏。”他吃了一惊,迅速地扫了一眼两摞作业本。一摞是他各科的作业,另一摞是那个同学的。我摆了摆手,对他说:“你把这两摞作业本都拿去翻一翻。然后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他满腹狐疑地拿去了。第二天便还给了我,羞惭地对我说:“我发现了他最大的长处,也许也是学习最重要的东西:认真。”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至此,他原来就漂亮的字体再也不歪歪扭扭,而是更加美观了。事实上,有些东西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比老师直接去灌输或许更能令其深刻铭记。

幽默婉转的批评,往往能让人在笑声中坦然接受,同样收到教育的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若能巧妙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趣味语言,必能使教育更轻松,更有效。班上的一个男生,家离学校不远,可他却经常迟到,而且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他这种拒不认错的态度和屡教不改的行为让我甚为恼火。怎么办?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一天早上,他又迟到了。不待他开口,我先笑眯眯地问道:“不用说,我知道了。闹钟坏了?爸爸忘叫了?车在路上坏了?早饭吃晚了?对不对?还有其他原因吗?”他愣了愣,然后颇为脸红地低下了头。我又从背后拿出一个小闹钟,放在他手里,慢慢交代他:“这个小闹钟是老师特地为你准备的。时间已经调好了,六点半。对了,电池也是新的。这下,爸爸不喊你起床,没关系;车坏了,来得及;早饭晚了,还能买。对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声地说:“老师,闹钟我不要。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听他自己心甘情愿地做出承诺,我也放心地笑了。这种风趣幽默的批评比那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的批评更易让学生“入耳”、“入心”,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需要无痕,批评更要讲究艺术。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样一句话:“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我们许多家长往往摆出一副“我是在教育你”的面孔和姿态,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教育。家长越是千方百计“教育”孩子,孩子就越是不买账。这种现象在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中更是屡见不鲜。

教育需要无痕。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这样理解教育的内涵,也许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教育需要无痕。这不仅仅是一种向往,也不仅仅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规律,更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创造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坚持这项原则,使用这种方法,掌握这种技巧,领悟这种艺术,增长这种智慧。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教育无痕呢?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

一、无痕教育需要以身示教

当看到学生因身体不适呕吐后,教师关切的问候,慈母般的抚摸,无声地清扫污秽物……这是无声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也是最人文的教育。

二、教育无痕需要大智若愚

让脾气暴躁弄坏桌子的学生自己修理桌椅,让爱挥舞拳头的孩子替受伤者揉伤口等,这种温和的惩罚比斥责更起作用,更有意义,孩子不失自尊而心灵又有所触动。

三、教育无痕需要简单含蓄

当学生捧着奖状兴冲冲地跑来,老师高兴地拍了拍他,或者拥抱他,一个简单的动作让孩子幸福了好久,记住了一辈子。老师由衷的爱抚,充满爱意的目光,意味深长的一笑,都会在孩子心中荡起层层涟漪,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四、教育无痕需要宽容尊重

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尽管“年轻人所犯的错误连上帝也会原谅”,但令人遗憾的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的为人师表者,却往往没有了宽容的风度,更不用说宽恕的风范了。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错误,我们何尝不能够以宽容之心待之呢?当然,对学生错误的宽容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不要揪着错误不放,硬逼着学生承认自己不讲道德,无可救药。其实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而与道德境界无关。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将其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去实施我们的教育行为。

五、教育无痕需要智慧艺术

对于需要教育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持之以恒地给予关注教育,这样他才能顺利转变。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由“赞美—批评”的教育效果远远好于常规的处理效果。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是蕴涵着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又是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切身体验和自觉自悟的过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

我连篇累牍地引用教育大师的睿智之语,目的在于时刻鞭策自己用心领悟教育的真谛,谙悉教育的奥妙,享用教育的智慧,在耳濡目染中反思自己“反教育”的教育言行,在顿悟和汗颜中校正自己的教育航向,纯洁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品位,优化自己的教育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