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撒谎孩子心中的图腾
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殷 明
学生说谎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别对待。
案例
小琪是个漂亮的女孩子,而且乐于助人,所以人缘不错。但她就是不愿做家庭作业,并且每一次都能编出一个谎言来掩饰。记得我刚接手他们班的那段日子里,她几乎隔一天不做家庭作业。找她来谈话,她面不改色心不跳,理由说了一箩筐。有时我忍不住当面揭穿她的谎话,她就双手一摊回一句“我就是不想做作业”。碰到这样“难缠”的主儿,我真有点焦头烂额。
一天进教室,我发现小琪的一边脸红红的,而且还肿起来了。我刚想问她怎么回事,班里就炸开锅了。“小琪又没做作业,被她妈抽了几个耳光。”“小琪好惨哪,她妈太厉害喽。”“说谎的孩子要被狼吃掉的!”孩子的口无遮拦、幸灾乐祸令小琪更为尴尬,她的头深深低了下去,两行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看着这样的情形,我的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不做作业也罢,每天还得编出一套谎言,小琪太累了。“再难也要帮帮这个孩子!”我默默地对自己说。
反思
让我们把目光再一次聚焦于《伊索寓言》中《牧童和狼》的故事: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请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故事中的牧童就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最后落得了很不好的下场。当我们在解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事件的结果,而忽视了对故事里牧童心理的研究。其实寓言早就给大家揭示了爱撒谎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常常有意无意中,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理由欺骗他人,以此达到自己不作为或自娱自乐的目的。这些爱说谎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影响甚至伤害别人,他们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
美国芝加哥卢斯医院精神病学教授何诺德·戈德堡也曾撰文说:“说谎是人类正常发育和发展的一部分,它和讲真话同样重要。说谎的智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重要能力。”据此,我觉得教师在教育爱撒谎的孩子时,必须正确认识这种行为的本质或心理属性——我把它定义为撒谎孩子心中的图腾。学会解读撒谎孩子心中的图腾,教育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撒谎是一种不良的道德习惯,而很多孩子身上都多多少少存在着这种坏毛病。如果撒谎过于频繁而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这种习惯逐渐加剧,成为孩子个性品质中稳定的组成部分,那么就会影响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小琪每次都为自己不做作业设计谎言,长久下去必然导致心灵的扭曲。
“小琪如果愿意做家庭作业了,不就不撒谎了吗?”苦苦冥思中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又一次找小琪谈心,为了消除她的敌对心理,对于不做作业的事情我只字未提。我把交流的主题定位在“放学回家后她最喜欢做什么事情”上。健谈的她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股脑儿地把放学后的喜悦倒了出来。听着听着,我明白了。小琪是村上的“孩子王”,一放学很多小伙伴就会聚集到她身边,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吃零食,等到她父母回家,玩伴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玩得那么开心,小琪自然把作业的事情放到脑后了。但是我还有一点不明白,她晚上为什么不做呢?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渐渐找到了答案。原来,小琪心里是很惧怕自己母亲的,母亲要求她放学后做完作业才能玩耍,而为了掩饰自己因为贪玩没完成作业的事实,她就晚上也不做作业了。后来我还询问了小琪周围的几个好朋友,他们证实小琪说的都是实话。
小琪撒谎的原因找到了,接下去就该对症下药了。首先我明确地告诉她,凭她的能力每天完成作业绰绰有余,只是她没能处理好学与玩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其实玩得也不痛快,因为之后还得花尽心思想出办法来应付家长和老师的检查。与其如此,还不如每天做完作业后再和小伙伴尽情地玩乐。其间我还给她分析了经常撒谎可能带来的危害。接着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遇到她没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再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批评她。而是找来笑问是不是又玩过头了,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又让她及时补上作业,并且答应下不为例。这样一来既给了小琪面子,又以实际行动告诉她,忘记任何事情都是不应该的,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负责,必要时还得补上来。坏习惯的改正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小琪还是个五年级的孩子。所以加强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后来我联手小琪的好朋友、家长共同担负起帮助她改正错误的责任。在这种多方位的监督的环境下,小琪想说谎也是没有机会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琪基本上养成了放学回家先做作业的好习惯,自然她也用不着撒谎骗人了。
总之,学生说谎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别对待。用我们的爱心和慧心去尝试阅读孩子心中的图腾,教育将不再枯燥苍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