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吃零食而想到的
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华 元
只有我们切实做好课堂上的养成教育,那么一切的不良行为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节信息技术课结束,随意检查学生的座位,经常会发现学生座位周围的一些隐秘地方,如主机背后、键盘下面、显示器后,有残留的食物及食品包装袋,甚至还有吃剩的果壳、果核等。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学生在课堂上吃零食了。
学生为什么喜欢选择在信息技术课上吃零食呢?是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课上都有吃零食的现象呢?哪些学生又是吃零售的主要群体呢?为什么这一现象只能老师发现而没有学生举报呢?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陷入了沉思……
首先,我得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是不是我的课堂缺乏生气、枯燥无味,以致学生兴趣索然,只能靠吃零食度时;或者学生以为我不“凶”,上课可以随便等等。问及其他信息技术老师,他们反映也有课堂上学生吃零食的现象。似乎信息技术课堂成了部分学生吃零食的“好场所”了。再问及其他学科老师,也有发现课堂上吃零食的情况,只是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课堂上吃东西的现象更为严重一些而已。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一,我认为是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室本身结构决定的,大大的显示器放在桌上,挡住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视线,老师很难看清每个学生的脸,在下面做什么就更不能看清楚了,这增加了学生做小动作(含吃零食)的可能,也给学生相互说话提供了方便;其二,学生觉得上信息技术课比较轻松有趣,又可以接触喜欢的电脑,所以就悠闲地吃吃零食、玩玩电脑了。
其次,我还得弄明白谁是课堂上吃零食的“主力军”。为此我悄悄地找了部分学生谈话,发现吃零食的主要是女生,还有一些坐在前排的男生。当问到“为什么你们看到这种现象不报告老师”时,他们觉得自己六年级了,不能当“奸细”、当“叛徒”,而且别人在不在吃并不妨碍自己,跟自己没关系。
一系列的问题都得到了明确的答案,接下来该考虑的是如何杜绝吃零食这一课堂上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了。
第一,加强宣传,加强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吃零食的危害:包装袋及残留食品、果壳、果核散落室内影响卫生,时间长了发霉、腐烂产生的气味影响空气,食品细屑、特别是一些液体类的东西进入了键盘、主机等内部会损坏电脑部件等等。动员学生爱护公物、保护好电脑教室的室内环境,真正做到“电脑教室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人人承诺课堂上决不吃零食。
第二,学习常规,遵循制度。在信息技术课上,适当利用一些时间,结合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常规,明确电脑教室的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上课前该做什么准备工作,下课后要做哪些整理工作等。学生心中有常规、有制度,就不会再生吃零食的念头。
第三,齐抓共管,加强监督。要真正刹住吃零食这股“歪”风,也并不是一两天能够解决的事情,需要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每个学生把自己当做信息技术教室的主人了,一切的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还可以建立监督机制,通过同桌之间、相邻组之间、男生女生之间的相互评比、监督来达到抵止不良行为的目的。
第四,丰富课堂,加强互动。在课堂上,老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的讲解,和蔼、亲切的教态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让学生多参与、多操作、多实践无疑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致自觉地堵住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吃零食只是信息技术课堂上不良行为的一种,只有我们切实做好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养成教育,那么一切的不良行为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