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神的孩子们
修道院学校与教会学校。中世纪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向他展示神的神圣领域,而不管你站起来做什么工作。对5~7岁的孩子,主要的教育是神的王国信仰。也就是说,在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性格形成期,教育的尝试是以信仰教育为基础,是神职人员在为神与人服务的背景下进行的,诚实无比的神职人员的服务活动除了兴办歌唱学校,直接引进为教会服务的对歌队以外,还用虔诚的信徒捐赠的钱作基金创办布施学校和保育院等等。在这些学校里,孩子们不论其家庭贫富,都能从第一流的教养人——神职人员那里接受最幸福的信仰教育和一般教育。由于人们对宗教十分虔诚,对那些能在宗教信仰生活方面和一般社会生活方面给予自己最好指导与帮助的神职人员是绝对信任的。那些富裕的信徒和他们的家属,为了向基督学习,感谢基督赐予无价的福音庇佑,祈祷死者的冥福,他们怀着衷心的尊敬和信任之情,将财产布施给学校。这对孩子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这种信仰的风气让孩子在上学以前就已经开始受到教化。
从圣歌到读写。在这样单纯的宗教氛围中,孩子幼小的灵魂受到清澄的宗教音乐和宗教美术的熏陶,对孩子这一重要形成期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孩子经常听到圣歌队和声,对于培养他们向往天国、接受福音的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历代的教皇很重视圣歌的陶冶作用,认为它是沟通天国与地上的桥梁。例如格列高利(GregoryⅦ)等教皇经常自己为圣歌作曲,给我们留下了众知的所谓《格列高利圣歌》。在当时,甚至还有禁止不会唱圣歌的人担任祭司职务的规定。
幼小的孩子们经常受到圣歌庄重调子的熏陶,就能培育起对天国憧憬的感悟。而不久后,孩子们自己受到歌唱指导,圣歌由他们而得到支持时,基督关于天国的教导更得到证实,圣歌的和声也因此而更响。孩子们在接受歌唱指导时,自然包括了歌词发音的指导,这样,也就开始了他们的拉丁语读写的练习。这时,以孩子们在圣歌队受的歌唱指导为契机,拉丁语成了理解以神学、哲学、文学为首的全部灵魂学问的关键,接受神职人员唱歌指导,观看圣庄神像,动手描述习作,学习拉丁语言,授受书写练习等。在接受教会的精神与物质的优厚补助的同时,接受福音品质的教育,培养天国的情景。引导孩子的灵魂在不知不觉中步入高尚灵魂居住的天国世界。
向天国的纯洁献身。对孩子进行情操陶冶和知识教育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为了让孩子献身于神,纯洁地为天国服务而作准备。这种从幼小时候起就在宗教的氛围里接受熏陶的教育,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通过圣歌的演奏与歌唱指导,也培养了孩子丰富的审美能力。不过,它的巨大意义和目的被归结为使幼儿的灵魂预感到神圣天国的到来。
中世纪的教会教育对体育方面可以说没有给予关心。但是,不久我们接触回教文化圈时,会发现那时为了当好基督的士兵,已强调了锻炼的必要。因此,体育的作用,只有靠虔诚的王侯宫廷的骑士教育来发挥了。
浪漫的中世纪骑士制度。在中世纪时,有一个特殊的阶层,就是通过参军来获得生存的特质。国王和领主利用这些来办自己的事情,他们是马上的骑兵,称骑士阶层。
骑士必须是贵族出身,从小到大习文练武,还得接受主人的礼节的教化,21岁才能成为骑士。仪式非常复杂,是用骑士家中的钱支付的。爵位和地位如不能拥有,那你这骑士只能当小弟,他是通过马上比武才能获得这荣誉的。马上比武是一种实战演练,不用锋利的武器,而且有自己的同行观看,一般不会受到伤害。因为只是一种训练。那个时代骑士英雄代表就是王瑟王。骑士的优势是自己的武器和骑术。有名的骑士,有自己的城堡和附近的乡村的管理权。中世纪前期,他的权力很大,敢于自己去发动战争。骑士的坐骑分为三种:一种是战马,一种是供家人骑的乘马,最后一种是托自己的托马。头盔是金属做成的,脸有金属罩保护。自身装备有盾牌、长矛和剑。盾牌有自己的纹章,绿徽章、大象、飞龙等。战斗时,全速前进,用矛刺伤对方。战斗中有时很文雅、艺术的。战斗参加人数少,时间很短。彼此对话话题为最佳,这样战后可受到奖励。战斗是绅士双方事前准备好的,不可突然袭击,不对没有兵器的人进攻。俘虏之后,还把对方作为上宾对待。他们不只为杀人,信仰基督教,帮助穷人,保护一方平安,一般都要保护女子和子女。骑士在11~14世纪非常时髦,这种浪漫英雄主义行为,常常用文学、诗歌和叙事诗进行描述,对当时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素材。
到15世纪,因火器的出现,这个阶层逐渐消失,但骑士精神和制度都保存下来,特别是某些观念——彬彬有礼、礼貌文明、英姿能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