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亲心与子心
裴斯塔洛齐
裴斯塔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年)瑞士人。是思想家,现代教育学泰斗,还是一位为孩子和未来奋斗终生的、诚实的教育实践家。在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主要著作有《稳士的黄昏》《育儿日记》《文明孩子教法》《幼儿教育书简》等。五岁时父亲病逝,一直在母亲怀抱里长大。少年时生活在祖父家中。他的祖父是一位牧师,常常带着他到各处去布道,社会底层民众贫困在他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记忆。他的教育生涯与民众紧紧相连,幼儿教育研究是他生命的起步,由于对贫苦民众有深切感悟,所以总是把民众问题当作自己的课题来思考,并努力加以解决。为解决贫困孩子教育问题,创办了贫民学校。
裴斯塔洛齐青年时期学过法律,思想比较激进。曾满腔热情地大声疾呼社会改革。后来,思想逐渐地走向成熟。他成为一个务实的教育实践家。当时的瑞士实行君主制,少数贵族和富裕阶级统治着广大平民和农民,平民家的孩子没有受教育权利。后来诺依霍夫经营的农业改革失败以后,他就与被人遗弃的贫穷孩子为伍,安度余生。曾经向往社会变革的他,此时愿望就是通过严格的教育实践,进一步体验其彻底实践的过程,同时论证他的幼儿教育理论。
他著名的处女作《隐士的黄昏》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人、人性、人的形成的理论。回答了诸多对人的理解方面的问题。他的早期作品《育儿日记》,因为如实地观察并记录了3岁零6个月的儿子雅可布培育过程,提出了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新观点和新认识。这是一部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著作。
应该指出,《育儿日记》是对卢梭幼儿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裴斯塔洛齐诞生时,卢梭已经34岁了,青年时期就对卢梭幼儿作品如醉如痴,受卢梭思想影响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上,细读《育儿日记》一书随时可以看到卢梭思想影响的痕迹。譬如下面这一段描述:君正牵着您孩子的手,走向大自然的自由的课堂吧?君正在用山和谷教他呢?小鸟在鸣叫,珍奇的虫子爬在树叶上,当您唤起他注意这些东西时,您的语言练习也中止了吧?(摘自《育儿日记》,下同)
这段引文反映了那个时代教育,道出裴斯塔洛齐教育心声。当时的学校教育只在教室里进行,老师讲授学生听,死记硬背贯穿教育过程始终。他认为,不要强加给孩子知识,不要死记硬背,要引导孩子主动、积极、自主的学习。为什么呢?因为自由、快乐、平等早已在孩子的心中扎根。他作出这样评价的原因不能仅仅归结为他是卢梭的继承者,其实我们可以说他已经超过了卢梭,在他独自的人性论基础上发展了他的教育实践理论。关于这一点,我们也能从《育儿日记》中找到例证。那就是他向卢梭学习,积极强调大自然教育的意义和自主教育的重要性,但也主张教育要顺从。他说过,没有顺从,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如果把自由与顺从改为自由与规律或自由与服从或许会更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自由的概念并不是意味着无限制的放纵和解放,而是始终要求秩序和责任的。确实,没有自由就不会有教育。但那种自由只有成为教育者的乖乖顺从之时,才是名副其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与顺从是一对相即不离的概念。换言之,没有对教育者的爱和信赖也不会有教育。但这种信赖和爱就是裴斯塔洛齐反复强调过的自由是善,顺从也是善。《育儿日记》写于1774年,早于《隐士的黄昏》5年,那时,裴斯塔洛齐的思想尚未完全形成,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在卢梭影响下的裴氏展开的独特幼儿教育思想的气息。
亲心与子心。《隐士的黄昏》问世,这部巨作是在卢梭和其他教育思想影响下,在他逐渐超越了卢梭之后,形成了他自己的人的成长理论。在此期间,他在诺依霍夫创办的以收容贫儿和孤儿为目的的贫民学校被迫关门。这次巨大的失败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之后,他把对未来的希望寄托于著书立说,写成了《隐士的黄昏》,书中表现了他对人本质的苦苦追求,他与诺依霍夫的孩子们一起劳动、学习、思考,探索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使他深感苦恼的主要是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的成长理论,特别是幼儿教育论。
他指出,为什么人不把休息和人生的爱好当作真理来追求?人为什么不把从根本上满足自己当作真理来追求?人为什么不懂得婴儿从母乳中得到满足产生爱的感谢本质?他之所以在严肃的真理探求过程中,不怕挫折和失败,坚持不懈,大概就是出于对休息和人生的爱好的真理的向往吧。大概正是在反复考虑他儿子雅可布小时候情况的同时,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婴幼儿也完全懂得爱的感谢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并非是单独的个人,而是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具体来说,是从与哺育他的母亲的关系中来理解和把握这一点的。由此,我们大概可以说,裴斯塔洛齐说的人是一种作为关系存在的人。也就是说裴斯塔洛齐的幼儿教育思想总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的,是客观的、必然的、是爱的感谢本质的表现,更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
他苦苦探求人的本质这个问题,问道:“人是什么?母亲是什么?他有什么必要存在吗?人有高低贵贱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他自己的解答是这些问题要经常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把握。所以,他把神的亲心、人的子心、君主的亲心、国民的子心,它们是一切幸福之本,作为《隐士的黄昏》的副标题。人应该受教育,教育才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教育的存在,它的基础可以说就是亲心与子心的呼应关系。所谓亲心,就是爱;所谓子心,就是信赖。换言之,人是教育的存在,说的其实就是爱与信赖的关系。因为,母与子的关系说的就是亲心与子心的呼应关系,也就是爱与信赖的关系。裴斯塔洛齐这种爱与信赖关系的把握,产生于他对神深深的信仰。他认为,子心和顺从,不是最终的教育的结果,是人成长初期——而且是最初期的基础。这些话可以说就是他自己信仰的表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裴斯塔洛齐的幼儿教育思想是在批判扬弃了卢梭的思想之后独树一帜的,是在《圣经》的人类观基础上展开的幼儿教育思想,人的本质论思想是卢梭思想之后一枝独秀。
母与子。他在《文明孩子教育法》与《幼儿教育书简》中,具体展现了亲心与子心的人的成长论,读起来令人趣味盎然。《文明孩子教育法》展开了头、手与心的幼儿教育论,并对于在孩子心中产生爱心的过程论述尤详。指出我怎样做才能爱人、信赖人,让人感谢的顺从?……我知道,这一切都从子与母的关系中产生。一方面,母亲生育孩子,哺育他,守护他并为之欣慰;另一方面,孩子被哺育,喜悦和爱戴的萌芽在孩子心中生长。有时候,母亲不在孩子跟前,孩子就感到害怕无助,当母亲把孩子牢牢抱在怀里并戏逗时,便停止哭泣,作出微笑的神态。这样,对母亲信赖的萌芽便在孩子心中生长了。母亲了解孩子的要求,走到他的跟前,孩子听到母亲的脚步声,便会安静下来,望着母亲伸出小手,不久就躺在母亲怀里了。这种情况下,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与满足是同一种东西。而且,孩子对此是感谢的。由于这种无微不至的母爱,使得爱、信赖和感谢的萌芽在孩子心中逐渐生长起来。另一方面,他也十分强调,人应该有顺从之心,并且要慢慢加以培养。如前所述,他在教育上对顺从与自由是同样重视的。为什么呢?因为自由与顺从恰如孪生兄弟,是一对相即不离的概念。如果偏离了顺从之心,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它在孩子心中萌生呢?他说由忍耐开始到顺从。例如,孩子无理取闹、乱哭乱叫,母亲不但不应屈从他任性要求,而且要采取耐心说教方法,逐渐让孩子的意志服从于自己的意志。这样,忍耐的最初的萌芽便会在孩子心中生长起来。
从以上情况我们就可以理解裴斯塔洛齐所说的亲心、子心的关系就是孩子是爱的对象,母亲是信赖的对象。也就是说,亲心者,爱孩子的母亲之心也;子心者,与之相呼应的信赖母亲之爱的孩子之心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教育不是头脑和理性的工作,而是感觉和心理的工作,是母亲的工作,换言之,是女子的工作。
当我们拿裴斯塔洛齐的中期作品《文明孩子教育法》和他的初期作品《育儿日记》相比较时,可以明显地看到他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所在。他在《育儿日记》和《隐士的黄昏》中尚未成形的人的成长论,在《文明孩子教育法》中已经具体化了。而且,在下面将要提到的《幼儿教育书简》中,我们将看到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已如山花怒放。
《幼儿教育书简》是以写给英国友人信的形式发表的,共34封,最后一封写于1819年5月12日。
这部晚年的杰作充分表现了他幼儿教育思想的全部。他在书中用同母亲的关系来理解幼儿。他说母亲在孩子的发展中被赋予扮演重要角色的资格,他还说这种资格是由造物主自己赋予的。最后,他认为。从根本上支持母亲对孩子教育的是母爱,深思熟虑的爱。一方面,因为儿童人性的全部能力还不健全,正像尚未舒展开来的嫩芽,嫩芽舒展着各自的叶子,是因为神赋予了您的孩子关于人的本性的全部能力,也许正是基于此,他总是说要尊重所有的孩子。也就是说,孩子都是神的赠物,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存在或者轻视他。有着深思熟虑的爱、能亲切地对待孩子的人都会尊重孩子。其原因在于只有亲切,才是确实有力的原理。只有爱,才是达到最高目的的最容易的道路。他最后结论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服务于他的创造者,使他凭良心活动;对于社会,使他学会独立自主,使他有用;作为个人,使他获得精神的幸福。
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从初期作品《育儿日记》《隐士的黄昏》经中期作品《文明孩子教育法》到晚年的《幼儿教育书简》,明确地划出了逐步成熟的轨迹。他的幼儿教育思想的特征在于:不是把人当作单个人来理解,而总是将人置于和其他人的关系中来理解。归根结底是把神与人的呼应关系作为它的基础。
裴斯塔洛齐一生写了四部幼儿教育著作。从上述著作他对幼儿教育思想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说《育儿日记》和《隐士的黄昏》是他初期人的成长理论框架,那么到中期的《文明孩子教育法》已经把他的人的成长理论,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更加具体和系统了。到了晚年的《幼儿教育书简》可以看到他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成熟,犹如山花怒放,并结出丰硕之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