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路纵横智不尽

学路纵横智不尽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时候,不是学无门,而是心无门,当我们把心上的云拨开,就能发现,学路纵横智不尽。围绕“学路纵横智不尽”这个主题,作者先写了自己对于如何学好学成的困惑,使得下文展开具有了一定的铺垫和基础;写了同学的一句精彩语言,这是文章思路得以转换、内容得以改变的关键;写了自己对于“智慧学习”的顿悟和思考,凸显了文章主题;写了现状下的打算,彰显了文章的写作意图。

学路纵横智不尽

武汉考生

时逢六月,白云在天,悠闲得很。可是,学路上的我们却四处彷徨。

学海无涯,我仍苦寻渡口;学路漫漫,我却愁无舟楫。我不禁四下扫视,自语问天,学须有成,可路,又在何方?

思绪纷飞之际,突然听老师念到一个极为熟悉的名字——我的同桌,但令人遗憾的是,他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于是我俯首看书,害怕让他心中的苦闷涌泄出来。下课后,我尝试着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抚慰他、开导他。他听着我的安慰话语,轻轻说了一句让十分意外的话:“在失败中学习,不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吗?”仿佛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怔住片刻,恍然觉悟。

是啊,真正的学习又岂止我们常说的勤读、苦练之类的方式,在失败中学习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在阡陌纵横的求学路上,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够从失败中学习,透过显而易见的表面原因追根溯源,就将取得成功。

这种方式理性而充满智慧。古贤之智学,不也都品味到智慧的醇香吗?羲之学书,感于原野,成为“书圣”;孔子学琴,悟于管弦,升华思想;时珍学医,疑中亲践,仁心泽世。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但智慧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成就自我,名留青史。

念昔日,苏子为学,三抄易经,抄而后诵,世人以之为愚。但苏轼正是以这样大智若愚,勤抄不懈的学习方式让自己学富五车,终于名震北宋文坛。抄而后诵,似愚实智。

看当代,毛主席读书,笔记不怠,或摘录或批注,或纠谬或评荐,在书页上写下读书的思考和领悟,即便在战事最严峻的时候,他的笔记也仍在继续。也正因如此,才得以“积累胸中日月,营造人间天地”。

抄诵、笔记、体验、思考、领悟、质疑、实践……这些都是学习方式,智慧的方式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我们又何须为欲学无门而苦恼呢?很多时候,不是学无门,而是心无门,当我们把心上的云拨开,就能发现,学路纵横智不尽。

我回过神来,面临人生首考的我们,有时也会在学海中茫然无措,但如果我们留心思考,就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之路纵横跌宕,智慧之果累累而悬,拔足迈步,我们的足迹下,定会淌出不尽智慧,每一条路,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亮丽的人生。

【得分亮点】

内容充实,思路畅通。围绕“学路纵横智不尽”这个主题,作者先写了自己对于如何学好学成的困惑,使得下文展开具有了一定的铺垫和基础;写了同学的一句精彩语言,这是文章思路得以转换、内容得以改变的关键;写了自己对于“智慧学习”的顿悟和思考,凸显了文章主题;写了现状下的打算,彰显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全文思路一气呵成,内容丰富。

语言典雅,表达简练。作者语言功底很深,很善于借用文言词句来表情达意,比如“羲之学书,感于原野,成为‘书圣’;孔子学琴,悟于管弦,升华思想;时珍学医,疑中亲践,仁心泽世”这段话,运用文言文中常用的“于”字动补句,含义丰富,言简意赅。加之一组排比句,朗朗上口,很有文采和气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