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不能没有动画片
我小时候,电视还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自然无缘和动画片亲近了。妻子则比我幸运,谈起自己儿时看过的动画片,她如数家珍:《猴子捞月》、《济公》、《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米老鼠和唐老鸭》、《咪咪流浪记》、《花仙子》、《变形金刚》、《黑猫警长》、《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白雪公主》……里面任何一个角色都深烙在她的心里。而且和她的同龄人谈及这些,大家总是有很多共同语言。
可见,动画片在孩子的童年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没有动画片的童年,该是怎样的苍白啊!
动画片之所以如此受孩子的欢迎,我想:第一,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造型奇特夸张,和现实人物截然不同,可以使孩子产生新奇感,并产生了解的兴趣。而且动画片画面大多色彩鲜艳,场面热闹,符合孩子的审美情趣。孩子看起来好玩、刺激,自然愿意观看。第二,动画片的故事内容大多以神话、幽默故事、虚拟人物、童话故事等为主,这些内容在孩子看来既神秘又有趣,会极大地激发孩子观看的兴趣。概括起来也就一句话:动画片以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艺术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快乐。
但一些家长却排斥动画片,这是因为:第一,有些动画片的内容有问题,孩子看了容易产生负面作用;第二,动画片的情节大多简单,主题也不深刻,孩子看多了难免受到影响,也变得头脑简单,想问题显得幼稚可笑,傻呵呵的;第三,孩子善于模仿,看过动画片后喜欢模仿片中的人物,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让成年人啼笑皆非。
这些问题的确存在,家长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可是,我们不能因为璧玉上有一点瑕疵就丢弃整块玉。动画片的内容需要我们家长帮助选择,收看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加以引导,我们不能完全把孩子和动画片隔离开,也不能完全放手把孩子推给动画片。如果你想到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不无裨益,相信你就不会如此武断地将动画片和孩子的童年隔离开了。
动画片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给孩子制造了快乐。我们做父母的,哪有不希望孩子快乐的?既然动画片能够让孩子快乐,我们为什么要剥夺孩子的所爱呢?
常看动画片,不仅是让孩子快乐,更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动画片的主人公大多积极向上,具备人类最美好的品质。这有利于净化孩子的心灵,同时培养孩子不向困难低头的乐观情绪。还有,动画片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那些奇妙的幻想内容,现实生活中见不到的奇异场景,对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大有帮助。
另外,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社会常识、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礼貌等。这些都是于无形中灌输到孩子头脑中的,在快乐中习得,既轻松又避免了枯燥,可谓一举两得。
即便家长不奢望动画片带给孩子其他更多的东西,但只要能够让孩子快乐,那就让孩子去欣赏动画片,甚至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欣赏,并且分享他们的快乐!
本着这个原则,我充分鼓励依依遨游于动画世界,而非强夺所爱。在不到3岁的时候,依依迷上了《猫和老鼠》,常常被其中幽默的对话和滑稽的画面逗得前仰后合。为了更好地满足她对这部动画片的酷爱,我去买了全套《猫和老鼠》的碟片,只要有时间就放给依依看。
后来,依依看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坚持得最久的一部是《西游记》。一百多集,依依一集不落地看完,后来别的频道重播时,依依还忍不住重复地看。
依依看动画片,收获最多的当然是快乐。其次,她时常感悟出一些道理。比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让她感悟到,人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实现目标;看《小虎归乡》,孩子会更珍视亲情,更爱自己的母亲;而系列片《天眼》,每集一个“建议”,告诉孩子一个做人处世的道理……
其实孩童时期,好多知识都是通过看动画片了解的,如《成语动画廊》、《蓝猫淘气三千问》、《海底总动员》等。而且时常有英文版的动画片,孩子更是在看节目的同时,产生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当然,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依依也要面对诸多问题,比如选择什么样的节目,如何看待节目中有失科学和偏颇的剧情、镜头,如何安排看节目的时间,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家长,我首先会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最初帮她把关,告诉她什么样的动画片可以看,什么样的不可以看。后来,孩子自己选择看什么内容,看过之后和我讨论,谈自己对这部动画片的评价。从她对动画片的评价中,我可以了解这部动画片对她有怎样的影响,然后加以及时引导。如此,孩子看的动画片都是具有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作用,适合依依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随着依依一天天长大,她对动画片的评判能力越来越强,我也越来越轻松地看着她在电视机前欢笑、跳跃,尽情享受那一刻的欢乐……
我从内心深处希望,成年后的依依在谈起童年时看过的动画片,能和她妈妈那样眉飞色舞、兴高采烈,那些陪伴她成长的动画人物,能在她成年后也时时带给她温馨和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