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去交际
人不能生而无群。
一个不会交朋友的孩子,当他越来越大尤其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时,由于缺乏周围人群的喜欢和认可,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易导致自卑、孤独甚至自闭,严重扭曲孩子的人格,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根据对人才素质的研究,聪明并不是成才的主要因素,待人处世的态度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
因此,培养孩子交际能力很重要。
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核心。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必定要与他人发生交往,形成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帮助人走向成功。而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常常由于缺乏兄弟姐妹和自然交往的伙伴,周围环境的封闭,得不到同龄伙伴的友情和亲密的邻里互助的机会,因而变得孤独、忧郁不安、不善交往。
所以,孩子从小就必须学会交朋友,逐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幼儿期是交际之始,小学期是巩固和发展阶段,待小学毕业时孩子的交际能力的强弱已经非常明显了。
依依在小学4年级的时候,曾有过一段到乡下读书的日子,其中有一个换座的故事。
一天,孩子回家对她妈妈说,班上又新来了一名同学,因为自己旁边的座位是空的,而且又在第一排,所以老师顺手就把他安排和自己同桌了。可是这个新同学个头很大,而且还比她大4岁。不仅上课的时候挤占她的位置,而且还老是欺负她。依依叨咕说,不能和他同桌了,可是老师总不调走他。
过了几天,依依突然告诉我们:“我谈判胜利了!”我们急忙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她找老师谈了,老师给她换新同桌了!我听了很高兴,忙细问过程。依依说,那天下课了,她追着老师来到教室外,对老师说:“老师,我们谈谈好吗?”然后提出换同桌的想法。为了让老师答应自己的请求,依依事先想了很多理由,比如同桌上课淘气,老做小动作,不是碰掉了依依手里的铅笔,就是晃动着身子把桌子弄得乱晃;他上课听不懂的时候,老问依依什么意思,影响了依依听课,也不能很好地帮助他;他总把依依挤到桌子一角,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他是班里个子最高的,却坐在第一排,不仅挡着后面的同学,而且整个教室座位看起来也不整齐……
依依说,当她一口气对老师说完自己的理由时,老师不住地点头:“你说得真好,一条一条的理由这么充分,今天我就给你调一个新同桌。”
依依神采飞扬地冲我一挥手:“哇噻,我的问题就这样轻易解决了!老师在下节课就给我换了新同桌!”看着依依高兴的样子,我由衷地表扬她:“做得好!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而且还解决得这么圆满,这说明你的交际处事能力很强啊!”
爸爸要鼓励孩子多与邻居、长辈、亲友、同伴等各个领域不同的人群去主动交往,要让孩子对周围的人感兴趣、不怕生、不退缩。孩子自出生后,就是一个社会实体,社会交往是儿童生活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此,家长从小就应该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并适当地指导孩子交往的方法。
孩子毕竟是孩子,与小朋友交往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家长应该细心观察,给予指导。孩子们之间出现摩擦或者裂痕,家长应该了解原因,做出分析,指导孩子们化解矛盾。
有人曾形象地把独生子女比做家中的“小太阳”,几代人都围着“太阳”转。因而许多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常常只想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因此,同伴之间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只有有了矛盾,他们才会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交往方式,从而学会协商、轮流、合作等方法。所以家长对孩子之间的矛盾要注意多冷静观察,适当提供些建议,但不要过分干涉,尽量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千万不要轻信孩子的一面之词,急于介入纠纷,扩大矛盾。
事实证明,凡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他们的才能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所在的群体容易产生合作精神、活跃的气氛和热情互助的情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广,家长应从小就注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人在单位,如果同事关系不好,就很难愉快地工作,甚至还会把坏心情带回家。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如果和同学、老师关系不好,与人有了矛盾冲突,不知道怎样处理,孩子就很难快乐起来,也很难保持好的学习状态。
我教女儿依依为人处世原则是: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爱做什么做什么;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想说什么说什么。其实,这个原则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尊重别人。
孩子终究会长大,会独自走向社会。他们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获得成功,主要看他们能否与人和谐相处。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往能力使人变得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