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看一边想
看图作文——提供单幅图画(或多幅图画),为作文训练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材料,也是训练观察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手段。
然而,看图作文始终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足:“图”的本身,缺少情节;“文”的写作,想象贫乏。比如,我挑选了一幅题为《拜年》的单幅图画,让学生们看图写一篇记叙文,结果大多数学生只能按照画面写成类似下面的文字:
大年初一的早晨,下了一场鹅毛般的大雪。小刚和小红一清早就起床了,他们拿着扫帚来到军属张奶奶的家门口,悄悄地扫起院子里的雪来,并堆起了一个雪人。小红在雪人脸蛋中间插了一支胡萝卜,小刚用两只乌黑发亮的煤球嵌在上面当眼睛。然后,他们又在雪人的腰上插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春节好”!
这时,张奶奶推开了房门,她手里也拿了一把扫帚。小刚和小红赶紧蹲下身子,躲在雪人的背后。张奶奶一见门口有一个雪人插着“春节好”的牌子,她高兴地“啊”了一声。小刚和小红也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张奶奶,春节好!”“新年好!我们给您拜年来了!”
上文似乎把图画中的主要内容都写进去了,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事件。然而,缺少情节——作文仅仅描述了这幅图的画面,没有根据画面构思出一定的情节。其实《拜年》这幅画着力表现了小刚和小红的聪明与美德:堆成雪人的同时,也就扫清了张奶奶院子里的积雪;而堆成的雪人、干净的院子,又是给张奶奶拜年时最好的礼物!很显然,同学们在看图时,只写出了画中的两件事“扫雪”和“堆雪人”。
“《拜年》只是一幅画,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写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组画面,然后为《拜年》配一组情节。”我说。
“小刚和小红应该是哥哥和妹妹,这样,他俩商量明天给张奶奶拜年就更加方便。”学生们提议。
“好主意!那兄妹俩是怎么商量的呢?”我启发道。
“小刚对小红说:‘咱们明天起个大早,到院子里堆一个雪人怎么样?’小红说:‘不是说好了首先去张奶奶家给她拜个早年吗?’”
“这时小刚一拍脑袋说:‘我有主意啦!’他在小红耳边悄悄说了一阵,乐得小红直拍手称好。”
“这段对话就是一个重要的情节。设计得很好!给《拜年》这幅画面作了必要的交代,并留下伏笔。现在我们接着讨论图画:大年初一早晨很冷,小刚戴了一顶护耳朵的帽子;小红也围一条绒线围巾裹住了头,只露出一张小脸。”我进一步启发大家。
“描写一下雪景。”
“整个村庄顿时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
“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像棉花般松软,踩上去会发出吱吱的声音,身后有两行清晰的脚印。”
“大地披上了银装,看不出哪是路,哪是沟,他们很小心地走。”
“光秃秃的杨树和槐树,积满了薄薄的白霜,像银色的茸毛在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兄妹俩来到了张奶奶的院子里,他们扫雪的时候很轻,生怕会惊醒了张奶奶。”
“他们本想堆完雪人就走的,做好事不留名嘛。可是,等他们嵌好眼睛、装好鼻子,在雪人的腰间插上‘春节好’的牌子后,已经来不及了——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张奶奶出来了。”
“张奶奶手上也拿着一把扫帚,她推门一看,院子的中间,一个漂亮的雪人娃娃正朝她咧着嘴笑,院子里干干净净……”
“当时,张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提醒道。
“吓了一跳!”
“是吓了一跳?请仔细观察张奶奶的表情——”
“张奶奶张大嘴巴,不过脸上露着高兴的神色。”
“开心!”“喜悦!”“惊喜!”
“对!用‘惊喜’比较准确。既大吃一惊,又非常高兴。”
“她情不自禁地说:‘呵!好漂亮的雪人!’她四下里望望,没有发现人,便自言自语起来:‘这是谁做的好事呀?’”
“躲在雪人背后的小红忍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兄妹俩一起露出脸蛋,张奶奶一看:‘原来是你们两个呀!’”
“再接下来呢?”我继续让学生们构思。
有的说,小刚和小红直起身来,恭恭敬敬地给张奶奶拜年。有的说,后来张奶奶硬把兄妹俩拉进房间里暖暖身子,给他们吃糖,还煮了两碗水饺给他们吃。
第二种构思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赞成,因为它又构成了一幅画面,使情节更丰富了。
最后,我根据大家的讨论列出了写作提纲。
拜年(提纲)
1.商量(除夕夜,小刚家里)
2.扫雪(年初一,张奶奶院子里)
3.堆雪人(时间和地点同上)
4.拜年(时间和地点同上)
5.招待(年初一,张奶奶家里)
我说:“这样,一共构成了五个画面。第1幅和第5幅图画是我们构思出来的,我们运用了合理想象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是看图作文的重点:要有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和对话描写,整篇作文可以安排成为:①开端,②~④堆雪人经过,⑤结局。”
于是我要求学生们重写《拜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