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方法

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方法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点经验和体会:教育家说:“玩具是学生的天使,游戏是学生的伴侣”,学生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学生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3.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方法

学生普遍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学生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教师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学生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点经验和体会:

—、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学生的天使,游戏是学生的伴侣”,学生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学生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学生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教师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学生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教师就启发学生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学生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能使学生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师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学生带来各种玩具时,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玩具。当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毛巾,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公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数数公园里有多少花,当学生无法数清时,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

学生生活在充满数学内容的环境中,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如水果店的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动物园里的各种小动物是分类关在不同的动物园舍内的,小学生由矮到高排队,碗、碟从大到小往上叠等现象,都为学生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

学生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学生逐步感知数学知识。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对应现象:一只杯子内放1把牙刷,1个小学生用1条毛巾,并知道小学生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学生没有来,就会出现小学生少、毛巾多的情况;进餐时,教师请每组的值日生盛一碗饭,放一把调羹,再把饭一一送到本组小学生的手中,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数出自己盘子里点心的数量。有一次吃龙虾片,教师先请学生数出自己盘子里龙虾片的数量,然后问他们每人有几片,如果再给1片是几片。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就奖励他1片。餐点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依次把杯子、盘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脱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数的内容。

2.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学生看魔术表演,教师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学生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学生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学生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教师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教师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学生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数的操作练习材料。例如让小班学生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时,教师可提供给每个学生彩色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各3~4张,一张练习纸,让学生给图形卡片分家,把各个图形卡片摆入形状相同的“家”中。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还认识了不同的图形。

又如,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学生往往要通过多次的操作练习,才能真正理解。首先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要求学生用笔将上排的花和下排的花一一连结起来。接着教师出示小猴和桃子的教具,让学生用一对一连结的方法比较小猴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由于小猴与桃子没有对齐,有的学生在连结时就出现了一些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画连线的方法玩“小猴吃桃子”的游戏,当笔碰到桃子时,学生就发出“啊呜”声,表示吃了一个桃子。当轮到给第三只小猴吃桃子时,有的学生说吃最后一个,因为最后一个桃子与小猴大致对着,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按顺序连线。由于教师的指导生动、形象,所以小班学生很快接受了上述比较方法。后来,当教师出示小猫吃鱼时,学生就知道了先找小猫的嘴巴,再去找鱼,并能按顺序连线,从而理解了对应的方法。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学生愉快地通过实践获得了有关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学生早期数学教育的娱乐化还体现在学生的各类游戏,如小班学生喜欢摆弄“娃娃家”的餐具,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区分碗的大小,把碗和杯子分类摆放;在拼图游戏中,教师可事先拼好简单的图形,制成一张张样卡,然后让学生寻找相应的图形片放在样卡上,并引导学生数数、比较多少。此外,结构游戏对学生认识大小、长短、形状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学生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学生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教师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教师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学生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学生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学生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教师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学生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教师想,让小班学生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