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受挫折与心胸度量

经受挫折与心胸度量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于30年前在逐渐变好,也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儿委屈。可想而知,父母和孩子之间因此将要出现的冲突。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会受到严重损害,以后再想教育或“改变”孩子,势必难上加难。洁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下午,我和妻子去幼儿园接她回家。从第三天开始,洁良已经懂得:和我们要零食一定是白搭。这种说法往往是父母们迁就孩子毛病和不逊的托词。孩子答应一声就又玩去了。

教育孩子的第一关键就是一个“早”字。

教育起步越早,父母越轻松,孩子越成功

看到标题,读者可能会认为“从早”就是早早地把孩子送去学音乐、美术和早早地开始认字或者学算术等。技能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早一点儿把孩子送去学音乐、学美术等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这里强调的重点是孩子的素质教育,包括自立能力、良好习惯以及气质修养的训练。学习方面,我不赞成另开小灶先于学校提前认字、读书或者学算术。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详细谈到。

在谈“从早”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

2008年夏天我从美国回中国探望父母和兄弟姊妹。就在我准备返回美国的头一天晚上,中学时代的一个好朋友坚持要带他上高中的儿子来见我。这个朋友是我的高中同窗,目前在商业上已经小有成就。他的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尚不错,现在痴迷上了电脑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朋友夫妻俩已经管不了孩子了。朋友气急了想动手教训儿子一番,可是据他自己说,他已经“打不过”已经长大的儿子了——儿子比他的力气还大。朋友于是想到让我来开导他的孩子。我推辞不掉,就和他的孩子进行了一番交谈。但是,私下里我和我的朋友说:“孩子已经这么大了,虽然不是无可救药,但我不得不对你说:今后你教育孩子的难度将相当大。你们很可能将不得不为你们长期娇惯孩子付出代价。”

事实上类似的故事还相当多。

许多父母习惯上总是认为:孩子还小,等大一点儿教育也不迟。还有的家长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孩子长大就懂事了,自然会好。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于30年前在逐渐变好,也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儿委屈。他们觉得这样就是爱孩子。

我认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妥当的。我母亲经常对我们兄弟姊妹说:“孩子还小?是的。不过孩子何年、何月、何日就算大了?”母亲的这个说法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我非常赞同。对于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变好的说法我也无法苟同。更严重的是很有可能变坏,而不是变好。

为什么孩子教育越早越好,越迟越糟呢?第一个原因是:如果你由着孩子的性子,孩子逐渐就习以为常了,他(她)会认为事情本来就是那样,而且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那样。教育越拖后,孩子越认为你是在试图“改变”他(她),孩子可能会认为家长是和他(她)过不去,甚至认为父母已经不再爱他(她)了。外向点儿的孩子可能会说出他(她)的感受;内向的孩子则把他(她)的感受埋藏在心里。孩子再大点儿还会和父母发生冲突,父母往往会感到冤枉并且不知所措。

我们不应去责备孩子,因为他们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父母突然要他(她)作这些改变。虽然父母自认为有充足的理由。

比如,上高中的孩子大手大脚地花惯了父母一直提供的零花钱。忽然有一天父母醒悟过来,感到这样做对孩子不好,或者发现孩子用钱不当,于是决定大大削减孩子的零花钱。可想而知,父母和孩子之间因此将要出现的冲突。如果冲突以父母妥协而告终,那么情况将更糟。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会受到严重损害,以后再想教育或“改变”孩子,势必难上加难。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我的朋友和他儿子的故事。

为何要对孩子及早教育的第二个原因是:孩子小时候可塑性强,容易教,就像小树容易正,白纸上容易作画一样。

洁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下午,我和妻子去幼儿园接她回家。门口有许多小贩兜售小孩爱吃的零食。那些小贩很精明,知道家长在孩子们的要求或哭闹下是一定会掏腰包的。他们手里举着花花绿绿的食品袋向孩子们晃动,口里念念有词:很好吃啊……洁良当然也不例外,要我们像其他家长一样给她买零食。我们没有答应,她就和我们闹,我们不为所动。我们给她讲道理,但似乎没有太大的效果。第二天下午,她还要我们买。我们依然如故,没有给她买。从第三天开始,洁良已经懂得:和我们要零食一定是白搭。从此,她再也没有向我们要过零食。然而当确实需要时,我们会主动给她买点儿小零食。从这件事儿上,她学习到:她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她还学习到父母言出必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个事例说明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他(她)做第一二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就能一劳永逸地把他(她)教好。如果孩子在第一件事上和你讨价还价并赢得“胜利”,他(她)将立刻从中尝到甜头,并将学会如何和父母讨价还价并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父母的麻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到孩子上初中和高中时,父母将很可能面对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那时候父母将会感到头痛不已。

人们常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这种说法往往是父母们迁就孩子毛病和不逊的托词。事实上,在教育孩子上我们应该记住:没有再一再二,更无再三再四。

万事开头难,对孩子的第一、第二次,父母可能嫌麻烦或棘手而采取鸵鸟战术;但是鸵鸟战术将会招致更多、更大的烦恼。因此,对孩子必须直面“初战”,而且“初战”必须获胜。

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了(比如初中的孩子)父母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我认为父母可以和孩子谈心、讲清楚,然后再采取上述做法并保持连贯性,孩子依然可以转过弯来。

洁良的另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她四五岁的时候,我们住在山西省博物馆院内。她经常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内来回奔跑玩耍。我看到他们跑在土路上扬起大量灰尘,就对洁良说:“你可以绕着砖铺的路跑,那样就不会弄脏你的鞋子和衣服。玩完后也就不会把脏土带回家。”孩子答应一声就又玩去了。其实我并没有把它太当回事儿,令我高兴的是,我随后发现即使跑砖路需要绕几个直角,孩子也总是跑在砖路上。就这样点点滴滴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养成了讲卫生、守规矩的习惯,而且她懂得为什么要那样做。

及早教育孩子的第三个原因是:孩子小时候培养了好习惯、高素质,长大后会显得特别得体、自然、高雅,而且这习惯和素质将伴随他(她)的一生,使他(她)终生受益。坏习惯和低素质长大后也会自然流露,使人或显得粗鄙,或显得懒散;坏习惯和低素质甚至能毁了孩子的前程。有的坏毛病到孩子长大时已习惯成自然,终身难改且不自知,深受其害而浑然不觉。虽然孩子长大以后能够认识并改掉许多坏习惯,但是改过来的好习惯和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是不同的。长大后改过的习惯不自然、造作;经常会给人以虚假和做作的感觉。另外,长大后改习惯,自己会感到疲惫、感到累。有的人会因此而避免与人交往,避免社交活动甚至变得内向。显而易见,由此很可能带来孩子成人后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挫折。俗话说:三辈子穿衣、五辈子吃饭。这一方面说明传统教育的重要,另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难度。其实如果父母对孩子多加关注、多用点儿心,好习惯、高素质并非高不可攀。

虽然长大以后成功改变自己的不乏其人,然而当我们知道了从小培养教育的重要和好处后,我们为什么要冒那个风险呢?

技能技巧的培养,比如美术、音乐等,有条件也可以及早进行,不过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宜跟风。如果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所在,最好扬长避短学习孩子擅长和喜欢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强行逼着孩子学习自己不喜欢特别是不擅长的技能,不仅事倍功半且容易造成孩子厌学,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兴趣,基本上就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素质、技能和技巧的培养要从细微处做起。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出席一个比较庄重的场合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很担心某个细节会出错而贻笑大方。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的某天,我曾经在国内一个正式的场合看见一个身着西服领带的临时接待员,感觉有点儿别扭,原来他的衬衫竟然在裤子外面。我觉得这和我们这代人从小不注意衣着有关,如果从小接受过正式的和良好的家庭训练,那种低级错误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

窥一斑而见全豹,木桶的盛水量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说从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来。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孩子不仅要及早开始,而且必须从细微处做起。

★2.无为而果、不教之教

教子成功的第二个关键:潜移默化、以身作则。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训练固然非常关键,但是人们常常讲: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不仅指父母的遗传,同时包括了父母的言传和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们经常会认为他们自己一些不恰当的言行无关紧要,或者认为孩子正在做他自己的事情,所以没有听见、没有看见他们的所言、所行。事实上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我们需要认真地想一想:在孩子上学以前,你教过他(她)多少组词造句?我想不会很多。但是,学龄前儿童和父母的交谈毫无困难。这样的交谈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孩子从模仿父母中学来的。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事实上孩子对父母的模仿不仅有语言,而且包括父母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不要以为孩子专心于他自己的事情而没有注意到父母的言行。实际上孩子的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可以边玩边听,甚至是假装玩、侧耳听,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说打铁必须本身硬,父母言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甚至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的言行、方法和手段,将来都会被孩子搬来再去教育他们自己的孩子。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教育孩子的许多做法,无论对错,不是我们有意无意地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学来的吗?

有时候父母会抱怨孩子难以管教,因为孩子经常会说类似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能那样做而我不能呢?你为什么能说那样的话却不让我讲呢……”经常的情况是,父母亲以蛮横来回答:“因为我们是父母。”或者说:“因为我们是大人……”这样,孩子是不会服气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要尽量和孩子讲道理。此外,父母一定也会犯错误,特别是管错或冤枉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妨承认错误并说“对不起”。父母不承认错误、坚持错误,表面上维护了父母的尊严,但是却让孩子学会了不仅在家里胡搅蛮缠、无理搅三分,而且在外面也死不认错、文过饰非或诿过于人。我们中国人比较普遍地有“不认错”、“不道歉”的“传统”,一代代父母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死不认错,护的是“面子”,伤的是“里子”,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了,父母的尊严还是需要维护的。孩子以言行冒犯父母的尊严、挑战父母的权威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

如果父母经常以宽容的态度论事和对待与自己有过节的人,潜移默化中你的孩子将会学会宽容。如果父母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家庭,孩子将会学会认真。如果父母以怜悯的心对待有困难的人,孩子将学会爱人。如果父母不宽容别人,却要求孩子原谅朋友,孩子将学会虚伪。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工作马马虎虎,却要求孩子认真做事,孩子将学会敷衍。如果父母没有怜悯之心,却要求孩子去爱人,孩子将学会奸诈。

好多事情不需要自己苦口婆心、喋喋不休地去“教育”孩子,因为父母自己就是榜样。所以,要想孩子好,自己必须先做得正,因为父母的言行就是榜样。在家里,父母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无论是不是直接针对孩子都是很重要的。这种教育的效果是“润物细无声”的。

父母之间如果不得不谈一些孩子不宜的话题时,一定要避开孩子,哪怕孩子只有三岁。过去的传统家庭,父母讨论问题都不让孩子在场,以免孩子一知半解地听到后去外面讲,给父母造成尴尬或麻烦。

父母在家里的争论是难免的,但是争论时最好也避开孩子。如果实在无法避开,也应保持理性。父母互相指责、推卸责任、不讲理等都会给孩子树立坏榜样。相反,如果父母双方遇事能够在孩子面前心平气和地协商,则对孩子将来对待问题、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孩子长大后的夫妻关系都大有好处。

气质高贵的父母,即使暂时穷困潦倒,孩子也很难沦为无赖。

素质低下的爹娘,就算一时腰缠万贯,子女也很难成为精英。

教子必备:父母言出必行。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变法的着手点就是“立信”,为了让人们相信变法是认真的,商鞅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出告示要赏黄金十两给能把它扛到北门去的人。因为事情太过简单而赏金又特别高,所以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就把赏金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男子认为:扛了木头,就算拿不到赏金我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在看热闹的人群簇拥下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商鞅言而有信的事马上就传开了,百姓现在知道了商鞅颁布的法令不是戏言,将一定会认真施行,这是新法实施的必经之路。商鞅变法奠定了强秦的基础。

西周周幽王千金买笑、拿信用开玩笑烽火戏诸侯以致亡国的故事恐怕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见“立信”与“失信”在极端情况下,上可致强国或亡国。况且“信”本身就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行。

在家庭子女教育“立信”的问题上,我们的先人也曾经是身体力行的。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儿子哭着跟在后面也要去。曾妻对儿子说:“你回去吧,等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妻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要把猪抓来杀了。他妻子劝阻说:“我只是哄孩子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个玩笑而已。”曾子说:“不可哄小孩。孩子不懂事,知识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他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导孩子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君子的办法。”说罢曾子就把猪杀了。(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成教也。”遂烹彘也。)

这个著名的教子故事的确有点儿极端,不过它却说明了父母哄骗孩子(有时人们叫佯说)可能导致的两个结果:一是父母说话失去信用,孩子以后会不相信父母的话和承诺,子女教育变得更困难。可谓图一时之方便,成长久之麻烦。二是孩子可能逐渐学会欺骗人,包括欺骗父母,孩子将不懂得“信”为何物。

因此,简单点说就是:父母对孩子必须说话算数,不算数的话不说。

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说气话和过头话,避免因一时的高兴而答应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或因一时的愤怒而声称将对孩子施行某种过重而无法实施的惩罚。如果说到却没有做到或无法做到,父母是为失信于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张弛必须有度,使孩子可以逐渐悟出父母教育的“旨意”来,而且有章可循。否则,父母对孩子常常朝令夕改、随心所欲,却一味强调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荒唐命令。这样的结果是,或许孩子迫于父母的压力服从了,但其后遗症必然是严重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公理”的概念、没有是非的标准,他(她)会认为强权就是公理,并且可能身体力行给予他们自己的同伴、同学以及同事和他们自己将来的孩子们。

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就是:如果父母频繁“失信”,将会导致父母反过来被孩子“利用”而成为孩子的俘虏。比如说,孩子闹着要某件东西或要求某件事,父母感到不合适,于是不答应,或者是父母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孩子不干;然后孩子开始哭闹、哀求或找借口。父母可怜孩子就屈服了、答应了。这样,父母也相当于是“失信”;而且是在变相告诉孩子:只要会闹、会得寸进尺地闹、会找借口,父母总是会妥协的。这种经历多了以后,父母就反过来被孩子“控制”了。因此,我们经常会见到或听到父母们的抱怨:孩子不听话,我拿他(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正确的做法是:在给孩子下命令前,或是在答应孩子的要求前父母一定要先想清楚,需要的时候告诉孩子:“让爸爸妈妈想一想”;一旦决定孩子必须做某件事或决定拒绝孩子的要求,父母就必须坚持到底。这可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父母说话是算数的,孩子必须服从。时间长了,父母就有了“信用”,也有了威严,孩子就好管教了。同时,父母也决不会被孩子所辖制。

在对孩子建立信用的初期,孩子有可能对父母的命令采取软磨或硬抗的战术。这是“楚庄王问鼎”,是在试探父母的容忍底线。这时候,父母不宜轻易发怒。我们的办法简单有效,告诉孩子:如果数到3,你还没有照爸爸(妈妈)的话去做,必有惩罚。如果是第一次,孩子可能不会理睬你。那么你就按照事先的约定开始数,1、2……3!等数完了,孩子也开始执行命令了,以后你如法炮制就可以了。如果数完后孩子依然不执行你的命令,你就必须对孩子施行约定的惩罚。这样坚持一两次以后,孩子一听到你的1、2、3,就会下意识地赶快执行命令。数数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手段,目的是在初期帮助孩子认识到父母言而有信。逐渐地,父母会发现,当威信建立起来后,往往就不再需要数1、2、3了。

父母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发出重复的命令,这和上面的数1、2、3道理相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最多重复一遍就够了。父母以为重复就是强调,事实上大谬不然。假如你的命令是盆里的一勺糖,你每重复一次就是往盆里加一杯水,重复越多越没有甜味儿。直到最后孩子把你的命令当作耳旁风,同时你的命令变成唠叨,你平静的脸上生出怒气。你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命令不需要重复,你的命令必须执行。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需要言出必行,不过在具体执行时可以更人性化一些;避免过于机械而使孩子感到缺乏爱和尊重。例如,给孩子规定看电视的一个小时时间已到,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好了,看完这一集(或到下一个广告时)就要停止了。”而不要武断地命令孩子马上停止或关掉电视。我们也要替孩子想一想,把一个完整的卡通故事硬生生卡断总是会给孩子留下不必要的遗憾。

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转变不宜太急。比如,父母和孩子玩得兴高采烈,脸上的笑容尚未散尽却立马变了脸色,命令孩子去做事。由于孩子尚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最容易和父母撒娇、讨价还价,就会带来不必要的冲突。同样,父母刚刚厉声批评完孩子就开始逗弄孩子、和孩子玩,也是不好的。这样父母都容易失去应有的尊严和威信。

另外,有个倾向也要注意,就是父母过分的尊严和等级观念会造成与子女间的隔阂,并且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圣经》的观点认为:“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这和我们中国的传统认识有所不同。其实,中国现在的观念也早已变化了,父母为所欲为地、极端地处置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也会触犯法律。

《圣经》中以弗所书六章第四节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圣经中虽然是对做父亲的讲,但对母亲也一样适用)。孩子是独立、有尊严的。儿女要孝顺父母,父母也需要尊重他们。什么是惹儿女的气呢?比如,父母自己心情沮丧,就在孩子身上找不是;用恶言恶语辱骂、咒骂孩子以图一时之痛快;等等。如果由于父母自己的错误而激怒孩子并引起孩子的抗拒,父母将如何对待?容忍则损害自己的信用和尊严;惩罚孩子则使孩子失去尊严和公义之心,因为错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自己身上。

因此,父母要建立信用、维护尊严,但是绝不能以损害孩子的尊严为代价。

可见“立信”与“失信”可致子女是否成才,是否能成功做人,而管教孩子必须从“立信”开始,必须从父母做起。

孩子很厉害!父母必须协同作战才能取胜,否则父母反而沦为孩子的俘虏、被孩子辖制。

传统上我们就有“严父慈母”一说,不过现在我国的家庭中“严母慈父”也不在少数。我以为,无论“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父母要协调一致地对待孩子。

协调一致并不是说父亲严厉批评孩子的时候,母亲也一定要一同严厉地批评孩子。协调一致主要是指父母双方的态度。特别是当孩子有错,例如父亲批评孩子的时候,母亲的立场要和父亲的立场一致。不能父亲批评孩子做错了某件事儿,而母亲却认为那件事儿孩子做得对,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进行争辩。或者虽然母亲也认为孩子做错了事,但不愿意父亲去批评孩子。中心意思是: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双方都认为他做了错事,需要反省以后要改正。只不过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如果父亲严厉,母亲的态度也许就要柔和一点儿。也就是说要“胡萝卜加大棒”,让孩子感觉到改正错误后,可以得到“胡萝卜”和避免惩罚两个好处。要避免父母一方总是提供“大棒”,另一方总是提供“胡萝卜”。宽、严双方偶然可以互换角色,效果更佳。

即使做不到这一点,父母也一定要避免一方批评孩子的时候,另一方护着孩子。因为这样一来,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是反思或想着以后如何改正错误,而是想着如何寻求父母一方的保护而免受责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以前最好进行协商,取得一致。不过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没有机会商量,这时父母双方的意见很可能不太一致,或认为错误程度没那么严重,或认为批评的态度过于严厉、情绪过于激动;等等。这时候父母双方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互相争辩,最多是表情严肃地保持沉默。然后要事后沟通,必要时可以做一些补救的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外)祖父母也在场的时候,由于隔了一辈,他们更爱孩子。他们有可能一味地护着孩子。偶然在一起还不太要紧,不然的话(外)祖父母们也需要和父母协调立场。

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力,无论他(她)只有几岁还是十几岁。孩子很容易就能了解到父母对他(她)的批评教育出现了分歧,父母极易被孩子所利用。父母立场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孩子难以管教而演变成家庭版的“三国演义”,甚至影响到夫妻关系以及孩子将来和父母的关系,父母们不得不察。至于父母其中的一方在教育完孩子后私下“收买”或讨好孩子的做法就更加糟糕了,那更是遗患无穷。

说话算数、一诺千金;

宁被人骗、绝不欺人。

我们都见过有人靠投机取巧取得了“成功”,有人靠不守信用获得了利益……但是靠不诚实获得利益和成功就像从睡着的老虎嘴边偷肉一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这还仅仅是从利益方面来考虑的。从道德和修养上讲,人也必须讲诚信才能坦坦荡荡,问心无愧。所以诚实守信乃做事为人之本,不诚实乃饮鸩止渴之道,其败只在早晚之间。中国有诚实守信的悠久传统。《论语》中有曾参做人和劝学的著名“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必定反省自己三件事:替人谋事有没有不诚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温习?”“三省”有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诚心尽力,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品德。修己不是一时一事之所为,是要贯穿整个人生的。“三省”是传统上国人治学、为人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诚信不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国际上以美国和西方社会为例,诚信也是其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不夸张地说,美国和西方社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社会。欺骗和不诚实将导致个人信用破产,无法立足于社会,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欺骗和不诚实就是犯罪。美国和西方社会不原谅不诚实,没有“下不为例”,哪怕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据我所知,因为区区几元钱坏了信用记录损失巨大的人有;因为不诚实报税又吃官司又遭罚款的人也有。我刚刚去美国的时候,朋友介绍说:如果要买二手车,一定要问一下卖主车况、为什么要卖车等情况。当时我很怀疑卖主会不会编一套假话来骗人,因为那样似乎很容易并且没有什么风险。后来待久了就发现,在美国刻意骗人的车主不是没有,但并不多见。

然而诚实守信必须从小做起,从家庭开始。这也意味着如前面提到的,父母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在对待孩子方面,父母必须要求孩子诚实、不说谎话。光有要求还远远不够,父母必须严密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谎话是比较容易看穿的,一旦发现要坚决纠正,决不姑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或认为谎话无关紧要往往就淡然对待,这都是不对的。我依然深深地记得我小时候撒谎又圆谎引发父亲怒气的往事。父母们喜欢讲“狼来了的故事”以教导孩子不说谎,这个没有错。但是孩子是聪明的,有的孩子会认为如果没有“狼来了”的危险,谎话岂不是可以继续说?所以,父母必须让孩子意识到,无论如何,谎话都是无法接受的,说谎本身就是大错。

我们的二女儿5岁时的一天下午,一从学校回来她就对我们说:“老师让你们给我买×种画笔。”看我们表情疑惑,她立即接着说:“是真的,是老师让买的!”这一句“真的”恰恰暴露了孩子说的是谎话。我们知道,如果确实是真的,她就有自信,就不会用“真的”来强调。我于是说:“好吧!明天我会去找老师对证,看看老师是不是真的让我们买笔。”我接着说道:“如果你承认刚才说了谎话,爸爸虽然不高兴,但是会原谅你这次的过错,因为你承认自己犯了错。否则,爸爸在老师那里证实你说了谎,你会得到惩罚。你知道爸爸不允许孩子说谎。”二女儿想了想,承认自己说了谎。后来我还对她说:“只要你说了谎话,爸爸妈妈马上就能从你的眼睛里看出来。”

这件事的起因是:孩子搞丢了她的画笔,想再得到一套画笔又怕我们责备。满以为撒个谎就能一举两得,不料被我们看穿了。

有的学龄前后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她)有时候会把想象的事情讲给父母听。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也要能及时发现想象和撒谎的区别,撒谎一般都与孩子的“利害”密切相关。所以要引导孩子讲出来,是事实还是孩子“编造”的本来没有发生的故事。关键是,对这种情况不应以撒谎的“罪名”来批评孩子。

对于孩子因为“喜欢”或任何别的原因从别人那里拿回来的玩具或其他东西,父母要特别小心。为了避免父母责怪,孩子有可能谎称是某某小朋友或某某小朋友的妈妈(爸爸)送的或声称是“捡的”,这可能涉及说谎。更严重的是,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而且成功骗过了父母,他(她)将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受到鼓励;最坏的情况是一发不可收拾而演变成“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小,这个行为表现了孩子的聪明的话,那就更错了。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小孩子也懂,那绝非是聪明,父母必须谨慎对待。

温室中的花朵不能经历风雨,遑论成功?

少年艰苦能生出恒心和忍耐;

中青年遇到困难能抵抗;

否则,中老年遇到挫折易生绝望。

我们某个人的经历有可能迄今为止是一帆风顺的,可是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他的一生总是风和日丽,波澜不惊。

人的一生难免有波折坎坷,生活不仅是灿烂的,同时也是很辛苦的;工作也一样。温室中培育的花朵,如何能经风历雨?所以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怕苦恶劳是人的本性,吃苦耐劳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加上父母爱子的本能和如今较好的生活条件,多数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反过来,好言好语、好吃好喝、好穿好戴是父母们对待孩子的“主旋律”。我自己经历过一段相对现在而言比较艰苦的时光,我当然反思过去,但是我也思考从吃苦中得到的益处。我和同时代的朋友们在一起谈论过去的时候,有朋友说:我决不会让我的孩子再受我们曾经受过的苦!惜子之心可见。

但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正好相反,我认为必须要给孩子找“苦”吃。我的观点是:孩子在自己跟前,我可以不让他(她)吃苦;可是我不能保证孩子将来不会遇到风浪。孩子将来遇到风浪,以我力衰的臂膀如何还能庇护他(她)?如果他(她)自己吃过苦,受过管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他(她)就会有能力对付困难。所以,我不愁孩子在我身边吃点儿事实上微不足道的“苦”,我忧的是将来孩子不在我身边时没有对付困难的意志。孩子没有吃苦的经历,就会把生活理想化。就像吃完西瓜后马上吃水蜜桃,水蜜桃就显得不甜,不好吃。孩子在蜜罐里长大,将来在某些很正常的环境下生活都很可能感到“受不了”。试想,那时候孩子将如何面对?父母去照顾行吗?父母能照顾他(她)一辈子吗?就算父母的余荫能照顾他(她)一辈子,那么孩子的孩子呢?因此,无论对孩子将来的工作还是生活,具备吃苦耐劳的基本素质将使孩子受益终生。把孩子保护在怀中,表面上是爱孩子但其实是害孩子。如果孩子小时候的哭让父母心疼,那么孩子长大以后的哭将让父母更心疼,但却无能为力。所以父母们在授孩子予“鱼”的同时也要授他们予“渔”。这个“渔”不仅包括本领和手段,同时也包括“毅志”。吃苦和困难的环境对于培养“毅志”是有益的。

中国有句古话说:家无三代富。就是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家的意思。创业艰苦、守业辛苦、不吃苦败家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例外”却可以出现在传统和教育好的家庭。有不少晋商家族,其兴旺发达可至10代人以上。原因何在?严格而良好的、注重长远的家庭教育是制胜法宝。以色列人有来自《圣经》中的智慧,他们是这样对待“吃苦”的:由于以色列人当年由上帝经摩西的带领出了埃及,为避免后人有可能忘记上帝的恩惠,上帝就让他们过7日的“驻棚节”(见《圣经》利未记23:33),用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话说就是要警钟长鸣,借由“驻棚”来回忆祖先的苦以及上帝拯救的恩惠。

年轻时吃苦的经历能使人产生毅力和忍耐。反之,幼年养尊处优,成人后一旦遇到挫折或困境将很可能使其产生绝望。

洁良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和父母住在不同的城市,周末我们要回榆次去看父母。一般我们先坐市内公交车,然后在火车站转长途汽车去榆次。为了锻炼洁良,我经常不乘市内公交车,带她一起步行好几公里到火车站去乘长途汽车。夏天走过,冬天走过,刮风下雪的时候也走过,无论她有无怨言。

我们还经常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那些小活儿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然而对当今普遍受到宠爱的一代来说就算是“受苦”了。干家务活不仅让孩子吃了一点儿“苦”,而且还让孩子懂得了她在家里不仅仅只是享受和被照顾,而且必须承担他(她)所应尽的义务。

比如说,对四五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饭前为每个人往桌上摆放餐具;让孩子剥蛋皮、剥葱蒜等。之后可以逐渐增加孩子做家务的数和(或)量,比如倒垃圾、浇花;出门时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包背上;父母送孩子学习音乐、绘画时,乐器和画板都可以让孩子自己背;上街购物,要让孩子帮父母拿东西;有的活儿可以固定给孩子,比如清理地板、整理床铺等;对十几岁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为客人和父母沏茶;等等。

我的二女儿会在我们回家的路上在车上睡着。到家后,我会把孩子抱回家放在床上让她继续睡。在孩子四五岁的一天,我们发现了问题:因为她不想自己走路,就在快到家前假装睡着了,我们事前当然不知道她在假装睡觉。在我抱着她进家时,妻子努努嘴让我看孩子。我低头一看:二女儿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果不其然,当我把她放到床上后,没有一分钟她就“醒”了。就是从车上到家里那么几步路,她都会开始耍诡计,偷懒不愿自己走路了。我弟弟的儿子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次他晚上写作业“辛苦”地趴在写字台前睡着了。他妈妈心疼地想:“今天就别洗了,我给他擦擦脸上床睡吧。”结果这一次不打紧,以后儿子经常偷懒装睡,让妈妈擦脸躲避洗漱。也是偶然让我弟弟看到了他的笑容而漏了馅儿。所以,对孩子不仅要严格,有时还需要用心机。

有一次,不知洁良是真的忘了还是有意逃避,反正是当我临睡前发现她那天没有洗碗。虽然她已经熟睡,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把她叫醒,让她去把该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家务做完。现在我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看着睡眼惺忪爬起来的孩子,妻子有点儿不忍心,拉着我的衣服悄悄说:“算了算了,今天就我洗吧。”我没有同意,坚持了我的决定,让洁良把碗洗了。这并不是说我就完全不近人情,当孩子身体不适或者学校的事情的确太多等特殊情况,父母当然是要通融的。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与其婆婆妈妈地让孩子干点儿活还要看孩子撅嘴找不痛快,不如自己干,不就是举手之劳嘛。是啊,这个方法是痛快,不过将来可别抱怨孩子“懒”。所以,依然如我前面所言,父母宜及早、坚定地让孩子干点儿活。请记住:父母让孩子干点儿家务活,其主要目的不仅是“干活”本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点儿活对父母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让孩子干活的目的是在培养孩子的“勤奋”。人们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因为孩子亲自品尝了当年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因此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让孩子干点儿家务也能同时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劳动,让孩子学会付出,这也是让孩子分担家务的另一个好处。

干家务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它能使孩子锻炼得心灵手巧。“心灵手巧”不仅对将来孩子离家在外的独立生活和他们自己的家庭有帮助,同时对孩子将来工作后做项目、搞科研、组织管理都有裨益。在家做事的孩子,离开父母后办事多比较麻利。在家由父母宠着的孩子,离开父母后多显得较不利索、较不精干。

另外,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有一次太原下了特别大的雪,我从家里(太原火车站附近)骑自行车艰难地准时赶到位于桥西的太原理工大学,授8点钟的第一堂“数理方法”课,听课的学生正好是我做年级主任的全体学生。因大雪导致行路困难等客观原因,有很多学生迟到。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原谅,但是也没有批评学生。我只是占用了课堂几分钟时间,在黑板上为学生写下了孟子的一段话以勉励学生,孟子曰:……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认为那是一个劝勉学生的好机会。

因此,父母们爱孩子不能光用“慈”心,而且必须有“狠”心。

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乃是失败之道。

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非常重要,需要从小培养。从玩耍、做家务到学习,每件事上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认真和严谨。

例如,孩子们在搭积木时,如果搭得整齐,父母要及时表扬。父母不要仅仅用“搭得好”、“漂亮”等泛泛的词汇来赞扬孩子的工作,要具体地表扬一些细节。比如说:“这几块积木摆得真齐”,“那面墙摆得真直”;等等。玩完后,一定要求孩子自己把玩具整理好,摆放整齐。父母有时可以帮助,但是不能总是代劳。

对于上学的孩子,父母要经常检查书本、书包是否整齐、干净。父母需要不时地和学校老师联系,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是否认真。要抽查孩子的作业和考试卷,对于粗心导致的错误要密切关注。

认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的培养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做功课、做家务;等等。做家务和做功课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通的。因此,不仅对于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要培养,同时对于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对留给孩子的家务活同样也要要求其认真;不但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也一定要保证完成的质量。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要干好。例如,碗洗得是否干净?被子叠得是否整齐?看见掉在地上的东西是否捡起来放好?……有了认真的态度,将来孩子无论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会体现出来。这样坚持下去,孩子逐渐就能主动、认真地学习和做事了。

有人认为:毕竟是孩子嘛,要求不能太高。其实这是个借口。我们当然不会去要求6岁的孩子去办10岁孩子的事情,而且达到10岁孩子相应的水平,但是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要求孩子认认真真地完成他(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不能把敷衍了事和能力相混淆。

另外,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父母可以有意无意地给孩子讲一些故事,说明“认真做事”的重要性和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有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样的例子在科学上和生活中比比皆是,相信任何父母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去教育孩子。有了认真的态度,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才有可能成功。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出什么工作是不需要认认真真就能做好的。

自信来源于克服困难所取得的成功。

有个故事是这样讲的:大象很有力气,可是在泰国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象干活休息时,主人通常用麻绳的一头拴住象脚,而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一截木桩上。以大象的力气,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扯断绳子或拔起木桩。奇怪的是大象一旦套上脚环,就乖乖地被绳子牵住只是绕着木桩转,从不想着脱逃。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主人在小象力微皮嫩的时候就把小象用麻绳和环拴住了。小象刚被拴住时就用力拉扯,往往搞得皮破血流,而且无法挣脱。多次挣扎后,小象劳而无功又伤痕累累,于是就再也不会为了挣脱脚环而“自讨苦吃”了。所以尽管小象已经长大,力气变大了,皮也厚了,可是一旦套上脚环就会想起昔日的教训,就自然断了挣脱的念头而任凭主人摆布了。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中的时候自己就有过一个这样的典型经历,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把学习当回事儿,记得那时在学习列方程。因为没有理解,我觉得列方程的题很难。以后一遇到列方程的题我就发憷,就排斥。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的某一天,我看到一道列方程的题似乎猛然间有了解题的主意,就想再试试看。顺着我的思路,方程列好了,题居然解出来了。我当时感到有点儿奇怪的是:这次列方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于是我紧接着用自己新得到的思路尝试做第二道题、第三道题;原来只要我们不畏惧困难,理解力增强以后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列方程其实很容易。这样,因为我的尝试,轻易地挣脱了拴住我自己的那根无形的“麻绳”。我不仅有了列方程的自信,同时有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方面,父母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尽量不要给孩子拴上那根无形的“麻绳”。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孩子做事、学习要量力而行;不要强逼孩子过早去做当时年龄难以胜任的事情,或者强逼孩子去做他们完全不擅长的事情。比如,有些父母喜欢让孩子早一年去上学。对于这件事儿,有的孩子也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有的孩子来说就很可能是适得其反了。由于超过或达到了孩子能力的临界,孩子有可能在学习上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孩子必对学习产生恐惧,害怕去学校。如果晚一年上学,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很可能就完全适合于开始学习了,他(她)在学习上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这样看来,早一年上学反而可能是得不偿失,那根看不见的“麻绳”也许会永远把孩子拴牢。

顺便提一下:比如身体的成长,有的孩子十五六岁就长成了,而有的孩子要到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岁出头才能长成。身体生长的个别差异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智力成长的差异则容易引起父母的焦虑。孩子智力发育稍晚或说话较迟等现象绝不意味着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智力差,父母不必过分担心。智力上还有这样的区别: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则反应慢。反应快也不必过分自喜,反应慢却无须自卑。据我自己的观察: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有时反而会显得反应“慢”(比如有些棋类高手)。我觉得这和田径运动的长、短跑运动有些相似:短跑运动员爆发力好,但是绝对不是长跑好手;长跑运动员耐力惊人,但是其短跑却相形见绌。

再比如,我自己在上学期间,特别不擅长技巧运动,如鞍马、跳箱、单双杠等。洁良和我相似,在学校也是不擅长技巧运动。所以,将心比心,我从来不逼迫,也不期望孩子在技巧运动上能有什么优异表现,马马虎虎能及格就很好了。

第二,父母应该知道孩子从小开始就不断地面临各种挑战。孩子不会系鞋带,父母代劳,并认为孩子将来大了学会系鞋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孩子吃饭拿筷子不利索,父母就喂孩子,并认为孩子迟早会学会拿筷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错,孩子是可以在大一点儿的时候会轻易地做这些事,可是父母剥夺了孩子自己克服困难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建立自信的机会。要知道孩子的自信是在点点滴滴地克服困难、学得技能中建立的。

此外,父母和孩子也要不时地回头检视,看看还有没有能够挣脱的、依然捆住孩子的“麻绳”。如果有,那就毫不犹豫地挣断它。每次挣断“麻绳”,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有所增强。在确信孩子已有能力做的事情上,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把事情做成功,事后要予以表扬。孩子的成功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自信就渐渐地建立起来了。

反过来说,没有自信心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干不了或干不好。既然觉得自己干不了,他就不会去尝试。不去尝试、不去做,当然就绝对不会有成功。没有成功的体验就无法建立自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没有自信心,一个人就是再聪明、再有能力也无济于事。如果不能挣脱“思想上、经验上”自我设限的框框,不能挣断那根拴住自己的“麻绳”,即使拥有再大的潜力,也将与成功无缘。

懒惰者辛苦、勤奋者潇洒。

懒惰是人的另一个天性,不需要培养人人生来就会。拖沓是由懒惰派生而来的。懒惰导致敷衍,得过且过;拖沓使人疲惫且常常错失良机。有的人很聪明,但是因为懒惰和拖沓却没有什么成就。有的人,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可是因为懒惰和拖沓他却没有准备好,白白坐失机会。懒惰和拖沓的坏处太多了,此处不必赘述。可是,人们往往不太承认自己的懒惰和拖沓,而且往往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孩子们就更是这样了。比如:

妈妈:语文作业做了吗?

孩子:语文作业还有3天才交,早呢!

妈妈:明天上课的书本都准备好了吗?

孩子:现在才8点钟。

妈妈心里说不定也同意孩子的说法:就是,还早呢,不急。

俗话说,“赶早不赶晚”;西谚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都劝勉人勤奋做事,不要拖沓。我也不想重复众所周知的《明日歌》。不过一道小小的算术题却可以得出一个量化的惊人结论:假如老师给学生每天布置一个作业,每个作业给七天(一周)时间去完成,分别都是下周交(周一布置的作业下周一交,以此类推)。这样一周共5个作业,现在让我们看看拖沓和勤快的区别和后果。

如果把所有的作业都拖到第二周临交作业的前一天晚上再去做的话:

第一,学生可能已经淡忘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要么再额外多花时间去复习,要么做错题,结果是不仅多用了时间,而且还没有学好老师教的内容。

第二,学生遇到难点,但是第二天要交作业,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

第三,学生在过去的一周内,每天思想上都有5个作业的精神负担。

第四,误以为作业负担太重(每天都有5个作业等待完成),产生畏难情绪,出现厌学。

如果把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都在当天晚上完成:

第一,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记忆犹新,作业很快做完,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学生遇到难点,第二天问老师或同学,问题可以很快解决。

第三,学生在未来的一周内,每天只有1个作业,周末两天没有作业,几乎没有精神负担。

第四,感觉作业负担不重(每天平均不到1个作业),学习轻松愉快,形成良性循环。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同样的作业负担,同样的学生,在先做和后做之间,在懒惰拖沓和勤奋勤快之间有着迥然不同的最后结局。而且懒惰和拖沓的初衷原本是想轻松一点儿,结果反而变得负担更重,结果更糟。

在上述算术题的两个极端之间有个由明到暗的“灰色地带”,那就是作业越往后拖越糟、越往前赶越主动。

引申一点:这个计算结论不仅适用于在校学生,把“作业”换成“工作任务”、“家务”或任何其他事项,就会适用于所有人的一生。举例来说:如果吃完饭马上就把碗洗掉,你的厨房就能保持永远干干净净;如果每次都等到下次做饭前才洗碗,你的厨房就永远不会有干净的时候。先洗或后洗竟有天差地别的不同,而后洗碗所用的时间却可能更多。

由此可以看出,勤快的好处显而易见,懒惰、拖沓的代价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沉重。

另外,孩子们普遍都有磨磨蹭蹭的毛病。比如,父母要急着带孩子出门、赶车或赶时间等,孩子就是不紧不慢,甚至坐着发呆。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父母在平时正常情况下的放任使然。通常情况下,父母放任孩子的懒散时自己并不察觉。父母总是以为:时间有的是,又不着急,磨蹭点也无妨。其实大谬不然,平时孩子养成了磨蹭的坏习惯,指望他(她)在你着急时和你配合是不现实的。而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永久性地养成懒散、磨蹭的习惯而贻害终身。

经常迟到或随意延后计划好的时间安排实际上也是一种懒惰,因此父母和孩子出行、访友或与别人相约办事等都需要注意不要迟到、不要随便延后。有人可能认为,周末出行又不干别的什么事,迟一点儿有什么关系呢?表面上看是的,其实和上面谈到的拖沓是一个毛病,只不过好像程度轻一点儿而已,依然是为懒惰找借口。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可以培养孩子的勤快。比如,孩子往往喜欢在父母干活、学习时模仿父母。这时父母觉得孩子碍手碍脚,往往会打发他们离开,其实这是顺便培养孩子干活的好机会。例如,孩子要求和父母一起包饺子,父母可以给孩子小面团让他(她)模仿,寓教于玩、玩中带学。

记得洁良三四岁时曾模仿我们在信纸上写“字”,那些胡乱扭画出来的“字”工工整整地按格排列着。问她干什么时,她说在给爸爸妈妈写信。“写”完后我们煞有介事地念她的“信”,再夸奖几句。孩子受到鼓励,也有利于勤奋学习。

有不少父母给孩子约定:家务事爸爸妈妈包了,你只要好好学习,拿好成绩就行了。这样的孩子难免畸形发展,而且成绩好不好和干点儿家务没有太大的关系。逃避劳动只会使孩子变懒,并无益处。当然在孩子突击考试等关键时候,父母多干点儿让孩子集中精力复习考试也未尝不可。但是无论如何,孩子分担一点儿家务不仅对于培养孩子的勤奋有益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事情不大,收益多多。

另外一个方面是思想和思考。一个看起来很勤快的人却有可能是个懒惰的人,这句话似乎有点儿矛盾。这里的懒惰是指思想上的懒惰,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忽视的懒惰。而这种懒惰造成的后果也不容小视。所以,不仅要鼓励孩子勤奋劳动、读书和学习,同时要激发孩子运用脑筋思考、思想。思想和思考能把自己的知识、经历和见闻等进行加工而得到升华,使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否则就算读书再多、经历再丰富也是枉然。勤于思考和思想对于孩子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有好处。

所以懒惰、拖沓不能轻描淡写地被描绘成坏毛病,懒惰、拖沓其实更是不智。最后,对懒惰和勤奋,我可用两句话来概括:

懒惰者,背负重担无所成就,辛苦一世。

勤奋者,轻装上阵捷报频传,潇洒一生。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对自己的事业饶有兴趣。

这里所说的兴趣特指在学习、技能、技巧和工作方面的兴趣。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对这句经典却不以为然。失败的话题后面要提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兴趣才是成功之母。”兴趣有天生的成分,有后天的培养以及环境的影响。兴趣可由品尝成功的滋味获得,兴趣也可由战胜困难、显示才能而培养得来。如果孩子天生就对做某件有意义的事持续不断地感兴趣,父母当然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导。不过父母并不总是那么幸运,孩子的兴趣需要培养和呵护。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我们不难注意到:孟母担心的是环境对孩子兴趣的影响。有其父必有其子,一方面指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遗传因素,另一方面指父母对孩子兴趣的影响,这和孟母的忧虑是一致的。我们还注意到两种常见的极端情况:其一是子承父业;其二是子坚决不承父业。除了被逼迫的因素外,如果父母亲热爱他们的职业,在家里总是津津乐道地谈论他们的职业,孩子们子承父业的可能性较大。相反,父母如果常常以抱怨的口吻谈论他们的职业和工作中的事情,子女坚决不承父业的可能性就极大。因为对于他们的职业,父母有意无意、潜移默化地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孩子的兴趣。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子承父业从事和自己相同的职业,那就要乐观、正面地谈自己的工作和职业。有了问题要积极主动地解决,不要在家表现出怨天尤人来。问题解决后要和孩子分享你的快乐。对于父母在工作上的喜与忧,他们以为孩子并不在意,实际上孩子们是非常在意的。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决定了孩子很可能也那样看待你的职业。孩子说到父母的职业时,我们经常听到的回答是:我才不会干他们那工作呢!或者说:除了我爸妈的工作以外,我干什么工作都行。其实,父母可能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只是有事没事地随便发发牢骚而已,但是孩子可不会那么想。

在学习上,要以培养孩子对课程的兴趣为主。孩子学会了、学懂了父母就要表扬。孩子受到表扬就会对课程产生兴趣。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就是父母们常常紧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比如全班30个人,10人满分,8人99分,自己的孩子98分。父母就会很生气并训斥孩子:你为什么考得这么糟?都排第19名了……

其实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孩子因为粗心或没有学会而出现一点儿错误,父母绝不应该小题大做。孩子的那两分并没有那么重要。父母把那两分看重了,把孩子排到第19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把孩子对课程的兴趣降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表扬。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学会了老师教的98%的内容,是好样的。父母反过来要安慰孩子,不要在意那2分,更不要提第18名的事儿。最后,适时帮助孩子分析丢掉两分的原因。若是粗心,吩咐孩子以后要认真;若是没有学会,要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没有学会,问题出在哪里。

父母过分看重分数,导致孩子也过分看重分数,平常学习时总是琢磨分数,就分散了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这样的话,孩子就是上了大学也是分数的奴隶。过分注重分数,得高分的学生,将来的工作能力不见得一定强;分数不见得高,但是对所学的知识饶有兴趣的学生,工作能力却绝不会弱。

一个简单的观察可以使父母看出自己的孩子对所学的东西是应付考试的成分多,还是真正感兴趣。那就是:每当考试、测验结束不久(比如一两个月或更长),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把所学的内容忘了许多,则孩子很可能本来就对该门功课不感兴趣。相反,如果孩子考试后很久依然记得所学内容的大多数或核心的基本内容,则大体上说明孩子对该门课是有兴趣的。因为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记得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就忘得快。

这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过于强调分数可能大大地分散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反之,如果强调孩子对课程和知识的兴趣,即使孩子的分数稍差一点儿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当然了,由于孩子的记忆力不同,观察的结果也是因人而异的,父母不宜生搬硬套,错看了孩子。

没有兴趣而追求分数的学习就如没有薪火的水,就算壶里加的是开水,最后也一定会凉下来;有兴趣的学习,即使分数低一点儿,也似温水壶下加有燃料,沸腾是必然的。

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求知欲就会上升,学习就会更主动,学习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乐趣而形成良性循环。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的,父母不再需要催促孩子的学习,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再对孩子的学习过多操心了。反之,孩子如果对学习并没有兴趣,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话,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负担,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父母还需要为孩子的学习担忧。

我见过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在毕业时如释重负地说:终于毕业了!我再也不会回学校了;有的学生说:我决不会从事科研工作;等等。是啊,分数把孩子们都吓怕了,哪里还有兴趣。而事实上以这些学生的聪明才智,如果他们有兴趣,他们在毕业时一定不会那样说。所以,兴趣把许多孩子引导成了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分数也扼杀了许多孩子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的可能。然而奇怪的是,当这些孩子成家立业后,又开始用分数剥夺他们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开始了下一轮恶性循环而不自知。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方面,可以经常把孩子学到的东西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如果孩子发现他学到的东西可以用在实际中,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例如,学过比重以后,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桶,让他用比例尺量好桶的底面积和高,再计算桶的容积,最后用水的比重计算出一桶水的重量。因为重量一般都是用秤来称量的,孩子用不同的办法也得到了水的重量,最后还可以把两者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到两个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孩子对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的兴趣会立刻提升。

好奇和刨根问底是孩子兴趣的征兆。父母对于孩子好奇的问题一定要耐心解答;对于孩子的刨根问底,父母要鼓励。当正确的答案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范围,或者父母无法解答之时,是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的好机会。让孩子知道,好好学习、读书不仅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而且可以知道更多有趣的事情。

如果孩子对某些父母不以为然的事情或不健康的事情发生了兴趣,父母要及时察觉及早采取行动。孟母就是很好的榜样。比如,父母发现孩子喜欢上电脑游戏了,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订立规矩,否则孩子越陷越深就不容易改回来了。要知道,成年人有时都有这样的经历,打牌、打麻将上了瘾,“就玩这一次”、“最后一次”成了有些人的口头禅就是改不了,何况孩子呢。所以,对孩子的不良嗜好和不健康“兴趣”更要及时制止、正确引导。

正因为兴趣如此重要,父母们要加倍小心。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兴趣和爱好,好的兴趣引导孩子成功,不良兴趣和嗜好会把孩子引向歧路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

荣誉是成功的标志,也是进一步成功的助力

有荣誉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在美国注意到一个现象,美国是一个历史短暂的移民国家,但是在美国的大小公司、大学、博物馆及政府机构等许多地方都陈列着有关本公司、本大学或本地的历史进程和荣誉的图片、奖牌和奖状等。从文字到图片,从黑白照片到当今的彩色照片应有尽有,有的还陈列着创始人和著名人物的照片及说明。有些美国人的车尾贴有诸如“我是个自豪的优秀中学生的家长”、“我为我的孩子骄傲”等贴片。

一次,我和一个美国水管修理工聊天,知道他居然有硕士学位。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干专业对口的白领工作,却干这种看来比较辛苦的活儿时,他说:“人们喜欢我的活儿,我为此感到自豪!”

人勤勉、努力地学习、工作,除了利益外,荣誉是人的高尚的追求。因此,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称赞、表扬就是孩子的荣誉。孩子得到的奖状、奖牌就是对其努力的肯定,也是孩子的荣誉。

孟子曰:有恒产者,始有恒心。意思是:有产业的人,做事就有责任心。因为他要对自己的产业负责。这里的“产业”不仅指有形的“财产”和家庭(包括过去家族的声誉),更包括无形的“荣誉”或“声誉”,还有“友谊”等。

人有爱护荣誉的本能。所以孩子会效仿、服从于父母,以维护家庭的美德,不使自己及家庭的荣誉受到损害。孩子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因为他(她)要维护自己的荣誉。孩子不愿撒谎,因为他(她)要保持自己诚实的美名。孩子肯定会加倍努力,为的是对得起父母及别人的表扬,他(她)要做到名副其实……

反之,父母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总是批评鲜见表扬,就容易使孩子失去进步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荣誉感可言;孩子没有荣誉感,也就不需要维护荣誉,也看不到得到荣誉的希望。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叛逆、很容易自暴自弃而破罐破摔并最终使父母一筹莫展。

人的奋斗很像长跑,没有坚定的毅力就没有成功

人们常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诚哉斯言。然而,父母需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事随心所欲或半途而废是毅力培养的大敌。具体说,教育孩子做事必须要有始有终、要有耐心。对于小孩子,父母可以经常给其比较容易实现的短期目标让他(她)完成。

比如,小孩出门时往往会要求父母抱着走,这时父母可以给他(她)提出一些小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必须自己先走到前面××路口(大树下),然后妈妈(爸爸)才可以抱。以后可以逐步地增加距离,最后慢慢地就以孩子自己走路为主了。这同时训练了孩子,使孩子知道,坚持实现某些目标会有收获。

孩子搭积木,要鼓励其搭完整,一座桥、一栋楼或一部车。避免因为吃饭、出门等半途而废。无论学习还是游戏,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做父母的要鼓励他(她)追求完美并把事情做完、做好。有困难要以启发、诱导为主,完成后要把“功劳”归给孩子。交给孩子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要要求其保质、保量并按时完成。

学校老师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本身也是一种对“恒心”和“毅力”的培养。不过如欲真正达到目的,仅仅“按时完成作业”是不够的。必须如我在前面“懒惰、拖沓是不智——小算术隐藏大道理”一节中所言:孩子的作业必须要提前完成,提前越多,培养的效果越大。

对逐渐长大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他(她)设立一些短期、中期目标去完成某些事项。比如,可以让孩子做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运动,每次都要冲击极限目标,每次都要做到“筋疲力尽”方才罢休。对已经上了初中的孩子,如果心肺功能没有问题可以参加长跑。长跑是培养毅力的另一项好运动。先热身准备,再慢跑。除非有病或特殊气候,规定的目标距离一定要跑完,距离要求则因人而异、逐渐增加。中间可以减慢一点儿速度,但是不要停下来,最好不要步行。有机会要让孩子去参加长跑比赛、越野比赛。只要孩子在比赛中尽了力、汗流满面地跑完全程就行,不要在意名次。在比赛中,人不自觉地就要忍受“极点”来临时的痛苦坚持跑下去,坚持跑完就是目标。坚持长跑,孩子就会渐渐养成习惯,就学会了坚持、忍耐、冲击,就会有恒心和毅力。有了毅力,孩子在学习、工作上也会同样坚忍有毅力。

此外,要特别注意孩子对其兴趣爱好飘忽不定的现象。往好说,孩子兴趣多见识多;但是见什么爱什么而且是三分钟热度,父母就要适当引导了。兴趣多不见得不好,然而父母需要知道,全面开花不可能,而且不利于恒心和毅力的培养。朝三暮四不仅一事无成,而且容易养成孩子做事没耐心、浮躁的毛病。

做事持之以恒需要坚持和坚定。但是对于孩子的坚持和坚定,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有主意、有的父母认为是固执。到底是“有主意”还是“固执”呢?我认为,有智慧者的坚持多是“坚定”,缺乏智慧者的“坚持”常常可称为“固执”。同样都是“坚持”,对于有智慧的思想者来说就是坚定和毅力;对于不思想、缺乏智慧者来说就是“固执”,就叫做“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往往把褒义词“坚定”、“有主意”用于成功者而把贬义词“固执”用于失败者的原因。

因此,智慧是父母和孩子必须首先追求的。坚毅的品格很重要,但是有、无智慧却决定着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上进心是成功者的原动力,

嫉妒心是长途旅行者鞋中的沙粒

表面上看,似乎上进心和嫉妒心很相似,其实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上进心来自于兴趣、责任感和荣誉感。父母适时的表扬,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孩子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励、荣誉、进步和成绩都对上进心产生正反馈。责任感可以维护孩子持久的上进心。有了上进心,孩子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会如风助帆。上进心为成功所必需,父母需要悉心呵护之。失去上进心的人就会流于懒惰、得过且过,遇到波折时或怨天尤人或容易自艾自怨而陷于沉沦。

嫉妒心来自于由比较而带来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的判断者是当事人自己。如果被比较人和自己毫无关系时,嫉妒不易发生。所以一般情况下比较的对象多是同学、同伴或相识之人。嫉妒是一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情感,嫉妒往往很隐蔽,嫉妒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然而,父母往往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和强化了孩子的嫉妒心。父母可能不承认,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当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时,没有嫉妒心的孩子开始萌生嫉妒心,已有嫉妒心的孩子则强化了他(她)的嫉妒心。暂时落后的嫉妒比自己强的,“好学生”嫉妒后来居上有可能超过自己的;等等。而且,嫉妒也绝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家庭、地位、容貌、服饰和天赋等都可以产生嫉妒。因此,父母一定要避免和别的孩子比较,即使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也要避免进行比较。

父母们最常见的“比较”有:

为什么人家×××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你为什么总是连前十名都进不了?

×××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

我的孩子要是像×××那样就好了!

你看人家××哥哥画得多好啊!(隐含着自己孩子画得不如人)

……

这样的比较会使孩子产生嫉妒心,出现自卑感,也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产生嫉妒心后,孩子往往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别的孩子,甚至对比他(她)强的孩子产生敌意。有了嫉妒心,孩子不一定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自身努力上,相反他(她)可能更关注“对手”的情况,希望对手出错,甚至无端攻击对方。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嫉妒不仅有害,而且不智。以高考为例,即便自己周围的“同伴对手”都如自己所愿,意外失败,那对于自己在高考中的胜出又有多少帮助呢?一点儿都没有。如果再考虑到因为嫉妒而失去友谊和朋友,因为嫉妒而产生心理不健康则损失就更大了。由此可见,嫉妒无论从道德伦理上、从心理健康上,还是从利益上来说,害处都是很大的。完全消除嫉妒心理有困难,但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嫉妒心理还是可能的。世界很大,同龄人很多,机会也很多,所以眼光应该适当放长远一点儿。

规律和节奏是构筑人生的基本要素,

经常翻箱倒柜寻找要用的东西会使人发狂

做事有条有理,作息规律不仅对于学习而且对于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意义非凡。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常常在学校丢红领巾。朋友的解决办法是:一下买了几十条红领巾,丢一条马上再给一条。看起来这个办法行之有效,其实却让孩子养成了大大咧咧的毛病。这个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不是父母舍不舍得花钱的问题。它是关系到孩子能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的大问题。

洁良上小学时,我们尽量培养她学习、生活的规律性。比如,按时洗漱入睡、按时起床;先做完作业再去玩耍、娱乐或去干别的事情,交代的事情能早做完的就尽量往前赶,不拖拉。有多件事情要办时,依照紧急程度的次序尽快去做,做到“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

有一段时间,好几次洁良上学出门后不久就又急急忙忙地跑回来,今天忘了带数学书,明天忘了带语文作业。完了要我送她到学校(因为子弟小学在校园内,我们一般让她自己去上学),被我拒绝了。我要让她吃点儿苦头,长点儿记性。不过我也帮她想点儿实际办法避免老是犯同样的错误。于是她的生活习惯中加了新内容:每天晚上洗漱入睡前,先把第二天要用到的文具、书本和作业整理清并放入书包里。所有其他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都一并收拾好,和书包、红领巾等一起放到门口。这样,第二天一早换鞋出门时就不会落下东西了。原来她总是早上收拾东西,因为一般情况早上时间比较紧张,她就容易忙中出错。自从她得了教训并且养成了规律性,那样的错误就很少再发生了。

上了高中后,洁良更忙碌、事情更多了。她自己就有了记事本和备忘录,有一件事就按时间顺序往上面记一件,完成一件事后画掉一件。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早早让孩子养成每天在日历上记事、每天检查的习惯将令孩子受益终身。

我们每个人大约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家门钥匙找不到了,全家人一阵翻箱倒柜;到最后,不仅导致家里人互相埋怨、指责,还浪费了时间,耽误了事情;要用指甲刀了,打开放指甲刀的抽屉,找不到!这时只是想起来上次用完后随手放了一下,现在已经不记得放到哪儿了,又是一通乱翻。所以,在家里不仅父母自己要做到用完任何物品要物归原处,而且一定要这样要求孩子。从哪个抽屉里拿出来的画笔,用完后就马上放回那个抽屉,否则下一次用时就又要翻箱倒柜了。

培养了规律性后,生活、学习包括将来的工作都将会不慌不乱、有条不紊和从容不迫。

我们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事情总是托付给别人。

做事有计划、有安排是习惯也是一种能力。不仅是领导者,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在家里就有锻炼孩子组织能力的机会。比如,孩子在学校(幼儿园)学了“本事”,要和父母一起玩。因为孩子知道如何玩,他们当然是组织者。父母有时需要“委屈”一下,听孩子的指挥和安排,投入地把游戏做好。“过家家”是孩子培养组织能力的又一方式,父母可以参与其中。孩子在家里耳濡目染,他(她)们要扮演爸爸或妈妈的角色,父母可以在游戏中做他们的“孩子”,听他们指挥;父母在游戏中也可以给孩子出主意。另外,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可以和玩具娃娃一起“过家家”;既锻炼组织能力,同时自言自语也锻炼了语言能力。男孩子在玩汽车、火车的游戏时,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例如:周末,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接下来两天的安排。星期六上午准备干什么,下午干什么,晚上怎么安排;星期天又是如何安排;等等。逐渐地,父母可以给孩子下达目标,包括家务活,让孩子自己先做出安排然后父母帮助修正。计划有了,父母要观察、监督孩子的执行情况。

一般情况下,孩子总有依赖心理,在家习惯靠父母,因此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对家庭的事务发表意见。例如,全家人计划出门旅游,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计划,包括旅行路线、乘车、住宿、景点先后次序及各个景点的时间长短;等等。孩子发表的意见不见得正确,锻炼他(她)的能力是主要的目的。最起码,即使孩子没有参与,父母做好了计划也要和孩子大概讲一讲,顺便谈一谈为什么那样安排。

孩子放假了,父母要督促孩子做假期整体计划和至少是每周的学习、娱乐及锻炼计划。我的观点是对于假期作业等必须的、最重要的任务要安排提前完成,以免因计划不得不改变而延误或导致最后急赶。要忌讳假期“放羊”或安排太紧,要给孩子留有自己的时间去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的计划和安排要记在日历上,以便随时查看。上初中或以上的孩子,父母要逐渐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计划,然后由父母来帮助修改。对上高中的孩子,这些事可以完全交给孩子去做,父母只要大概了解一下孩子的计划、安排就可以了。

空间上的安排、计划也很重要。父母在孩子玩完后要指导孩子整理玩具,按类分别放好。父母不能总是代替孩子整理他们的衣物、鞋袜,要逐渐让孩子自己整理,按内外衣、冬夏装分门别类放置,同时方便取用。孩子的书架更要归类摆放,既有利于查找、取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安排、规划能力。

安排、计划和规划本身也是一种组织能力的培养,但是组织能力更要体现在人际上面。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在学校里如果做班干部、课代表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和同学们的沟通以及和老师的沟通。组织能力还包括在同学中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能力和特长,主动地开展班级、班际乃至校际活动。要避免过多依靠自己,而忽视其他同学的力量。好的组织者应具备的素质是:能赏识并充分发挥被组织者的能力。就像刘邦所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没有当班干部的同学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才能。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朋友交往也是锻炼自己的时候。比如,朋友们相约出去玩,时间安排、费用预决算、携带物品等都是机会。不要光听别人的安排,自己也要有自己的主意。成功的经历就是经验,不太成功的经历对于下次的组织计划也是借鉴。

在美国,从幼儿园、学前班开始老师就在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了。为了公平,每个孩子轮流值日当“头儿”。值日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安排同学们的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同时,每个同学无论能力再强,也得学习如何当“兵”,学会服从和协作。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处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组织能力不仅是“运筹帷幄”,同时也要采纳不同意见,学会服从和让步。不管自己的身份是组织者还是成员或兼而有之(上有领导,下有部属),心里必须清楚:互相拆台是大忌、顾全大局是核心、活动成功是目标。

礼仪和爱心——表里如一

对孩子基本礼节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人人都懂得宜仪表得体,忌蓬头垢面,这是礼仪方面的“硬件”。可是,当今有的父母不太注重孩子的礼仪言语,即“软件”方面的培养。不少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开脱说:我的孩子心肠好,就是见了人不爱说话;等等。这都是不恰当的。试问,自己的孩子将来在学校、在社会上立足,没有和人打交道谁能知道他(她)心肠好还是不好呢?见面打招呼、向长辈请安问好都应该是孩子从小就要受到的基本训练。为人处世、立身社会,不知礼节预先已输。

有礼貌的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会得到长辈的喜爱,受同学、老师的欢迎;找工作容易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占据优势;工作后更容易得到同事、上司的帮助,有更多的升迁机会。

教育孩子待人要热情、实在。热情不够时会给人敷衍和冷漠的感觉,过分热情时会使别人不自在。所以,热情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把实在体现出来。

有客人来访时,可教导孩子和客人见礼,还可鼓励孩子和客人很有分寸地交谈几句。这对孩子非常有好处。客人走时,要让孩子和客人道别,并一起和父母送客人离开。

有时,孩子们会被父母的朋友或亲人们无条件对自己的“爱”所迷惑。父母的朋友对孩子好是看父母的面子,并不说明孩子失礼是正常的和可以被人接受的。长辈亲人无条件对孩子好仅仅因为他们是亲人,他们对孩子的失礼只是容忍,不是喜欢。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里就有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这说明我们中国历来就注重对子女谦让、识礼和爱心的培养。就我所知,现在有的父母虽然形式上也同意孩子要有谦让和爱心的美德,但是他们实际上却在鼓励孩子去“争”而不是“让”。我也的确见过不少这样的孩子,很会争、很能争,和别的孩子在一起玩时可谓是“当仁不让、寸草必争”。当事父母往往有气没力地在“劝说”自己的孩子:宝宝别争,乖乖别抢,等等;事实上父母心里可是只怕自己的孩子吃了亏。这种心态非常有害,第一,父母的“谦让”很可能只是做个样子给其他人看的,而旁观者其实是心知肚明的;第二,自己的孩子也非常清楚父母对自己的“管教”不是认真的,事实上孩子反而会受到反方向的鼓励。不要轻看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他(她)都知道。千万别告诉我:我的孩子只有×岁,他(她)还不懂事……

对懂得谦让的孩子来说,“吃亏”只是他(她)将来长大成人后学会“收获”的微不足道的代价。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我敢问所有的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和一个懂得谦让的人相处呢,还是喜欢和一个斤斤计较、寸利必得的人相处呢?既然人人都不愿意和斤斤计较的人相处,而你却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斤斤计较、不知谦让的人,你难道不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吗?所以,让自己的孩子吃点儿小亏、学会谦让和让孩子从不吃亏、不知谦让两者必居其一,父母需要明察。

礼仪和谦让的中心内涵是“爱心”。有了爱心,礼仪和谦让才能发自内心,而不是表演、不是做作。爱心是人的一种最最重要的美德。没有爱心的人,怎么能奢求别人的帮助和关爱呢?没有爱心的人,就是再“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们常说“患难之交”,就是说在患难中交往的朋友比较牢靠。我们知道,贫寒之家的孩子们往往比较孝敬父母,兄弟姊妹间相互比较关爱。其原因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人都需要关爱和帮助,而得到的帮助和关爱好像雪中送炭,友谊和爱心就容易发展。富足之家由于衣食无忧,常常无需互相帮助、谦让。这时如果父母再一味宠爱,孩子把父母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就不容易培养孩子的爱心。因此,即使家中富裕,父母也要适当在各方面有意识地让孩子懂得爱的施与受。

有个吃鱼头的故事说,妈妈为了让孩子吃鱼就声称自己不爱吃鱼肉而爱吃鱼头。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长期享受着这种“伟大”的母爱,每次都把鱼头给妈妈。其实大可不必,妈妈可以给孩子吃鱼肉,但是没有必要自称自己爱吃鱼头。妈妈完全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也很爱吃鱼肉。这样,孩子就会懂得妈妈把她的所爱留给了自己,这是妈妈的爱。孩子就会懂得,他(她)从妈妈那里得到了爱。

父母在帮助别人时,最好让孩子知道,孩子就能学会助人为乐;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时,最好也让孩子知道,孩子将来就能学会孝敬自己。再比如,吃东西时妈妈可以提示孩子:爸爸也很爱吃××,我们要不要给爸爸留一点儿?爸爸也可以提醒孩子:妈妈辛苦了,把这杯水给妈妈送过去。妈妈可以说:爸爸在干活,要不要给爸爸递一个小板凳过去?等等。在这些情况下,爸爸妈妈要欣然接受并向孩子道谢。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爱心的感谢是对孩子的一种正反馈。不好的做法是:爸爸对孩子说:“爸爸不爱吃,你自己吃吧”;妈妈对孩子说:“妈妈不辛苦,妈妈不喝水”;等等。

上述这些做法同样适用于弟兄姊妹之间。由于年龄的缘故,一般家庭都会严格要求哥哥、姐姐爱护和照顾弟弟、妹妹,这当然是不错的。然而,那些弟弟妹妹们往往就会有恃无恐,坦然处于全家爱的包围之中,从而被宠坏。如果父母有意识地让为小的敬重、爱护自己的哥哥、姐姐,如果为小的犯了错误一样会受到父母的批评,家里就会有同样有爱心的、成熟的弟弟或妹妹。中国传统上,不仅有孝,而且有“悌”;“悌”就是尊敬兄长的意思,引申出来当然也要尊敬姐姐。

有的父母,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就哄孩子说:“如果你不吃,妈妈就给爸爸(或其他人)吃啦!”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孩子的爱心培养,反而促进了孩子的自私心理。

孩子对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所表现出的爱心是可贵的,父母一定要细心呵护这些爱心,因为仅仅爱家人不是真正的爱心。爱心还存在于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爱心和同情心甚至要给予自己不喜欢的人。

男孩子的父母要注意孩子看的书籍和影视。比如,孩子看《水浒传》,里面有哥们儿义气,也有不问青红皂白胡乱杀人、打人的描述。父母要引导孩子的思想,激发孩子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书中某些人物的过激行为,父母更要给以批判。

书——智慧和知识之源,孩子的良师。

书是最好的老师。读各种书籍就像是和不同的人交流一样,可以学到经验,可以树立志向,可以修身养性。书是别人思考和智慧的结晶。书籍某种程度上还有替代父母教育的作用;读书可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目的。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后,读书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且孩子将因此而受益终生。

有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其实父母完全有能力影响孩子的读书爱好。比如,无论父母自己是否喜欢读书,都应该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家长一定要在买书上舍得花钱。到了书店,父母不要替孩子做主,要让孩子选择他(她)自己喜欢的书。如若孩子过于专注于某一类图书,父母可以适当引导。

另外,父母可以买略高于孩子理解力的书,晚上睡觉前或其他适当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等。等孩子理解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父母可以向孩子推荐那些书让他们自己去读。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自己去看书了,书中还有许多爸爸妈妈没有讲过的好故事。孩子看书时会有不认识的字,父母就要鼓励孩子去查字典,或者问家长和老师。孩子被故事情节吸引,看书成为他们的享受,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读那些他们的知识水平或兴趣尚未达到的书籍。由此引起的逆反,轻则对你强迫的一类书籍永远反感,重则对读书本身失去兴趣。

父母要和孩子分享他(她)读书的感想和体会。当然,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也要密切注意孩子在读什么书。不管哪类书,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要有多样性,避免没完没了地、一本接一本地读同类意义不大的书,如武侠小说或幻想小说。女孩子的家长要小心孩子沉溺于风花雪月之类的情爱小说。虽说女孩有其天性,但是我认为太多地读那类书会令其想入非非,甚至无法专心学习,影响孩子的学业。

总之,孩子读书应以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主。孩子经常读有意义的书,父母会省不少心。不要认为课业重,读“闲书”浪费时间。恰恰相反,时间再紧张也要让孩子有读书的时间。某种程度上讲,有益的书胜过好老师,赛过好朋友。爱读书的孩子相对来说思想比较成熟,眼界比较开阔,做事更有能力。花点儿时间在读书上绝对有价值。

思考——智慧和知识的加工厂

我认为国内的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论考试还是作业,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都有“标准答案”。这些标准答案很可能培养出“成功”的匠人,也很可能扼杀了创造的灵感。这或许是中国总是比较缺乏开创性发明的原因。“标准答案”在学校扼杀灵感和天才,在社会上则制造缺乏个性而圆滑的“机器人”。正因为这样,如果我们在家里也不对孩子网开一面的话,孩子的创造力就再也无从谈起了。

明代的万虎,受爆竹的启发自己坐在绑了火箭的椅子上,要遨游太空。万虎赔上了性命,而他的故事却被国人嘲笑了几百年。如今载人航天变成了现实,世界却并没有忘记万虎,称其为“第一个企图乘火箭飞行的人”,并在月球上以万虎命名了一座“万虎环形山”。万虎有太多的理由遭到嘲笑,但是他的大胆而独特的思想却应得到赞赏。莱特兄弟有想法、敢冒险,而且他们周围有的是赞赏和支持,无的是讽刺挖苦,于是他们最终发明了飞机。

所以在国内,孩子们有了想法,总是先在心里嘀咕:这个想法是否“正确”?然后多喜欢看看其他人的见解,生怕出错遭到别人的奚落和轻视。

因其如此,父母培养、鼓励孩子的独立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个性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例如:两个孩子给鸽子涂饰颜色,两个孩子都把各自的鸽子打扮得五颜六色。一个妈妈说:“孩子,天上飞的鸽子哪有五颜六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这个妈妈逐渐扼杀了。

另一个妈妈说:“好孩子,你画的鸽子太漂亮了!”这样的家庭,将来就非常有可能出现一个富于想象的“安徒生”。

再如:孩子解某道物理题(或做某件事)用了另外一种思路,这个思路可能比“标准答案”来得更复杂,或更“笨”一些。父母或老师可能会不以为然,甚至会批评孩子。我认为此时此刻家长不仅不能批评孩子,反而要鼓励孩子有别具一格的思路。当然,表扬过后父母可以让孩子继续思考,看是否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这样的效果是:既让孩子掌握了多种思路,同时也鼓励了孩子思考的积极性。

有的孩子事事感到好奇,他们喜欢思考或刨根问底。

比如,有的孩子会问或直接认为电视里有“人”在跳舞;

收音机发声是因为有“小人们”在里面说话;

湿衣服晾在阳台上会干是因为衣服上的水都滴答下来了;

天上下雨是因为有人在天上往下倒水,打雷是倒水的那个人在敲鼓……

对于这些,有的父母可能感到好笑,有的感到莫名其妙,有的父母甚至会批评孩子的这些怪念头,这些做法都不恰当。因为父母比孩子见识多,父母要理解孩子;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孩子在思考,即便那些思考在自己看来是多么荒诞不经。孩子的“怪”思想不仅不能打击,而且一定要鼓励并善加引导。

此外,在国内的环境下要想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独特思考能力,父母须身体力行并教导孩子:不要惧怕、要有勇气。这本身也是对孩子胆略和自信的培养。

从思想的角度来看:爱思考、爱琢磨且有独特思想的孩子将来可能是出类拔萃的,虽然眼下看起来有点儿另类而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而没有或不喜欢思考的孩子将来可能是单纯的和平庸的。

做正确的事可得荣誉,

做错误的事要受惩罚。

学步的孩子走在小路上,父母跟在身后。孩子向左偏,父母用左手把孩子挡回;孩子向右偏,父母用右手将孩子挡回正路。父母这双有能力的手分别叫做“表扬”与“惩戒”。善于使用这双手,孩子的教育才能成功。

表扬和惩戒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让孩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孩子做当做的事儿。表扬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情;让孩子知道做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取悦父母。惩戒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做错事不仅惹父母不快,而且还带来惩罚的代价。

国内的父母比较吝啬于表扬。国人有句俗话叫:“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因此,父母们很少表扬孩子。其实表扬的力量是很大的,爱听表扬是人的天性,当然也是孩子的天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表扬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荣誉感;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不仅要在自己家,也要当着客人和朋友的面表扬孩子。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好名誉,就会更努力。

不要吝啬表扬,表扬没有代价。孩子每有一点儿进步、每学到新的知识或技能都要表扬。表扬最好要具体,要实事求是,不要故意拔高,要注意不要过多地表扬。例如,孩子早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衣服已经成为常态了,表扬就需要停止。表扬过多使得表扬变得廉价,也会使孩子逐渐自视过高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天赋、水平和能力。要使孩子认识到,要得到父母的表扬,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

言听计从、从不调皮的孩子绝无仅有,所以另一只管教孩子的“手”——惩戒也是必要的。父母要从孩子小时候就正确利用惩戒。一般小过失,父母仅仅用批评或责备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是最好的。屡次批评无效、大庭广众面前当众哭闹、提无理要求劝解无效等情况,惩戒也许就是必要的了。另一个需要施行惩戒的时候是当孩子明知故犯时,明知故犯是严重挑战父母权威的行为,父母必须重视。父母用于惩戒的手段很多,如罚站、坐在一旁进行反思等;告诉孩子这是后果。千万不要为孩子的进一步无理取闹或哀求而放弃,你只需要说两个字“不行”。坚持下去,孩子就会知道父母言出必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商量的余地。惩戒孩子一定要坚定,孩子完全可以读懂父母脸上不忍心的表情,孩子会充分利用父母的慈心,你不忍心的表情会令孩子和你纠缠不休,并为以后留下后患。因为你惩戒的手段在孩子面前已然失去了效用。

惩戒也要因人而异。对于自我纠正能力比较强的孩子,父母的惩罚相对要轻,就是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敲”。对于自我纠正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屡教不改的孩子,父母的惩罚相对就要重一点儿。对于天性平和的孩子,惩罚手段要温和;对于天性顽皮、固执的孩子,惩罚手段就必须要有震撼力。是否有震撼力是从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从父母的角度来讲的。比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买新衣服不太敏感;即使父母自己认为买新衣服比看电视重要得多,父母对孩子的惩罚也要针对看电视而非针对买新衣服来进行。

对于入学年龄前后的孩子,必要时打屁股也是可行的(在国外要特别注意,西方国家禁止体罚孩子,打孩子一旦被别人发现会惹上官司)。这种惩戒方式可以先有前奏,前奏能加深孩子对惩戒的恐惧,使惩戒的效果更佳。比如,父母可以拉着孩子的手去某个地方执行惩戒,这个过程本身对孩子有很强的威慑力,其实最后父母可能只是打了孩子一两下。这和孩子打预防针时的情景相似,护士拿针、敲小药水瓶、用针头吸药水和用酒精棉球擦胳膊都会使孩子感到恐惧。事实上,其他惩罚也可以利用前奏加强效果,比如父母可以预先宣称:对于某件错事将会有惩罚;具体什么惩罚,待会儿宣布。孩子在忐忑不安的等待过程中,可能会有反省,同时增强惩罚效果。父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考虑如何惩罚、惩罚程度或进行“秘密”商量。同时,可以避免父母盛怒之下宣称无法兑现的惩罚,或宣称的惩罚过重、不切实际等。

父母需要注意,绝对不要因为自己在工作上或生意上有不顺心的事儿而找孩子的茬,你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不愉快,需要安静;等等。父母还要特别注意,批评孩子要适可而止,切忌唠叨个没完。比如,下午已经批评教育了孩子,晚饭后或第二天,甚至以后又提起批评过的事情,于是父母又开始新一轮批评和唠叨。有些父母总是说,批评是为孩子好。可是唠叨绝对会引起孩子对批评的疲劳感和反感情绪,后果是孩子以后一见父母的批评就烦,所以唠叨很不好。批评好像菜肴中的盐巴,适量加入是必须的;加多了,菜就不能吃了。

父母还要注意,不要把对孩子的批评或惩戒情绪化。孩子有了错误,因为今天自己情绪好就免予惩罚,或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大大地加重惩罚都是不可取的。

“佯装”批评也是不好的,其实“佯装”批评的父母和孩子彼此都心照不宣。或许孩子只有三四岁,可是孩子完全清楚父母的“佯装”,他(她)会对这种批评置之不理,直到父母盛怒之下呐喊起来。所以,如果你不愿意呐喊、动怒,那么你就要让孩子知道你平心静气发出的命令也是有效的,也是必须执行且不打折扣的。这样久而久之,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平和的家庭;否则这个家庭就可能是一个呐喊、火爆的家庭。

中国传统上认为要“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夫)”;尤其是当孩子小的时候,比如两三岁的孩子。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毛病就要指出来并纠正之。否则,孩子会慢慢地知道父母的朋友或周围的人是自己的保护伞,在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他们会感到有恃无恐。孩子逐渐大了,自尊心和荣誉感会增强,这时教子要逐渐改在背后进行。特别是对越大的孩子,越要在背后教育。同时告诉孩子:之所以没有在人前批评是为了你不至于感到过于难堪。对于孩子在人前的错误,也可以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和蔼地指出,同时给孩子找个台阶下。

另外,父母要注意,孩子在生病或身体不适、睡前犯困、饥饿或口渴时情绪会和正常时有所不同,会比较烦躁。所以父母宜尽量避开这些时段教育、批评孩子或给孩子下达任务,因为在这些特殊时段,父母和孩子之间容易发生冲突,或者小冲突可能升级。发生冲突或冲突升级后,无端增加父母教育批评孩子的难度。反过来说,比较棘手的批评教育如果能选择在孩子情绪稳定时进行效果会更好些。

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这双手,可以使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确立健康的价值观、荣辱观和人生观;可以使孩子有自尊;可以使孩子学会珍惜、呵护自己的荣誉。

一个教子难题加上另一个教子难题未见得等于两个。很可能等于没有难题,你只消一句话……

父母对于孩子既要表扬也要批评加惩罚,这个人人皆知。批评和惩戒孩子是个好办法。表扬,特别是具体奖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可是,几年过去家长们有时会发现自己给孩子们的奖励太多了:口头表扬的效果不如从前,奖品玩具堆积如山;同时孩子对父母的唠唠叨叨、批评指责也不再耐烦……

孩子整天要看电视、玩游戏、买零食,总之是吵吵闹闹很烦心。家长们往往为如何控制孩子的欲望和要求而发愁。对于孩子的频频进攻,我们常常处于被动防守之势。而另一方面,孩子对于父母对他们做家务、做功课的要求常常是死乞白赖、软磨硬缠。有时父母知难而退,有意无意地就放纵了孩子;而一放纵,就又导致这些顽童步步紧逼、得寸进尺。

其实,我们有一个以攻为守、战胜顽童的简便易行的办法。那就是:把一些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孩子们的“权利”收归“家”有,然后对孩子提出要求。完成了,就把那些原来理所当然属于孩子的“权利”作为奖励交还孩子。这样一来,父母既方便又省了过多真正的、商店买来的奖品,还控制了孩子无节制的活动,最后还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终极目的。

有的事情(比如看电视、买零食或其他活动),孩子自己认为是“天经地义”应该经常得到的,可是父母又不愿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也想控制孩子看电视以及其他活动的时间,这是第一对矛盾。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做点儿家务(或其他),孩子往往不愿意,这又是家长的另一难题也是第二对矛盾。如果我们把孩子看电视的“权利”收回,不让孩子认为看电视是天赋“孩”权。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如果做完某件事儿,你就可以看一个小时电视。这一个小时的电视是其完成任务的奖励。例如,父母可以规定孩子平常不能看电视(或平时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只有周末可以看2个小时;平时不买零食,周末可以买一两次;总之父母想办法先挤压孩子的“正常”空间,然后把某天一次性多看半个小时电视或额外多买一次零食作为对孩子的××努力、××进步或按父母要求完成的家务等的奖励。这样一来,父母既限制了孩子多余的要求和活动,同时也增加了一种奖励孩子的有效手段。

这些事情也可以反向作为惩罚的筹码,比如取消或威胁取消当天晚上看电视或本周的零食等。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两对矛盾互相对冲而抵消;消除了家长的难题,省下了家长的精力和金钱,培养了孩子的节制能力,帮孩子树立了不劳不得、劳有所得的观念,同时还兼有了表扬和批评的两大功能。

洁良小时候有一次,我们计划带她出去旅游几天,她一直很兴奋。在临出发的一周前,我们就利用了这一杀手锏,说:“出去旅游耽误的假期作业必须在出门前提前做完,否则取消旅游计划。”结果毫无悬念,洁良痛快地提前完成了作业。

有一次,周六下午两点有一个同学举行生日聚会,邀请二女儿参加。吃完午饭,妈妈说:“美良,先到楼下把你玩过的玩具整理好,不然你就不能去参加下午的聚餐会了。”二女儿乖乖地下楼收拾玩具去了。

二女儿喜欢吃金枪鱼三明治。其实如果她一要求就去给她买的话,用不了多久她可能就不再喜欢金枪鱼三明治了。于是,一个金枪鱼三明治成了难得的“奖品”和“惩罚品”,每一个月都可以利用几次。今天,已经答应的三明治因为发脾气哭闹被取消;后天,由于主动帮妈妈剥鸡蛋奖励一个三明治……这都是经常发生在我们家的例子。

为了健康,有时候“预防针”还是需要打的

当面教子应该限于当面指出孩子的问题和错事。指出错误时态度要和蔼,在客人面前要注意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无论人前还是人后批评孩子时都要就事论事,避免由错误和错事而指责孩子本人。我们最常见的是:你真笨、你真懒之类的批评。这样的批评相当于一棍子把人打翻,不仅不利于改正错误,而且导致孩子逐渐反感父母的任何批评。对人不对事会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和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对着外人对人不对事地指责孩子(特别是十几岁的大孩子)更会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果严重。

有一个办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父母当着外人的面教育孩子,而且教育的效果很好。这就是我自己命名的“背后预防式教子法”。

我们大约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带小到两三岁,大到七八岁的孩子到客人家或出席一些场合比如婚礼或生日聚会时,孩子有时候很不听话。在这种场合,父母打是打不得,骂也不敢骂。客人和朋友、长辈都是孩子的保护伞,孩子心里很清楚,父母拿他(她)没办法。回到家,要么父母已经忘记,要么轻描淡写地批评一下,下次依然如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打预防针”式的办法。出门前,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约法三章”,要怎么怎么样,不要怎么怎么样;父母如有要求,必须照办,云云。主要是要孩子在大庭广众面前守规矩、听命令。行前父母可以和孩子讲好,如果不能遵守,就不要去,要么留在家里,要么把你送到××(他不愿去的)地方。一般小孩子尚不会聪明到知道父母绝对不会把他(她)一个人留在家或把他(她)送到××地方,而且十一二岁以下的孩子总是愿意和父母在一起,他们往往会答应父母的要求。这时父母必须再和孩子做好约定,如果你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回来后将有××后果。另外采取这种办法时,即使孩子表现好,也不必对孩子使用太多奖励,因为这些是孩子应尽的本分,适当口头表扬一下已经足够。表现不好时,事前约定的对孩子的惩罚一定要兑现,不能马虎。

刚开始,我们有时因为手忙脚乱就忘了和孩子作约定,结果孩子在外面一闹腾,我们就又想起来了,可是只能下次补救了。所以,父母自己不要忘记,事前的约定很重要。

这种办法施行的初期孩子还是会有问题,比如在众人面前依然不听话;等等。这时父母要和气地悄悄提醒孩子临行前的约定。如果孩子依然不听劝告,父母回到家后一定要兑现事前约定的惩罚后果。这样几次以后,孩子就顺服了。慢慢地孩子习惯了以后,甚至都不必要临行前再提醒孩子了。

记得洁良七八岁的时候,她要求去北京游玩。因为我在大学工作,寒假天冷又是春节不宜出行;时间上好像只有夏天可以。考虑到夏天的北京天气炎热,游玩对孩子其实是个苦差事,经过短暂协商和准备,我们决定出行,也想借这次旅游让洁良见见世面、吃点儿苦培养一下她的毅力。我们事先当然会尽量为出行做好准备,但是炎热的气候是必须面对的困难。虽然以前我有意识地让她感受过冷热的锻炼,可那毕竟是可控制的。时间长短、路途远近我们可以掌握。而这次北京之行,就不完全由我们控制了,同时我们也担心她因为热或累而闹情绪,所以我们事先就和她做了约定:不准叫苦,不准喊累,不准抱怨天气热等,她都一一答应下来。事实上我们自己也没有想让孩子真正做到这些承诺,我是个极其怕热的人,感到即使孩子抱怨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证明,我们那次北京之行非常成功。洁良在路上非常配合,玩得很尽兴,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我们则保证合理饮食、休息充分。在孩子可承受的前提下,尽量以步代车,孩子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也看到了预防式教子的效果。

回首一看,不久前刚刚艰难地翻过的那座大山原来比自己的手掌还小。

我祖父和父亲曾经历过从大富大贵到一无所有;经历过生活安逸和颠沛流离,经历过战争与和平。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但他们没有被压倒。祖父经常说的两句话是:知识比财富更重要,和平的日子要珍惜。我小时候也曾有过类似家庭出身歧视等方面的困惑,但是比起长辈的经历来就微不足道了。那时,每当我回家向父亲述说我在学校和外面的挫折感时,父亲总是开导我们弟兄要有气量,要学会适应逆境。他常说:“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呢,区区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现在,我自己已经深深地感到:成功立足社会者必须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必须是一个具有经受挫折能力的人。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父母们不仅在饮食起居上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而且多数父母都唯恐孩子受丁点儿委屈。孩子一哭,父母就“投降”;孩子一撇嘴,父母就赶紧哄。许多孩子都快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了,受不得半点儿“气”。有的学习好的孩子,偶然考试失败也会感到受不了。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可是当你极力满足孩子、不让他(她)受一点儿委屈时,你想过没有:第一,你满足孩子越多,孩子就越习以为常,从而会有更多更高的要求,直到你无法再满足他(她)为止。第二,父母是否有能力保证孩子在外面绝对不会受委屈?有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去找那些“惹”自己孩子生气的人理论,去找回“公道”。但是你是否能永远跟在孩子身后,而且永远能找回“公道”并取悦你的孩子?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父母们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有没有经受挫折,而是孩子有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这里,并不是说父母不要给孩子做主,相反教育和护佑我们的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无须赘言。我的意思是,其实许多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事,过后看来是不足挂齿的。而孩子们的那些“委屈”事,正好用来锻炼他们。

比如,小朋友们之间的“纠纷”,类似争夺玩具等,父母完全可以超脱一些,真心实意地劝说孩子让一让。被邻居家的小朋友打了、吃亏了,父母要一笑了之,对孩子说“没关系”。有的父母喜欢让自己的孩子“打回去”,可是我们需要了解,孩子长大了后,“打回去”的办法或迟或早会让自己的孩子吃大亏。小时候学会忍一忍是一种“挫折”锻炼。人的一生磕磕碰碰不断,如果每件小事情都要“公道”的话,将来不被气坏也要被累坏。何况,公道并不都是打出来的。小说电影里,武林高手打败群雄独占鳌头看起来过瘾却难免禁不住推敲。因为成千上万的看客们个个都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武林高手,而不是那些被打得满地找牙的人。

大一点儿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们,常常会为了一言一语而闹别扭,或者争吵;末了自己还很生气,有的疙瘩会结很长时间。但是,宽容大度却能化解许多不快。人都有犯错误、说错话的时候,揪着错误和错话不放,对方碍于面子又不认错,试问谁能把那么多小事情断得水落石出?因此,父母需要开导孩子:不平和冤枉受一点儿,心胸和度量就大一点儿,周围的朋友就多一点儿,为人处世就顺一点儿。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不仅适用于男孩,女孩也是需要的。因为今天的女孩子已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她们和男孩一样,也要在社会上立足。

许多事情在当时看来似乎是绕不开的“大事”。为投资失败而一蹶不振的有之;因流言蜚语为证明清白而想不开的有之;因考不上好学校而自暴自弃的也有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发现过了那个“坎”前面的路就会豁然开朗。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坎”;从小经历小“坎”,经受“挫折”,学会过“坎”,心胸就会变得开阔,就会有度量。长大成人后就会相对地看淡挫折,就会轻松自如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直面充满未知的人生。

我们虽需要为后天的事筹划,但是《圣经》却讲:“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中国也有句话叫做:“天无绝人之路”。所以,经受挫折锻炼、思想开朗绝对是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孩子和小朋友们相处,在家和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戚交流,毫无疑问肯定是考虑自己多一点儿。在家父母亲戚们肯定让着孩子,可是在外面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所以,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们或同学们打交道一定会有冲突。俗话说:“若要公道打个颠倒”;还有一句话也是同样的意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孩子好好理解这两句话,并且在与别人打交道时,特别是自己感到自己受了“委屈”时想一想这句话,许多矛盾将会自然化解。这样的话,孩子就是一个不仅考虑自己,同时也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他(她)就必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他(她)将有知心朋友。孩子将来也一定会由此而受益终生。

在有针对性的情况下,父母可以问孩子:

别人给你起难听的绰号了,你是否感到不快?那么你以后就一定不要给同学起绰号,不叫同学的外号。

你获奖了,你很高兴同学们向你道贺;那么当其他同学有了成绩或进步,你也应向他们道贺。

你回答错了问题,你很不高兴某个同学对你的嘲笑;所以你以后不仅不要嘲笑同学,相反你要安慰他(她)。

你去问同学问题碰了钉子,感觉不好;因此你以后对同学要耐心。

……

孩子在外和同伴有纠纷时,父母可以出谋划策解决冲突,也可以开导和教育孩子。但是不要忘了问孩子:假如你是纠纷中的另一方,你自己希望对方如何处理?因为自私是人的本性,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想一想,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替对方想一想,可以照出自己的自私来,做出的事情就不会太离谱。

举个例子:比如三个孩子约好去玩。具体点儿说,假设凑够了三个人或以上,公园门票就可以由15元/人优惠为10元/人。这样的话,每个孩子就省了5元。但是,其中某个孩子临时变卦不去了,另外两个孩子等不到第三个孩子,只好买了15元的票进去玩了。事后,另外两个孩子很不满意,想要不去的孩子承担他们的损失,并且说:“如果你提前告诉我们你不来了,我们就会找别人,那样我们就不会每人多出5元了。”而没去的这个孩子因为确实没有去,当然不愿承担那两个孩子的损失。

如果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如果双方都能为对方想一想,没有去的孩子向另外两个孩子道个歉;而另外两个孩子考虑到没有去的孩子的确有特殊情况,双方也许很容易就谅解了。否则,双方都认为有“理”,相持不下一定会伤了和气。

实际上换位思考也要本着对己严、对人宽的原则进行才会更好。例如,有的家庭不在乎孩子在自己家的墙上乱画、用手乱摸,有的家庭甚至乐于见到孩子把墙做“画板”,声称过一段时间重新把墙粉刷一遍就好了。对于这样的家庭,这当然是自己的自由。可是当你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孩子是否能克制自己不在别人家的桌布上“作画”,在墙上、电视屏幕上乱摸呢?主人碍于情面可能不会讲出来,你自己的确不在意;但是绝不意味着别人也不在乎。

因此,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前提下我们要教育孩子在和同学、朋友相处的时候不时地提醒自己:

你不悦别人怎样待你,就别那样待人,自己会得到尊重;

你喜欢别人如何对你,你就如何对人,自己会得到朋友。

悟性——通往智慧的通行证。

假设一个人极其聪明,而且终生不知疲倦地学习、思考,其认知也不会总是正确、永远正确。中国有句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人不仅要保持谦卑,而且对于思想、知识和观点等都要有一个“开卷有益”的心态。把话说绝、基于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思考而固执己见都是进步的大敌。先入为主地产生一种思想和信念,然后去知识堆里寻求符合自己思想和观念的根据,寻求其他志同道合者,排斥不符合甚至和自己思想和观念有抵触的论据和知识是非常危险的。这种做法,思想上容易走偏,学术上也容易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或许有人会认为:沉默寡言的人是保守的,谈笑风生的人是开放的。但是我认为,思想开放与思想保守与是否健谈没有多少关系。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思想是保守的还是开放的呢?有几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自我评估:如果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相同或相似你就认为是正确的,与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就以为是错误的——你就需要注意了;如果你相信某个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给你提出的任何建议都是正确的话——你就要注意了;如果对某个自己不佩服的人,只要他一讲话,你就不以为然——你也需要注意了。你的思想如果和上面任意一种情况接近,你的思想就很可能是保守的,保守之人是缺乏悟性的。而你的保守思想一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在教育上,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从小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孩子开放的心态。开放性思考与有主见并不矛盾,主见是建立在开放、全面和缜密的思考之上的,莽撞绝不等于有主见。

将来无论孩子立身社会,还是作科学研究、经济贸易以及任何其他工作,悟性很重要。悟性是一种能感觉到事物规律的能力;悟性是一种预感到事物将要发生或将不会发生的能力;悟性也是一种能感觉机会和预见并避免危险的能力。突破习惯性思维的限制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也是一种悟性。

比如,人们已经习惯了果实从树上往下掉,但是牛顿却据此发现了万有引力。人们理所当然地“以为”重的物体往下掉的速度比轻的物体要快,但是伽利略却通过实验证实了它们的速度是相同的。很久以前,人们以为“重”的物体会沉到水里,“轻”的物体会浮起来,但是阿基米德关于浮力的理论肯定不会建立在人们的“常识”之上。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在科学研究领域,人们往往强调“专研”。我觉得“专研”固然很重要,但是时不时地从书堆里抬起头来往其他地方“瞭望”一下也很重要。要有进得去出得来的能力,只“专研”不瞭望很容易“专研”进“牛角尖”。既“专研”又瞭望,新思路、新主意和新方法就会出现。

悟性有天生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父母要注意呵护。

所以在生活中,只要父母特别关注,点点滴滴地,不起眼、不经意间孩子的悟性将会得到培养。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去观察。把父母几十年观察到的和学习到的道理——无论多么小,去让孩子练习。

我们都听过爱迪生趴在鸡蛋上孵蛋的故事,那就是孩子悟性的体现。在正确引导下,那个孩子就是爱迪生;在批评和不以为然中,那个孩子就不会是爱迪生。再如,孩子有一天忽然对父母说:汽车旁边的小灯一闪一闪时就表示这部汽车就要往灯闪的一边转弯了。这时父母们往往会不以为意,认为那简直是小事一桩。其实不然,父母要明白,孩子已经观察这种现象多次了,他(她)已经悟出了“闪灯”与“转弯”间的关系了。

父母可以给孩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并找出因果关系来。

悟性强“新主意、新点子”就多,而“主意”或“点子”是一切工作、特别是创新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主意”就没有一切。在科学研究中,“主意”是第一重要的,其他活动都围绕“主意”进行。出主意的人就是对科研工作贡献最大的人。贡献大小可以这样来判断:那就是这个贡献是否可以被轻易取代。工程师不吃饭不仅不能搞发明,甚至连活下去都成问题,但是你不能认为插秧工最重要,厨师最重要。因为插秧工和厨师的工作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取代,而工程师的发明则不然。有的刚刚出国的同学常常会抱怨:教授其实什么都没有干,就是动动嘴而已,活儿都是自己在实验室拼命干的,云云。其实这就是一种认识误区,和过去那种资本家不劳动挣大钱,工人扛麻袋反而报酬少的观念有相似之处。

因此,悟性和主意、点子密切相关,培养悟性很关键。

静修心,俭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攀比斗富乃是暴发户心态,须知高低贵贱如云似水并无常形。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不管顺境逆境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衣食行用不宜奢侈,够用即可。

日子过得简单,衣着用具朴素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曾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心,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特别在当今的时代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无论是在什么时代,随波逐流、生活上比吃比穿、争芳斗艳、争强好胜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不智,将来的结局必然是一场虚空。

只有简朴、淡泊才能静思,才有可能树立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奢侈的近忧表现在:容易浮躁、说大话、增长虚荣心、分散学习注意力;远忧则包括:长大后变得浮夸不实,没有承受失败的能力,无法面对任何人都有可能经历的贫富贵贱易位。人很容易面对由贫而富、由低到高的升迁变化;而人却不易面对由富而贫,由高而低的逆向变化,或不易面对失败;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的一生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举例来说,对于官员的正常退休,有的人甚至都难以面对,遑论人生难免的逆境和失败?

父母要培养孩子把简朴当成一种习惯。比如,衣饰朴素、干净,不尚名牌;吃饭不随便剩下或倒掉;卫生间的灯要随手关掉;不浪费水等。不鼓励孩子在外面和同伴比吃、比穿或比富。孩子的简朴养成了习惯,这本身便是好品行。不要以为:我家有的是钱,我不在乎!这也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如果有一根水管,接口处在滴滴答答地漏水,相信不少人都不在乎漏掉的那点儿水,可是为什么我们却一定要把接口修好不让它漏水呢?这其实是一个道理。

简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简朴不是吝啬,吝啬会导致患得患失、因小失大。

所以在把简朴培养成孩子的习惯的同时,也要使孩子学习慷慨。如果把修补水管的漏水比作简朴的话,那么让水管出水口顺畅就对应着慷慨。水管接口处跑、冒、滴、漏很闹心,但是水管出水不畅更麻烦。钱物本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该出手时就要出手。比如,出席正式场合时,孩子也需要有体面、得体的衣饰。父母在与人交往、为孩子教育、买书等方面要慷慨大方,作为孩子的榜样。忌在孩子面前患得患失、锱铢必较,特别是对重大而必要的开支。家庭用钱时,让孩子时不时地也领教一下父母的大手笔,不要让孩子成为金钱的奴隶。

别处有比我强的,以前有比我强的,以后会有比我强的——比我强的总是有的!

谦卑不是自卑;骄傲也不是自信。看似相似,其实完全不同。

自卑的特征是:不加分析地认为自己能力低、不如人、做不好事。自卑的对立面就是骄傲,而骄傲的特征是:总以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强、智商比别人高,总而言之就是时时、事事、处处都感觉良好、无所不能并藐视他人。骄傲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是后天形成的。连续的成功最容易产生骄傲,连战连胜而保持冷静和谦卑最难能可贵。

因此,父母就要从小观察、培养孩子的习性;自卑时要以鼓励为主,而难的是谦卑不骄傲。

中国古人早就有“满招损、谦受益”的说法。《圣经》里也有一个比喻故事说:坐席时,自己应当选择比较靠下的位置。当主人来安排时,就会把你升到比较靠上的席位。所以谦卑的反得尊荣。如果你自己一进来就先坐在上席,主人来安排时很有可能要在上席安排更有资格的客人,而你则不得不从上席退下来到比较低的席位上去,所以骄傲反得耻辱。

其实《圣经》的道理已经是很明显而且深刻的了。我们都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各种各样的全世界或全国之“最”都是别人封的。可想而知,无论任何人如果心怀骄傲的话,就随时面临失去骄傲、丢面子且失信用的窘境。

父母要知道自己孩子的资质、努力程度处在什么样的一个位置,要心中有数。在这个基础之上,要教导孩子相对谦虚一点儿、低调一点儿。例如,面对竞赛、考试等,最好不要预先声称得第×名没问题,最起码也是第×名;等等。说话做事谦卑并留有余地会比较主动,在势上总是游刃有余。

即使纯粹从利益的角度来说,谦卑也有益无害。例如,当最后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言时,自己信誉受损、名誉蒙羞、以后被动。骄傲会自我麻痹反致落后,骄傲还会使自己失去朋友。骄傲也容易引来其他竞争者的注意,所谓树大招风。骄傲过头时,这棵“大树”其实没有那么大,白白招来不必要的风吹而已。这里需要说明:“骄傲”和军事或商业上“虚张声势”的策略不是一码事儿,与这里讨论的骄傲无关。

如果谦卑一点儿,那么即使所出结果不理想,由于自己本来就低调,所以没有害处。而如若结果比声称的要好时,对自己的信誉、名誉有益,以后比较主动。谦卑、低调的人比较不太引人注目,不太会招惹是非,而如果自己一旦成功或成名,还将有一个“谦虚”的美名。另外,谦卑也是赢得友谊的不可或缺的品行。

“幸福”居住的房间是这样构建的:知足是房间的地板,勤奋是房间的屋顶,生活激情是房间的四壁。幸福和乐观居住在其中。要想拓展空间,我们就需要把地板建得低一点儿、屋顶建得高一点儿。建高屋顶的同时,如果地板抬高更多,反而会挤压幸福快乐的空间。

我们家的一个一贯口号是:知足、乐观、勤奋。

人的成功大致需要三个主要的关键因素:天赋、勤奋和机遇。天赋的因素很重要,不承认不现实。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训练而夺得奥林匹克冠军。但是如果天赋很好的人不努力,照样无法成功。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一个有天赋的人,他也很努力,但是假如他“生不逢时”,机遇太差,往往也只能徒唤奈何。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的烦恼很多时候来自于对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只要努力,别人能做到的,我就一定能够做到”是似是而非的、是误人的;人的烦恼有时也来自于不恰当地、过于频繁地和同学、同伴、同事相比较而产生的“差距”。我们可以静心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能消除。

因此,我们每个人所能做到的只是:承认自己的天赋,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已有的、无法更改的天赋条件下,通过勤奋努力把自身的能力发挥到最佳;抓住机遇,追求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对于这些,父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自己及自己的孩子要有客观的、恰当的认识。

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上大学、考研究生的目标,父母不可期望值过高。期望值越高,失望就可能越大。另外,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无形压力就越大。适当的压力对孩子有好处;对孩子的压力过大时,孩子的发挥一般就不佳,效果反而更差。

所以,我只关心我的孩子是否已经尽了力,如果已经尽力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感到满足。原因很简单:那个结果是自己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和别人所取得的成绩毫无关系。而一旦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要知足、永远知足;乐观、永远乐观。

我之所以还要在知足、乐观的后面加上“勤奋”两个字是因为未来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我知道知足很容易产生自满,自满很容易导致停步不前,停步不前最后就必然是平庸甚至失败。故而,我必须时时刻刻提醒我和我的孩子:知足、乐观、勤奋。

气质和修养——做人必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家长必须从小为孩子树立一些规矩(这里主要谈形象及外在的规矩)。有些时候,特别是自己心情愉快时,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干什么都可爱:把顽皮淘气视为聪明,把撒泼任性看做天伦之爱。对于这个,你只要想想别人家的孩子在干同样的事情时你自己的感受就明白了。品行端正、规规矩矩,再加上知识和仪表,孩子长大后就有修养、有气质、有风度。

各家、各地的规矩大同小异,这里只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其中,有的是意识到其重要却没能很好地执行的。因为家庭规矩多而细,以下所列只是我们自己感到比较主要的,一般家庭共同的规矩就不再列出了。另外,对这些规矩,我们也无法要求孩子们一夜之间做得十全十美,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订立的规矩如下:

向家里的来客打招呼、问好;走时说再见(我不认为来客只是大人的事情)。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特别是有客人在,在别人家及公共场合)。

走路姿势要端正。

不到处乱摸。比如,触摸窗玻璃、电视或电脑屏幕、墙壁、画和花等。

别人喊名字时要答应,至少要有反应。

公共场合不大声嚷嚷。

不能看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其他用具就向家长要。

不挖鼻孔、挖耳孔。

不以“哭”来要挟父母。

吃饭时间不上卫生间(特殊情况如生病等除外)。

不盯着看桌上的菜肴。

不盯着看别人盘中的饭食。

大人们动筷子前,孩子不能先动筷子。

不在盘中挑菜,夹起的菜不能放回盘中。

任何情况下都不吮指头(有些美国人有此习惯)。

嘴里有饭菜时不讲话。

不抢话、不随便插话。

用具和文具等用毕要物归原处。

掉到地上的物件要及时捡起来。

等等;等等。

各家的规矩大同小异,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总不外乎衣着、言行、举止、仪态、卫生、饮食、待人诸方面。

家庭规矩基本上都是逆着孩子的天性的。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要趁孩子小的时候进行培养。有的父母带孩子在别人家做客,为了让孩子“不吃亏”或认为孩子小,他们置形象于不顾纵容孩子多吃、多占,总以为孩子的行为别人会原谅。其实如若不从点点滴滴处做起,孩子从小、从小事上就会逐渐形成坏毛病,长大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她)的风度和气质。为了一个小玩具、一块糖而舍弃培养孩子高贵气质的机会是很可惜的。一个人的风度、气质不是简简单单地穿一身好衣服、做个发式再喷点儿香水就能体现的。就像一个打扮入时、笑容可掬的礼仪小姐,忍不住反手伸进后背挠了几下痒痒,动作虽小,美妙形象却大打折扣。她自己可能浑然不觉,因为她从小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有一个故事大概说,有一个猫变的美女,行为举止与通常的美女别无二致。可是当有人往地上扔了一条鱼后,猫美女猛地就向那鱼扑去。所以,从小养成的坏毛病、没规矩很可能成为人一生的“本性”,长大后必然有露馅的时候,靠一袭衣帽也是无法遮盖的。翩翩风度和优雅气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炼的。在规矩和气质培养上,即使父母反复提醒、纠正,孩子的变化也是需要时间的,父母必须要有耐心。对于孩子应该遵守的所有规矩,父母要注意一以贯之,不随随便便地更改或放松要求。对孩子下的命令一定要简单、明了、易行。每次看见孩子没有守规矩,就要马上指出来,这和“唠叨”不是一回事,只有坚持不懈最后才能受益。

要避免一种有害的做法,就是经常对孩子提不可操作的要求,比如:

你怎么就知道坐着啊?

你发什么愣啊?

干点儿正事儿好不好?

……

父母如果有什么想法,想让孩子干什么,就明确地对他(她)说,不要让孩子去猜。

这些无法操作的命令和抱怨对教子无益有害。它让孩子无所适从,听多了会令孩子发狂。孩子的感受和家长是一样的,如若不信你自己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你的上司常常给你下同样的不可操作的命令,你的感觉如何?你会怎样想?

在美国,孩子们不仅在家里接受父母的基本规矩训导,而且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在教育孩子们遵守各种基本规矩了。比如,孩子们之间不能说“Put Down”即奚落、贬损对方的话;孩子不能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能顶嘴。犯了“严重”的错误后,老师会有相应的处罚,比如“Time Out”(暂时孤立出去一段时间,5分钟或10分钟);等等。此外,美国的学校不仅训练孩子的规矩,还训练孩子的防灾、防火意识;制作食品、整理厨房等技能;学校不仅教孩子科学文化知识,还锻炼孩子的组织、演讲能力。他们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灌输,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品德、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我认为这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果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能够相互配合,就能够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还有一些规矩涉及安全,需要特别提一下。比如,公交、地铁候车时,车辆进站时不要太靠前;从前后两辆大车之间通过并穿越马路时,一定要停下来看清楚,确信没有车辆时再通过;下车开门前要前后观察,以免一开门碰巧让路人撞上;等等。

在家里,父母也要让孩子有安全意识。比如,不要让孩子口含汤勺、筷子在地上行走;不让孩子在吃饭、吃零食时打闹、说笑等;父母要注意安全第一最重要,不让孩子有触到电器插头开关的机会;但也要让孩子意识到危险而不去碰,以防万一。

其他方面的安全意识也要经常和孩子交流……

到此,有的父母可能会问:“这么多严格的规矩和条条框框会不会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会不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许许多多的早已习以为常的规矩。我们每天刷牙洗脸是规矩,吃饭用碗筷而非手抓是规矩,出门靠右行走是规矩……有谁会认为这样的规矩将束缚孩子,将扼杀孩子的创造能力吗?没有!相反,那些有创造力的人难道都是蓬头垢面、没规少矩的人吗?显然不是。所以,规矩有益无害,代替孩子思考、限制孩子思想才扼杀创造力。

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是小说家的专用谎言。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记得有一个吹蜡烛的游戏:在桌上沿一条直线相隔一定的距离摆放三支点燃的蜡烛,参加游戏的人如果能一口气把三支蜡烛都吹灭,他就赢了。当时我注意到游戏者都依次吹离自己最近的第一支蜡烛,吹灭第一支蜡烛后立刻就去吹第二支然后马上去吹最远的第三支蜡烛。有的人只能吹灭第一支蜡烛,有的人能吹灭第二支蜡烛。几乎所有的人在吹完第二支蜡烛后气已用尽,或气流已经相当微弱而无法吹熄第三支蜡烛。而第三支蜡烛距离嘴唇最远、最需要大气流时参加游戏的人却已然没有了气流,更谈不上强气流了。我站在一边观察了好一阵,没有见到一个成功吹灭三支蜡烛的人。

继续观察,见有人别出心裁:先吹最远的第三支蜡烛,不过这个办法的毛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距离最远,当吹灭第三支(其实是第一支蜡烛)后就基本上已经没“气儿”了。另外两支蜡烛虽然距离嘴唇最近,但因为气流太弱也不足以将它们吹灭。有的人想先吹中间的那支蜡烛,最后依然不能成功。

我的一个长跑队队友说:“你们肺活量小,看我的!”他做了两次深呼吸,运足了力气依次向三支蜡烛吹去……仍然没有成功。

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决定试一试,事实上我已经是成竹在胸了……因为我其实只需吹最远的那一支蜡烛就足够了。我猫下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嘴唇和三支蜡烛放在了一条直线上,眼睛瞄准了最远的那支蜡烛,然后用力去吹,结果我赢得了游戏!

人的一生也是这样的,生命的长短就像在吹蜡烛游戏中肺活量大小一样,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儿,想干一番事业或想做出一点儿成绩来,就不应过于专注于眼前的利益得失。因为它消耗的是你宝贵的、有限的时间和生命。许多人终生忙忙碌碌无所成就,他们也知道“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我们甚至常常会听到不少勤奋之人也发出无奈的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定的时间,用来做了“这件事”,就不能重复再用来做“那件事”。人们大多懂得珍惜金钱,但是往往会滥用比金钱更珍贵万分的时间。所以,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浪费时间可惜,把时间用来做不划算的事情同样可惜。珍惜时间很重要,合理、恰当地利用时间更重要。

具体来说,父母不宜给孩子过多地加码。比如,不管孩子的天赋、兴趣和时间,音乐、绘画、舞蹈样样都要学,学习成绩还门门都要高,到头来只怕是一事无成。

再如,买个小物件,父母可能让孩子(或父母自己)去“货比三家”,仅仅为了省几十元甚至几元钱。为省那点儿钱花费的时间是否划算?消耗的时间是否就值那区区几元钱?许多人大概没有仔细去想。更严重的是,孩子会从小由此陷入一个误区:过于看重眼前可见的小利而忽视无形的宝贵财富——时间。这样长期下去的损失是非常可观且无法弥补的,花时间只为省小钱的这种思路是不划算的。

费时省小钱还有其他坏处,就是当过分看重眼前小利时比较容易上当吃亏。骗子的把戏从来就是利用人贪图小利的心理才能得逞的。我们可能错过一个白来的好处,但是我们却不会上当受骗,而且我们并没有吃亏,因为那可能是白得的利益本来就不是自己的。

或许有的人是把省钱、折扣券或其他“小事”当作“娱乐”来看待的,就像有的人把旅游、聊天、看电视当作娱乐一样。旅游要花钱,买便宜东西还省钱,何乐不为呢?因此那是个人的特别爱好无可厚非,当然要尊重。

有做大事能力的人可以把小事做好,可是反过来就不成立。那就是说,过分专注于细节的人,一般无法胜任做大事。

我看过一个报道说,民国年间某口岸大城市某著名商人经营到第三个分店时,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把第三个店转让了。这让我想到,同一个时代及更早的老晋商们为什么能同时动辄经营数十、上百个遍布全国、远至国外的分号而依然游刃有余呢?原来其制胜的秘诀之一竟然是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糊涂”二字。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如果经营者专注于每个分店的具体管理和细节,并且事必躬亲、生怕别人做不好,或怕别人多赚了自己的钱时,经营几个店就是极限。如果经营者能着眼大局、知人善任、放手用人时,他就能经营更多的店,获利反而更丰,而且为多赢之局面。

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后,如方法得当并“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主要的精力专注于远大目标的时候,人一生的结局会有很大的不同。当人生的大目标实现以后,可能会意外地发现许多以前很想做但却没有时间关注的“小目标”自然而然地也就“顺便”实现了。即使没有大事可做或不愿意做大事,有雄才大略,做点儿小事岂不是易如反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总体而言,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孩子的思想、行为和习惯多似父母;孩子的价值观往往也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正因如此,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和与自己有“交集”的孩子们交朋友,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是也。在孩子的朋友圈中,孩子们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影响。其中,个性强的孩子对较随和的孩子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都在变化,只是改变的程度有多有少而已。高中及以下的孩子可塑性强,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型,最易受到别人的影响。除父母和老师外,最容易影响孩子的人恐怕就是孩子的朋友们了。尤其是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似懂非懂、逆反心理强的时候。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感到已经听够了父母絮絮叨叨的老生常谈了,感到别人的话语、见解不同于父母,有新鲜感。而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尚弱,他们很容易接受一些观点或做一些错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父母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所交往的朋友。

具体说,父母可以以聊天的方式询问孩子有哪些朋友,叫什么名字,朋友有什么爱好,大家在一起都玩些什么,干些什么;等等。一般情况下,孩子很高兴和父母谈自己的朋友,父母要认真倾听。以父母的阅历和见识,很快就能基本掌握个大概。

有时孩子会主动和父母谈论在学校或外面的活动,父母可以据此了解孩子的情况。有时孩子在父母面前躲躲闪闪、心不在焉;有时会撒谎出去办“事”;这意味着孩子有可能在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有可能有了不良朋友,父母就要多加小心了。有时孩子会有怪念头,甚至讲坏主意给父母听。切记,父母这时绝对不能暴跳如雷。因为你的怒火有两个后果:第一,孩子以后再也不会和你谈心,因为他(她)知道谈的结果只能惹父母生气,别无任何好处;第二,你丢掉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即孩子的那些怪念头和坏主意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当孩子讲那些怪念头、坏主意时,父母宜循循善诱、和颜悦色地把他(她)的话“套出来”。这样,父母有可能及早发现孩子的不良朋友,及早采取措施。当然“好”朋友也有可能有坏主意,这时父母也能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

长期观察,如果孩子交往的都是诚实、善良、勤奋的朋友,父母基本上可以安心了。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较受人喜欢、甚至有小“粉丝”相随,父母更应该感到欣慰。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在品行或能力上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别的孩子的能力了。

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再看看站在旁边的孩子:相

似的不仅是容貌……

“一母生九子、九子不一般”和“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两句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可是这两句似乎看起来有点儿矛盾的话恰恰告诉我们孩子们的“一般”和“不一般”是兼而有之的。

由于遗传的原因,孩子在相貌、血型、性格、智力、气质乃至体格上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父亲或母亲相像或组合相像。父母作为教育方,应该了解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要了解自己哪些特点是自己父母遗传下来的“本性”,哪些特点是自己后天养成的或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在教育孩子上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在“照镜子”时,我自己认为孩子的血型是和父亲还是母亲相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例如,母亲自己(特别是小时候)是个胆小之人,或者有恐高、怕黑的特点……你可能就比较容易理解自己的女儿或儿子也会有一样的问题。父母在有针对性地适当锻炼孩子胆量的同时,一定要将心比心,不可强求孩子——想想自己儿时的情况,自己在那种情况下需要什么?是鼓励还是责骂,是谅解还是逼迫?关于后天形成的特点:如果自己的胆小是小时候被恐怖故事吓的,或自己的父母当时的某些做法所致,那么可以想一想:自己当时希望什么?现在就给你的“胆小”的孩子什么,自己当时不喜欢什么现在就不给你的“胆小”的孩子什么;比如,不要“吓唬”你的孩子,要安慰他(她)就像当年自己特别想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安慰而没有得到一样。

又如,父亲儿时可能“胆大包天”、非常淘气,那么自己的儿子(甚至女儿)很可能就像当年的自己。回想一下,自己当年为什么那么胆大?你的父母用什么办法能够制住当年的自己?什么办法对你无效?这些回忆、对比,对于你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会有很大帮助。

父母在帮助孩子选择学科方向、课外兴趣时也要适当参考自己童年、少年乃至如今的状况,自己当年是否有此爱好或特长?孩子是否有和自己相似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比如,父母双方对音乐从来没有过任何兴趣,孩子也对音乐不感兴趣;父母却强逼孩子去学习乐器、声乐。对于这一点可能会有许多不同意见,也会有“成功”的例子举出来。我的观点是:第一,父母及孩子对音乐(或任何其他科目)纯粹不感兴趣,但是最后被逼“成功”的例子是有,但是比例很低。第二,完全被逼“成功”的绝大多数孩子,作科研不会有太高造诣;搞艺术不太会有灵气;搞音乐不大会有激情。第三,强行去学没有天分的科目,即使孩子很聪明也会是事倍功半;而如果鼓励孩子去学习自己的特长(如果父母能够确信自己和孩子的天分所在,在开始时、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可以适当逼迫一下)则是事半功倍。

另外,孩子的脾气性格也有许多和父母相似之处,在孩子教育上要不时地和自己对照一下,照一照“自己”这面镜子,对症下药。不宜由着性子管教孩子,或者不顾具体情况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有谚语说“一个人的美味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父母自己不擅长,却让孩子去圆自己失落的梦想,多半只能是毁了孩子。父母自己当年阴错阳差地选错了行,就要吸取教训;孩子很可能重圆自己失落的梦想。了解自己、了解孩子、对镜自照就能比较容易地发现孩子的特点和特长,从而因“子”施教。这样才能发掘出孩子的最大潜能,达到教育孩子,使孩子成才的最终目的。

犯点儿错误怕什么?凡是孩子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就让他(她)自己干吧。

中国的父母们,为了子女可谓是关怀备至,甚至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都不为过。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连哄带骗乃至追着到处乱跑的孩子往嘴里喂;孩子上学前,父母为孩子整理书包文具,为孩子准备衣袜,为孩子戴帽子、扣扣子、系鞋带……其实这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要问孩子是否吃饱了。如果回答已经吃饱,就要对孩子说明饭后就没有东西再吃!然后,不管孩子因为贪玩还是其他原因很快就又要吃东西,父母都要予以拒绝以践前言。这样几次下来,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毛病就会改过来。父母绝对不要心软、可怜孩子。给孩子喂饭也要尽早停止,要让孩子自己用勺子、筷子吃饭。一开始父母看见孩子不得劲,但是逐渐地就会好起来。孩子的衣袜、鞋帽要让他(她)自己准备;书包文具要自己整理。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同时还有附带的一个好处———父母自己的时间也可以省下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方面,许多父母都有每天详细检查孩子作业的习惯,许多父母还有帮助孩子预习、复习、做作业和解题的习惯。孩子的作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担心作业出错;孩子的作文,父母可以提提意见和建议,可以表扬,但是不要逐词逐句地为孩子修改。父母过多参与孩子的作业有两方面的坏处:

第一,父母参与过多会使孩子产生依赖父母的心理,同时孩子在学校可能会出现不专心听讲等毛病。因为孩子知道:反正回家后父母还会再给自己讲解,有问题父母会帮助解决;所以在学校学习时就会过于放松或思想开小差。

第二,孩子去学校就是要去学习,学校的教师是经过专业培养的,会用让孩子听得懂、易理解的方法讲解;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讲解,这些都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父母自己未必比学校老师教得更好。所以,父母花了不必要的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却害了孩子。这里有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美国的华人中,有的父母早早在家里就开始教孩子26个英文字母和简单单词。这样做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父母自己花了时间,也侵占了孩子的玩耍时间,却教了孩子不标准的英文发音。其实仔细想一想,难道孩子在学校里从美国老师那里学到的英语不比自己教的英语好得多吗?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办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呢?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早几天认识26个字母或其他基本单词有那么重要吗?

因此,父母要想得开:孩子的作业会有错误,但是那点儿错误又算得了什么?而最糟糕的是父母自己花了大量的、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却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剥夺了孩子自立的潜能,剥夺了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这真是焚琴煮鹤、得不偿失。

孩子学习上有问题问父母,父母当然还是可以帮助的;而且帮助要以启发式为主。另外,父母为孩子请家庭教师也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小心处理。

一般说来,凡是孩子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为孩子过多、过细的操心表面上看起来是“爱”,实际上是“害”;反之,父母越少越俎代庖,孩子将来的自立能力就越强。

提到自立能力,有必要单独谈谈自学能力的培养。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后,学习难度会逐渐增加。我觉得,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时不要想着第二天老师会讲,自己在课堂上还有机会。要让孩子把自己放入“绝境”,要尽量通过自己研读教材掌握、弄懂第二天老师讲的内容,或者干脆一鼓作气把某一章(节)连贯地一次性预习完。这样在每天预习的过程中,孩子的自学能力将极大提高。待上课时,孩子将不仅能温习已经掌握的内容,还可以轻松了解老师讲的新思路和技巧乃至潜移默化地学到老师的教学方法。如果自己预习时没有搞懂,那么上课时孩子就会特别关注自己不懂的地方。长期坚持预习和自学,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孩子上大学后,会越来越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工作以后则几乎必须完全自力更生了。到那时,孩子必然会体会到自学能力是个大本事。否则面对不再有老师帮助的环境,孩子可能会有相当长的时期感到毫无头绪,甚至一筹莫展。如果读到研究生毕业尚缺乏自学能力,将来无论搞科研还是设计,都会影响其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越俎代庖并不意味着放任,父母该做的事儿还是要做。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父母直接教孩子也是必须的。举例来说:我们的二女儿,她出生在美国,生活在一个英语的环境。为了让她不忘记母语,我们就不得不亲自教她汉字和中文,因为仅仅依靠当地中文学校每周两个小时的中文学习绝对是杯水车薪。我们利用每天早上等校车的20多分钟时间,循序渐进地每天教她写、认2~4个汉字;每天在家坚持以母语对话,还参加当地的华人社团活动、中文演讲比赛;等等。其目的是让她将来能具备汉语的基本听、说和读的能力。

鸟大要入林,孩子大了也要松松手……

这个话题和“父母不要越俎代庖”的话题有很大的关联性。对孩子管理、操心过多、过细就是对孩子不放心,就是怕孩子犯错误,就是怕孩子吃亏;所以父母总是舍不得对孩子“放手”。父母因为知识、能力和经验远高于自己的孩子,孩子理所当然地总是“不如”父母,而反过来这又成为父母紧抓孩子的“理由”。

父母认为孩子大了就会了,大了自然就好了,大了就有了能力了———其实也是借口。诚如母亲所说:从何年、何月、何日开始孩子就“大了”?所以无论任何事情,只要孩子自己能自理,父母就要放手。

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摔跤是难免的,而小孩子重心很低,一般情况下摔跤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可是,只要是孩子摔倒,我们往往都会看到如下情景:孩子哭,紧接着就是父母们心疼而焦急地呼喊:哎呀宝贝,别哭……;然后把孩子扶起来再抱在怀里,不停地安慰……心疼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孩子摔跤却是培养孩子的好机会。孩子倒了,哭泣;父母应该说:没关系,宝贝坚强,不怕疼!然后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同时父母要表现得镇定和若无其事。父母从小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摔跤”这个问题,并从中得到锻炼。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父母甚至都不要去扶。

还有父母每天给孩子穿衣服、鞋袜;为已经很大的孩子挤牙膏,叠被子;等等;更是在害孩子。

孩子和小伙伴有了小纠纷、小摩擦,父母不必轻易直接介入或告诉孩子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做;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纠纷和摩擦。然后父母可以询问解决的结果,好的表扬,不好的给出以后的建议。

给孩子一点儿自由,让孩子布置属于他(她)自己的空间。父母可以提出见解和评论,但是不要强行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见来。孩子的布置未必“好”,但是让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认识、自己去改进……这却一定是“好”的;这就是对孩子的培养。

给孩子一点儿钱,或把孩子自己打工所得的一部分留给他(她),让他(她)自由支配。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筹划和预算。

有了思想和见识,就要有决断的能力。父母不放手,孩子如何能有决断能力?父母不放手,孩子何时才能有决断能力?没有决断能力,孩子将来如何面对社会,如何面对世界?孩子小时候的决断错误可以减少孩子长大后的优柔寡断和决断错误,而孩子小时候的决断错误几乎是没有代价的。

在国外的中国父母们,亲自动手为孩子填写大学申请(表),甚至申请大学的短文(essay)。第一因为他们相信事情很重要,第二因为他们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其实如果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意识到责任重大,就会仔细地考虑,认真地去写。做完后父母给孩子参谋参谋、把把关也未尝不可。这样效果会更好。再者,就是孩子做得有点儿瑕疵又如何呢?父母自己就能保证十全十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不少情况下,父母由于不了解某些细节,甚至会犯比孩子更大的错误也未可知。

对于被管束太多的孩子,如果父母在一旁“监视”,孩子往往首先考虑、猜测父母的想法、反应,而不是首先积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即使父母不在一旁,一遇到问题时孩子可能马上想到向父母求助,或首先考虑父母会有什么想法,是否满意自己的决定。所以,父母只有对孩子“放手”,孩子才能有主见、有创见,才能不人云亦云。

我前面讲的“绳子拴着的大象”的故事在这里也是适用的。父母长期太多、太细的限制使得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空间,到头来孩子长大了就很容易成为那头“大象”,被无形的条条框框所束缚。

放手吧,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孩子们迟早必须学会自立,而迟学会显然不如早学会好。

放手吧,小风小浪只能锻炼孩子而不会有坏处。

放手吧,当心过分的溺爱和过分的管教限制了孩子的才能和智慧。

放手吧,让孩子自己去做他(她)们有能力做的一切。

人是自由的,孩子必将自己走路。

其实前面讨论的一切,都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这几个“自”是我培养孩子的核心思想。

记得在洁良高中毕业时,学校的毕业纪念册上专门给家长留了空白;希望家长给临毕业的孩子写几句话。我当时拿起笔来,不假思索地给洁良写下了“自信、自立、自强、自尊”。那是我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但是没有说出来的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只要能做到这四个“自”,我就放心了。

正如我在前面所言,“自信”是决定一个人前途的关键因素。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本事,那么自己就不会去尝试,不去尝试,就绝对不会有成功。所以,没有自信的人就注定是失败的人,无论他(她)多么聪明,也无论他(她)多么有能力。当然,也如我一再强调的:自信绝不是骄傲和狂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恰当的认识和估计上的。

人的一生,天赋、智力和机遇全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是否勤奋、是否努力就主要取决于自己了。完全寄希望于父母的权力、朋友的提携等想法都是危险的,也是不牢靠的。所以必须牢记:只有“自立”才是根本。自立就是要求自己有智慧、有知识、有才能、有胆识;能够勤奋进取、克服挫折、立身于社会。“自立”不是拒绝父母、亲戚和朋友的帮助,自立强调的是自己要有立身社会的能力。

“自强”意在说明人的一生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而不是靠投机取巧获胜,也不是靠得过且过度日。投机取巧或许能得逞于一时,但必将失败于最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自尊”,“自尊”就是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人就应当是品行高尚的、有爱心的、有廉耻的、诚信尚义的人;有尊严的人就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有尊严的人就是一个坦坦荡荡的人。

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自尊的人,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孩子树立高尚的价值观,而且一定要尊重孩子。即使在严厉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并且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她)的,父母所不满意的是他(她)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不爱孩子。家庭缺乏了爱,孩子就容易缺乏自尊。自尊还要做到有傲骨而无傲气。观念上如果过分低调,父母的自轻自贱都会使孩子缺乏自尊,乃至自信。

享受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

激情是人生命的支柱,是生命之火。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缺乏生活激情的人生是乏味的、偏执的和狭隘的。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天然地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渴望。

读童话故事,孩子沉浸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中;对体育比赛的关注和投入,表现出孩子的活力;对历史哲学的爱好,说明了孩子的深思;唱歌流露出孩子的心情,名山大川激发孩子的赞叹;与父母亲人相濡以沫是天伦之乐。

学习、工作、打拼是生活的要素,但不是全部。张弛必须有度,红花须配绿叶。把学习和事业定位为生活的全部或大部则不仅是单调的,而且是危险的。认为学习、事业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比如高考没有考好、求职失败等,对于缺乏生活激情的人来说,不亚于天塌地陷。

人的一生不仅要学习、工作,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因此,父母不能轻易浇灭孩子的激情之火。不要从父母的角度武断地干涉孩子的活动。比如,那个活动毫无意义,这个对学习没有帮助;那个活动不能当饭吃,这个不能得到什么好处;等等。所以在不特别影响孩子学业的前提下,父母要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激情地享受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

正如我在本章27节“知足、乐观、勤奋”中提到的,“幸福”居住的房间是这样构建的:知足是房间的地板,勤奋是房间的屋顶,生活激情是房间的四壁。幸福和乐观居住在其中。要想拓展幸福空间,我们就需要把地板建得低一点儿、屋顶建得高一点儿。建高屋顶的同时,如果地板抬高更多,反而会挤压幸福快乐的空间,人反倒会更不快乐。生活激情缺乏,幸福空间的面积会变得狭小。

所以我们要适当降低对生活、事业成功的期望值,享受现有每一天的生活;我们要使生活和事业充满快乐和激情,把烦恼扔进垃圾箱。同时,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构建幸福空间之顶———去打拼;也装备孩子让孩子有能力自己去打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