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语文路 我为孩子选书——关于阅读的家校联系(三)
亲爱的家长:
家长们都非常积极,《毛毛虫变蝴蝶计划》下发的第二天,班主任童老师就将书款收齐了。如何让家长的热心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关在于选书。现在,网上各类书目“泛滥”,但常常是“成灾”的。有些,可能是所谓的专家,根据成年人的阅读喜好所指定,够优秀,够深刻;有些,可能是学校里的老师网罗的,古今中外,文学、科学、历史……种类齐全。但大部分的书目都缺少一种魂,那就是儿童的需要。松居直曾言:“关于好书的标准其实是由孩子来决定的。我在考虑图画书的时候,首先重视的是那些真正理解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想法和心情画出来的书。……当然,不是说只要孩子能进入的图画书就是好书,优秀的作品要能表现作者独立的世界,同时,故事的文学性、插图的艺术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专家、教师自己没有读过,没有在孩子那里实践过,就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只要书好,孩子就应该并且可以读。我一直相信梅子涵先生的观点:孩子能不能爱上阅读,关键在于成年人为他们选择了怎样的书。其实,选择了怎样的书,还将进一步决定孩子在阅读中埋下怎样的种子,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正所谓: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朱永新语)。
常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应该读什么书?我会反过来告诉他(她),我可以为你开一张这个年龄段也许适合读的书,但我不保证你的孩子适合。事实上,那个最了解孩子阅读需求的人应该是家长自己啊!同样的,老师也是如此,没有提前的阅读体验就不能贸然推荐,或者最起码应该与学生共读。
书款收齐后的几天里,我终于在当当网上完成了1950元的购书任务,以下是自己确定的选书标准:(选书,在我看来是推动阅读中一门最难的学问,以下标准也仅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供参考。)
一、必须好看。什么是“好看”?这虽然是种非常个人化的感觉,但还是能够找出一些共性的特点。刘颖在《我的故事讲给你听——从阅读到讲述》中提出的三条选书标准便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必须是“儿童的”;第二,必须是“文学的”;第三,必须是“趣味的”。在我看来,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儿童”的“文学”才能使儿童觉得文学有“趣味”,反过来,“趣味”又必须是“儿童的”、“文学的”,否则就枉称为儿童文学。近几年,跟着女儿阅读,跟着学生阅读,看过的儿童文学特别是绘本已不计其数。当看到《中国儿童分级阅读书目》时,我欣喜地发现,那里面的书我大部分都读过了,而且以一位妈妈和一线教师的眼光来判断,其实还有不少特别受孩子喜欢的书籍没有罗列在内。为了方便,这次的书我集中在当当网上选择,虽然单是图画书一类就有几百个页面,但凭着多年给孩子讲故事的直觉,凭着在孩子那里得到过的许多印证,要选一批普遍受孩子喜欢的书并不难。
二、类别丰富。尽量选择风格、内涵不同的图画书,以丰富孩子的体验。除了选购经典的叙事类绘本故事,我还特地选择了部分科学漫画、哲学启蒙书等,希望孩子们不仅能善于享受故事阅读带来的快乐,而且能够拓展视野,激发并维持自己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三、适当分层。开学初,我调查了孩子们的阅读起点,发现与我带过的前一届学生相比,这一届的孩子阅读起点更高。全班的平均识字量达到了230个左右,45.4%的孩子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因此,除了图画书外,我特地选择了部分注音读物,以及浅显的无注音儿童小说。以满足这部分孩子的需求。
在接下来的每一天,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充分享受吧!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温暖生动的阅读中成长。
附:第一批购书目录: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