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蜗牛 要金星星,不要灰点点——跳跳的故事(十)
今天,与孩子一起分享了绘本《你很特别》。这真是一本很特别的绘本,不像一般儿童绘本那样色彩绚丽,棕黄色为主基调的书页透出一种木头的质感。我以为孩子不一定喜欢,因为觉得画面太过朴素,情节过于简单,而内涵又太过深刻。与其说是给孩子看,不如说更适合家长读。是提醒父母内在成长很好的读本,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正确地教育我们自己,非常重要。关切我们自己的再教育,远比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和安全焦忧来得更迫切。”(《一生的学习》)是啊,父母成长了,才不会给孩子贴标签,无论是金星星还是灰点点。因为孩子不需要任何标签,他就是他,她就是她,是最特别的、唯一的他(她)自己。在造物主的眼里,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特别的。
这让我不得不又提到跳跳,这可爱家伙今天听完故事后又自顾自地跑到电脑前,试图自己再点点鼠标,似乎对今天的故事很有兴趣。我忍不住提醒:跳跳,电脑是老师的,你又随便上来,要被批评了!谁知这家伙也不看我,似乎自己给自己下定决心似的郑重其事地大声说:“不要被贴灰点点,要贴金星星!要表扬不要批评!”说完也不等我回答,自己跑回座位坐端正了。眼前的他就是一个多么特别的孩子啊!他学习并接受拼音的速度比所有孩子都快,当天的拼读练习,他能一字不误而且异常熟练,他对题目的理解力也超强,我才讲第一题,他常常第四第五题就做好了,而且除不够精细外基本能做对。对大部分孩子而言并不简单的学习内容,对于一节课几乎不抬头,而且手上总有忙不完的事在做的他来说,却是如此简单。但对一般孩子来讲很简单的融入集体,像普通人那样守点规则对他而言却千难万难。
课后,我不禁翻看起蒙特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翻到“偏离正轨”这一章,试图寻找一点启示。在这一章中,蒙特梭利描述儿童几种典型表现:神游、障碍、依赖等等,每一种所述的特点都和跳跳有些像,可又不完全像,而且让我惊异的是,蒙氏称这些行为哪怕在很小的时候发现都很难治愈。她说:“一个人不可能会被微不足道的东西引入歧途。这种东西在所谓的爱与帮助的伪装下,在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蔓延开来。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应归咎于成年人的盲目,这种毫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会对儿童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可见,蒙氏把很大部分的原因归于“环境与教育”。而最可悲与无奈的是,作为教育者的父母与老师,虽然懂得这个道理,但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抱着“爱与帮助”的好心却难免错误百出。孩子啊,你们就是一个个巨大的秘密,教师、父母啊,在付出爱的同时得破解多少如何去爱的智慧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