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语文路 触摸汉字个性
这两天,一直捧着瑞典汉学家林西莉(瑞典名字是塞西丽亚·林德奎斯特)写的《汉字王国》,先生几次对我嗤之以鼻:“这种书你都看外国的?”我还真不是崇洋媚外,研究汉字的书也看过一些,但起码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一本能像《汉字王国》那样吸引我的,因为它“文字通俗、图文搭配巧妙、选择的字与古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确实是一本有趣而实用的汉语知识读物。最重要是的,读着林西莉散文式的语言,她总能帮我回答孩子们常常提出的这样的问题:这个汉字为什么是这样子?
王尚文先生曾经批评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扬短避长导致了汉字难学,即扬汉字表音之短,避汉字表意之长。汉字表意,这个道理小学老师都懂,哪怕是学生也懂,不然不会常常问“这个汉字为什么是这样子”了。我认为造成“扬短避长”之势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作为汉字启蒙教师,缺乏系统的汉字学培训,从小学到师范,这些教授汉字的老师,其实自己都没有接受过多少汉字学方面的培训,因此,他们时常回答不了关于“这个汉字为什么是这样子”的问题;其二,教师的教学用书基本没有起到可以参考的作用,许多教学教参书中有关识字的教学目标都是这样表达的——认识几个生字,会写几个生字,至于是怎样几个字,很少有可以借鉴的分析和答案;其三,缺少像《汉字王国》那样的科学而又有趣的专业书籍,哪怕是《说文解字》这部公认的伟大作品,也有其局限性,因为许慎写这部作品时甲骨文还没有出土,所以有些理解是片面甚至错误的。
分析这些理由并非为小学语文教师辩解,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我们自身内存的缺乏,才更加显出加强汉字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性,“教师要先改变,要从‘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转变”(摘录自《教师月刊》2012第4期工作《学习共同体: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权》佐藤学)。同时,在教学上也应当努力引领孩子,通过字源、字义、字形、字音等解读,去触摸一个个汉字的不同个性,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改善识字教学的效果。
字源·个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不仅外形美,而且内涵丰富。一本小小的《汉字王国》,林西莉写了八年的时间,她对最基本的汉字都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探究,以外国人的独特视角,透过汉字的造型来源,道出了许多连我们自己都不曾留意的中国文化。正如她在引言中特别指出的,从汉字的象形结构中去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就能从汉字的形象中悟得其意蕴,也就能更加理解和记住汉字。她的见解真的很有道理!在“人和人类”这一章里,她对“自”的解读就非常有意思:
初夏的一天,我沿着北京的北海骑车,在人行道旁遇到这样一出小小的插曲。在老城区的许多地方房屋建在高出马路的台阶上,孩子们坐在外边写作业,老人缝衣服等等。在房子的外面有人修了特别好看的小花圃,和双人床差不多大小。玫瑰飘香,蔓生植物爬向屋顶。在架子上有仙人掌和兰花,还种着几盆青蒜。墙上有鸟笼,小鸟争相鸣叫,好像要超过汽车和丁丁当当的自行车铃声。
每次经过这里,我总是慢慢骑,以享受这伊甸园式的情调。这一天,一家人正坐在小板凳上吃晚饭,我跳下车,和他们谈论起花。
“是谁修了这个花圃?”我问。
男人自豪地笑了,指着自己的鼻子:是我。
在相同情形下,我们瑞典人可能会轻轻拍拍胸脯,但中国人恰恰是指着鼻子。这种手势由来已久,因为汉字的“自”最初的意思是“鼻”,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有鼻翼和鼻梁。我们西方人的鼻子比面部突出很多,所以我们考虑它自然会想到侧面。中国就不是这样,那里绝大多人的鼻子在脸上并不突出,对他们来说正面图最能表现鼻子的特征。
原来“自”是一个鼻子,难怪“鼻、息、臭”里都有一个“自”。追根溯源,发掘的不仅仅是汉字的丰富内涵,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这让我想起了《数星星的孩子》(人教版第四册)一课的“汉”字,我们都知道了张衡是汉朝人,汉朝的“汉”便是这一课要求识记的生字之一。那么这个简单的“汉”字你曾关注过吗?为什么我们被称为“汉人”,写的字叫“汉字”,说的话叫“汉语”,这跟汉朝有关系吗?在查阅了百科资料后,果然发现,原来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疆土辽阔,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而到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当这些故事内容以富有童趣的语言被我穿插入“汉”字的教学中时,孩子们记住也就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文字符号了。
字义·个性
记得前几年,我参与编写一套华文教材的初级本,在其中一篇文章正面设置了一题“量词训练”,被专家认定为过难。其中一位专家讲了一个关于老外学量词的笑话:
在解释“一条好汉”时,老外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一条好汉,意思是一个瘦而高、相貌好看的男人。”因为他们把“一条”理解为长而直,当然是瘦而高,至于好汉,理所当然是好看的男人了。老外还常常把一条裤子说成“一对裤子”,理由是裤子都有两条裤腿,两条即为一对,因此没错。
当然,此类量词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只是习惯的口语而已,根本不算难题,但这样的笑话起码从一个侧面指出了汉字“字义”的丰富性,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引起关注,尤其要关注“不同的汉字可以有相同的意思,相同的汉字却可以有不同的意思”等等字义的个性表现。以下是我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人教版第三册)中一个“困”字的教学片段:
(在小鱼形的卡片上巩固生字学习生字,并将小鱼图片随机贴在黑板上)
师:这就是小鱼搁浅在沙滩上的情景啊!课文是这样写的:他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齐读)
师:“困”是我们第五课学过的生字,当时课文是这样写的,出示:“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齐读)引导复习“困”在这里是“困倦,疲乏”之义。并在课件中出示字典中该字这一义项的放大图。
师: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是指它们累了,想睡觉了吗?(边说,边在黑板的小鱼图片上画一个个浅水洼)
生:不是,是被包围住了,回不去了的意思。
生:这个困字里的木就像是小鱼,方框儿就像是浅水洼一样。
第二次出示字典放大图,让学生懂得“困”其中一项字义就是“被包围住”。
师:“小鱼仅仅是被包围住了吗?”
精读第一自然段,品读小鱼的孤独、难受,面临生命危险的句子。再来理解“困”在此句中真正的意思。即“陷在了艰难和痛苦里”。(再次出示相应的字典义项放大图)
师:(课件出示图片:屏幕上方是大量小鱼困死在沙滩上的情景,屏幕下方是新课引入环节中出现过的多幅人们忙着救助大型海洋动物的图片)同样是被困的海洋动物,它们的遭遇有什么不同?
看上下两组图,交流,讨论,小结。
当时,我在网上查小鱼搁浅的图片资料,结果百度中输入“搁浅”两个字,跳出的全是大型海洋动物的新闻图片,而且几乎每一幅都有人类在救助。你看,正如哲学的观点,生命是不可能绝对平等的。而文中小男孩最让人感动和震憾之处,就在于他以“生命平等”诠释了这一单元“珍爱生命”的主题,这就是该课具有个性价值的人文内涵啊!如何渗透和感悟呢?我将文眼定在了一个“困”字上,让孩子们经历了从“发现—受阻—探究—洞悉”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融入了字典的使用,进一步明确同样的汉字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字形·个性
曾经听一位优秀教师教学“喜、重”两个字,这是《父亲和鸟》(人教版第三册)一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教师将“喜、重”这两个生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生字的横画用红色显示,引导孩子们发现它们在字形上的共性特点:横画多。然后指导孩子们在书写时注意两个要点:(1)“横多距离等”,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我们都知道,横画可以说是汉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笔画,引导孩子写好横画多的字,可以使学生迁移运用,写好一大批这样的汉字。
字音·个性
林西莉在《汉字王国》中非常生动地讲述了“卜”字读音的来历:古代这个字读“噗”——当甲骨裂开时就发出这样的声音。
问卜的人磨光一块骨头,通常是一块牛的肩胛骨或龟的腹甲,在上面挖一排一排的深槽。他们大声地向祖先喊着商王的问题,同时将一根烧得通红的桐棒放到槽里。由于太热甲骨会出现裂纹并发出清脆的响声——人们称甲骨“说话”。
汉字虽然不是表音文字,但也有非常有趣的字音现象。尤其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区别,多音字,轻声变调的规律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难点。比如《松鼠和松果》(人教版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平翘舌音在同一句话中高度密集,是我们江南地区孩子的难点。为有效突破,我在一开课时便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出示松鼠的贴图)看,这是——松鼠,谁来亲热地叫叫它?(提醒区分平翘舌音)
师:谁能给“松”字再找个朋友?
生:松树(出示松树贴图,练读:松树)
生:松果(将松果图贴于松树上,练读:松果)
师:松鼠、松树、松果之间有着亲密的联系呢,你能先择其中两样连起来说一句话吗?(松鼠爱吃松果;松树是松鼠的家;松树能结出松果。)
师:只有栽下松树,才能摘到松果吃哦!(强化练读:栽松树、摘松果)
在很多次的向初高中语文教师的调研中,我们总听到一个他们共同的希望:没有别的,就希望小学老师教好常用字,减少孩子的错别字。是啊,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作为汉字启蒙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努力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引领孩子去触摸它们生动的个性,从而使孩子们爱上汉字,爱上祖国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