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一 展开文学的翅膀诗意地在蓝天上飞翔——领你步入文学之门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成为这本书的热心读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文学,了解有关文学的基本知识,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并品尝文学创作的乐趣。
一、文学和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
什么是文学?《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通过文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的特征就是:通过作家的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之中,它是一种艺术创造,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现实。根据文学的定义和特征,我们不难推断,我们常见的说明文、议论文、简单的记叙文(纪实类)还有各种类型的应用文就不属于文学作品的范畴。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属于文学作品呢?
我浏览过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大约有五分之三的篇目属于文学作品。像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就是文学作品;再有像我们学过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郑愁予的《雨说》等诗歌也属于文学作品;还有我们最喜欢读的小说,也是文学作品,像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高尔基的长篇小说节选《童年的朋友》,以及节选自四大名著的许多篇目,都是我们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还有一种体裁是戏剧文学(剧本),也属于文学作品,像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老舍的话剧《龙须沟》,歌剧《白毛女》,京剧《打渔沙家》等都曾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总结以上我们列举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就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
二、文学作品的作用及对我们的影响
当代作家赵丽宏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曾这样阐述过文学的作用及对人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认为,“读可以兴,可以观(即‘观风俗之盛衰’)”;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更是巨大的。著名诗人歌德曾这样描述他阅读莎士比亚作品时的感受:“当我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时,我好像一个生来盲目的人,由于神手一指而突然获见天光。我认识到,我极其强烈地感到,我的生存得到了无限度地扩展……”俄国作家赫尔岑则认为:“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得上整整一所大学。”我给大家举一个我身边最现实的例子。我的女儿今年11岁,很淘气,所以也就免不了常受点皮肉之苦。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她在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妈妈跟她的同事在闲聊,我无意中听见妈妈说,她从未打过人。当时我真想站出来指证她在撒谎,因为她经常打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尽管我一再向她解释,可收效甚微。有一天,我突然读到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写得非常感人。于是,我就把这篇文章悄悄地放在我女儿的书桌上。她看过后,对我由怨恨转变为理解和感激,并写了一篇读后感,题目是《打,也是爱》。从我女儿的变化中,我看到毕淑敏的这篇文章对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隔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我把这篇文章发给我的学生,同学们读后颇有感触。(附:毕淑敏的散文片段。)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片段)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颤抖。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你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举起我的手……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再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你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来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要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分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我多么不愿意打你,可是我不得不打你!我多么不想打你,可是我一定要打你!这一切,只因为我是你的母亲!”
毕淑敏的这篇散文使学生明白了为人母的一片苦心。为了让学生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读懂母爱的内涵,我又找了一些关于母爱的文章读给他们听,并引导他们去回忆与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十几年来母亲的疼爱、呵护感动着同学们,大家纷纷述说着母亲的故事,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我趁热打铁,让他们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果这次作文学生写得精彩纷呈,感人至深。下面选取马玉同学的《流泪的日子》和赵云霞同学的《爱在雨中》,让我们从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中去体会那浓浓的母爱。
流泪的日子
纸坊初中 马 玉
“快起床,七点了!”“什么?七点了!你就只知道卖菜,干吗不早回家叫醒我?”我对着妈妈大吼。妈妈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似的自我检讨说:“这不,今早上菜下得不快,六点半多了,才来了两个菜贩子。他们一再砍价,为了不耽误回家喊你起床,我赔本把菜卖了,可还是回来晚了点……”“别再唠叨了,我不吃饭就是了!”“那可不行,不吃早饭,一上午你撑得住吗?回来的路上,我去面包房给你买了刚烤好的面包,快吃还来得及。”我不依不饶地说:“不吃,就不吃!”妈妈近乎哀求地说:“好闺女,都是妈不好,可你总不能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呀!”我本想继续将争执扩大化,可看到盘子里黄灿灿的面包,我还是禁不住诱惑,狼吞虎咽地把它解决了,然后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学校飞去。谢天谢地,还差五分钟,没迟到。
上午第四节体育课上,烈日炙烤着操场。我们刚跑了两圈,一个女同学就晕倒在地,原来这个女同学没吃早饭。这时我猛然记起早上母亲哀求我吃面包的情景,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中午放学后,我拿着英语课本回家,想趁午睡时间临阵磨枪,以应付下午第一节课的单词听写。可起床后我便匆匆赶到学校,谁知竟忘了带课本。预备铃响后,我才想起课本还在我的床上,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英语老师可是全校出了名的严师啊。我绝望地望着窗外。突然,风尘仆仆的妈妈出现在了教室外面。
接过妈妈送过来的书,高兴的我不知说什么好。妈妈舒了一口气说:“快去上课吧,我要去菜市场。”自从爸爸卖菜被车撞了以后,妈妈便从爸爸手中接过了那辆谋生的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已是三个春秋了。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听着三轮车发出的沉闷的“嘟、嘟”声,我的泪又流了出来。
晚上要开家长会,我不知道自己那可怜的成绩会让妈妈有多伤心。我忐忑不安地做着种种猜测。可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妈妈的一项决定:“我已经给你请了家教,从明天晚上开始辅导你。”“请家教?那得多少钱?我班赵明他爸给他请了家教,一个月需要400多元钱呢!妈,你卖菜一个月还挣不到400块呢!能请得起吗?”“能!钱的事不用你管,我会想办法的,只要你能把成绩赶上去就行。”
望着妈妈坚毅的神态,我禁不住泪如泉涌……
简评:
文章波澜起伏,以情感人。妈妈对女儿无私的舐犊之情,换来了女儿对妈妈的理解与感激。三个片段,三次流泪,前因后果,水到渠成,体现了小作者构思的巧妙。
语言朴实无华,真正做到了平淡中见真情。
(原载2004年8月《学习方法报》)
爱在雨中
纸坊初中 赵云霞
深秋的一天,我从城里坐车回家。刚一下车,狂风夹杂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眼睛睁不开,举步也艰难,好在不远处有一闲置的简陋小棚,便急奔过去。
雨,仍哗哗地下个不停;风,仍越刮越来劲,仿佛有意跟我们赌气似的。小小的棚底下已聚了四五个人,眼巴巴地望着不知疲倦的雨。
突然,一个抱孩子的大嫂小跑着穿过马路,也挤进了这小小的避难所。我往里挪了挪身子,给这母子多留了点空间。
大嫂浑身上下都被雨淋湿,几绺头发紧贴在前额,脸色有点发青,鞋子上沾满了泥浆。怀里的孩子被雨披裹得严严的,隐隐露出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孩子睡着了,睡得那样香甜。也许孩子的梦中正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呢。
一阵风袭来,大嫂打了个喷嚏,孩子像被惊动了,抖了抖身子。她下意识地抱紧了孩子,用冒着热气的双唇吻了吻孩子的脸蛋。孩子一脸的舒畅,那樱桃般的小嘴还吮了吮。
天渐渐黑了。风雨特别眷顾这天气,迟迟没有离开的意思。等得不耐烦的“难民”一个个勇敢地冲了出去。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和这母子俩。看大嫂一脸的焦急,我随意地跟她交谈着,以打发这无聊的时间。
孩子酣酣地睡过一觉后醒来,竟大哭起来。任凭大嫂和我怎么哄,都不停歇。大嫂歉意地对我笑笑说:“大概是饿了,麻烦你给我抱一下孩子。我去找点吃的。”我接过孩子,大嫂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套在孩子身上,又用雨披裹紧孩子,而此时的大嫂,上身只剩一件薄薄的短袖衫。跟我道别后,义无反顾地冲进了茫茫雨幕中。
望着她一步一滑远去的背影,我懂得了什么叫母爱。
简评:
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歌颂母爱的文章比比皆是。可选择怎样的题材,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雨中景,写孩子的酣睡,实际上都是为了表达伟大的母爱。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原载2007年第三期《文苑》)
读了以上两篇习作,我想,大家对自己的父母应该多了一份理解、感激和尊敬吧?这就是文学作品的作用。
再如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曾经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像我们都很熟悉的张海迪、史铁生、邰丽华等就是在保尔·柯察金那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格鼓舞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自我,步入了辉煌;读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十三岁就被北京大学外语系破格录取)会引起我们对北大的热烈向往,向北大、清华进军就会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会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拳拳热爱之情和对少年的殷殷期待之意,努力奋斗、报效祖国之热血便在心中沸腾;读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会让我们看到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有人说,一个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我曾写过许多篇歌颂人间真情的文章。这些作品除了感动过自己外,还感动过、教育过、影响过很多的人,如《跟父母说句暖心的话》,就曾经让许多人深感惭愧,意识到自己对父母所说、所做的太少。
跟父母说句暖心的话
春节过后,与一朋友闲聊,她突然问我:“你问你的父母‘过年好’了吗?”我不以为然地说:“跟他们还用得着那么客气吗?孩子替我们问问就行了。”不料,朋友郑重其事地说:“不对,我以前也跟你犯了一样的错误。今年我才知道对父母来说,这三个字很重要。”接着她向我讲述了今年正月初二回娘家的事。往年总是全家一起到,于是催促孩子快问“姥姥、姥爷过年好!”自己就免了。而今年由于自己比丈夫和孩子早到家,因此没有“代言人”了。望着父母那期待的眼神,她鼓了鼓勇气说了句:“爹,过年好!娘,过年好!”没想到她的母亲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父亲也忙背过身掩饰着激动走开了。
朋友的讲述像酵母一样苏醒了我的记忆。正月初六那天,我们兄妹相聚在父亲家里。自从母亲病逝后,我们对父亲多了一份依恋和孝敬。我们将带来的鸡鸭鱼肉摆了满满一桌子。三哥拿出两瓶五粮液说:“今晚我们每人给父亲端两杯酒,并且每端一杯酒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敬酒开始了,酒杯在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中传递着,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二哥也动情地说:“爸,您是最好的父亲”,“您要保重身体,您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父亲的眼里含着幸福的泪花,不时掏出手帕来擦拭,端酒杯的手一直在颤抖着。在这之前我们从未见父亲这么激动过。当我把价值几百元的羊绒衫送到他面前时,他没这么激动;当哥哥们请他住进宽敞舒适的楼房时,他也没这么激动;甚至当我们把数额不小的一笔养老费打到他的工资卡上时,他仍没这么激动过。我们都习惯了他的泰然处之。多年的戎马生涯,练就了他钢铁般的性格;七十多年的风雨沧桑,砥砺了他遇事沉着、淡泊平和的心态。我们都认为,对父亲而言已没有什么值得他大喜大悲的事了,可那晚他真的很激动。而他激动的原因,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绝不是我们给他端的酒,而是那些从我们心底流淌出来的对他的真挚祝福和由衷感激。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从小所受的也是“见了爸爸问声好,见了妈妈问声好,哥哥嫂嫂也要问……”的教育。可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类似“过年好”等问候语祝福语的内涵后,我们会毫不吝啬地把这些话语抛向我们身边的每个人,而对最应该得到问候的亲生父母却吝啬了。可我们谁也不承认自己吝啬,因为我们总是尽一切可能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我们对为自己操劳一生的父母也是深怀了一生一世的感激。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感念着父母艰辛如海的养育之恩,泪水顺着脸颊悄悄地滑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祈祷父母平安幸福。可当我们真正面对他们时,那在脑海里过滤了无数遍的话语却总是羞于启齿。我们的父母期盼的也许不是一件衣服、一盒营养品、几张钞票,而只是儿女们发自内心的深情问候啊!
为人父母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的孩子刚刚能分辨是非的时候,我们不厌其烦地问他:“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不管孩子的回答是单项选择还是双项选择,我们都会欣慰好久,似乎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同样是父母,他们为子女操劳了一生,他们何尝不想知道自己在儿女心目中的位置,听听子女对他们的评价。而做儿女的在别人面前可以侃侃而谈、彬彬有礼,在父母面前却常常是那么深沉含蓄。直到有一天父母突然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才椎心刺骨地痛悔有多少话还没有来得及倾诉。这时,即使你哭哑了嗓子,流干了眼泪,也难以表达心中的遗憾。
1999年央视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唱进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坎上,我们何不再来一曲《跟父母说句暖心话》呢!
虽说是至亲不谢,可我们与父母血脉相连。父母用生命把我们哺育,面对这份亲情,难道我们不应该说“爸爸妈妈,谢谢您”吗?
虽说是大爱无言,可眼见着青丝变白发,他们的付出已太多。面对这份深爱,难道我们不应该说“爸爸妈妈,我们爱您”吗?
虽说是沉默是金,可话不说不知,好言一句三冬暖。面对着生命之火渐燃渐弱的亲爹娘,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他们说句暖心的话吗?
(原载2006年6月26日《现代教育导报》)
“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去世后,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写下了《娘,您走好》这篇散文。每一个读过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行孝当及时”。
娘,您走好
娘走了,在她70岁的年轮刚刚起笔时,就带着周身的疼痛和对儿女们无尽的牵挂离开了这个对她不公平的世界。
娘走了,在那个天空中飘着雨丝,也飘着忧伤的凌晨,在她眷恋地看了儿女们最后一眼后,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娘啊,从此后,女儿的心里话要跟谁说?娘,您昨天不是说要到女儿的新家去住一阵子吗?还说明年春上要把家里的那块菜地改种成花生……
娘走了,把深深的遗憾留给了女儿,乌鸦尚知反哺,寸草尚报春晖啊!可女儿还未来得及给娘洗一次脚,为娘铺一次床,还未来得及亲手给娘织一件毛衣……娘的头发还未全白,娘的牙齿还一颗也没有脱落,我们兄妹四人每次回家的日期娘记得最清楚……
娘走了,我成了断线的风筝。我恨苍天太冷漠,既然成全我们做母女,为何只赐给我们35年的尘缘?生离,总还有再见面的希望,而死别呢?纵使找遍天涯海角,也难觅慈母的踪影。
从此后,娘和我隔了厚厚的黄土,我再也听不到娘唤儿乳名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娘翘首企盼我们归来的身影……
娘走了,没有庄严的葬礼,没有沉痛的悼词,但娘享有人世间最宝贵的眼泪,那是我们捧出的心之珍品啊!焚上一柱香:“娘,您走好!”燃上一锭纸:“娘,您收好!”念了一段又一段心灵的佛语:“娘,来世我们还做母女!”
送娘一程又一程,一程比一程凄凉,一程比一程涕零。啊,青山依旧,小河依旧,杨柳依旧。可是,娘走了,家,不再依旧。
(原载2003年11月5日《潍坊日报·临朐版》)
再有我的《领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这篇文章,之所以获得了全省“面向21世纪我们怎样做家长”征文大赛二等奖,就是因为它对家长们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失败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领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
为迎接“全县少年儿童歌舞大赛”,我六岁的女儿每天早出晚归,回家后还要对着镜子认真演练,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看到她那天真、稚气的神态,做母亲的由衷地感到喜悦。
每天早晨,女儿醒来后的第一句话便是:“离比赛还有×天啦!”可到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她很反常。回家后,没有像往常一样演练节目,而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饭也吃得很少。我问她是否不舒服,她只是摇头,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带着满腹的疑惑,我蹑手蹑脚地凑到女儿床边,只见她睁大着眼睛,长长的睫毛上泪光点点。发现我后,竟一头扑到我怀里,失声大哭起来。等她稍稍平静后,我问明了原因。原来参加排练的五个同学中选拔四个到县城参加比赛,而被淘汰的恰好是我的女儿。望着孩子委屈、疑惑的目光,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是啊,六岁的孩子本不该过早地品尝失败的痛苦。可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失败和挫折并不因为孩子的幼小、纯真就不降临到她身上。尽管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阳光灿烂的明天,可孩子总是要长大,要走向社会的。21世纪的天空并不都是湛蓝的,等待他们的同样会有凄风苦雨。所以,成长中的孩子如果经不起挫折和磨难,又怎能去面对将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呢?
带着这份责任,我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析被淘汰的原因,又给她讲述张海迪、韩月、龚昊等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事迹。他们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孩子的心灵。听着听着,孩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并天真地揽着我的脖子问:“妈妈,你说我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吗?”看到孩子走出了失败的阴影,我更加深刻地感到教孩子逆境中成长的重要性。
年轻的父母们,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孩子驾驭生活的能力,因为这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还是卢勤说得好:“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困难和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原载1999年3月28日《齐鲁晚报》,荣获山东省“面向21世纪我们怎样做家长”有奖征文比赛二等奖)
我的学生章琨也曾写过一篇催人泪下的散文《回来吧,爸爸》。他的爸爸读到这篇文章后,感动得双泪横流,终于迷途知返,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终于破镜重圆了。
回来吧,爸爸
九山初中 章 琨
爸爸,在这无眠的夜里,孤灯下我蘸着泪水,含着辛酸,向您诉说。望着妈妈痛苦的面容,我的心开始滴血。爸爸,难道您真的忘了妈妈与你共同走过的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吗?难道您真的要抛弃曾经与你患难与共的妻子吗?
听奶奶说,二十多年前,因爷爷患了麻风病,你们过着见人矮三分的日子。您和我的两个大爷、三个姑姑相继步入大龄青年的行列,可在那谈“风”色变的年代,人们躲之犹恐不及,又有谁敢迈进咱家的门槛!年迈的奶奶愁病了,卧床不起……突然,生活的天空露出一道曙光,驱散了笼罩全家的愁云。那时正值青春妙龄的我的妈妈,一个质朴勤快的农家姑娘,倾心于您的正直和聪慧,毅然与您相爱了。这件事在我们古老的小山村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人们传播着、评论着……面对亲朋好友的热心相劝,父母的武力干涉,哥嫂的最后通牒,妈妈都置若罔闻。历经6年,你们终于喜结良缘。婚后,妈妈为给两个大伯筹办婚事,主动让出自己正住着的两间北屋;又把自己舍不得用的新被褥拿出来,给小姑做嫁妆,难怪奶奶逢人便说:“我们家烧着好香了!”
然而就在我两岁那年,您在给人家盖房时,不慎从楼顶上摔了下来,腰椎三处断裂,脚踝粉碎性骨折。妈妈强忍着心中难言的苦楚,用她瘦弱的双肩挑起全部的生活重担。为了养活我们爷俩,为了给您治病养伤,妈妈跑了多少里路,抓了多少副药,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爸爸,您是最清楚的。那时,我们连吃的都没有,可妈妈为了让您安心养伤,早日康复,瞒着您,抱着我,起大早到十多里外的山村乞讨。为了纯朴的爱,为了阴霾散去后的那片蓝天,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屈辱,妈妈都咬紧牙关忍受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妈妈的精心护理下,三年后,您终于甩掉了双拐站起来了。那时,您含着热泪对妈妈说:“下辈子,咱俩还做夫妻……”
之后的您拉起一支建筑队重整旗鼓,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1986年,妈妈又生下了弟弟。那时,我们家成了全村人都羡慕的暴发户。
可是,爸爸,您并没有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天伦之乐。当大把大把的钞票飞进您的口袋时,您竟迷失了自我。您开始嫌弃妈妈没有文化,厌恶妈妈老得太快;您开始彻夜不归,对村人的非议充耳不闻,对妈妈的以泪洗面熟视无睹。爸爸,您知道吗?自从您向法院提出跟妈妈离婚后,妈妈变得像个木偶人,我和弟弟的学习成绩更是直线下降。我们怎么承受得了这么沉重的打击呢?
爸爸,如果您还是一个热血男儿,如果您的良心还未全部泯灭,请回来吧,爸爸,回到这个曾经给您无数爱意的家!
简评:
这是一篇读来催人泪下的文章,感动我们的是小作者蘸着血和泪写下的真情告白。今天,或许有许多已经离异或正准备离异的家庭,不知他们读过此文后,良心是不是受到了谴责,他们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我们真想对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们说:救救孩子!
(原载2002年3月29日《潍坊日报·临朐版》)
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章感动着读者、感动着家人,人间情更浓、意更切,使我们更加理解、更加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既然阅读文学作品这样重要,那我们应怎样去阅读文学作品呢?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怎样阅读文学作品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很多同学也非常喜欢读小说,晚上躲在被窝里看,上课藏在桌洞里看。但这些同学大部分是被故事所吸引,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只关注故事情节,只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同样是阅读文学作品,有的同学则与之迥然不同。他也喜欢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但他首先关注的是作品通过故事所表现的人物,实现的主题,寄寓的情感;他更愿意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营造的氛围,揣摩作品创设的意境,甚至还会展开联想与想象,联系自己的实际,从而再造形象,抒发感慨,进入一种创造阅读的境界。我就常常进行这种创造性阅读。比如,在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描写父亲爬过铁道给他买橘子的片段时,我就想到了我的父亲。我觉得我的父亲比朱自清的父亲还要伟大。朱自清的父亲是个胖子,他要爬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显得很艰难,而我的父亲曾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给我买山鸡补养身体。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歌颂我父亲的散文——《父爱深深》。
父爱深深
又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日子,我站在浊浪滚滚的堤岸,眼前又叠印出二十年前父亲为了我与洪水搏斗的一幕。
高三下学期,我跟着感觉走进了情感的沼泽地。结局可想而知,高考预选时,我只高出分数线0.5分。这对一向心高气傲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我实在承受不了这么沉重的心里负荷,便选择了退学。
当我踏着一路泥泞回到父母看护的果园时,面对父母的嘘寒问暖,我无言以对,只一个劲地流泪。父亲看到我单薄的身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有什么委屈跟你娘说说,我去老家捉两只老母鸡给你补补。”什么!去老家?那可要趟过一条百余米宽的大河,何况几天来连降暴雨,河水猛涨,父亲又不识水性,太危险了。可任我和母亲怎样劝阻,父亲还是冲进了茫茫雨幕中。
天阴沉着脸重重压向我的心头,湿漉漉的暮色将我包围。我和母亲一边包饺子,一边不时向窗外张望。可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父亲回来。我再也坐不住了,抓起一把雨伞向河边狂奔而去。
一爬上高高的堤岸,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强烈震撼了我麻木已久的心。父亲正把装有鸡的编织带吊在脖子上,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艰难行进着,无情的河水翻滚着巨浪像要将他吞噬。父亲在洪水中晃晃悠悠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看得出,他每走一步都是积攒了浑身的力量。当他好不容易挪到河中心时,水更深了,浪更大了。突然,一个浊浪猛兽般向他扑来,浪尖漫过了父亲的头顶,我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还没等他站稳,又一个巨浪咆哮着恶狠狠地席卷过来……
望着父亲摇摇欲坠的身影,一股痛彻肺腑的悔恨涌上心头,我使劲抽打着自己,把雨水哭成了泪水,把泪水哭成了雨水……
父爱的浮力永远高过河水,纵然冲出了几十米远,父亲还是终于爬上了岸。父亲的拳拳爱心使星儿终于摆脱了夜色的羁绊,两个月后,我接到了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二十年过去了,那条河一直在我的血脉中流淌着,如乳似血,点点滴滴跳动在我的心窝,给我以春的活力和生命的源泉。
(原载2003年3月10日《齐鲁晚报》)
同样,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背影》后,我让他们在认真品读的基础上,睁开眼睛看自己的父亲。于是,他们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像陈丽丽同学的《农民父亲》,申赛男同学的《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等。
农民父亲
纸坊初中 陈丽丽
雄鸡报晓,惊扰了夜的春梦。当村庄还睡眼蒙眬时,父亲下地的脚步已踩弯了田间的小路。
随着父亲的镢头在晨光中有节奏的起落,脚下的土地便翻滚起朵朵浪花。待霞光四射时,新翻的泥土便芬芳在清新的空气中,陶醉了父亲那颗疲惫的心。尽管春天的早晨春寒料峭,父亲的额头上却滚下了粒粒“珍珠”。我不知道多少颗这样的“珍珠”才能换来一张皱皱巴巴的学费。
“爹,歇会吧,看您热的。”父亲停下来,点上一支烟咂着。透过迷蒙的烟雾,我第一次仔细地打量父亲:才刚过不惑之年的父亲已显出了不该属于他的苍老,蚯蚓似的皱纹不知何时已爬满了他的额角,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弯了他原本挺拔的腰身。10岁的妹妹突然夭折,瘫痪在床的奶奶需要照顾,不负责任的母亲弃他而去。少不更事的我曾一度受母亲的影响鄙视过自己土里土气的农民父亲,以至当父亲顶风冒雪步行十多里山路赶到学校给我送饭时,我竟然没勇气当着同学的面叫一声爸爸。我听不懂父亲的叹息里包含的辛酸,读不懂父亲的沉默里蕴藏的无奈。当父亲一时凑不齐我的学费时,我对着他吼过,甚至还负气离家出走……
趁父亲的旱烟还没燃尽,我迫不及待地举起镢头,学着父亲的样子,使劲刨下去。“咣当!”镢头与青石碰撞在一起,蹭起几颗小星星,极尽嘲笑我麻木的臂膀。原来,农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我忽然觉得一身泥土的父亲很伟大。黄土地的目录中,父亲俨然一位名副其实的乡土诗人,镢头耕耘诗句,汗水加注标点,平凡的日子在他勤劳的手中酝酿成一首感情浓烈的诗篇。
简评:
读罢本文,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的深沉歌声,个中滋味难于言表。但从作者质朴的诉说中,分明让人感到一种震撼。
“父爱如山”是源于他的沉默与寡言。父亲虽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但从背负家庭沉重的负担,顶风冒雪步行10多里山路送饭的父亲身上,我们读懂了深沉的父爱。
(原载2003年3月30日《临朐教育》)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
纸坊初中 申赛男
农历3月14日是爸爸的生日,也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日子。因为爸爸早就夸口说,等他生日时,带我和妈妈、哥哥去县城逛超市,并且允许我们每人挑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礼物。
在兴奋了十几天后,终于盼来了爸爸的生日。
吃过妈妈煮的鸡蛋后,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县城最繁华的超市。一进大厅,真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多亏爸爸作向导,领我们先参观了珠宝区。柜台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首饰,每一件做工都那样细致,式样都那样别致。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枚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它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全家人的视线,妈妈更是睁大了双眼。爸爸问妈妈:“喜欢吗?喜欢就买下吧!”妈妈说:“喜欢是喜欢,可就是太贵了。”我们都明白妈妈的心思,便怂恿着爸爸给妈妈买下了这枚价值不菲的戒指。
还在妈妈挑选戒指的时候,我的心就已飞到了玩具区。架子上摆放的各式各样的玩具,个个都让我爱不释手。最终,我选择了一个小房子样的储蓄罐。它里面藏着一只可爱的小花猫,门前有一个按钮,只要一摁那按钮,门便自动打开,小猫一下子扑过来,像要抓老鼠似的抓住钱币,机灵极了!
来到食品区,货架上摆满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可我只有眼羡的份。因为爸爸有言在先,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倒是妈妈最了解她的“馋猫”女儿,跟爸爸求情说:“再让她拿一包食品吧?”得到允许后,我拿了一小包巧克力豆。本来已很满足,可哥哥却嘲笑我说:“真是个小傻瓜,既然爸爸妈妈让你拿,你为何不拿大袋的呢?”经他这么一忽悠,我也有点后悔。可一想到这已经是自己的额外收获了,心里顿时豁亮了许多。
哥哥确实是聪明,挑了一个“兔巴哥大礼包”,里面有十几种食品。
现在只有爸爸两手空空了。我们一个劲地问他想要什么礼物,可他只笑不答。我们只好像忠实的老臣一样,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爸爸踱到一副拐杖前时,停了下来,拿起来仔细地端详着。哥哥开玩笑说:“爸爸,现在买拐杖,早了点吧!”我在一旁嗤嗤地笑起来。爸爸说:“孩生日,娘苦日。买下这副拐杖,送给你奶奶吧,她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我和哥哥羞愧地低下了头。突然,不见了哥哥的踪影。待他再出来时,他手里的大礼包变成了一把电动剃须刀,这正是爸爸所急需的。我望着手里的储蓄罐,打定了一个主意:我要把爸妈给的零花钱攒起来。等我生日时,也给他们买礼物。
简评:
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形象地刻画,生动地描写,让我们每一个读者都受到了深深的教育:心中装着子女、长辈,唯独没有他们自己,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做子女的,又该怎样回报呢?小作者善于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挖掘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原载2005年5月第5期《小葵花》,获全县“六一”征文比赛一等奖)
我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学会深层次地阅读文学作品,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
以上我讲了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那么大家想不想试着去创作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创作文学作品。
四、如何创作文学作品
这一部分内容,我想主要根据自己的创作体会跟大家谈一谈。
(一)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先要有米,作文也得先要有“米”,“米”就是写作材料。“米”从哪里来呢?简单地说,“米”来自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米仓,要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必须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艺术大师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半伞之助,一语相劝,一次乘车,一次外出,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神态都可以创作出文学作品。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散文,题目是《三张奖状》。那篇散文的写作材料就是来源于一个眼神。一个没有评上三好学生的同学眼中流露出的那种既羡慕又忧郁、既自卑又无奈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心涌感动,挥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张奖状
班主任正在组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活动,为下午的年终表彰大会做准备,这可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悲喜剧啊!
作为任课老师的我闲来无事,漫步在校园的走廊上捡拾记忆的碎片。忽然,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伴着“老师”的喊声惊扰了我的思绪。待我回头看时,却见三个我不认识的男生气喘吁吁地冲我跑来。跑到我跟前,前面的那个高个子男孩拉开校服拉链,从怀里掏出一张空白奖状,另两个男孩也做着同样的动作。就在我愕然之际,他们几乎同时恳求我说:“老师,给我们写张奖状吧!”我迷惑不解地问:“你们的奖状是从哪里弄来的?”“在门口的小卖部里买的。”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心思,便严肃地说:“奖状可不是随便写的,再说未经学校盖章的奖状也是无效的。”“不要紧,只要能拿张奖状回家过年,我们的父母就会很高兴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善意的欺骗,可我的心却分明有了一丝的感动,只是还犹豫着。这时,那个高个的男生近乎哀求地说:“老师,您就给我们写张吧!您不也有孩子吗?”
是啊,我也是孩子的妈妈,我应该理解孩子的心情,他们不也盼望着能给妈妈一份惊喜、一份骄傲、一份安慰吗?可他们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趾高气扬地拿着奖状回家,只能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聊以自慰,可谁又能否认他们也同样有孝心、自尊心、上进心和荣誉感呢?我不能再板着面孔训斥他们“做人要诚实”了。
来到办公室,我逐一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正如我所料,他们是属于“差生一族”的,是被老师、同学们遗忘的一类。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在征求了他们意见后,我分别在奖状上给他们写上了“王刚同学,在全校乒乓球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特发此状,以资鼓励”;“张晓伟同学,在全校诗歌朗诵比赛中获二等奖,特发此状,以资鼓励”;“朱辰明同学,在全校越野比赛中获第二名,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他们捧着我授予的最高荣誉,灿烂的笑容绽放在青春的脸上。我趁热打铁说:“老师希望你们明年能站在学校的领奖台上,领取一张名副其实的奖状。”他们的回答是那样的响亮而干脆。
可惜,第二年的秋天我便离开了那所学校。我不知道那三个男生在今年的春节前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奖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纵容了欺骗,可我却知道作为一个老师应怎样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荣誉感。
(原载2003年12月3日《临朐教育》)
我始终把培养学生们的观察、思考、积累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的学生们写出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如宋美婷同学的《我的小表弟》,何文涛同学的《西山观日》,王伯娇同学的《一角阳光》等。
我的小表弟
纸坊初中 宋美婷
今天,姑姑带着八岁的小表弟到我家做客。
小表弟是个小顽皮。看电视要骑在沙发背上,我写作业时,他非坐在我的书桌上不可。一会儿他又爬到树上,吓得我心都快跳出来了;一转眼,他又钻进了我家的大衣橱里,把我们的衣服都揉得不成样子;还跳到床上,把我的布娃娃弄成了大花脸。
小表弟特“烦人”。晚上睡觉时,他非跟我睡不可。我们玩了一天,躺下就睡着了。半夜时,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外面响起了“呼呼”的风声和“轰轰”的雷声。拧开灯一看,原来是小表弟在打呼噜呢!我使劲捅了捅他,他翻了个身,又呼噜起来了。我只好用纸巾塞住了耳朵,可耳边仍像跑火车一样。我爬起来,用手捏住他的小鼻子,这下他火了,大喊:“干什么!”可一会儿又鼾声如雷了。
小表弟还“贪财”。我给了他一个褪了色的铅笔盒,一支圆珠笔、两支彩笔,还有一叠稿纸。他像得了宝贝似的,唯恐丢失,晚上睡觉时还藏在枕头底下。而我妈妈给他的20元的压岁钱,却一点也不在乎,扔在这儿,丢在那儿的。
小表弟还是个小胖子呢。他一顿饭能吃下三个馒头,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把嘴里塞得满满的,两腮鼓得圆圆的,常噎得眼睛一瞪一瞪的。你看他长得虎头虎脑的,个子比同龄人高不了多少,可体重比我这个姐姐还重十多斤呢,已达48公斤了!
我的小表弟就是这样子,你说他可爱不可爱?
简评:
作文技法有云:撷取生活中最精彩的片段,记之,即成好文章。本文作者正是截取了与小表弟相处的四个精彩片段,把一个大大咧咧、天真顽皮的小男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语言风趣幽默,读来饶有趣味。
(原载2002年5月28日《临朐教育》)
西山观日
九山初中 何文涛
天还未亮,小镇朦胧地睡着,迷蒙的雾气里透着几许神秘。我信步来到河边,抬眼望去,远处一桥横跨河面,如虹横卧青波之上。踏过桥,一脚碧草一脚落英,便踩到山的裙裾。
山,难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达其顶。仰首望天,我惊呆了:昨晚一整夜的暴风,砌成了漫天的云海:空中平铺着的弥漫的云气,犹如一群厚毛长绒的绵羊,密密地挨着,那卷毛和犄角都依稀可见……忽然,漫天的“羊儿”似是受到某种力量的感召,有条不紊地向四周散去。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像一张硕大的宣纸。天帝派来的无数杰出的染工,便在这张纸上精心地勾画涂抹着;无数条仙女用彩虹编织的游龙,陆续爬上苍白的云端。
一方异彩,惊扰了满天睡意,唤醒了四隅明霞!光明的神驹,在欢快地奔驰……
再看东方—一片雀屏似的金霞,展现在大地的边缘,升,升;用力,用力,再用力!啊!太阳终于露出!一张充满青春激情与活力的脸,一下子跃出了地平线,临照在天空……
这时,一条艳丽的彩虹斜挂在半空,闪着七彩的光,像在天河中洗过似的,美极了。啊!正是太阳冲过层层阻碍,用重现的横溢四射的光芒,织出了这变幻的七色彩虹。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到:人在困境时,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鼓足勇气,踏平坎坷,走过泥泞,等待我们的不也是“美丽的彩虹”吗?
简评: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文作者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捕捉到了日出时的美丽瞬间,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日出之壮美。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景物的描绘上,而是由景生情,悟出了生活中的一番哲理。
(原载2002年9月10日《临朐教育》)
一角阳光
纸坊初中 王伯娇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题记
夏是一个爱唬人的家伙。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它吹刮着激怒的风翻天覆地而来,尘土打着旋儿蜂拥而至,迷了路人的眼睛,击痛了行人的脸庞。这时,鸟儿躲到那摇摇欲坠的窝里,缩紧了心,等待风雨的到来,祈盼自己平安无事。终于,风撒尽了它的野性,雨点争先恐后地降落,连成了线,织成了幕,浩浩荡荡游行在天地之间。
夏日的雨来得快,自然去得也快,一壶茶的功夫就云去天晴了。安抚下那刚刚被惊动的心,走出门,去吮吸那刚被雨水润湿过的空气。运气好了,说不定还会见到那久违的彩虹。
于是,带着未知的惊喜踱步于小径上。空气中泛着泥土的芳香,还夹杂着那么一点点花香,这味道是让人极惬意的。穿过密集的房屋,终于寻到一块开阔地。安静地伫立着,等待那未知的惊喜……
老天总不会辜负如我这般执著的人。遥遥东方挂起一道彩虹。于是,心兴奋起来,一直持续到月朗星稀。在此时,全然忘却了刚才的暴风骤雨。
踏着如水的月光走向家的方向,心中满是无尽的欢快,却还掺杂着那么几分意犹未尽的遗憾。于是,总是盼望着暴风骤雨的来临,盼望着雨后那珍贵的彩虹。
有了暴风骤雨的洗礼才诞生了绚丽的彩虹;有了蚌的束缚才磨砺出璀璨的珍珠;有了严寒的苦痛才散发出沁人的梅香……注定,一切事物在承受了应有的磨难后才会变得美好;注定,一切弥足珍贵的东西都是在艰难中成就。
(原载2006年4月28日《临朐教育》)
(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写文章光学会观察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学会联想和想象。假若你见到一堵断壁残垣,对它仔细观察之后,就应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堵墙曾经历过多少的风风雨雨,目睹过人世间的多少沧桑岁月,如今为什么孤零零地立在这儿?它如何变成这样子的?它此时又在想些什么呢?它以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再如你常见到那些伸手乞讨的乞丐吧,这时你就应仔细地观察它的神态、容貌、衣着等,然后再想一想,他原来会是什么样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子的?除乞讨外,还有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呢?如果你对所见、所闻的事物、现象反复地进行这样的观察和思考,你的写作思路就会打开。像我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过的《槐花香满山》这篇散文,除了对槐花盛开的景象作了仔细的观察外,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槐花香满山
四月天,阳光灿,槐花香满山。
杏花点春,桃花争春,槐花呢?闹春。你看仿佛一夜之间,漫山遍山的槐树睁开了秀美的眼睛,如超凡脱俗的仙女们荡着春风,驾着白云,披着洁白的羽纱翩然而至。她们宁静高雅的气质羡得娇艳欲滴的桃花闭了眼,她们闲洒清逸的神韵惹得蜜蜂心旌摇曳,她们仪态万方的风情迷得蝴蝶流连忘返。春风舞起了她的白纱巾,她只那么轻轻地一摇,便挥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满眼的沸沸扬扬,满耳的嘤嘤嗡嗡,满心的甜甜蜜蜜。漫步槐林醉陶然,那浓郁的香味,如甘似饴,深深地吸一口,五脏六腑都甜了个透。闭了眼,顿觉槐香云外飘,恍若置身天界,飘飘欲仙,如梦如幻,油然生出对天上人间的无限向往与痴情。
细瞧一朵朵小花,如一只只号角。听,它们正合奏“春之末夏之初”交响乐呢!童心萌动的我摘一串挂在耳边,竟有华贵的皇后披金戴银般的荣耀;折一枝别在床头,馨香四溢,心旷神怡。微风一吹,悠悠飘荡如挂挂风铃弹奏平安曲,又如美丽的苗家女头上叮当脆响的饰物。槐林深处,浓荫匝地,心清气爽,发丝上竟缀满了星星点点的水珠,真乃“纵使晴明无雨色,入林深处亦沾衣”。
这么说,老爷爷花白胡子里流淌的故事已不再是美丽的传说,每年七十二场杏花雨即将成为现实。不信,你看那光秃秃的荒山不是已变成万亩林海了吗?
(原载2003年5月16日《临朐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学生们的作文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啊!如宋佃银同学的《渴望有一双手》,王冰坚同学的《一万年后的一条新闻》,申冰同学的《我要回笼》,赵丰国同学的《功臣》等。
渴望有一双手
九山初中 宋佃银
我渴望有一双手,一双神奇的手,把我们的母亲——地球修复得完美如初,描绘得如诗如画。
茫茫宇宙中,有一颗蓝色星球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地球母亲。她曾是那么温柔,那么善良,那么艳丽。她身着一层洁白的羽纱在广袤的宇宙舞台上旋转飞舞。我们人类就幸福地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温暖,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她的馈赠。然而人类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保护母亲。终于有一天,一不小心在母亲的裙裾上撕破了一个大大的洞。这下可闯了大祸,因为这层轻纱是由特殊材料——臭氧制成的,它可是人类的生命之伞啊!即便是巧夺天工的裁缝也难以修补。母亲的泪水融化了极地冰川,提升了海平面,淹没了大片海滨地区。人类开始惊慌失措,可毫无补救措施。我心焦如焚,多想有一双神奇的手,将这撕裂的洞修补得天衣无缝。
蔚蓝的海洋是母亲的蓝色血脉。可是,人类不加节制地将大批废物倒入海中,还有大量不慎泄露的石油。母亲的血液日益浑浊,畅游在其中的大批海洋生物濒临死亡。我仿佛听到了它们痛苦的呻吟。我多想有一双神奇的手,蘸着蓝色消毒颜料,让母亲的血液恢复原色。
绿色的森林,是地球母亲的绿色之肺。可是人类却残忍地举起斧头,抡起钢刀乱砍滥伐,母亲的肺被戕害得千疮百孔,她每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都伴随着热浪、飓风、洪涝和干旱。人类开始抱怨母亲温柔不再,可母亲的痛苦又有谁能理解?那颗曾经活力充沛的肺已日渐萎缩,我仿佛听到了母亲日趋微弱的喘息声。我渴望有一双神奇的手,蘸上万能药水,治愈母亲肺部的一个个肺泡,一条条毛细血管,让母亲那颗伤痕累累的肺重现生机和活力。
我渴望有一双神奇的手!
简评:
本文作者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我渴望有一双手,一双神奇的手,把我们的母亲——地球修复得完美如初,描绘得如诗如画。”很有号召力。然后,文章分别从陆地、海洋、森林等角度指出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之严重,并用每段后的排比句,道出自己的心声,同时也是对世人的呼唤:用我们的双手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装扮好人类所共有的美丽家园——地球。
文章首尾照应,中心突出,层次井然,不失为一篇佳作。
(原载2002年11月27日《潍坊日报·临朐版》)
一万年后的一条新闻
纸坊初中 王冰坚
30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问题。各国议会联盟在连续召开了23次会议之后,最终达成协议:动员部分人类移居月球,以缓解人类与地球的矛盾。冰寒在向政府提交了十几次申请后,终于取得月球居住权。他同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一起移居到了月球,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晃30年过去了,不知现在的地球是否旧貌换新颜了,冰寒很想回去探望一下。机会终于来了,他奉命去地球学习克隆技术。一路上,冰寒十分激动,猜想着地球的变化,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10点20分,冰寒乘坐的“001”号飞船安全着陆。冰寒兴奋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出机舱。不料,刚一出舱,便被强烈的阳光照得睁不开眼,温度高得令冰寒喘不动气,像走进了一个大火炉里。待冰寒戴上防护眼镜睁眼看时,只见树木干枯了,用手一折,便断了;地上寸草不生,裂痕累累,有些裂痕足以让人陷下去。
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冰寒好不容易遇到一位上身赤裸的青年人,无力地倚在水泥墙边,头发蓬乱,偶尔转动的眼球证明他还活着。冰寒走上前去询问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地球上的一切如此凄惨。那人麻木地摇了摇头。好久,才用沙哑的嗓音无奈地说道:“是环境污染!虽然移民后,人口、资源都得到了缓解,可是人们却仍然不重视环境保护,甚至更加猖狂,无限制地扩大工业基地的规模。天天都有无数的工厂向空中排放乌黑的浓烟,还把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资源和空气遭到严重污染。更可怕的是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直射地球,强烈的阳光使大地干涸,水源枯竭。天空还不时落下有毒物质,许多的人和动物都患疾病死去了。我们村子一千多口人现在只剩我一个了。”说到这里,年轻人泪流满面,冰寒的心也如刀绞一般。
突然冰寒听到了几声动物的哀叫。寻声走去,只见几只骆驼无力地趴在地上。原来生命力如此强的骆驼也已濒临死亡。冰寒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匆匆乘飞船火速返回了月球。
第二天早上,冰寒无意间从网上读到一条惊人的新闻:12005年5月23日地球大爆炸!
简评:
大胆想象,构思巧妙,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可是我们却为了眼前利益,无意中破坏着它。本文作者用奇特而又大胆的想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珍惜生命,保护地球!
(原载2004年7月28日《临朐教育》)
我要回笼
纸坊初中 申 冰
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有漂亮的羽毛和动人的歌喉,我与伙伴们天天在森林里自由地飞翔,尽情地歌唱,无忧无虑地玩耍。
可两年前的一天,当我和伙伴们正在河边散步时,几个可恶的家伙把我们“生擒活捉”了。在被带往刑场的路上,我有幸被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救下了。他用30元钱将我从歹徒手里买了下来。而我的那些朋友们却做了高级动物的盘中餐。他将我带回家后把我关进了一只笼子里。从此,我便被囚禁了起来,完全失去了自由。一开始,我用绝食的计策来向主人提出抗议。可他竟和我打起了持久战,还自言自语地说:“看你能坚持多久!”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韩信尚能忍受胯下之辱,勾践尚能卧薪尝胆,我也要等待时机,一旦条件成熟,我就逃出牢笼,回到我美丽的故乡。
两年来,我委曲求全,尽量讨主人的欢心,等待主人放松警惕的那一刻。机会终于来了。那天主人给我送来水后,竟忘记将笼门的钩子勾上。我激动地热泪横流,用嘴奋力地挑笼门,一下、两下、三下……终于,门开了。我用尽两年来积攒的所有力量,朝家的方向一口气飞出了十几里路。可周围的一切让我感觉太陌生了。记忆中蓝蓝的天空变得灰尘尘的,清清的河水变得污浊不堪,空气闷热,令我窒息。两年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我带着疑问,继续往前飞,终于到了我的故乡。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几十公顷的森林竟变成了一片荒漠,仅在远处剩下几棵白桦树,树下有几个坏蛋在砍杀他们。一车车树木被运走了,望着远去的车辆,我明白了,他们运走的不仅仅是树,还运走了清新的空气,运走了无数生命的家园,运走了整个大自然啊!太自私了,人类!
一阵风吹过,将远方的沙土卷来,将个个树桩掩埋了起来,将无数无家可归、奄奄一息的小生命掩埋了起来,也将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掩埋了起来,成了永远破不了的悬案。
我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还是回笼吧,那里至少有吃有喝。人啊,你们想过吗?你们可以制造笼子将动物们装进去,可多少年以后,你们的家园被破坏了,谁给你们制造笼子,将你们装进去呢?
我要回笼?
简评:
鸟儿向往的是蓝天,是自由。可作者却反弹琵琶巧立意,让曾经失去自由的鸟儿宁愿回笼被人囚禁。另外,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拟题,巧设悬念,然后让一只鸟儿娓娓道出自己的心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本文构思巧妙,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原载2005年6月《文苑》)
功 臣
九山初中 赵丰国
这是森林王国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会场上锦旗炫目,歌声飘扬,来往宾客川流不息,让人目不暇接。
今年风调雨顺,林茂草盛,粮丰果硕的美景,激起了森林王国国民论功行赏的热情,一致要求举行隆重的表彰田园卫士的盛会。今日在“皇中皇”公司召开的表彰大会由德高望重的象先生担任大会主席,各界名流也纷纷应邀前来。
开幕式过后,身着名牌西服,足下蹬一双锃亮皮鞋的象先生迈着方步踱到麦克风前,深鞠一躬,彬彬有礼地说“各位来宾,为庆祝今年的丰收,我们欢聚一堂,为田园卫士们举行表彰大会。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真挚地感谢青蛙家族、猫头鹰家族。下面请他们各派一名代表上台领奖!”于是青蛙家族的首领——昂利克,猫头鹰家族的首领——沃利尔一起走上领奖台,兴高采烈地频频向观众鞠躬致谢。台下,他们的子孙们听着啧啧的赞美声,一个个神采飞扬。
“呜呜……呜呜……”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声音凄惨,怨艾。观众们寻声望去,只见在门口站满了蟾蜍家族的子弟兵,仿佛受了莫大的冤屈。其中几位怨气冲冲,手持刀枪棍棒,好像要发动“种族大战”。看到这种情况,象先生赶忙率领一班人马前去交涉。细瞧,哭声原来出自几位蟾蜍夫人。象先生向他们鞠了一躬,亲切地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这里是会场,并非习武馆。谁是你们的首领?”一位身着黄白相间礼服,头戴蓝紫羽绒帽,肚皮白白嫩嫩的先生,脸色阴沉地走了上来,郑重其事地说:“我是他们的首领!我叫昂利斯。”象先生心头一动,眼前这位神色庄重的先生不就是名震天下的捕虫专家吗?据说,他还是昂利克的结拜兄弟呢!昂利斯先生接着说:“今年粮食获得大丰收,没有虫害,青蛙家族和猫头鹰家族劳苦功高,受表彰理所应当。但也不能因为我们丑就否认我们的成绩啊!诚然,我们这样私闯会场不礼貌。我也一再规劝我的这些子孙们,只要努力工作,别人总有一天会理解我们的。可这些孩子们年轻气盛,就是不听,非要来讨个公道。你看,这几个容易冲动的小伙子居然带来了武器。这全是我管教不严所致,请各位原谅……”
昂利斯夫人此时也停止了哭泣,悲悲切切地说:“我们虽然丑陋无比,无法和色彩斑斓的青蛙相提并论,但你们也不能总以貌行赏啊。我们每天所捕获的害虫并不比青蛙少,凭什么我们要遭受冷落呢?”象先生及在场的各位观众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当即提议:蟾蜍家族是今天的第二批卫士。
观众们刚刚回过神来,昂利克先生突然手指左边的小道大呼大喊起来。观众们寻声望去,迎面而来的是蛇家族的一支劲旅:眼镜蛇、响尾蛇、五步蛇、竹叶青蛇等,好一支精锐部队。观众们迅速闪开一条路,战战兢兢地望着这帮“入侵者”。首领眼镜蛇先生振振有词地说:“听说今天这里举行表彰大会,我自大洋彼岸的非洲远道而来,想问问你们:为什么你们又把我们蛇家族遗忘了?难道你们忘了是谁摇头摆尾使出浑身解数与田鼠纠缠不休的吗?”象先生听了很有感触地说:“没错,没错,一点儿也不错,你们确实为消灭田鼠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年粮食丰收与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现在就请先生替你们的臣民们接受这一殊荣吧!”
于是乎,昂利克、沃利尔、昂利斯、眼镜蛇四位首领分别代表本家族人民接受了全体公民授予的田园卫士荣誉勋章。
刹那间,会场上军乐齐鸣,歌声飘扬:“敌害出没,实在嚣张,英勇杀敌,一如既往!”
简评:
田园卫士为消灭害虫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既包括熟悉的青蛙家族,猫头鹰家族,也包括常被忽视的蟾蜍家族和蛇家族。这充分说明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换来粮丰果硕的美景,同时也告诉人们,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原载2001年3月12日《作文周刊》)
(三)艺术加工和创造
写文章除了用心观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外,还要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因为文学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有故事情节那么完整,人物形象那么典型,环境那么适合的事件等着我们去写。为了使你写出的作品更有代表性,更有典型意义,你就必须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有一篇入选全国优秀校园作品的文章《我的“北极星”手表》,成就这篇散文的素材还是比较典型的。我读高一那年是1984年。那时我父亲月工资是42元,一块北极星牌子的手表却是60元。我父亲用一个多月的工资给我买了一块手表,我非常感激。有一次我去洗衣服时,因怕进水,就摘下来,放在旁边的石头上。可洗完衣服后,忘记了手表,端着洗衣盆就回家了。等我想起来再去找时,已被别人捡去了。当时,只有我母亲知道这件事。后来,已经参加工作的三哥,歇班回家时知道了这事,当即掳下手腕上的表给了我。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我们都瞒着父亲。可后来偶然谈起这事时,我父亲却淡淡地说,他早已知道了。围绕这块手表发生的事可以说是比较典型了,但如果照原样写下来,我觉得感人的力量仍是不够。于是我修改了许多情节,也就是说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
我的“北极星”手表
读《写给年轻的妈妈》有奖征文比赛揭晓了,我的《悟》荣获全省一等奖,奖品是一对价值1500元的情侣表。望着这对金光闪闪的手表,抚摸着我手腕上那块十余年来一直伴我的“北极星”,如烟的往事涌上心头……
读高三那年,我寄宿在校外亲戚家。晚上经常读书到深夜,早上因怕上课迟到,总不敢睡熟。一次一觉醒来,匆匆赶到学校,整个校园寂然无声,不觉毛骨悚然,方知才是月落星稀三更天。那时,我多么渴望能有一块表啊!可是,我知道那是奢望,因为家里太穷了,父母年迈多病,哥哥在15岁那年为了供我读书不得不离开学校外出打工了。
暑假的一天,吃晚饭时,爹突然对我说:“娟子,好好读书。爹打算采了槐米后,给你买块表,省得你睡不安稳。”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屋后的那棵老槐树是我们家的摇钱树,每年爹娘在槐米成熟前都会订出多种计划。没料到,今年这棵老槐树将造福于我了。我既感激又兴奋,天天盼着槐米快快成熟。当一簇簇淡黄色的米粒挂满枝头时,老态龙钟的父亲竟麻利地脱掉鞋子带着镰刀爬上了树顶,小脚的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颠来颤去地捡拾父亲扔到树下的缀满米粒的小树枝。忽然“咔嚓”一声,父亲踩断了脚下的一根干树枝,从七米多高的树上摔了下来,腰椎三处断裂,膝盖骨粉碎性骨折。飞来的横祸使本来就拮据的生活更加艰难了。我拿着卖掉槐米后换来的60元钱,走到父亲床边说:“爹,我不需要表,这钱就给您治伤吧!”可倔强的父亲硬是说:“称盐的钱不能打油。我这是硬伤,早晚会好的。”娘托在城里的亲戚给我买了一块崭新的“北极星”手表。握着这块沉甸甸的“北极星”,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我对我的“北极星”珍爱有加。有一次体育课前,我把它摘下来藏在枕头底下。不料,却被可恨的“梁上君子”拿走了。那一刻,我内心的焦灼和悔恨实难用语言来形容,眼泪簌簌地滑过脸颊,咸咸地流进嘴里,涩涩地融进心里……
回家后,我不敢正视母亲那苍老浑浊的双眸,不忍看到父亲那因疼痛而扭曲的背影。在痛苦的煎熬中我度过了漫长的十来天。
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在外地打工的哥哥来学校看我了。哥哥得知了发生的事后说:“小妹,我们都暂不告诉爹娘,我会想办法的。”一个月后,哥又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块与我原来的那块一模一样的“北极星”,帮我戴在了手腕上。望着哥哥那憔悴的面容,熬红的双眼,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任凭泪水滴落在崭新的表盘上。
就是这块凝聚着浓浓亲情的“北极星”陪我走进了大学校园,又伴我踏上了三尺讲坛……
今天,我应该把瞒了十多年的事告诉爹娘了,女儿的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一定会替代往日的辛酸。当我把哥哥买的“北极星”捧到父母面前时,母亲笑着说:“我们早就看出来了,当时你爹还担心我多嘴说穿了呢!”
(原载1998年12月1日《潍坊日报》)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每当学生们写出好文章后,我都让他们在作文讲评课上讲述自己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的过程,以便引导他们学会提炼素材,如《流泪的日子》和《童年的梦想》等。《流泪的日子》前面已引用过,下面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高玉亮同学的《童年的梦想》。
童年的梦想
九山初中 高玉亮
对于一个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我第一次知道“自来水”的概念是在八岁那年去城里的姑姑家做客时。当姑姑把一个“丁”字形的开关一扭,水便哗哗地流出来时,我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姑姑说:“这叫‘自来水’,是用管子把它从很远的地方接过来的。”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田里便播下了一粒梦的种子,我家何时也能喝上自来水呢?
我始终不明白我的祖先为何要在海拔五百多米的高山上安家落户。尽管有“一览众山小”的自豪,可到山下抬水的艰难却常常令我心生怨言。
我从七岁开始,便和大我三岁的哥哥承担了抬水的重任。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哥俩便步行二里多崎岖山路到山下抬水。常常是一桶水抬到家,还剩不到三分之二。记得一个寒风凛冽,大雪飘飘的傍晚,当我和哥哥把大半桶水抬到半山腰时,走在前面的我不小心脚下一滑,跌倒在碎石路上,冰凉的水从脖颈一直灌到脚跟。当哥哥扶起成了“落汤鸡”的我时,发现娘给我做的新裤子上磕了个大窟窿,膝盖处鲜血淋淋。我又气又恼又疼,拾起扁担扔到了山下,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由于受凉,回家后我大病了一场。
抬水这样艰难,用水当然也就相当节约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隔三四天洗一次脸已经很奢侈了。即使洗脸也不舍得用清水,不是淘过米的,就是洗过菜的。我至今还固执地认为我皮肤黝黑是小时候不常洗澡所致。
从姑姑家回来后,我像着了魔一样天天盼,夜夜想自来水的事。闲暇时,我就用麦秸秆铺设管道,想象着甜甜的泉水欢快地在水管中流淌的情景。梦中我时常看见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寻常百姓家,有好几次熟睡中的母亲被我惊喜的呼喊唤醒。
直到今天,自来水也没光顾我童年时的那个小山村。因为三年前,我村全部搬迁到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泰薛公路边,并且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二层小洋楼,我的自来水梦终于实现了。
简评:
原本平淡无奇的自来水,让大山里的孩子竟生出这么深厚的期盼,读来新鲜。小作者很善于“蓄势”,一再渲染这种渴望之情。结尾,在淡淡的失望中,一下子转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使文章跌宕生姿,豁然贯通,十分巧妙。
(原载2001年5月30日《潍坊日报·临朐版》,获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生“太阳树”大型征文竞赛二等奖)
《童年的梦想》的作者高玉亮说:“我是跟哥哥抬过水,可从没摔倒过。”但是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必须加上这么一个情节。
前面引用过的《流泪的日子》的作者马玉说:“文章中所写的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我听来的,第二个事例是发生在我同学身上的,只有第三个事例是我经历的。”可她却能巧妙地把这三件事安排在“我”身上,并且安排在一天里,这样既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故事情节也显得紧凑。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这番话生动地揭示了文学再创造的道理,给予我们深深的启迪和帮助。
以上我讲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方法,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观察和思考、联想和想象、加工和创造。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作家赵丽宏对文学的赞美吧:“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的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你把人生的帷幕一幕一幕的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
同学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阅读文学作品,尝试着创作文学作品。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很可能会成为文学园地里一株株瑰丽的奇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