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东西要分享

好东西要分享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豆豆警惕地看着丁丁,觉得丁丁简直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丁丁的小手还没有伸到铲车前,豆豆就迅速将铲车挪了地儿。其实这时你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并要告诉孩子,这种东西我也很喜欢吃,让孩子有分享的意识。云儿想要姐姐的图画书,而姐姐这会儿还没有注意到云儿的动向。因此,他容不得别人侵犯,只要他的利益受到一丁点威胁,他就会迅速行动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好东西要分享

行为表现

豆豆在花园里玩她的大铲车,丁丁开心地跑过来:“豆豆,让我玩玩你的铲车好吗?”豆豆警惕地看着丁丁,觉得丁丁简直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丁丁的小手还没有伸到铲车前,豆豆就迅速将铲车挪了地儿。于是,丁丁从另一个方向凑了过来,试图进入豆豆的游戏。豆豆看了一眼“别有用心”的丁丁,猛地将小手伸出去一挡,丁丁立刻摔倒在铲车旁。

行为解密

在家庭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对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家长会对孩子说:“吃吧,不给别人吃。”其实这时你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并要告诉孩子,这种东西我也很喜欢吃,让孩子有分享的意识。还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来,给我吃一口。”当孩子真的举起手中的食物后,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说:“你吃吧,我逗你玩呢。”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错误的概念,你是逗我的,当家长真的与孩子分享时,孩子反而接受不了,就会大哭大闹。

家长要坚持正面引导,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并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否则,孩子会变成“两面派”。

以下是让孩子快乐分享的7个诀窍——

1.多玩轮流游戏。在轮流游戏中可以提高孩子的共同参与观念。

2.关注但不干涉。当孩子们为了玩具而争斗的时候,只要确定他们之间不会有人受伤,妈妈最好就不要干涉;站在圈外观看,随时防止发生意外就可以了。妈妈置之度外可以让孩子明白,他不能总依赖妈妈来解决问题,必须学着自己解决问题。

3.不助长坏行为。云儿想要姐姐的图画书,而姐姐这会儿还没有注意到云儿的动向。妈妈该让云儿自己悄悄拿走姐姐的图画书吗?NO!千万不要!这样只会制造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妈妈可以说服云儿:“你想看姐姐的图画书是吗?那你去问姐姐要吧!如果姐姐给你看,你就可以看了。”这样的处理方式能让孩子明白,要分享他人的东西,就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达成自己的愿望。

4.以适当的方式去评价。2—3岁的孩子很看重父母和其他长辈的评价。当父母给予别的小伙伴很高的评价时,孩子心里会不舒服。尤其当父母拿孩子跟别的小朋友进行比较时,孩子的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因此,不要让孩子掩盖在其他孩子的光环下。为了让孩子体现自身价值,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

5.让孩子更慷慨一些。如果有一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突然对你说:“妈妈,我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吃饭。”那么OK,只要你家里能容纳那么多人,尽管让他们来吧,对孩子学习分享来说,这可是很好的机会!

6.选择合适的分享物品。要孩子分享他的至爱,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来小朋友之前,聪明的妈妈会先把孩子最喜欢的物品收起来,免得小“入侵者”的到来引起一片混乱。诸如积木、蜡笔、图书等物品,一般都是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分享物品,如果孩子把某个玩具牢牢抓在手里,就是不肯让给他的小伙伴。这时就不要强求,要想办法转移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比如突然问他一个问题,给他一些美食或者另外一个玩具等,尽快结束他们之间的争夺。

7.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学会分享的最好方式就是模仿。妈妈可以尝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冰激凌,让孩子戴自己的围巾、发卡、帽子,穿爸爸的鞋子、戴爸爸的手套等。当然也要让孩子拿一些东西出来分享,如一起玩他的玩具、一起看他的故事书。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亲眼看到妈妈给自己东西或者拿走他的东西,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和家人分享,进而学会与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食品等。

行为贴士

3岁的孩子常常显得比较“自私”,他们不喜欢跟别人分享。其实,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到了3岁左右,孩子开始懂得拥有的概念,并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在他心目中,只要他喜欢的东西,就都是他自己的,更何况那些本来就属于他的东西呢。因此,他容不得别人侵犯,只要他的利益受到一丁点威胁,他就会迅速行动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我的”、“不”成了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当然,每个孩子都不太一样,有的孩子在这方面可能就显得比较大度,但大多数孩子都是占有欲极强的小霸王。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分享,只能在父母的监督下与别的小朋友玩一些平行的或者平等交换的游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