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的自尊
行为表现
星期天,滔滔的阿姨带着小姐姐到家里来了。两个孩子在客厅里玩游戏,妈妈和阿姨则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妈妈说:“滔滔都2岁多了,还是经常尿床,我真担心……”话还没说完,阿姨就向妈妈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了。妈妈这才注意到,滔滔正生气地望着她,小脸儿羞得通红。
行为解密
孩子年龄小,自尊心正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一句批评的话语或是一句鼓励的话都很可能会被孩子当做是自我评价的标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可以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这可是父母的必修课。
1.适当满足孩子的愿望。对于那些孩子力所能及、没有危险的事情,如洗碗、择菜、摆碗筷、拿东西、扔垃圾……尽量让孩子去尝试,父母还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做。当然,孩子做这些事情时,有很大的游戏成分,但只要孩子“玩儿”得高兴,得到了“锻炼”,又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爸爸妈妈何乐而不为?即便是事后自己再麻烦一次、“返工”一次,也是值得的。
2.被拒绝不等于没面子。让3—4岁的孩子明白,确实有很多事情他们目前还不能做,有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比如独自搬比较重的东西、自己倒热水、自己安电插座、自己过马路……爸爸妈妈拒绝他们的要求、不允许他们独断专行,是出于保护孩子的考虑,为了他不受伤害。父母在给孩子讲这些道理时一定要耐心,借助一些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事实,让孩子真正理解并牢牢记住。另外,爸爸妈妈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耐心,平等地对待孩子。
3.孩子的隐私同样不能碰。和成人一样,孩子也有隐私,比如孩子尿床,父母应有意识地帮他保守这些小秘密。无论有没有孩子在身旁,最好都要回避这个问题,别轻易向他人提及,那样做只能使结果更糟。因为,这等于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自尊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心理负担越来越大,反倒更控制不了自己;也会使孩子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孩子越来越自卑。只有父母淡化它、忽略它,孩子才有可能慢慢学会不太在意这件事,以轻松的心态学习控制自己的生理行为。
4.感受过程的美妙。好强而又敏感的孩子想赢怕输,在学习新游戏时往往表现出退缩。这时,父母尽量淡化这个新游戏的难度,让孩子放松地玩儿。比如把零散的木块拼装成钟表,任由孩子插来插去;只要他插对了,即便仅仅是一个步骤,也应肯定他的成绩,表扬他付出的努力。
5.不做横向对比。经常在幼儿当中使用横向对比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成长。大多数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好,当他们看见别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好,就会忍不住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多能干,他的画比你的漂亮多了,你怎么都不争气。”
行为贴士
很多父母会不遗余力地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很多时候却会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比如说自尊心。3岁的孩子也有自尊心,他们爱惜自己的“面子”比大人有时更甚。如果有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会产生羞愧、难堪、生气等负面情绪,并且会以逆反、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所以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他们在宣泄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不满。当小孩子以倔犟等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时,不少父母真的感到吃惊,他们难以相信:这么小的孩子何以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其实,3岁左右,正是孩子个性意识萌发的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了,事事处处为自己“争面子”,也就在情理之中。
面对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了解有些话是不能当着孩子面讲的;任何时候都要适当控制你的情绪,把孩子当成一个和你平等的大人来看待;这样才能做到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良性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