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行为表现
星星是一个文静的小朋友。一天,他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在中午的时候,他说要小便,爸爸领他到洗手间后让他自己进去。那天星星穿的是背带裤,他解开了第一个扣子,可怎么也解不开第二个扣子,于是他在那里急得号啕大哭,爸爸听到哭声忙冲进去帮助他。已经有好多次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了,每次星星遇到困难都会急得哭。
行为解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遇到问题家长也舍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都是父母代为操办,在家庭中处处受到保护。因此他们都缺乏独立处事能力,遇到困难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别人帮忙。可是,父母不能帮孩子一辈子啊!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代劳转化成对孩子的要求和建议。只有在孩子确实碰到困惑时,才适时出手加以引导。
2.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孩子没有了依靠和退路,就会自己想办法去处理事情。在孩子处理的过程当中,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因为不放心而在一旁指手画脚。
3.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自己承诺的事没有做到时,父母要适当地给予惩罚,让他知道要自己做出的承诺承担责任。
4.要信任孩子。在孩子做事之前,父母可以对他说:“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孩子得到了的信任,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把事情做好。
一天早上,刘老师来到幼儿园。那时班上已经有几个孩子到了,保育老师把门打开,就去忙别的了。刘老师放下手中的包,一看,教室有点黑,于是,就让其中一个孩子菲菲去开灯(开关是安全的)。
菲菲走到门口的开关处,才发现自己不够高,于是大叫“老师!你叫我来开灯,我都不够高,怎么开得了?”刘老师一看,是不够高,但老师没去帮她而是说:“不够高,自己不会想办法吗?”
这时,开关处已经聚集了有几个孩子,他们在一起,纷纷想办法。个头矮小的小哲说“我抱起菲菲,让她去开灯吧!”说完,就真的抱起菲菲,让她去开。可是,菲菲的手,还是够不着,这时的菲菲有点泄气了。可是,老师还是没打算帮他们。
这时,个高的小骏来了。当他弄明白大伙儿因为什么而苦恼后,就决定由他来抱起菲菲去开灯。而大伙儿,则在边上为他们加油鼓劲。“一,二,三,加油!”小骏慢慢地把菲菲抱起,终于,菲菲的手,终于够着开开关了,“吧嗒”一声,灯终于打开了。这下,孩子们开心地笑了,刘老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刘老师走过去,对孩子们说:“老师要为你们刚才的表现鼓掌,你们大伙在一起想办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小难题,说明你们是肯动脑筋,而且学会了团结协作的好孩子。但是,想要开到灯的方法,除了人抱人,还可以有别的什么办法?”孩子们听了,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可以搬椅子。”还有的说“如果椅子不够高,桌子也行,还有梯子也行。”
行为贴士
表面上看来家长对孩子很呵护,当孩子碰到难题的时候及时帮助孩子。反过来想想,如果家长上前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不是更好吗?家长帮助孩子,看似做了一件好事,其实扼杀了孩子动脑筋自己想办法的动机。家长及时上前帮助孩子,会养成孩子一遇到问题不是自己思考而是求助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