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呵护不要过分

呵护不要过分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一直以为这孩子是低能儿,然而经过测试,孩子的智商是116,达到中上水平。不要认为孩子是你全部的生活内容,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牺牲品。所谓养育氛围“恶化”,就家庭来说,就是许多家长在物质条件上互相攀比,只知道对孩子一味地呵护宠爱,不懂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不懂得早期教育,其结果不但错过了孩子智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还容易造成孩子智能低下,使孩子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出现问题。

呵护不要过分

行为表现

4岁的小女孩小囡每次来幼儿园上半日课时,身边都有两个人。一位是辞了工作一心照顾她的妈妈,另一位是保姆。吃饭时妈妈喂她,保姆就拿手绢帮她擦嘴。小囡来这里后创造了好几个“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剥香蕉吃(平时都是妈妈剥好了给她);第一次在户外自己走路(平时都是妈妈抱着);第一次摔跤(以前在父母、保姆保护之下活动,没有摔跤的机会)……有一次,小囡在幼儿园里不小心跌倒,她父亲来找老师:“能不能把园里所有的墙角都用海绵包起来?”

老师无奈地说:“可以呀,只是你打算让小囡一辈子待在幼儿园吗?园外所有的墙,难道你也要包起来吗?”

因为小囡从小就受到极度“关怀”,只要一哭就有人抱,只要出门就有车代步。可是让父母着急的是,她2岁多还不会说话,3岁才会走路,而且脾气很坏,学东西总是记不住。父母一直以为这孩子是低能儿,然而经过测试,孩子的智商是116,达到中上水平。

行为解密

现在很多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学习障碍等心理问题,原因大多与婴幼儿期教育引导有很大关系。一位美国教授曾跟踪研究很多孩子10多年,从出生至上中学甚至大学,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和经历。他表示,婴幼儿通过科学手段培养,将身体强壮、性格开朗、动作灵活、活泼能动、眼睛有神、表情丰富、语言准确流利、自理能力强;长大后成功的几率增大。

有这样一个报道:某市举行亲子风筝大赛,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参加,活动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做,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完成手工制作。可是在比赛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家长们在做,而孩子们反而成了协助者甚至旁观者。

家长替上幼儿园的孩子做“作业”,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早晨,家长陆续送孩子入园,同时也送来了老师前几天布置给孩子的“作业”。这些所谓的作业,一般都是些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的小任务。大多数孩子的“作业”都做得非常好。比如让孩子们做一张脸谱,交上来的脸谱不仅用色恰当,而且涂色均匀,做得很好看。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仔细看看就会知道,这些“作业”并不是孩子自己做的,而是家长帮忙或者代替孩子做的。

让孩子安静成长是一场“灾难”。运动可以使孩子性格趋向成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3岁前,是孩子作为自然人的成熟阶段;4到5岁,是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阶段。父母应该这样做:

1.不要忽视自己的需求。不要认为孩子是你全部的生活内容,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牺牲品。你也有自己的需求,请你不要忽视这一点。如果孩子的要求越来越过分,你就一定要及时制止,让孩子明白:在家里,在获取的同时,也要付出;爸爸妈妈和他一样,都有自己的需求。

2.接受孩子发怒或者提不起兴趣。孩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精神抖擞、表现出色,任何孩子都会有发怒哭闹、调皮捣蛋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当孩子发怒或者对一些事情提不起兴趣来的时候,你不妨坦然接受,不要过于紧张。如果孩子一出现问题,你马上就跑去安慰他或者满足他的一些无理要求,那么孩子就会习惯于用吵闹来解决问题。

3.让孩子独立。你是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家庭文娱委员,所以不必要每时每刻都陪着孩子玩,你完全可以让他独自玩一会儿。即使他是你的心肝宝贝,也并不一定要时时刻刻处都在你生活的中心位置,总是围着他转或抱着他。

4.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帮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相信没有你的帮助,他也能把一些事情做好。如果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将水倒进杯子里,那就让他自己做。小事上的成功,也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变得坚强和自信。就算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学到如何面对挫折。

5.正确表扬孩子。在表扬孩子时,请你遵守这个黄金规则,即:表扬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比如,你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筷子,那么你就不必对他每一次自己用筷子吃完饭都拼命表扬他。

行为贴士

人生的最初6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头3年,其后是后3年。靠口的品尝认识世界,靠手的触摸认识世界,靠耳朵的倾听学习语言和发展思想,靠鼻子嗅丰富认知,靠行走了解空间,靠眼睛自由地观察了解万物的形状,发现世界的不同,靠第一次发现后的再尝试建立意志和成就感,靠手的自由使用发展智能。而我们的父母却限制自己孩子的活动,甚至不让孩子去活动,他们替代儿童完成他们原本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活动,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这一切,都因“爱”的名义而生。

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为何“问题儿童”却多了起来?许多“问题”都与某些社会家庭的养育氛围“恶化”有关。所谓养育氛围“恶化”,就家庭来说,就是许多家长在物质条件上互相攀比,只知道对孩子一味地呵护宠爱,不懂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不懂得早期教育,其结果不但错过了孩子智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还容易造成孩子智能低下,使孩子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出现问题。例如有的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在地板上爬,孰不知爬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没有经过爬行的孩子,易患“感觉统合障碍”。而儿童一旦有此障碍,就很容易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