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去选择
行为表现
“强强,快点儿吃饭。吃完晚饭后,你可以到外边去玩一会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
“好,妈妈,我马上就吃完了。”5岁的强强回答着,不一会儿,他就吃完了。“妈妈,我吃完了。我想去滑旱冰板。”说着就要去换鞋。
“滑旱冰板容易摔坏,现在又刚下完雨,你还是打会儿球吧!”
“不会摔坏的,别人都在滑。”
“你真想滑?不怕摔?”
“是的,我想滑。”
“算了吧,你会摔坏的,还是去打球的好。”妈妈想了想说。
“不,妈妈,我要去滑旱冰板。”
“行了,听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去打球吧!”
孩子没办法,他不能自由决定自己的喜好,只好听妈妈的话,去玩其他的游戏了。
行为解密
要培养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放开手脚让孩子独立行使他的选择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尽量把选择权给孩子。比如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自己喜欢的好朋友进行游戏、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等等。同时,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帮助,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这样对孩子独立的个性及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到书店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买鞋子时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等。
当然,由于孩子年龄小,在他们做出某种不恰当的选择时,我们都不能放任自流,以建议商量的方法引导孩子。切忌采取强硬手段,逼孩子就范。孩子在幼儿时期,做决定的能力培养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让孩子做决定,使他们更有判断力和决断性。身为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做决定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
4岁的孩子已开始对自己有了一些了解,越来越表现出他的个性,有了“自我意识”,会开始感到自己和母亲是两个个体。这时,父母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逐渐给孩子一些自主权。例如孩子的衣物虽然是父母买的,但使用权是孩子的,可由孩子自由支配,它能使孩子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厚爱。大人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使孩子增强自豪感、责任感,自信心也会增强。让孩子决定自己今天穿什么,还能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做家长的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反应能力是和成人不同的。不能自己一发问不见孩子回答就起急,一定要给孩子反应和思考的时间。而耐心的等待更会表示出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有时候,我们还需要适当地重复我们提供的选项,因为孩子开始学习思考的时候可能在过程中忘记自己在干什么了:孩子的注意力持续还是短暂的。另外,明确地说明和处理一件事的同时仍然包含选择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某件必须要做而孩子并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它的处理过程中设置一些方式方法上的选择机会,孩子往往会较愉快地进行选择从而完成了这项工作。
总之,从小给孩子机会选择做什么事情并承担由此而来的后果,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我负责的品质。
这个早晨家里乱成一团,可冬冬却兴奋极了。妈妈一面在能装得下冬冬的特大旅行袋里放着衣服,一面对跟在身后的冬冬说:“你得选择一下,是带这只绒布狗,还是带那只泰迪小熊?因为我们的包里只能装下你的一件玩具。”
“你得选择一下”这个说法,冬冬已经不陌生了。虽然他只有4岁,可在一个星期前,他就在去海滨还是去外婆家的选择中决定了去外婆家。
去买玩具时,妈妈会经常有意识地告诉他:“冬冬,你今天只可以买一件玩具,价钱在30元之内。”然后,妈妈就看他在那里为这个有条件的选择犹豫。一会儿他拿起一辆小汽车,一会儿又拿起一个变形金刚,翻来覆去好多次。其实妈妈是让他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一种心理品质,让他知道选择的同时就是在放弃,放弃之后自己是要承担后果的。这种体验不是妈妈告诉他的,而是他从小在多次的选择中感知的。
行为贴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需要他们表态或做出选择时,他们便会显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归根到底,这种懦弱性格与幼儿不良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该放手让孩子独立的,却一概父母说了算。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期待着各种各样独立的选择:自己选择玩具、选择图书、选择小伙伴等。可以说,孩子是在无数次的选择中长大的,如果父母长期剥夺孩子这种选择的权利,必然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的不良性格。
虽然我们无法预知孩子将来面对的生活,也不可能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但可以教给孩子良好的行为方法就应该从这时开始,因为,教方法比教知识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