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要求尽量简单
行为表现
在公共汽车上,一位母亲扯着一个6岁男孩的耳朵,厉声斥责一番之后,便连珠炮似的提出了一系列苛刻要求:让孩子罚站一小时,双休日都要待在家里背唐诗,每天还要练一个小时的画画。如此高要求非但天真活泼的孩子无法完成,就是这位母亲,也是坚持不了几天的。无法完成的要求,即使再多,又有何用?
行为解密
我们在看待5—6岁孩子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孩子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5—6岁孩子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我们常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
5—6岁孩子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5—6岁孩子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孩子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孩子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6岁的曾楚凡由于太沉溺于玩耍,学业成绩始终处于中流,即便是作文,也都是词句干瘪的流水账。曾楚凡把学期成绩报告单交给父亲的那个晚上,整天忙碌的父亲突然把他唤到身边,先让他再仔细看看成绩报告单上的每个数字,然后对面露羞惭的说:“不用我说,你自己也明白从此应该认真读书了吧。现在我给你提一个简单的要求,就是从今晚起,你每天在睡觉前坚持读20分钟的书,教科书也行,我书架上的书籍也行。一旦养成习惯,我不信没有效果。”
没想到,就是这么个简单的要求,竟然改变了令曾楚凡尴尬的局面。父亲的要求是简单的,但他的监督也够严格。凭着这20分钟,那年的暑假里曾楚凡重读了一遍上一学期的所有课本。在新学期开始之后,曾楚凡又开始读些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外书。渐渐地,曾楚凡觉出了其中的乐趣。倘若没能完成当晚这一任务,睡觉时总觉得空落落,非重新爬起来读完不可。
又一张成绩报告单递到父亲手里,父亲看后高兴地说:“看来我那个要求的效果已经出来了,道理你已明白,以后就用不着我来监督你,持之以恒吧!”
行为贴士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作为父母不可能没有要求,然而你必须明白,要求越多,并非能带来好的效果;要求越复杂,越可能使孩子无所适从。试着从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开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