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效率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甚至于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阅读活动:读书、看报、浏览网页……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炼有用信息,这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爆炸”迫使我们提高阅读速度,大量地吸取知识。
提高阅读速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快速阅读,带来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快速阅读,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投身社会实践。
时间即金钱,快速阅读法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在阅读过程中,眼球并不是沿着每个字连续不断地移动,而是经常出现眼球的停顿,即抓住一些字静读一下后再移到另一些字上去。阅读是眼球运动一连串的快速跳动。眼球停视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过程的90%-95%的时间属于眼球停视,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10%。每次眼球停视获得的文字信息的大小与视觉广度有关,视觉广度大的可见6-7个字,小的只有3-4个字,有时一个字还需经过2-3次注视,有时还要重复回视,回视次数越多,所占用的时间也越多。
1.阅读效率的概念
阅读效率与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因素相关。光有速度没有理解率或理解率很高而速度上不去,都不会有阅读效率。美国阅读专家施道弗博士在他主编的《快速学习》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阅读效率公式:E=R·C。其中E表示阅读效率;R表示阅读速度,即每分钟所阅读的词数;C表示理解率,指阅读后答对的问题数与受试问题数之比。公式中速度和理解率是互相制约的。
为达到一定的阅读效率,速度快时,理解率就要降低些;相反,如果过分追求很高的理解率,那么速度就势必要大大放慢。因而孤立地强调阅读速度或理解率,都不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施道弗认为:如果理解率低于70%,则表示读得太快;如果高于90%,则表示读得太慢;理解率介于70%-80%,则表示阅读速度适中。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提高时,即阅读效率公式中R与C的乘积增大时,E便随之提高。
阅读效率公式及其与公式相关的参数,适用于一般读物,我们在实践中还应该考虑阅读内容这一关键因素,据此来确定阅读速度的快慢和理解率的高低。关于内容与理解率之间的关系,培根有一段名言:“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2.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
看一本书,就如同打开一台电脑,先要确定目标,然后用鼠标点击。书前的目录体现了书的基本内容和脉络,因此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了知识的大概。此外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比如读我们的语文课本,要先浏览全部教材,知道全书几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的主要课文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这个单元的目的是什么,重点应该掌握什么等。这样读书的目标就明确了,明确了目标在读书的过程中就知道该侧重什么,该提取什么样的信息。
有些孩子在阅读时,习惯逐句逐字的细读。这样“细嚼慢咽”固然易于消化,但对有些文章而言,一概采用这种方法,就显得不合适了。因此阅读时要注意“搜索”,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比如:首句,有些文章开头起到概括内容、揭示中心或表达感受的作用。中心句,抓住中心句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同理,各段的中心句就是各段的中心。警句,警句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启人心智。反复句,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有些文章会有意识的重复某些句子,如抓住这些句子的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感情。结句,文章的结尾句常起到总结全文,抒发感情,引人思考的作用。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能抓住这些语句将对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文章的章节比较多,这时要注意前后的联系,使内容前后贯穿,以便获得概括而又完整的印象。
最后还要做好读书笔记,把所读书中最精彩、最重要的词句摘记下来。摘录有两种:一种是摘录原文的某些部分,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记下需要摘录的内容。摘录能加强记忆,还可以加深理解,积累资料,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应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可不求连贯、不求成文。这是读写结合的最佳途径,是锻炼思维品质,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把这些阅读的方法介绍给孩子们,希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效率,从书中得到更有益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