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励发展策略

激励发展策略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成功激励着学生去锻造自我、展示自我、创造未来,这就是“激励发展策略”的基本内涵。激励发展策略代表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正面评价、鼓励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包容学生的过失与错误,用激励性的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引导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最后,积极实施“微笑激励工程”。

(三)激励发展策略

“有效地鼓励能够造就天才,不断地打击只能制造俗物。”鼓励孩子的真正意义在于教育者对孩子的宽容,而这种宽容的直接表现是多给孩子一次机会。我们大人经常抱怨自己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那么孩子就更需要了。实践让我感到,在许多方面,学生往往是凭兴趣、爱好去参与,靠评价去激励发展的。发展还需要有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成功推动力。用成功激励着学生去锻造自我、展示自我、创造未来,这就是“激励发展策略”的基本内涵。

首先,用科学评价推动发展。教育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是在老师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老师正确、科学的评价,昭示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将帮助学生建立起比金子更宝贵的自信,激励着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曾经在《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看到发生在学生小敏身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片段:

片段A:讲台前,小敏正被老师训斥着:“大家看看,还是女孩子,字写得东倒西歪,太不像话!”老师一手抓着小敏的肩膀,一手举着一本拼音本,本子上大大的红叉触目惊心。“嘶”的一声,本子被愤怒的老师撕碎了。小敏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大大的眼睛里含满了委屈、害怕的泪水。

片段B:公开课上,年轻的女教师微笑着问:“哪位同学来朗读?”老师信任的目光落在小敏身上。小敏站起来,紧张得不知所措。“别紧张,你能读好的!”女教师的笑容感染了小敏,她勇敢地站起来,开始朗读。开头有点生疏,渐渐地,越来越流畅,越读越动情。听课的老师禁不住报以热烈的掌声。“请坐下,你读得真让人感动!”女教师温柔地说。

小敏长大后,也成了一名老师。但至今没练出一手好字,因为自从那次被老师训斥后,她就对自己的书写感到自卑。然而,因为老师的表扬,她再也不怕在众人面前说话与朗读了。如今,她不仅能绘声绘色地给她的学生讲故事,而且能从容地面对一百多位老师上课。可见,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何等重要!

评价重在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到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孩子身上所有的好东西。”事实上,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同的学生;没有笨孩子,只有潜力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褒奖的动作,一句激励的语言或者恰如其分地指出不足,对学生的学习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激励发展策略代表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正面评价、鼓励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包容学生的过失与错误,用激励性的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引导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

其次,设立奖项推动成功。我们通过举办融体育运动会、文艺演唱、书法绘画、朗诵演讲、科技制作及各种成果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节,引导学生按自己的爱好特长,主动参与活动,进行现场展示。学校组织专业评委分别评出小健将、小博士、小巧手、小百灵、小摄影师、小演讲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小作家、小数学家、小发明家和小活动家等百名“小小家”,吸引着学生各展才华,茁壮成长。据统计,每年这一个月的串联式大型活动,全校学生参与率达100%,有100%的学生获得了各种单项奖。学生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而成功又时刻催发着他们更加振奋精神,勇于攀登,走向新的成功。

最后,积极实施“微笑激励工程”。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激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针对一些胆怯、惧怕、羞涩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坚持实施“微笑激励工程”,让微笑激励着学生愉悦地成长。教师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从开学第一天就叮嘱学生,明天上课不要忘带一样最珍贵的东西——“微笑”。这一富有情趣而又意味深长的叮嘱,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不光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抚慰,对他们健康成长的期盼,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脸上绽开了一朵朵微笑之花,从根本上消除师生情感上的隔阂。学生在微笑中得到了尊重,找到了自信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友谊。

对学生要求是这样的,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更是这样,“微笑进课堂”“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教师不管课前是怎样的心态,走进教室前必须命令自己把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让学生面对的不是严厉的老师,而是笑容可掬的朋友,合作学习的伙伴。不管是听话的孩子,还是淘气的孩子,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老师都喜欢他们,尊重他们。尤其是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看法、弥补过失时,教师向孩子微笑示意,并以自身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情感反应,形成了情感交融的浓厚氛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交流中,学生敢想、敢说、敢议,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从而激发着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这样就拉近了师生距离,升华了师生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