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是因这里常年惊涛骇浪不断。它是位于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只要绕过这个海角,就能前往东方的中国和印度。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来往于亚欧之间的船舶都经过好望角。现特大油轮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取此道航行。
裘安二世组织的远航队
1460年11月,亨利王子去世。葡萄牙国王继承了亨利对探险的热忱,命儿子裘安来掌管葡萄牙的探险事业,将以前属于亨利的一切特权都授予他。
裘安王子也真的继承了亨利的事业,对于热心航海探险的部下给予极大的帮助和奖励。1481年,葡萄牙国王去世,裘安继承王位,即为裘安二世。他下令重建阿尔京岛的堡垒,在加纳海岸的埃尔米纳设立要塞,使它成为航海探险的中继站。裘安继位第二年便派船队向南航行,命令船员们经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前往东方的印度。船队年复一年不停地向南驶去。
1487年,裘安二世组织了一支远航队,要去比迪约戈·坎奥到达的最远地点塞拉·帕尔达更远的地方。在前几次航行中表现良好的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被选为指挥官。
迪亚斯曾担任裘安二世国王的侍从,属于小贵族阶层。他曾经陪同迪约戈·德·亚桑布雅完成建造米纳的圣·若热城堡的任务。
一路探索
▲迪亚斯
船队在同年8月出发。以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为船长的“圣克里斯多万”号和以若奥·英凡特为船长的两艘卡拉维拉桨帆船驶出了防波堤。同行的有由巴尔托洛梅乌的弟弟迪约戈·迪亚斯指挥的一艘运输食品的小船。
舵手和水手们都是从最有经验的人中挑选的。他们沿着非洲西岸熟悉的道路航行,没有遇到任何困难,顺利地到达了圣·若热·达·米纳,在那里补充了淡水和新鲜食品后,朝扎伊尔河口方向前进,接着继续往南,越过了塞拉·帕尔达。
从那里开始,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像以前的发现者们那样给各个地方命名、立石碑。有一天,他们以当天纪念的圣徒的名字为遇到的地点命名,并埋上特制的石碑。非洲沿海出现了那么多欧洲地名,其中一些沿用至今。
1487年12月4日,他们来到一个地角,并命名为圣巴尔巴拉角。第三天,一个海湾开始被称为圣玛丽亚·达·孔塞松湾。他们有时也根据地形特点命名新发现的地方,例如“小湾”就是。
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决定在小湾停止前进,因为风又冷又猛,小船继续航行会有危险。于是他选择了9个人留下守护小船,并命令他们设法与当地人建立友好关系。
1488年初,他们继续航行,然而狂风顽固地阻止他们向前行驶,把他们的船只推向了北方,一连5天在一个小海湾里打转,未能前进一步。后来他们就命名这个小湾叫“打转湾”。唯一的办法是离开海岸到远海航行。一连13天没有再到陆地,水手们惴惴不安。本以为整个非洲炎热难忍,而眼下却寒风刺骨,风向不定。他们被冻僵了,却茫然无措。因为担心桅杆会折断,只好把船帆升一半。上午,只要太阳一出来,他们便伏在船舷上向地平线张望,试图找到一个岛屿或者一个绿点,哪怕是预示着附近有陆地的海鸟也好。但是,大海似乎没有边际。
惊人的发现
船长决定改变方向,他认为往东航行命运或许会好一些。但在东边什么也没有遇到,又改为向北航行。2月3日,他们终于看到了陆地。
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和他的伙伴们建立了一个了不起的功绩,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毫无目的地航行了一小段距离,就从大西洋进入了印度洋。这是各个国王、亲王和水手们多少年的梦想。至于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在哪个准确时刻意识到了在陌生的海上航行,已无从知道。无论如何,他终于发现了他们已到达非洲南端,此时航海家的兴奋、狂喜和自豪可想而知。他们从“那边”望见的第一块陆地被称为“圣布拉斯”,停船靠岸的地方稍往前一点,叫“瓦盖罗斯湾”。在那里,葡萄牙人还看到了熟悉的家畜——牛。黑人牧民在放牧牛群。
他们高兴异常,离船登陆,需要补充淡水和食物,也想与那里的人接触。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尝试着用送礼品接触他们,但那些人扭头便逃,并且朝他们扔石头。因此无法相互理解。这样,他们在收集到所需要的一切之后又继续航行。
他们还发现了塔里亚多角、牧人湾、累西腓角、罗卡湾和山奥岛。
邂逅风暴角
这时,船上的人们发生了争论。船长想继续向前,但其他人太疲倦了,要求返航。按照国王为处理困难局面立下的规矩,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召集各船船长、官员和最重要的水手,要求他们表示态度。大家都赞成返回,于是他又摆出许多理由,在不能说服他们后就要他们把意见写出来。大多数人所作的唯一让步是再向前航行两三天。
卡拉维拉船继续航行,到了一个小岛,他们在那里竖起一个十字架石碑,以后还遇到了双泉石和一条河,他们把这条河命名为“英凡特河”,因为是若奥·英凡特那艘船上的水手们望见的。
后来就开始返航,一路上不断地给岸上的地方命名。非洲最南端被称作“针角”,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返航途中,正当他们望见一块海边巨石的时候,突然猛烈的风暴降临。云密雨暴,水冷风寒,闪电雷鸣,令人毛骨悚然。大海波涛汹涌,把船推到令人难以相信的高度,随后又把它们扔进深渊。
可怜的水手们吓得魂不附体,以为末日到了。巨石显得越来越大,是个实实在在的威胁。如果靠近它,船必将粉身碎骨,绝无生路。但是,眼看船就要沉下海底的时候,他们却疯狂地想到巨石上去,踩到坚实的地上,踩到那块不欢迎他们的万恶巨石上。
▲好望角的巨浪
在受尽折磨之后,时来运转。水手们精疲力尽,又继续航行。这次遭遇的凶险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据说,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在讲述这段经历时,仿佛把那块巨石说成是引起风暴的罪魁,称它为“风暴角”。然而,那个石头“巨人”的名声没有到此为止。卡蒙斯在《葡国魂》中把它描绘为一个粗鲁威猛、充满恶意、让人胆寒的巨人。
费尔南多·佩索亚在《使命》中所塑造的巨石形象与卡蒙斯一样:“巨魔在大海尽头,在漆黑的夜里飞起。”
“风暴角”变成“好望角”
被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留在小湾保护小船的水手们所受的折磨并不比一直航行到印度洋的水手们少。他们身处异地,受当地居民的敌视,不得不留在船上。食物愈来愈少,情绪愈来愈低落。5个人在试图与该地世区居民做生意时死去了。其余的4人天天望着地平线,但船帆没有出现。困难、痛苦、孤独以及在海上死无葬身之地的感觉使他们的身体日益虚弱。当南风终于把他们的同胞们带来的时候,他们激动万分。费尔南·科拉索竟然高兴而死!这个小伙子忍受了饥饿、疲劳、疾病和敌人的弩箭,但却在朋友们返回时死了。在那个冒险的年代,许多人死在了海上,但像他这样死去的为数不多。
▲好望角
此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手下的人手已不够驾驶3艘船,于是他就命令把小船烧了,把船员分配到卡拉维拉船上。他们在小湾留下一个石碑,补充了航行所需的物品后顺风往北,一直到普林西比岛才停下来。在那里他遇到了另一位载入史册的航海家——杜亚特·帕切科。杜亚特·帕切科的使命是探察几内亚海岸的河流,但他的船被风吹偏了方向,来到了这个岛上。当时杜亚特·帕切科病得很厉害,决定与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一起返回。1488年末,即出发16个月之后,迪亚斯他们进入特茹河防波堤,受到了凯旋式的欢迎。
迪亚斯向裘安二世做了汇报,说他到了一个很南的地方,叫“风暴角”,那儿风暴肆虐,浪涛齐天,是非洲的最南端。国王听了迪亚斯的汇报,非常兴奋,认为他的航行给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带来了希望。只要绕过这个海角,就能前往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因此,国王就在迪亚斯绘制的地图上,把所标的“风暴角”划去,改为“好望角”。从此以后,人们一直把这个海角称为“好望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