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父亲是海商郑其龙,母亲是日本籍田川氏。公元1624年,他出生在日本河内浦,7岁从日本回国,从小喜欢读书,爱好练武。后来由于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深受南明隆武帝朱津键的器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为御营中军都督,从此民间称他为“国姓爷”。
郑成功曾随父郑其龙参加抗清斗争,但父亲在隆武帝死后不久就降清了,被带到北京软禁起来。郑成功继续坚持抗清,5年后他在金门、厦门两岛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队伍也日渐壮大起来。公元1659年,郑成功亲率10万大军北伐,最后失败,退回厦门。清军乘胜对东南沿海和厦门一带发动进攻。郑成功在残酷的斗争中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如果不建立坚强可靠的基地。抗战是难以持久的,于是他决定收复台湾作为基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依靠船坚炮利,称霸海上,进行殖民掠夺。从公元1604年开始,便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公元1624年侵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把占领区的土地全部据为己有,改为“王田”,收纳高额租税,同时开展传教活动,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就在郑成功欲收复台湾的时候,时机来了。曾在台湾荷兰军队任翻译的何廷斌,逃回厦门,要求郑成功进军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并且他献给郑成功一幅台湾地图,报告了荷兰在台湾的军事部署。郑成功经过仔细分析,认为进攻台湾条件很有利,决定进攻台湾。
公元1661年4月21日中午,经过充分准备,郑成功亲率大军25000人,大小船舰几百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浩浩荡荡挥师东征。途中遇到风暴,在澎湖阻延了7天。4月29日黎明,抵达鹿平门港,郑成功听取何延斌的意见,利用潮讯时间,积极准备登陆。在熟悉情况的何延斌指引下,船只迅速在离赤嵌城4公里的禾寮港靠岸。由于台湾人民的积极支持,部队很快就登陆成功。
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主要据点是台湾城和赤嵌城,郑成功在大军登陆后,立刻命令攻打赤嵌城。由于荷兰殖民者判断错误,没想到郑成功军队从“天险”而入,荷兰将领描难斯丁一时惊慌失措,向荷兰总督揆一告急,要求增派援军。中国军队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切断荷兰交通,包围赤嵌城。荷兰殖民者不敢迎战,龟缩在台湾城和赤嵌城,郑成功派精兵围困这两个据点,赤嵌城的敌军很快就支持不住,守将描难斯丁宣告投降。台湾城内荷兰军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荷兰总督写信给郑成功,表示愿送十万两白银请求郑成功放弃台湾,遭到郑成功拒绝。12月,郑成功向台湾城发动强大攻势,向揆一发出敦促投降书。揆一看到败局已定,只好举起白旗投降。12月23日,荷兰殖民者被迫签订了投降书,被荷兰侵略者占领了38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后来,郑成功开发台湾,历尽千辛万苦,终因积劳成疾,公元1662年3月逝世,年仅39岁。
郑成功,不畏艰难险阻,横渡重洋,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宝岛台湾,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史上举世闻名的民族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