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李林,生于1916年,福建人,她童年随父母侨居在印尼的爪哇岛。1930年回国,在厦门半年后考进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中学,开始了她的中学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亡国的乌云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学校陷入了惶乱和骚动,李林也受到很大震动。1933秋天,李林转学到了上海爱国女校。在上海这个花花世界,十里洋场,她看到了象牙塔外丑恶的现实,现实使这位姑娘变得沉默爱思考。她常这样想:社会为什么这样不合理?自己应该走什么道路?做什么样的人?她开始走出校门,如饥似渴地看进步书籍,李林的眼界大开,她抛开了一切幻想,决心寻求革命道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步步进逼,李林亲眼看到“何梅协定”、“塘沽协定”等一张张廉价的卖国支票,耀武扬威的日本军舰和国民党叫嚣“侈谈抗日者杀”的狰狞嘴脸。李林非常激动、愤怒,以至澘然泪下。她从心底发出呼喊:“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她挥笔疾书,写下了《读“木兰辞”有感》,表达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抱负。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2月19日傍晚,上海发生了全市性的学生大请愿,李林参加了这次请愿活动,被学校开除出学生会,暑假参加市学联组织的“暑假抗日宣传队”,又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1936年8月,她前往北平,考上民国学院政治系,在一位叫吕光的党的地下工作者帮助下,思想有了更大的转变,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上海“七君子”事件发生后,她领导民国学院的学员举行示威游行,声讨反动当局的无耻行径。经过这次考验,她被党组织接纳为共产党员。
不久,李林离开北平,到山西参加实际的抗日工作。先在太原国民师范,参加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军政干部训练班,接受军训。军训几个月后,她被派往晋北前线,和另外3个男同志组成雁北工作委员会,李林任宣传委员,并主动承担印刷传单的任务。
1937年9月,大同城即将陷落,李林和同志们撤离。在阳明堡,意外遇到中共晋绥特委同志,奉命插入雁北山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李林被调回太原待命。但她再三要求留下打游击,于是她和老战士向雁北山区进发,到达古城平鲁落脚。特委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十大救国纲领,李林登台演讲,她的话打动着每位听众。她给平鲁人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当地青年踊跃参加抗日、武装队伍和团体。不久以后,特委转移到了平鲁毗邻的偏关县,并在那里成立了塞外雁北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
1938年刚过完大年,贺龙主力部队打了大胜仗,把鬼子从大同到太原的铁路截断了。大同鬼子忙调后宫师团打晋西北,偏关处在敌人包围之中。李林、王零余和县政府的梁雷同志决定利用县里唯一的武装力量,掩护机关、团体转移出城,向平鲁靠拢。由于汉奸出卖,队伍被敌人包围,不少同志在突围时牺牲,梁雷同志也壮烈牺牲。李林对战友们的牺牲,感到如万箭穿心,但她很快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恢复武装力量。不久,八支队又驰骋长城内外,转战雁北山区,在战斗中不断成长,不久她被任命为骑兵营教导员。几个月后,李林离开骑兵营,调任晋绥边区实行第7次“扫荡”。党政机关陷在鬼子的包围圈内。李林经研究决定攻打岱岳。李林指挥战士们向敌人猛攻,敌机猖狂地在低空盘旋,狂轰滥炸,李林镇静地指挥战士们英勇作战。他们神出鬼没,让鬼子摸不着头脑。
1940年4月,敌人又向边区发起第9次“扫荡”。李林指挥部队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凶恶的敌人漫山遍野象一群蚂蚁一样包抄过来,战友们大多牺牲了,李林也受了重伤,敌人杀气腾腾地叫着“抓活的!”敌人眼看就要逼到眼前了,李林举起手枪,从容地对准自己的要害……
这位女英雄为了掩护自己的同胞,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