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祖国的郭纲琳
郭纲琳出生于1910年,是江苏省句容县人,曾化名张英、刘英、郭英。郭纲琳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祖父郭业庸是句容县有名的富商,城里有多家店铺,城外有百亩良田,郭家大院纵贯县城西门大街,很有气势。
郭纲琳自幼胆大倔强,富有反抗精神,敢于为同学和姐妹伸张正义。1924年小学毕业,考入无锡竞志女子中学,后因社会混乱而停学。1926年9月,句容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郭纲琳成为该校第一批学生。句容中学有一批思想进步的教师,他们提倡学生们“从事新革命,创造新生活,寻求新生命。”在他们影响下,郭纲琳开始探讨人生,如饥似渴地阅读《新潮》、《新青年》等进步刊物。1927年3月,北伐军第十七路军路过句容县城,郭纲琳知道后无比振奋,她带领同学走上街头,高唱革命歌曲。她还带头剪去辫子,留上短发。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抓走了学校一些进步教师。而郭纲琳父亲得知女儿在校从事革命活动,便以辍学要挟。但是郭纲琳毫不屈服,她决心冲破家庭的束缚,外出求知,另寻出路。1928年暑假,郭纲琳考入南京鼓楼“五卅”公学。1929年春,郭纲琳又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1931年秋进入大学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使我国东北大片土地陷入敌手。郭纲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这次运动首先在校内进行,她带头冲进校长室,质问校长为什么不让学生抗日。随后她发动学生罢课,开展抗日活动,后来接管旧学生会并驱逐了校长。这年10月,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2月,她参加了上海各校学生声援北京大学同学在南京的示威斗争。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淞沪战争”。上海学生联组织“被难同学会”收容学生,并发动群众,组织抗日义勇军和运输队,救护队等服务队,支援前线。郭纲琳在其中做了许多工作,积极支持了淞沪抗战。
不久,郭纲琳被调到共青团上海市法南区委负责妇女工作,化名刘英,从此,开始了秘密的地下斗争。1933年春,郭纲琳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担任内部交通,经常往下面传送党的秘密指示及各种文件,任务非常艰巨,工作非常危险。不久,郭纲琳调任共青团无锡中心县委书记,化名张英。后来,郭纲琳调任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区委书记。
1934年1月12日傍晚,郭纲琳来到上海海宁路祥麟里1338号亭子间郑子仪家开会,不幸遭到叛徒出卖,被密探逮捕。
在敌人的审判庭上,她镇定自若。敌人恶狠狠地瞪着郭纲琳说:“你从事共产党活动,要老实招来。”
郭纲琳从容地问:“我有哪些活动算是共产党的活动?”
法官咬牙切齿地说:“你骂日本人,侮辱友邦,违反党国睦邻令。你骂国民党,你宣传三民主义……危害了党国。”
郭纲琳冷笑着说:“不错,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们东北,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你们不管,反倒残杀爱国人士,对这样的党为什么不骂?……”郭纲琳义正词严的责骂,使敌人目瞪口呆。
不久,郭纲琳被押解到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后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第一模范监狱。
郭纲琳被捕后,她家里人耗费近千块大洋,四处托人出面说情,以保释郭纲琳,结果都因郭纲琳拒绝在敌人拟好的“悔过书”上签字而作罢。
郭纲琳父亲,请许多人劝她写悔过书。她断然回答:“你叫我抗日,可以,要叫我写什么东西,是不行的。”然后又说:“革命者的青春是美好的,我早已将她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为了追求我的最崇高理想,我可以献出生命、青春和一切……”
1937年7月,敌人将郭纲琳押往了雨花台,临刑时,她昂望着东方微露的红日,放声大笑,然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人民的好女儿郭纲琳大义凛然,坚如钢铁,她的生命虽然消失了,但她的呼声,却在雨花台的丛林中久久回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