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优化课程实施的生态环境
1.自然情境下的真实学习
自闭症孩子早期干预大多是在医院和专门的康复机构进行的,这些训练基本上一对一,甚至多对一。而我们学校受资源配置的限制,一般每个自闭症孩子只能保证每天一节个训课,个训时间只占上课时间16.67%,占在校时间7.29%。但学校也有优于医院和康复机构的地方,学校有老师、同学等丰富的社会化资源,相对家庭、医院、机构来说,它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环境。我们要利用这自然、真实的环境,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下面是一年级郑某欣同学的自然情境教学示例:
在校一日常态情境的生态教法要点
在自然情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关注人员的支持,还关注环境支持,包括视觉环境、听觉环境等物理环境的选择安排,以及游戏环境、活动环境等社会环境的创设应用。
2.高度关注每个儿童
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在学校里自闭症孩子总体受关注度较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合理关注。一般学校的规律,两头的学生容易受到老师关注,中间的孩子容易淹没在人群里,外向的孩子容易和老师、同学互动,内向的孩子则比较被动。我们发现学校中低功能、安静型的严重自闭症孩子相对就会受到老师的忽视。因此我们提出“高度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原则。
首先如何“高度关注”,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发现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点;满足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安全感,建立共同注意;让孩子体会到变化的快乐,学习新本领;让孩子能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其次如何落实到“每个儿童”,因为我们学校还是以集体教学为主的,教师就要掌握好节奏,我们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参与集体教学,就一定要分配若干单位时间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教学,保证他们享受到教师的关注。
最后谈谈我们如何做到效益最大化,大家都有疑问,我们老师没有三头六臂,现在的师生配比就这样,怎么照顾得到每一个孩子。那么我们老师就要动脑筋让我们的关注效益最大化,教师要亲身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认知支持,交流支持,示范支持;还要发动班级的其他同学,家长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只有融合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
全员参与的四维互动教育支持系统
3.全员参与
我们原本以为补偿性课程是教师的事情,后来我们发现,自然情境下的教学,教师、教工、学生、家长、其他所有的人几乎都要参与进来,成为自闭症儿童的参照。我们学校的培训从专职教师扩大到一般教师又扩大到所有教工,在学生中也对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成为自闭症孩子的良好参照。家长更是我们工作重点。我们还借助其他社会助力,如志愿者,结对帮困的叔叔阿姨,居委里的爷爷奶奶,都和我们一起搞活动,我们就要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接纳自闭症孩子,帮助自闭症孩子;同时也让自闭症孩子接触更广泛的人群,走出自闭小世界。课题组建立起以学校为中心,全员参与的四维互动教育支持系统,帮助自闭症孩子适应社会。
(1)真实情境的逐步延伸
真实情境的逐步延伸,是为确保自闭症儿童走入广阔社会的基石。整个自闭症儿童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递进过程,在实践阶段也不例外。为让自闭症儿童更好的走入社会,让他接触更为广泛的社会,我们必须小步延伸社会情境。详见下图:
如在荣荣的个案中问候的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家庭走向社会),问候的人员由熟悉到陌生(父母到陌生人),在这一步一步的实践中,荣荣问候的技能得到巩固和延伸。
(2)家长的参与和培训
家长的参与和培训能够延伸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实践的空间。家长在自闭症儿童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不可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给予延续和巩固。模拟社交情境活动在设计的初期就考虑到了家长的因素,通过家长参与和培训让其了解这一活动的流程、设计原则、制定方法、评价方法等,让其依据自己孩子社会互动能力的不足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计划。另外家长的参与能很好弥补教师训练时间不足,实践地点单一的问题,让孩子在更多更真实的情境下提升社会互动能力。
真实情境延伸示意图
家长的参与和培训有效性关键在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能力基础,将理论讲解与真实观察操作相结合,给予家长全面的支持和鼓励。
案例分析
指导伟伟家长进行真实情境实践
在实践前我将注意事项告知家长:如果伟伟出现拿东西要吃,你要马上拿下并提示现在不能吃,他出现吵闹行为,购物停止,你的脸要冷漠,没有奖励。如果在排队时出现问题先分散他的注意力,再出示排队的图片提示,他能完成我们立即奖励。并给予家长心理上的支持。
随后进行了超市实践,伟伟在妈妈的陪同下显得很开心,开始时能自己按要求进行购物,但付款时伟伟不愿排队,母亲让其排队时他开始表现出不开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赶快拿着篮子走到最后,并呼唤伟伟来看看我们买了什么,伟玮妈妈马上拉起伟伟来我身边,等伟伟说出购买物品后我拿出超市排队图片给伟伟看,告诉伟伟我们现在要排队。收银员也加快了速度,到我们时她笑着竖起大拇指排队真棒,并与伟伟简单交谈。出来后我们立即奖励了伟伟,表扬他能等待。
在训练干预中教师与自闭症孩子家长探究教学方法,在实践前先进行辅导帮助他们了解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这些有效的沟通帮助我们更好的为自闭症孩子服务。在假期中伟伟妈妈运用这些方法独立带伟伟进行超市购物,且购物的场所从家附近的小超市延伸至大超市,伟伟的表现很令人满意。
(3)获取社会的支持
获取社会的支持,为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实践提供最少限制的真实环境,是最关键的一步。最少限制环境是指为残疾儿童创设减少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其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的环境。自闭症儿童的真实情境实践是整个活动的关键阶段也是最终目标,给他们建立一个安全有支持性的环境,需要获得特定场所(快餐店、超市等)的同意和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工作人员),他们的加入使得我们的实践活动更丰富也更真实,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为我们的自闭症儿童筑起保护墙,在这样的环境下实践更利于我们孩子社会互动能力的内化。
社会支持的有效获取关键在沟通,教师要让社会了解我们自闭症儿童,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帮助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与超市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为了更好的让伟伟实践,我选择了我校附近一家规模较小的超市,在实践前我来到超市找到他们的领导,将我的意图一一说明:我是宝山培智学校的老师,我们的学生是智障儿童,我想在您这建立一个实践基地,我可能还需要你们员工的配合,因为在这些孩子中有自闭症儿童,他们不愿和别人交流,可能有时还会乱拿东西,但是我会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另外,有时我会训练他来询问工作人员希望你们能配合,谢谢。
领导表示欢迎也提出要求:希望你们将时间安排在14∶00~15∶00,我们会尽量配合。
如在伟伟的个案中,我们派发宣传册和碟片让超市工作人员了解我们、支持我们。另外为避免一些意外事件发生,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好周密的计划,对于结果积极承担责任获取谅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宽容和支持,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帮助与赞扬为自闭症孩子成功完善行为模式奠定了基石。
4.全程关注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不是一时一刻,突击强化一下能够解决的。我们遇到有的家长,一直希望孩子的病能够通过打针吃药动手术一下子治好;或者送进机构学校,训练三五个月立竿见影出成效。自闭症是一种病因成谜,表现极端复杂的发展性障碍,训练干预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而且要关注训练干预的连续性。如果环境过于复杂,变化多,各类人员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求不统一,孩子反而会无所适从,出现更多问题行为。
因此我们提倡24小时康复理念。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在校、在家全程的教育康复支持,保持康复理念的兼容,康复干预方法的统一,康复内容的连续性。
(1)个训课
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天1课时,每周5课时,每学期80课时;中年级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教学时间按每课时35分钟计。针对自闭症学生的实际情况,入学初和症状严重的可按需增加。
个训课程目标:由专业教师展开个训课,专门针对自闭症学生,一对一或小组训练,旨在控制自闭症学生的不适应行为,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补偿他们的语言沟通、社会适应缺陷。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个训课主要侧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通过行为分析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关注、聆听、模仿等基本技能,让他们学会基本的需求表达,改善不适应行为。试图经过一年的较密集的个别训练(每天1课时),让自闭症孩子基本能融入到学校生活中,能用我要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能与教师问候与再见。
对于低年级(2、3年级)的学生,个训课除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外,更注重他们与其他学生的配合与互动,表示邀请与拒绝等沟通训练大大加强。试图经过训练,使他们能在集体教学中不影响他人,能在教师专门分配的时间与师生互动。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周1课时的个训时间主要用来补偿较严重的语言障碍、青春期心理方面的适应,解决一些明显的行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融合到集体中。
(2)集体课
原则上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共同性课程,任课教师要为自闭症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熟悉自闭症教育训练的基本方法,对于有特殊需要可以配备辅教教师或陪读人员加以专门辅导。
由任课教师上的集体课,自闭症学生与一般学生在共同的课堂上,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制定的个别化目标,旨在提高自闭症学生的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普遍能力。
(3)活动课
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调动所有人员,所有教职员工都要了解自闭症学生的特点,并指导校内其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正确善待自闭症学生。随时随机,利用所有环境,并创设环境支持系统,激励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会交往。
在学校所有活动中,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引导和训练,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自控能力,提升自闭症儿童行为的自然性和主体性,帮助自闭症学生适应学校、家庭、社会生活。
(4)家庭课
学校的补偿性课程实践要充分依托家庭。家长为主体,学校为主导,教师为沟通实施者,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沟通模式,为家长提供情感交流平台、信息分享平台、专业支持和实践平台,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育走进专业,从孩子教育的门外汉到专业实施者,从学校教育的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学校的从属者到学校的教育出谋划策,成为学校坚强的后盾。通过家长的转变更好的帮助我们的自闭症孩子接受家庭教育,以提升教育训练的效果,以为今后孩子离校后能继续接受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补偿性课程实施和家长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是学校康复教育的延伸,学校也是家长与学生进一步融合的舞台。家庭与学校互为支持,信息共享,亲子活动、家教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中,我们和学生的家长并肩作战,为的是让自闭症儿童成长,成为对适应社会的人。
(七)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对学生开展评价是补偿训练课程实施中重要的一环。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类型识别、过程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构成一个整体的评价体系。
开展类型识别的目的在于了解自闭症学生的行为表现、个性特点,在补偿训练方面的学习需要,找出学生已达到的学习基线或尚未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补偿训练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教师编订和修改教学计划。总结性评价的过程与结果能够作为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进展报告的基础。
同时,课程评价主要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挥激励功能。教师也要通过评价反思自己教育训练中的效果与问题。
2.课程评价的原则
(1)借鉴原则
借鉴各种自闭症评估的参考量表,了解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和外在表现,明确课程评价的重点。
(2)选择原则
探索差异性的评价,根据自闭症学生的类型识别、课程目标,采取多种不同的评价指标,注重相对评价,从学生的基点出发,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3)过程原则
重视过程中的动态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做好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与记录工作,同时注重日常活动中的观察与评价。
(4)多元原则
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尤其重视家长的积极参与。尽量让孩子参与自我评价。
3.课程评价的流程
借鉴各种参考量表,选择性地进行课程评价。根据有需要接受补偿训练学生的学习特性和评价的原则,补偿性课程评价的步骤如下:
(1)选择个性化课程评估指标
学期初,新生通过接案咨询和初步观察,老生通过上一学期的期末评价,了解每个自闭症学生的特点、障碍表现、潜能发展等,对他们进行类型识别。以补偿性课程目标为依据,参照各种行为量表,为他们选择个性化的课程评估指标,根据这些项目鉴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厘定他们学习的起步点,以便能更明确及有效地拟订学习基线。
这是我们实践中有创新的地方,评估指标是选择性的,而不是全面的。自闭症孩子情况特殊,差异大,用统一的量表,教师在操作中需要花大量时间,而且对教育评估来说没有意义,可以说,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为他量身定做的评估指标。我们要求评估指标不仅贴合学生实际并要为学期教学活动作指导。评估什么接着就教什么。
(2)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收集到的评估信息,来确立本学期课程目标:包含长短期目标,个训课、集体课、活动课、家庭课等各分项课程重点等,确立课程内容。最后各方面人员沟通后,编订完整的学期个别化教育计划。
(3)实施教学活动中的评价
根据学生特点,个别化教育计划,各类教学人员分别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教具学具等,推行各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法。随时随地的对孩子进行过程性的行为观察记录,并可以通过视频、照片、录音、作业等多种方式保留评价原始数据。教师可以根据评价数据,修订学习策略、学习内容或学习目标。
(4)阶段综合评价
在学期结束后进行阶段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是依据期初的选择性评价指标,主要参考过程性评价资料,给学生作出等第评价(优良、合格、不合格)和发展评价(进步很大、有进步、维持原状)。目的是要对学生表现及学习进度,提供一个全面扼要的报告,反映学生目标达成度和现实水平。这些数据可作为策划下一阶段学习的基础,同时亦可作其他的用途,例如替学生编组,为学生寻找支持伙伴,按学生的特殊需要考虑应用特别的辅助用具或教具等。
4.教师可以借鉴的各种参考量表
目前我们编定了《自闭症评估参考量表合集》,其中包含国外学者编订的4种: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简称ABC)、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简称为CARS或卡氏量表)、克氏自闭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简称为CABS或克氏量表)、婴幼儿自闭症筛查问卷(18个月以上,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简称为CHAT);其他相关量表有2种:感觉统合评定量表,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我校教师自编量表2种:自助课程康复训练评估(自闭症部分)、生态评量表(自闭症部分)、补偿性课程训练评估。
这些量表可以供教师学习、理解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在进行课程评价选择指标时参考。
【注释】
[1][英]Lorna Wing.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M].孙敦科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9.
[2]周念丽.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1-104.
[3]黄伟合.用当代科学征服自闭症——来自临床与实验的干预教育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236.
[4]王占富,王汉斌等.孤独症的快乐疗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157-1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