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两个书包上学
——初三学生的考前焦虑辅导
上海市时代中学 朱雅勤
既然考试的压力让人无处可逃,那么,我们能否试着与压力共处。
——题记
五月的“恐校症”
去小杰家家访是受班主任W老师之托。小杰已有两天没来学校,家长打电话来说是他不愿意来学校,希望老师能够劝劝他。
我没有教过小杰的班级,也没有在个别咨询时接待过小杰,因此我并不认识他。在去小杰家的路上,我回忆着W老师告诉我的关于小杰的信息:班上的学习委员,性格偏内向且敏感,学习成绩一向优良,和同学关系也还不错;但是,这一阵状态很不好,常常不交作业,练习、考试的成绩也不理想;老师们都很担心他这样的学习态度会影响中考,但是又不敢批评他,怕他会想不开。
小杰家不远,住在一个旧小区的底楼。敲开房门,我看到了小杰。这是一个清瘦、白净的男孩,带着眼镜,看起来很文静。看到我,小杰显得有些惊讶,但还是很礼貌地跟我问好。
父母都去上班了,小杰一个人在家。他家很小,实际上是个一室户的房子,他的房间就在门厅的过道上,显得非常狭小局促,却也井井有条——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书桌上、床上、吊柜上的书也排得整整齐齐。书桌上的书摊开着,显然,小杰正在复习。
“小杰,你这两天没去上课,W老师有点担心。但是她今天很忙,走不开,所以托我来看看你。”我开门见山地说。
“嗯,谢谢老师。我挺喜欢你主持的‘心灵之歌’节目的。”小杰给我倒水,还问我要汽水还是白开水,他看起来并不害羞,让我舒了口气。
“你也听‘心灵之歌’啊?我还以为初三的同学都不听广播了呢。”
“是啊,老师常常把广播关掉上课的。不过,在走廊上还是能够听到广播的。我喜欢你放的音乐。”
“嗯,我常常放班得瑞的音乐,让人感觉很放松。你在家的时候会听音乐吗?”
渐渐地,我和小杰轻松地聊了起来。小杰说,最近他的作业总是做不完,一想到学校里老师“失望的眼神”,就觉得受不了。这两天早上,想到要去学校,他就觉得心慌、头晕、出冷汗,所以索性就不去了。在家里,自己就像在学校里一样,一科一科复习,累的时候就看会儿电视。
“老师,我真的很怕去学校!到学校去一课一课排得紧,连透口气的时间也没有!而我作业做不完,老师虽然不会说我,但是那个眼神,真的让我受不了。我看到这种眼神,就知道我有多糟糕了。”
“你对自己的表现很失望?”我轻轻问。
“是啊,我这样是绝对考不上育才了。我太笨了,智力决定成绩,我比多数人都笨。”小杰看起来非常沮丧。小杰说,他觉得自己笨是有充分依据的:他写作业慢而且会出错;他想背出整本牛津词典,但是现在还只背到“E”;他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成绩却只能是一般——虽然说在班级里还算是成绩不错的,但是这仅仅是因为班上的同学“太差了”。而他的理想是考上能够住宿的育才中学,有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因为他以后想要当科学家!
环顾小杰简陋局促的卧室加书房,我真的很理解他想要住宿的想法。谈及平时的作息时间时,小杰说,平时他一般放学回到家就要六点钟了,一天的学习下来很累,他常常就先吃饭,然后看一会电视,再睡觉,到凌晨两点起床,一直学习到天亮。
小杰的问题渐渐浮现出来:他的自我评价很低,认为自己很笨;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定下“考前背出整本牛津词典”的宏伟目标;他花很多时间学习,学习效率却不高;他拒绝上学是想要逃避学校的压力,包括课程安排的紧张节奏和老师给予的期待。
这是“学校恐惧症”吗?还是仅仅是“学习焦虑”?不管怎样,小杰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其“焦虑源”也很清晰,那就是一个月以后的中考。
“我原来并不笨”
我决定从调整小杰的自我认知入手:从小杰反复提及的“智力决定成绩”的理论来看,他把自己近来的表现不佳归因于“自己太笨”,而这显然不符合他“成绩一向优良”的事实。如果能够对小杰的能力进行重新肯定,也许就能帮助他重塑自信。
“小杰,你一直在说自己很笨,可是你知道心理学上用什么来判断一个人是聪明还是笨吗?”
“智商?”
“和你聊天,我觉得你一点都不笨,而且你还很聪明。不信?你愿意做一个智力测试吗?”
小杰点点头,他看起来有些兴奋。
他开始收拾学习资料,和我一起回学校。让我惊讶的是,小杰居然有两个书包,而且每一个都是塞得满满的。
“这些资料上课都会用到吗?”
“可能会用到啊。”
“那你把资料拿回来你晚上都会看吗?”
“不会都看的,我担心有时候要查一下。”
“唔,为了让自己心安一点,所以来来回回搬运这些资料咯。背两个书包去上学,我也会不乐意的。”
小杰不好意思地笑了。
“考虑一下,能不能把那些上课基本上不会用到的资料留在家里?把在家基本不会看的资料留在学校?”
小杰犹豫地翻翻捡捡,抽掉了几本书。
“如果你现在还不确定的话,今天可以把书带过去,然后看看今天在学校用到了哪些书,再做决定,好吗?”
小杰点点头。
于是,小杰背着一个书包,我帮他拎着一个书包走上了回学校的路。路上,他和我聊起了家里的情况:在他看来,自己的爸爸妈妈很无能,因而自己家的经济状况不好,于是自己也多了一份责任。而叔叔阿姨中却有几个很有出息的人才,他很遗憾,没有遗传到聪明的“基因”。
在电脑室,小杰做了三个心理测试:团体智力测验、考前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测试的结果显示,小杰的智商为124;轻度抑郁;考前焦虑水平极高。
我告诉小杰,他的智力水平优良,在人群中处于75%的位置,也就是说,他比同年龄75%的人都要聪明。听到自己的智商尚可的时候,小杰显得挺高兴的。我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考前焦虑水平,因为过度的焦虑会阻碍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
小杰说,他的确非常担心。因为担心自己考不进育才,他有时候甚至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想复习又看不进书,到最后就索性看电视,只有看电视的时候,他才能够把考试的事情暂时放一边。
“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从现在的情况看,影响你考试成绩的并不是你的智力,而是你现在面对考试的心态。好在智力常常是不能改变的,而心态却是可以调整的。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好吗?”
我向小杰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并和他一起商定了咨询的目标:能够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填报合适的中考志愿,缓解焦虑,能以较轻松的姿态面对中考。
经过小杰的同意,我向班主任W老师反馈了信息。告诉她小杰只是处在考前焦虑中,其抑郁水平并不高,应该不会做出极端行为,请她放心。关于老师对待小杰的态度,我的建议是多给他一些自己的时间,对作业等暂时不做硬性的要求。但是这不意味着对他放弃,老师需要传递给他的信息是信任:相信他正在努力。
同时,我也与小杰家长取得了电话联系,小杰爸爸表示,自己在与小杰沟通中一直鼓励小杰只要尽力了就好,而由于工作的原因,父母对小杰的学习其实无力给予过多关注。我肯定了家长对小杰的适度关注,但是平时也可以主动引导小杰聊一聊学习和心情,如果能够让小杰在家里把自己的紧张、焦虑表达出来,也许是对小杰最好的帮助。
与自己辩论
周末刚过,本来是约好今天和小杰再次面谈的,谁知W老师先找到我。W老师显得很生气,她说小杰这次假期作业没有完成,问他原因,居然是在家看电视。
在这种情况下,我约小杰来到成长轩,他显得有点被动,低着头,看起来很羞愧。他一定也知道班主任已经找我“告过状”了。
“我也讨厌我自己,可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小杰的头低低的。
“我记得你说过,只有在看电视时,你才能够把考试的事暂时放一边。”
“看电视的时候不想了。但是看完电视就觉得很内疚,对自己失望,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很难受。”小杰的声音也是低低的。
“你是说,看电视并没有让你觉得愉快。”
“是的。就像……饮鸩止渴。”小杰用起成语来得心应手。
“那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想法让你这样担心、紧张,好不好?”我提出请小杰列一个担忧清单:把他所担心的一切都写下来,不用去想这些担忧好不好,也不要怕重复。比如说:我担心作业做不完。
小杰开始动笔写。五分钟后,他列下的担忧列表如下:
考不上育才;
让父母失望;
让老师失望;
考不上好的大学;
没出息;
数学考不好;
作业出错;
没前途;
复习不充分;
没准备好就上考场;
让亲戚看不起。
接下来,我请小杰做一个合并同类项,去掉重复的项目,把实质相同的合并起来,并按担忧程度从大到小排列。
小杰整理后的担忧列表是:
将来没前途;
让长辈失望;
中考考不好;
作业来不及。
“你有什么发现吗?”
“我最担心的事,反而是离我最远的事。”
“嗯,我们一条一条来看。你担心将来没前途,这有什么依据吗?”
“我现在读书读不好,以后肯定没有什么前途的。”
“读书不好就一定意味着以后没有前途吗?”
“读书不好,考不上好的高中,以后就很难考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很难有好的前途。”
“嗯,这是你的一个推论。像你说的,即使现在读书不好,以后也不是一定没有好的前途,而是比较难,是吗?”
“是啊,现在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都很难找工作呢!”
“那换一个角度说,现在即使读书好,考一个好的高中,以后也不一定有好的前途的。”
“嗯。”
“以后是不是有好的前途,和你现在是不是考上好的高中,有直接的联系吗?”
“应该没有吧。”
“那你现在看看,以后没有前途这个担心,有没有充足的依据呢?”
“嗯,好像没有。”
我对小杰解释,我们常常会在没有根据或根据不足的情况下就对一件事草率下结论,然后就记住这个结论,不再管它是否有根据,把它当成一定会出现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对每条担忧都问:“有什么依据证明这个担忧是应该的吗?”或者“这个担忧对我有什么帮助吗?”
……
在我的指导下,小杰把自己的担心做成了三栏目卡片,如下表。
我要求小杰每天将表格读一遍或默想一遍,在逐渐巩固的基础上获得这样一种自动反应:一旦某一担忧在脑海里重新出现,就对自己说:“我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必为此操心。”以后如果再出现程度很重的反复,再重新阅读卡片。
在默读卡片的时候,小杰的脸色渐渐开朗起来。
我告诉小杰,我们对考试的担心担忧大都具有两面性,既有现实、合理的一面,也有不现实、不合理的一面;或者从一个角度看是合理的,从另一角度看又是不合理的。我们找到了这些担心的不合理之处,说服自己把它放下,建立起合理的想法,对考试我们就能坦然很多。
小杰说,他还不是很习惯这样做,但是他愿意试一试。
这次咨询后,我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我们达成了共识:小杰已经在尽力与自己的焦虑作斗争,老师应给予他一些宽容的空间。
在想象中飞翔
这是中考“三模”的前一天,小杰如约来访。看起来,他有些坐立不安。
“明天就要考试了,我心里又紧张起来,怕考不好。”
“我们来做一个活动,试试能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听话,放松一点,好不好?”
小杰点点头。
我拉上窗帘,打开CD机,悠扬的轻音乐很快弥漫在幽暗的房间,有一种宁静、神秘的气氛。
我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柔和一些:“现在,请你闭上眼睛,身体坐进去一点,背可以靠在沙发上。让自己坐得很舒服。现在我们将让身体的各个部分放松。当你告诉一个部位放松时,你会觉得有一种放松的、平静的感受进入那一部分。好,现在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双脚上。(停)让你的双脚放松……让你的双手放松……让你的双腿放松……让你的双臂放松……让你的腹部放松……让你的双肩放松……让你的头颈放松……让你的面部放松……让你的大脑放松。任何时候你想要感觉更加舒适更加放松,你都可以运用这种放松的感觉和体验,只要对你的身体说:放松……你的身体会听你的。”
跟随指导语,小杰的眉头舒展开,呼吸平和,身体渐渐放松。
“现在,我们来想象你将要进行的一场数学考试。你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你精神饱满地进入考场,找到座位,准备好考试要用的文具。监考人员宣布注意事项、发卷……你领到了卷子,粗略看一遍,有些很简单,有些是有点难度的……”
小杰的表情又有点紧张起来,呼气有些急促。
“没关系,来,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你能够让自己恢复平静。”我停顿了几秒,直到小杰重新平静下来。
“你开始答题,每道题,你都能想起公式、定理、定律、图解或某一典型的解题思路等,你做得很仔细,也很轻松。有几题有难度的,你经过一番思索,终于解开了……你一题一题,完成了所有题目,又仔细地检查……下课铃响了,终于考完试了!你这次考试非常圆满,你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小杰的嘴角轻轻上扬,看起来挺满意的样子。
“好,再把注意集中到你的呼吸。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睁开眼睛,你会看到你正坐在成长轩,现在,你对明天的考试,充满了信心。”
小杰睁开眼,害羞地笑了。
“老师,刚才真舒服。”小杰说,“在来咨询室之前,我觉得身体很重,都抬不起脚来,而现在,感觉很轻,轻得,就像要飞起来一样。”
“嗯,那自己再飞╋两次,怎么样?”
小杰在音乐中默默地重复了两次完整的想象练习,直到他觉得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
尾声
小杰的第三次模拟考成绩尚可,在中考志愿填报期间,小杰和我有一次非正式的面谈。在聊天中可以感觉到,小杰对中考的期待已经降低了很多。他说,即使考不上育才,他也相信自己可以成才的。在校园里遇见小杰的时候,他只背了一个书包。
一个月后,小杰顺利地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个案小结
1.诊断分析:拒绝上学是考前焦虑的表现
这是一例考前焦虑的个案,拒绝上学是小杰焦虑的表现。面临人生第一次分水岭,15岁的小杰不堪重负——老师期待的眼神是压力,父母的平庸是压力,繁重的课业是压力,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是压力。他试图应对——记整本《牛津词典》,背两个书包上学,看电视,废寝忘食地学习……最后,他逃了——拒绝上学是他“减压”的自我拯救,虽然他并不是拒绝学习!
小杰焦虑的源头是缺乏自信,这种不自信来自近期学业上的屡屡受挫。他把自己学习效率不高归因为“自己太笨”,而忽略了自己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应考心态等可以改变的因素。
2.目标设定:围绕中考设定近期目标
小杰的问题发生在距离中考不足一个半月的时间,所以我们设定的只是一个短期的目标:“能够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填报合适的中考志愿,缓解焦虑,能以较轻松的姿态面对中考。”通过三个阶段的咨询,这个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达成。
但是,小杰在咨询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其他的问题,比如时间管理、学习方法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也是导致小杰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在短短一个多月中显然不能很好解决,甚至新方法的学习还会打乱小杰原先的复习节奏,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时间管理、学习方法的调整并没有作为此个案的咨询目标。如果有机会制订长期的咨询方案,将学习方式的调整作为长期目标在第四阶段进行实施,对于小杰今后的学习、适应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3.咨询手段: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
本个来访者要运用了认知调整技术和行为改变技术。
首先,通过心理测试对小杰的归因模式提出了挑战:小杰把学习效率不高归因于无法改变的“智力”,是他感到悲观绝望的重要原因。智力测试的结果,对于相信“智力决定成绩”的小杰是不小的鼓舞。当然,智力测试是有风险的,基于对小杰以往成绩、谈吐举止的判断,我相信小杰的智力应该会在中等以上。但是,如果测试结果不甚理想,我们就需要对测试进行更智慧的解读了。
在初步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认知调整技术,我试图改变小杰对考试的知觉和评价,使小杰建立起对考试的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即将面对考试”这一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对即将面对的生活事件的可控制预期会有效地减轻焦虑反应。
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有四个步骤:检查自己的担忧→对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与担忧质辩→得出合理反应。小杰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当他习得这样一种“与自己辩论”的方式后,有助于他面对和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
而在小杰建立起较积极的应考态度之后,着眼于行为改变的放松技术和成功想象训练能帮助他更好地应对焦虑情境。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方法,当身体得到放松的同时,心理的紧张也获得缓解。而成功想象训练其实是一种积极暗示法,通过在想象中对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情景和事件的预演,加强自己的积极反应,抑制消极反应,从而达到当那种真实情境出现时,也能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4.校园咨询特色:支持系统的协调
这是经由班主任转介的一个案例,这在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是很常见的。学生的问题不是独立的问题,而往往和学校、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与老师、家长保持沟通并获得他们的支持,也是我们常常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案例中,我的做法是对小杰说明我的角色,告知小杰“我会把他的大体情况告诉家长和老师,但会对他的具体想法、咨询过程进行保密”,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小杰的问题并非指向具体的老师或者家长的行为,而是指向“中考”,老师、家长是和小杰一条战线的,因此这种做法能够获得小杰的理解。此外,学校任课老师、家长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往往也是焦虑感很高的,他们的焦虑、小心翼翼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压力,如果心理老师能够给予一个解释,不仅能够缓解老师和家长的压力,而且能够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其释放紧张的外部环境,帮助其搭起更有力的支持系统。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压力越来越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对压力有很多种方式,沉溺于电视、拒不上学是小杰的逃避方式,更多的青少年则是将网络作为最温暖的避风港。如果说期待环境“减压”是我们的理想,那么学着适应压力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怎样才能够管理好压力而不是被压力奴役或者对压力敬而远之?这也许是每个青少年甚至每个成年人都需要学习的课题。学习沟通倾诉,学习管理时间,学习改变心态,学习放松自己——我们需要学习与压力共处。
[点评]
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考前焦虑辅导的案例。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对学习考试的误解和过高评价,现在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从而产生对考试的紧张焦虑状态,每逢考试来临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即使一些十分容易、完全应该有把握的考试,也会因为无法控制焦虑而遭遇失败,严重影响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从而考不进自己理想的学校。这在现代中学生中,尤其是初三和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考试,对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于初三毕业生来说,更是如此。就如本个案中的小杰,拒绝上学是小杰焦虑的表现。面临被视为人生第一次分水岭的中考,15岁的小杰不堪重负——老师期待的眼神是压力,父母的平庸是压力,繁重的课业是压力,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是压力,他试图应对可又无法应对,只能采取逃避的消极方法——拒绝上学。
面对已经逃学的小杰,如何进行辅导?朱老师对个案的处理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1.了解和熟悉个案对象是辅导成功的前提。本个案中,一开始时朱老师是被动接下此个案的。因为小杰已有两天没来上学,班主任请朱老师帮忙去家访并应家长的要求去劝说。朱老师并不认识小杰,虽然班主任告知了一些情况,但朱老师未断然下结论,而是通过家访中对小杰家庭环境的观察和轻松的对话去了解和熟悉对方;同时也没有因为小杰的拒绝上学,就简单下结论为“学校恐惧”,这为以后的评估判断和辅导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努力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辅导成功的基础。因为朱老师不认识小杰,要成功地进行个别辅导,很重要的一环是能否被对方接纳。朱老师从小杰喜欢听音乐着手,创设了轻松的对话氛围,从而逐渐进入交流的主题。朱老师善于从个案对象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既能让对方接受,又为辅导具有针对性做好了铺垫。
3.咨询目标设定的合理是辅导成功的原因。小杰的问题发生在距离中考不足一个半月的时间,他身上出现考试焦虑、没有自信、害怕老师的眼光、自我要求过高、自我心态把握、自我时间管理、学习方法适合等众多问题。朱老师针对他的主要问题设定了合适的短期目标,即“能够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填报合适的中考志愿,缓解焦虑,能以较轻松的姿态面对中考”。因为目标设定合理合适,通过三个阶段的咨询,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达成,基本解决了小杰的主要问题,收到了成效。
4.咨询方法策略的有的放矢是辅导成功的关键。朱老师在与小杰的对话中,能透过“逃学”、“焦虑”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小杰对自己没有信心,自我评价很低,认为自己智力低下,近来学习效率不高和成绩不佳是“因为太笨”。朱老师首先通过认知调整技术,改变小杰对考试的知觉和评价,使小杰建立起对考试的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即将面对考试”这一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对即将面对的生活事件的可控制预期会有效地减轻焦虑反应。其次在小杰建立起较积极的应考态度之后,着眼于行为改变的放松技术和成功想象训练,帮助他更坦然地应对焦虑情境。这些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成功辅导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如对“智力测验”工具的运用和把握问题。本案例中,小杰测试的结果比较尽如人意,一切也在顺理成章、顺水推舟了。若测试结果不如预先预计的那样,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咨询工作也可能要走弯路。因而建议在个别咨询中,运用“智力测验”工具一定要慎重。又如,加强对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问题。从小杰的案例来看,主要问题当然是小杰自身,但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班主任一遇到学生的问题,或生气,或到心理老师处告状,或找心理老师求助,这未尝不可,但若班主任能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理念,学一点心理辅导的技术,也许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更有利。第三,虽然经过三个阶段的咨询,基本解决了小杰的主要问题,但若为了小杰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教师若能在小杰考上高中以后,对一些因为前段时间来不及进行的有关问题(如自我要求目标的设定、自我时间管理等)继续与小杰探讨的话,也许会更好。
(点评人:蒋薇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