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暴力交朋友的孩子

用暴力交朋友的孩子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医院鉴定,他被诊断为重度多动症。班级中的26名学生都被他欺负过,而且有部分还是流血事件。小汪妈妈因生理原因,婚后5年才怀上孩子。慢慢地他与同龄的孩子显现出了许多的不同。久而久之,由于各方面能力的差异和交友的认知误区,他最终形成了严重的攻击性行为。根据以上分析判断,小汪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攻击行为。

用暴力交朋友的孩子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辅导

上海市杨浦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 管 荠

“现在我们整个班级都要被他严重影响了!上周体锻课,他用滚铁环的棍子敲了一个男同学的脑袋,肿起好大一个包。周末我刚带着他的家长和他本人去受伤的同学家里家访,他也认识到了错误。本想可以太平一段时间,你看,才过了几天哪,他又用指甲把人家女同学的脸给拉破了一大块。再这样下去……”我从班主任袁老师焦急的话语中听出了许多的无奈。“他”就是小汪,是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孩子。经医院鉴定,他被诊断为重度多动症。班级中的26名学生都被他欺负过,而且有部分还是流血事件。

庙里求来的孩子

小汪妈妈因生理原因,婚后5年才怀上孩子。怀孕也是在一次上庙进香回来后发现的,所以一直认为这个孩子是从庙里求来的,一家子都非常宝贝。小汪出生后,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所以一直是爷爷奶奶带。隔代的溺爱更是让小汪该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能力都没有形成。3岁之前的生活基本都在爷爷奶奶的手里度过,既没有学爬,也没有及时进行语言的开发,任何事都施行包办制。直到3岁,小汪还是只能说2—3个简单的字。长辈都说聪明的孩子晚开口,所以父母反而觉得很得意,也没太关注这件事。

小汪的体质较差,有严重的过敏史,全身常出现大面积的皮疹,所以家人更是过度地包办和溺爱,让小汪的语言发育和行为发育都变得迟缓。圈养式的教育让他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慢慢地他与同龄的孩子显现出了许多的不同。

“他真让我们头疼”

进了幼儿园,老师隔三差五地找小汪妈妈。“小汪真的让我们很头疼,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语言发育太迟了,说的话基本听不懂,建议带他去医院看看发育情况。”不仅是老师,就连班级被打的孩子家长都连着来告状。一年多来,直到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厉害,小汪妈妈才引起重视。四岁半时妈妈第一次带小汪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诊断孩子协调能力差,有多动症倾向,但由于孩子太小并未作多动症的定论。妈妈非常着急,立即辞职,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儿子的身上。

进了小学后,他常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没有一个同学愿意接近他。有时他会突然冲出去对着同学的脑袋就是狠狠的一下。有时,他和同学说话,既没有礼貌,话又说不清楚,所以同学们都不愿理他,这时他便会报复性地推别人。随着年龄的成长,小汪的暴力行为有增无减,班级的同学个个都被小汪无理由地欺负过,而且大多还是流血事件。班主任怕他闯祸把他一直带在自己身边,这使得小汪心情非常糟糕。然而在生活中,家人一如既往施行包办制。经老师的建议,三年级,家人再次带小汪去医院,被医生确认为重度多动症。现在的小汪四年级了吃饭在家都是喂,在校经常吃得很慢,甚至影响上课。穿衣、洗澡甚至洗脸都是长辈帮忙,从来没有一个人买东西的经历,口齿含糊的他更不知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

小汪表达能力差,口齿不清,不愿向别人吐露心声,但又希望别人能关心他、注意他。其实小汪内心渴望找朋友,但他以为通过“打”的方式别人就会重视他,就会和他一起玩,存在严重的交友认知误区。久而久之,由于各方面能力的差异和交友的认知误区,他最终形成了严重的攻击性行为。

辅导前的评估分析

小汪和妈妈、班主任各自完成了“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儿童行为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等多份心理量表的测试。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的父母问卷中,评测结果为:A行为,表明该儿童存在违反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经常不听管教;与家人或老师对抗;经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经常破坏自己或他人的东西。反社会行为明显,很可能属于品行障碍儿童。教师问卷中,评测结果为:A行为:表明该儿童经常说谎、打架、偷窃,破坏自己或别人的东西,不受其他儿童的欢迎。

在学生问卷中,来访者存在明显社会焦虑现象,在与其他儿童的交往过程中,担心会被人取笑,担心小朋友不喜欢自己。与小朋友讲话时会感到紧张,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讲话或做事。

总结产生问题原因:①家人的过分溺爱和包办;②行为能力较差;③口齿不清,表达能力不强;④教师、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判断,小汪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攻击行为。所以,要减轻小汪的暴力问题,首先要通过行为干预和认知干预帮助他增强能力,提高自信,让他能融入班集体。

握紧“皮疹”手建立信任感

小汪第一次进了心理辅导室。坐在沙发上,表情紧张,头一直低着不停地扳动着手指。我给他倒了杯温开水,摸了摸他的头,开始跟他进行交谈。

师:你好,小汪,认识我吗?

小汪:嗯。

师:我知道你叫汪××,以前上过你们班的心理课,非常喜欢你。

也许是没什么得到过赞美,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师:你知道我叫什么吗?

小汪:管老师。

师:哦,看来你的记性不错,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吗?

小汪:愿意!

“谢谢你愿意和我成为朋友!”说完我伸出手,他也慢慢地伸出右手但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停住了。我看到他手上有着严重的皮疹,有些地方明显用指甲抓破了。我忽然明白他手停住的原因。我装着没事,微笑着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就这样,我与他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

师:最近听说你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有什么烦恼能和我说说吗?

小汪:他们都不和我玩,都不理我。

师:那你知道他们不和你玩的理由吗?

小汪:(口齿不清奶声奶气地)他们说我太皮,说我什么都不会,不愿意和我玩。

师:意让我来帮助你吗?我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很棒的男子汉,让大家都喜欢你。

“愿意!”小汪的回答比前面响了很多。

可以看得出,小汪的内心其实非常渴望改变。所以,我为小汪制订了一系列干预计划并开始实施。

度身定做小汪《生活日志》

行为干预:锻炼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我为小汪设计了一本《生活日志》,分为三页。

第一页

每周,先对孩子近期的状况作一个分析,再制订本周干预的目标与目的。如:第一周的任务是自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好自己的书包;第二周由妈妈开好购物清单,孩子自己到超市购买清单上的这些物品……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每周的表现要有奖励措施。

四年级的小汪什么都不会,这让他显得与同班同学格格不入,这也是小伙伴不愿接近他的原因之一。要让小汪的能力得到锻炼,家庭环境的改变是很重要的。家长要学会放手,创造机会让小汪的独立能力得到锻炼。辅导教师每周订好要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是小汪力所能及的事。家长每天在家对小汪需完成任务进行适当的指导,但不动手帮忙,并做好每天小汪完成情况的记录。辅导老师结合家长的反馈和班主任的评价,给予辅导与及时的鼓励。通过家校有针对性的合作,让小汪在独立完成事情时获得成功感和责任心,并拥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融入班集体,以此来减少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次数。

另外,在学校里,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也非常关注小汪能力的培养,不仅创造机会让小汪在课堂中举手发言,而且让小汪在班中担任节电员、劳动委员等一些职务。

img16

第二页

对辅导目标的完成进行分天递进的方法。每一天,辅导老师将周目标细化,如:周一,老师教学生理书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整理;周二,自己整理书包,家长不能帮忙;周三,在20分钟内完成自己整理书包的任务,整齐度要有所提高……每天的任务从易到难。班主任、家长和辅导老师都会将小汪的任务完成情况简单地记录在生活日志上,便于沟通。在第一周的周二,小汪妈妈便写道:“自己整理书包,但速度很慢,整理了一半就开始看报纸了,但总算是自己理好了。”辅导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能自己整理书包已经有进步,及时鼓励,但要在明天提出时间的要求。”细化目标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任务,提高孩子独立完成的成功感。

img17

第三页

每周对小汪在班级的攻击行为有所统计,并分析形成原因,对辅导老师制定的每周目标的达成和干预的方式方法有反思和总结,便于以后做得更好。

img18

每一周小汪的身上都有着细微的变化,独立完成任务受到鼓励的成功感让小汪慢慢变得有自信了,笑容也多了。

“新伙伴”的快乐辅导法

1.定时沟通、交流,积极表达自我

与孩子定时交流和沟通,不仅能及时地发现他内心的想法,以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而且还能教会小汪如何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汪每天中午吃完午饭,便会带着他的“生活日志”开心地来到“齐齐聊天室”,将每天在学校发生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与我分享。记得刚开始时,小汪不愿开“金口”,只能靠老师的引导小汪才会做简单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尽量细化,如:“昨天回家后都做了哪些事?”、“体育锻炼课上和谁一起玩了?都玩了哪些游戏?”、“常识课做了什么游戏,能具体说说游戏的过程吗?”等等。问题慢慢从简单到复杂,从引导到自述某件事情的过程。我安排了两个五年级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一男一女)和小汪进行了快乐辅导法。两位学生每天先到老师这里,老师适当地教会他们一些引导小汪交流的方式方法,每次给他们一个交流的主题:有时让他们看一则新闻,让他们各自谈谈看法;有时给他们一幅图,让他们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等等。这样小汪交流的兴趣更大了,定期的交流与倾诉不但让小汪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让他及时宣泄了心中的不愉快。

2.增强体育锻炼,学会放松心情

进行运动锻炼可以使儿童学会自我控制。有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儿童在运动后会变得健康。他们很少会摔门、打其他的孩子,或者用其他攻击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所以,每天中午在交谈后,两位同学便会和小汪一起到室内体操房,和他一起打打羽毛球、篮球,做做单轮车运动等等。让他增强体育运动,锻炼协调能力,学会放松心情。在小汪发生不开心事情的时候,会让他带上拳击手套,打打宣泄器,把这些坏心情宣泄出来。

“倒石子”游戏

认知干预

经过1个多月的行为干预后,小汪的个性逐渐开朗了一些,暴力行为明显减轻,他现在更想和同学亲近了,有时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由于口齿还不是很清楚,有些同学没耐心听他说话,这时他的暴力行为偶尔也会出现。要让小汪不再用暴力和同伴交朋友,首先要改变他的认知误区。于是,我又一次找到小汪,对他进行了认识干预辅导。

师:小汪,今天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小汪:真的吗?(小汪睁大眼睛非常期待)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倒石子”。有两个瓶口很小、瓶底较大的长瓶子,里面装着很多小石子,旁边还放着一个计时器,两人比赛谁能用更快的速度将小石子从瓶中全部倒出。

我将比赛的要求告知后提出自己先来,按下秒表,我故意将瓶子一下子垂直倒了过来,然后用力地甩,石子堵住了瓶口,只是偶尔地掉下几粒。3分钟过去了,瓶里的石子还是只掉出了一半。

“小汪,我的手真酸啊,但小石子老掉不下来,你有什么好方法让瓶中的石子更快地倒出吗?”

小汪沉思了一会儿,拿起了另一个石子瓶,我立即按下了秒表。只见小汪将瓶子倾斜,慢慢将里面的石子抖出来,不到2分钟,瓶里的最后一颗石子也掉了出来。

“小汪,你真是太棒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说:“我们都是倒石子,老师这么用力而且手都酸了都倒不出,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其实,交朋友也一样,光靠身体的力量是不能成功的,要靠‘智取’。”小汪这时突然明白了游戏的目的。

我向小汪介绍了一些情绪舒缓的方法。教他当情绪激动时学会放松紧握的拳头,学会深呼吸,冷静后再思考该如何做等。然后还安排了几位班级的同学和小汪一起多次进行团体游戏活动,慢慢地小汪开始融入了这个班集体。

结果与思考

1.效果

随着小汪的进步越来越大,班主任等老师对他的表扬也越来越多。由于在班级里树立起了小汪积极的形象,愿意甚至主动和他玩的朋友也逐渐增多。值得庆幸的是近两个多月时间里,小汪没有过一次暴力事件的发生。而且人也开朗了,表达能力也得到增强,自信心也有所提高。

img19

2.体会

(1)对于一些有品行障碍的孩子,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在老师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告诉家长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

(2)教师在班级中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会为孩子在交友上做无形的引导。所以,对于有品行障碍的学生,在发生错误时尽量单独教育,而在有进步时及时在班级中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此树立该生较好的形象,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3)在对个案的干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要求逐步提高。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同时鼓励家长决不能半途而废。

3.反思

整个干预实施过程共进行了5个多月的时间,小汪的转变让老师、家人都很欣慰。然而,该年龄阶段的孩子逆反心理开始呈现。小汪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但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有时还是喜欢帮助他做他自己能完成的事,这让他觉得有些厌烦。母亲又对他提出新的学业要求,但重度多动症的他成绩总是不能提高,这让他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情绪。所以,接下来我对他要从暴力行为的干预转向多动症的综合干预的辅导。

[点评]

这是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典型案例。小汪的语言发展比较迟缓,常常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使他从小与伙伴、与成人的沟通有障碍。因此也常常受到负面评价,容易被小伙伴排斥。这可能是诱发他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案例的成功归结于管老师运用了科学的结构化行为矫正技术,值得大家学习。管老师的辅导计划颇有针对性:运用儿童行为量表对来访者进行评估,心理评估应该是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但事实上对学生的辅导却用得不多,这将影响评估诊断的科学性。管老师能够运用这些儿童行为评估工具,这有利于对来访者行为问题的判断和分析。运用“生活日志”,量身定做“行为训练”计划,培养其积极的行为,使其融入班集体,很容易操作;积极与孩子沟通,提高其语言沟通能力;设计“倒石子”游戏,缓解来访者冲动情绪,让他学习情绪控制。整个辅导计划虽然以行为矫正为主,但同时也辅之认知改变技术与情绪辅导。表明管老师能够比较熟练和灵活地运用辅导技术,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素养。

可以改进之处:对父母的家庭辅导工作还可以加强。来访者的家庭教育基本是隔代教养,父母平时很少进行亲子教育。对于行为偏差孩子的辅导,父母的参与非常重要。本案的行为矫正尽管家长也有参与,但是若不对父母的教育观念进行辅导,父母的参与质量是要打折扣的。

(点评人:吴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