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责的使命

职责的使命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于漪老师。第一次听到“于漪”这个名字,是在我上师范的时候。为了推行“德育在学科中渗透”的新理念,于老师亲临我的课堂指导、点拨。于漪老师作为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她有一种气质,有一种境界,更有一种风范。因此,作为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对传统文化了然于心,课堂上才能以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以文化的精神陶冶学生。

第一节 职责的使命

语文教学在文化知识传承的同时,其重要的使命是把作为人的本质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焕发出来,使教育教学成为传承文明与创新的融合体。其中,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将决定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及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自身要做到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对当代文化的整合。

一、树精神风范,显人格力量

记得踏入师范学校的大门,语文学科的导师蒋霞君先生在第一堂课上说过这样一句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你就选择了幸福。”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和分量。让学生在充满感染力的话语中动情动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行为中育智育德,我始终遵守着人民教师的承诺。

我曾经在教师手记中写道:何为师德,教师之德行。一为对职业的忠诚;二为对学生的挚爱;三为对教育方法的探索,缺一不可。正是基于这种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感受到教书育人这份事业,不仅给我提供了亲近教育、钻研教学的时空,更让我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然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于漪老师。第一次听到“于漪”这个名字,是在我上师范的时候。那时,我只知道于老师是我们的校长,是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是中学语文教学界“泰斗”式的人物。她高高在上,是那样遥不可及。第一次接触于老师,是在上海市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月——学科“两纲”实施推进周活动中,我执教五年级第一学期中的《黄河颂》一课。为了推行“德育在学科中渗透”的新理念,于老师亲临我的课堂指导、点拨。她的话语简单但极富力量,她的观点简明但极富意蕴。我顿感这个可亲可爱的老师就生活在我的身边。第一次真正走进于老师,是在拜读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之后,那是一次次多么深刻的心灵对话啊:亲切质朴、熨帖人心。于老师对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于老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范让我深深折服。

于漪老师作为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她有一种气质,有一种境界,更有一种风范。从她对调皮女生脱口而出后的批评的自我反省中我感受到,“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的,因为它包孕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她教会高中男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反复过程中我明白了,“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孩子要掌握一门知识,获得一些能力是十分困难的。”“教师就是为了克服困难去工作的,没有困难要教师做什么?”

热爱教育事业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人生理想的实践,是满腔赤诚的付出,是奋力拼搏的激情,是教师使命的体现。教育工作不仅以书教人,以客观规律教人,更重要的是以人格培养人格。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发展的主人,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正像于老师那样:教育事业要发展,要健康发展,要取得辉煌的成就,我们就要把主人的精神拿出来。因为“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抹掉的是功利,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二、增文化底蕴,触心灵琴弦

无论哪个年段的教材里都有古诗或古文,但如果教师仅仅是把教参中千篇一律的程式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自然兴味索然,领略不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无法体会中华民族的文韵之美。因此,作为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对传统文化了然于心,课堂上才能以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以文化的精神陶冶学生。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丰厚的人文文化积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尽心尽力地传承、发扬,就能恩泽师生。” 于老师强调,读书时要勤于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不仅在于准确地理解字词含义,更在于加深对书的内容的理解,还在于激发和增添阅读的兴趣。”看于老师咬嚼“无赖”一词,颇有味道。看来是很普通的一个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咀嚼、理解,就会产生无穷的趣味。只有认真咬嚼,才能捉摸词的背后蕴涵的感情;只有展开联想、想象,在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才能加深对作者遣词造句意图的理解。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当打破学科禁锢,整合当代文化。这样,在面对学生时才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教师课上得有吸引力、感染力、辐射力,学生的情操就会受到陶冶,正确的价值观就会逐渐形成。学生学语文,如果深感一堂堂课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追求、学有方向、学有快乐,那就不会浪费生命。

三、扬课堂激情,展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其实,也是教师焕发光彩的地方。” 学生在课堂上激情的迸发、思维的灵动需要教师的鼓励,需要氛围的营造。因此,我极力用宽容与耐心营造着民主的学习场,用灵活机动的教学展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几十个头脑积极运转,思维火花不停碰撞时,课堂朝哪个方向发展?教师将如何驾驭?我认为,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修炼自己,勇于承认不足,一方面需要不放松日常教学中的尝试与摸索,逐步总结出面对不同类型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虽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自己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乐此不疲。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与学生共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当教师的过程,是发展学生的过程,也是发展自己的过程。师生在课堂里,在校园中,双发展,同进步,这就是教师生命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