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五四”比武到教学奥斯卡

从“五四”比武到教学奥斯卡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武,是教学人生的加油站,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成长的满足,引领教师走向新的职业梦想。4月的美丽,因为“五四”教学活动而清新明快,校园因为新人辈出而生机盎然,蓬勃向上。教学比武是“跑道”,激励专业的自觉成长;教学比武是舞台,展现教师的专业成就。

从“五四”比武到教学奥斯卡

开创于1986年的学校“五四”教学比武,名誉校长袁瑢是这样评说的:教学比赛只是形式,其意义在于检验“教学不止,探索不停”的职业自律与追求,她承载着“让教学精良,教师优秀,成为学校骄傲”的管理目标,从20世纪步入了21世纪,带着上海市一期课改的经验,走向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跨过了25个春秋,从一个教学比赛活动,发展成学校重大教学节日,教师心目中的“奥斯卡”。

20多年,时空一瞬,风雨兼程,从未间断。期间活动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由最初的课堂教学比武,到后来的青年教师上课、答辩、评课综合评比、骨干教师的评课、出卷、全体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评比、特色才艺比赛等。活动的形式不断走向多元,参赛的方法由规定的参赛,到自选参赛、合作参赛;比赛时间长短结合,有即时抽签,也有学期长项目;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参赛者从青年教师到中年教师,再到全体教师;活动的评委从学校自组班子,到外请专家。活动的功能也在逐渐放大,体现有个人的专业成长,反映教研组的团队成长,检阅骨干教师的带教成果。这些悄悄地发生着的变化,使比武成为教师心目中的教学“奥斯卡”。

“五四”教学比武,正逢蓬勃的春天,校园里万竹苍翠,一片生机盎然,教师们个个勤勉耕耘,播种希望。

周五的图书馆里,埋头伏案的年轻教师,面对抽到的选题,有着一份从容,面对“今天,我们如何走进课堂”的时代命题,“学生为本”成为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备教材,更备学生,面对一周之后的课堂教学,他们心中百感交集,跃跃欲试。

办公室内,青年教师反复请教,同组教师出谋划策,倾囊相助,求得教学活动设计的最优化,每一次争辩和探讨都是积极的真实教研。比赛的日子里,教师的生活单调而忙碌,有的甚至闭门谢客,只为一遍遍的熟悉教案;朋友和家人都充当临时学生,只为让语言更有感染力,能捕捉更多的教学对象的信息;志愿者也在招募中,做媒体的,做教具的,课堂因此而更生动和形象。

课堂里,年轻教师胸有成竹,板书、媒体和语言,处处展示着教师基本功的外在美,而环节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机智则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生成之美。受益的是学生,他们精神抖擞,积极参与体验着每一个教学活动,或独立思考发表见解,或同伴合作实验讨论。评委老师一字排开,也有教研组的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起听课。

之后的探讨更是开放,教师们在评委面前细说着“之所以然”,观点鲜明,据经引传。面对提问,也能对答如流,各抒己见,那份自信,从参赛老师的言行中展露。

教师才艺比拼,有幸见识了三尺讲台之外的教师才能,或书法摹刻,或琴棋书画,或引吭高歌,那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有些是很见功力的,台下的掌声一阵又一阵,也少不了笑声和欢呼声,一个个在享受明星般的簇拥下走下舞台,脸上挂满了笑容。只有爱生活的老师,才能培养有生活情趣的学生,此话不假。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轨迹的。实小古朴的校舍,幽远的小径,诉说着老实小的故事;春天的海棠娇艳欲滴,桃花争妍群芳,一切欣欣向荣的景致;学生们嬉戏玩笑,临窗诵读,真可谓天真烂漫。

教学的世界是寂寞的,在痛苦的思辨和艰难的自我超越中发展。比武,让青年教师小试牛刀,磨砺在其中。

教学的路途是艰辛的,在无数的坎坷和曲折中成长。比武,是教学人生的加油站,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成长的满足,引领教师走向新的职业梦想。

4月的美丽,因为“五四”教学活动而清新明快,校园因为新人辈出而生机盎然,蓬勃向上。而这一抹一抹的新绿,是实验小学教育风景中灵动的一笔,老学堂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更坚定地秉承“实验创新,蓬勃向上”的校训,用智慧、勤奋与才华不懈地绘就夏日的激情之美,秋日的富足之美,冬日的蓄势之美,在年复一年的播种、耕耘和收获中,拥抱充实而多彩的职业幸福。因为实验,所以成长,教学比武是机制促进专业成长。教学比武是“跑道”,激励专业的自觉成长;教学比武是舞台,展现教师的专业成就。

给教师一个空间,教师必会还你一个惊喜,学校拥有一份惊喜,学生就享受一份快乐!

——季峻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