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里20位中学高级教师
静静的会议室,散发着浓浓的咖啡香,桌上增置了很多精致的上海“点心”,学校行政会议的“咖啡时间”,今天有了快乐的内容:又有一位伙伴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资格了!
“祝贺,新中学高级教师,又填补了一门空白学科!”“祝贺,你是学校的第20位中学高级教师!”“哈哈,有纪念意义的整数,校长来点特别的奖励吧!”宽松的环境里,照例有的是喜悦,有的是笑语。
她来了,脸上还是浅浅的笑,还是用谦虚的语气说道:“我工作不是在实验小学起步的,初到实验小学,我只想把分管的德育工作做好,忽略了自己的专业。学校领导提醒我专业与工作一定同步发展,接着就安排我参加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的培训、参与市级德育课题研究、出席全国德育研究会等高层次专业学术活动,我才有这么多积累。真的感谢各位、感谢学校!”
回想10年前,参评中学高级教师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无异于专业“登峰”,太多的怕,太多的难,但打造一支业务出色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学校始终的追求。以“提高优秀教师知名度,发挥引领作用;激发年轻教师专业内驱力,实现跨跃式发展”为策略,学校续写着“师资精良”的传统。
对于学校中已经有相当专业积累的优秀教师,学校积极鼓励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交流,承担重大改革实践,带教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既让这类教师体验到职业的自豪,更是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实现了学科建树,团队发展的“双赢”。于是,语文、数学等一批学科名师,走上了广阔的学术舞台,小学教师,也能登堂入室成“名师”。
对于学校中颇具发展潜质的骨干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提供国家、市级培训机会,搭建展示教学才能的舞台,形成知名度,推动学科成长、特色打造的管理目标实现,形成追求专业发展的团队共识,在扩大优质教师总量中,实现了梯队式、层级式的持续发展。
对于长期在学校中工作,态度认真的老师,也要让他们体验职业成功快乐。学校领导采用“点对点服务”,针对个人特点,提供专业扶持。进行个别谈心,针对性设计《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书》,请专家帮助修改论文,联系出版论文的杂志社;学校还为教师创造外出讲学,上示范课的机会,在各级教学交流活动,促使教师提炼经验,反思教学,成为兼具实践型、研究型的特征的复合型人才。
10年,弹指一挥,一批中学高级教师成长,见证了老校的持续发展,这样一个中学高级教师群体从小学里成长起来,有她的必然性:因为对人才的尊重,所以有了创造条件,满足发展的环境;因为有对专业的崇尚,所以职业发展中只有“梦想”,没有“妄想”;因为有对整体教师品质的目标,所以就有因势利导,制度创新;而这所有都是在成就教师中成就学生与学校。
10年里,她们都先后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一所小学20位中学高级教师,这个数字是今天实小教师队伍建设的骄傲。虽然,成长轨迹各有不同,但成长的幸福体验都是相同的,这种幸福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在根植于实验沃土,通过实验使命的自觉担当,在助人成功的梯子精神的激励中,成就职业理想,体验职业价值,享受职业尊严。
“教师的成长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供教师依靠的巨人应该就是学校。当教师希望实现个人价值时,学校可以为他提供前进的通道,创造成长的条件;当教师畏难不前时,给予他有力的支持和足够的理解;当教师成功时,给予他热情的喝彩和进一步的期待……教师群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学校的管理者能够发现每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在教师培养中,为教师量身定制其发展的模式,学校就能成为教师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摇篮,教师就能在其中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袁俐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