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是孩子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是融为一体的。而如今由于社会的压力,家长们都只片面地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方面的早期教育,除了周一至周五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外,还利用双休日将孩子送去参加各类兴趣班、培训班,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甚少,即使有机会带着孩子外出,也只是完成任务似的和孩子到某个公园,将每个游乐设施让孩子玩一遍就结束了。其实,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地促进家长与孩子情感的一种方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以下几种能力。
1.观察力
(1)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外界的一切事物越是感到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会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最简单的:“这是什么?”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详细解答孩子的疑问,以进一步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而不是草草地应付或只是不耐烦地回答。
(2)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观察。父母亲可以向孩子提出问题,如:“你猜猜那好似什么呀?”还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小游戏,如:和孩子进行比赛看谁先找到红颜色的花。对于已经能认字的孩子来说,还可以和孩子比赛谁认识的字多,引导孩子读不同的广告和商店名。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这样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同时求知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
如孩子认识文字“上海”,在外出的路上,父母就可以鼓励孩子在招牌或公车广告上找这两个字;或者寻找相同的字和符号。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同时,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成功感,对学习也会产生兴趣。
2.交往能力
如今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与其他小伙伴交往的机会也比较少,虽然在学校里会有许多同伴,但那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所以,父母亲可以利用孩子到户外活动的时间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小伙伴交往。对于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孩子来说,也应该鼓励他们乐于接受他人的邀请、与他人交往。此时的父母亲不需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游戏活动,有成年人的加入只会增加孩子的拘谨感,因为孩子彼此之间有他们独特的交往方式。
3.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上学放学、外出办事等,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尽量走大路,走人多的地方,少走僻静小路。如必须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碰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下水救人。
通过户外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开阔眼界,认识外界许多事物,同时还能从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回家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回顾一天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规则意识,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不要忽视户外活动,这是父母亲和孩子交流情感的好机会,也是发展孩子各种能力的好时机,能帮助他们认识更加多彩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