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视中考命题选材规则

透视中考命题选材规则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就笔者对中考命题的实践和研究,谈谈如何从中考的选材来定位初三的语文学习,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特别是本地的往届的高考和中考试题,很值得研究和借鉴,是不可忽略的依据。如在设计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时,我们将6本语文教材所设计的36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及相关的写作设计作了一次全面梳理。

30 透视中考命题选材规则 锁定初三语文学习方向

走进初三,咱们的语文学习必然要考虑到未来的中考。下面就笔者对中考命题的实践和研究,谈谈如何从中考的选材来定位初三的语文学习,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考选材的规则一:规定性

从规定性来说,主要依据有三:

1.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因为这是语文教学和评价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一点同学们不必多虑,语文老师必然会按照要求办。

2.现行的语文教材。这是同学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因为教材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用它作为主要依据命题选材才会有统一的标准,如古诗文默写和阅读就是主要依据教材来设计的,如果脱离了教材选材,差异可能较大,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刚升入初三的学生,首先要学好语文教材,扎实打牢基础,一边学习,一边备考,才可能在中考时取得最佳成绩。

3.以全国高考中考及其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特别是本地的往届的高考和中考试题,很值得研究和借鉴,是不可忽略的依据。如在2009年命题时,笔者就分析了历届中考试题,还有机地运用了我省的《关注社会热点,提高语文能力》等系列研究成果。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关注社会热点,把社会热点融入我们的语文学习中,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解读社会热点问题。

如在三篇现代文的阅读中,面对去年中考前夕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根据相关材料编写了《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的短文,运用语文教材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来设计考题,既适应说明文考查需要,又让考生在阅读答题过程中受到一次卫生防疫教育。又如我们选取了网友从央视节目中截取的真实图片,考查错别字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及语言表达等,引导考生关注社会规范用字。再如以广泛的社会热点来考查语文知识和能力,如拼音、文字、词语、句子等,或在阅读材料中有机选用社会热点为语言材料。

二、中考选材的规则二:灵活性

从灵活性来说,就是在具体的材料选择时则由命题人灵活掌握。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直接取材于语文教材。主要是语言知识、古诗文阅读、积累整合运用这三个大题中的多数材料,其中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和语言运用等直接取材于教材,文言阅读的诗文也主要取材于教材。

2.间接取材于语文教材。如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作文等间接从教材选材,既有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也有社会热点等内容。

3.隐性从语文教材取材。现代文的阅读材料虽然从语文教材外取材,但仍然以教材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等为依据来设计考点考题,如说明文阅读主要根据教材讲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来设计考题。

为了处理好语文中考与语文教材的关系,我们不但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处也决不马虎。如在设计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时,我们将6本语文教材所设计的36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及相关的写作设计作了一次全面梳理。又如拼音、文字、词语和古诗文默写的材料大多数从教材直接或间接选材时,且有意识地分别从6本教材中选取,这样可有效地引导师生对所有的教材同样重视。(原载河北《语文周报·中考版》2010·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