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更多的智障儿童享受阳光

让更多的智障儿童享受阳光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启智学校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爱”字始终成为维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十几年来老师们始终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凭借爱心与责任,凭借忠诚和智慧,全体教师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恪尽职守,保障安全。目前,启智学校学前儿童30人,其中伴有肢体残疾学生9人,单纯的教学或者单纯的康复运动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让更多的智障儿童享受阳光

1993年,温岭市启智学校正式创办,凝聚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对残障人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和殷切期望,众多家庭贫困的残障少儿终于也能和正常儿童一样背起书包到学校上学了。为广大残障儿童接受优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拓宽残障儿童就学渠道,温岭市成立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市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建立了三级管理网络,基本形成了“以特殊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基本实现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步发展。温岭教育局先后出台《随班就读暂行规定》、《随班就读工作实施办法》,市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制定《特殊教育及随班就读工作常规》、《关于加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的意见》,并规定每两年对全市中小学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我们的课程很丰富!”

为了让智障儿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学校提出了教育的“四化”,即教育内容环境化、教材选择人本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和特长培养个性化。

教育环境是特殊教育得以成功开展的硬件保障,它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强智力残疾儿童的感官意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从而有效改善培智教育的知识传授效益差这个严峻问题。学校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从学校教育内容环境化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着手,探索培智类教育环境最优化途径。在布置学校环境时,考虑到要遵循智力落后教育的直观化原则,采取各种直观的手段,丰富学生表象,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比如让学生学习做菜,我们就带学生到专门为学生设计的烹饪室,以游戏“过家家”的方式,让他们使用煤气灶,认识锅碗瓢盆,感知酱油、米醋、调酒、油盐味精等常用的调料,并会安全、正确的使用刀具、饭铲等厨房用具。游戏和学习相结合,使我们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在我们创设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了技能。

由于智障学生个性差异大,智力差异更大。学生间的这种巨大差异给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不在于一枝独秀,而在于各擅其长;在丰富的体验中各不相同,在机会多多中各得其所。因此,我们选择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在已编的校本教材上继续深化、研究、改革、拓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使学生在教材选择上更加富有弹性。目前学校有四套教材并用,供任课教师,按学生状况选用。同时,将有关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和有关知识结合,常走出课堂,将学到知识应用于生活,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如带学生去菜场买菜,去超市购物,和村民一起包饺子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我们能自食其力了!”

智障儿童智力低下,而且生活能力存在极大的障碍,特别是劳动能力也明显不足。国务院特殊教育办公厅主任、处长谢敬仁在2007年佳木斯“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研讨会”上说:“特殊教育就是职业教育,离开了这点,特殊教育就失去了意义”。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这个特殊群体能回归主流,立足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这一切的目标都指向了就业,只有掌握劳动技能,参加工作,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残而不废,能独立生活的人。因此,学校确立“一切为了残障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创特色学校,育有为人才”为奋斗目标;坚持以“育人为首要、教学为中心、康复为根本、职教为关键”的原则,拓宽教育空间,优化办学条件,朝着特殊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地方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十多项职前教育,其中包括:缝纫、烹饪、面点、交易、编织、按摩,等等。温岭是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周边有很多私营、民营企业,也有很多企业业主非常支持残疾人事业。为此,我们筛选出适合弱智类学生从事的职业技能,并建立相应的职前技能实习基地。从小进行训练,使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入相应工作岗位。

特殊教育就是职业教育,要从小学抓起,还需要一支业务素质强的师资队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也是掌握一技之长的技师。因此,学校努力搭建平台,开展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技能培训,努力使每个教师掌握一技之长,为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准备前期条件,而每位教职工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长,提出自己要努力成为哪方面的技师,学校一样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我还努力争取和他人联合办学,引进资金,引进设施,也引进生产线,或者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别人已经建成的职业教育中去,由他人的资源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训练。

让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并融入主流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自然人,不仅需要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使其发挥潜能,获得一技之长。

“我们的老师很有爱心!”

“累并快乐着”。这不是一个流行的词语,而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真切感受,也是他们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在启智学校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爱”字始终成为维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可以说生活在特校的师生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十几年来老师们始终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凭借爱心与责任,凭借忠诚和智慧,全体教师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恪尽职守,保障安全。

目前,启智学校学前儿童30人,其中伴有肢体残疾学生9人,单纯的教学或者单纯的康复运动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为了教育好学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体教职工倾其全心地投入到学前康教结合教育中去。对他们进行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促使其尽早适应社会生活,培养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的能力和信心,为他们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说话时吐词错误,发音不清,“S,C,SH,CH,ZH,L,M”等相近的音相互替代,如把“老师”(lao shi)说成“lao xi”,针对这一情况,把语言训练加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习与生活相融合。经过长期训练,能较为清晰地说出“饼干”、“爸爸”等词汇。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对智残儿更为重要,在许多时候,健全儿童只需要稍加完成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显得困难重重,需要很多的帮助和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老师们就有意识地对智残儿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尽管如此,由于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他们的智残程度也各不相同,表现出的各种能力也不同,为教师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孤独症、行为问题、肢残、脑瘫等多重障碍。但老师们不灰心不放弃,而是耐心细致地了解每位学生,明悉不同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为他们建立详细的成长档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案。有些孩子不吃饭,他们就去喂。孩子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他们就去擦洗;孩子家庭困难,他们尽全力帮助他……这些特殊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那样的来之不易。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每位老师的欣慰!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含泪的欣慰!

“走进这个特殊的世界之前,我从没想到过,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部分需要人们去给予特殊关爱的孩子。走进这个世界之后,我发现这些孩子的的确确是那么需要人们去关爱。”这是启智人发自肺腑的感慨。

(温岭市启智学校 蒋辉军 温岭市新河小学 李海云)

让残疾儿童少年与其他儿童少年一样享受平等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岭市不仅积极办好2所特教学校,还在全市各中小学帮助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探索出“教育内容环境化,教材选择人本化,教育过程生活化,特色培养个性化”的特殊教育方法。温岭市的特殊教育基本形成“以特殊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基本上实现特殊儿童教育与正常儿童教育同步发展,积极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形成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新农村教育的生动局面。1994年、1995年和2001年,温岭市连续三度被教育部(教委)、民政部、中国残联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后,2004年又被确定为浙江省随班就读实验县(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