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造职教“航母”

建造职教“航母”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久以来,大部分地区对职业教育都不看好,也不重视。温岭市将投入1.5亿元建职教城,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年招生能力3000人。学校连续投入3000万资金建设第一和第二实训中心,打造强大的专业实验室,成为首批“浙江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1%以上。

建造职教“航母”

近六年来温岭市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职业教育学校校舍及专业设备设施的投入累计达1.7亿元,极大地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实力,做大做强了职业教育。

简陋环境求生存

当“用工荒”悄悄袭来时,有一种力量,正在逐渐缓解着这股暗潮。

有人把这股力量比喻为经济发展强大推进器;有人把这股力量比喻为经济发展人才储备库——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说明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的强大力量。

1983年,在即将退休的张纯校长的带领下,温岭职高首先开办了财会专业两个班,招收了100多名学生。之后的几任校级领导,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办起了文秘、机械、烹饪、美术装潢等职高班。采用原文化课老师转行培训、外聘的办法解决缺少专业教师的矛盾。因陋就简开辟学生实习场所:移动教室课桌,构成财会模拟实验室,让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几个角色各司其职;配备打字机,让文秘班学生学打字;在校办厂车间外搭棚子,按台钳,让机械班学生拉钢锯,挫锉刀;让烹饪班学生切当饲料的菜头练刀功,用炒锅舀沙坑中的沙练腕力……每学期还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部门实习,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动手能力。

几年后,职高班学生陆续毕业,出校门很快找到工作,不少学生是被原实习单位看中留用的。“职高生顶用。”社会对职高班学生反响很好。“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温岭政府对职高生给予了肯定。学校办学赢得信誉,职高班规模扩大到十几个班,取消初中部,改名城关职中。1994年温岭撤县建市,正式改名为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政府英明换新貌

长久以来,大部分地区对职业教育都不看好,也不重视。温岭市,一个人多地少,可谓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在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后不久,市委、市政府却作出了建设职教城的重大决策。温岭市将投入1.5亿元建职教城,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年招生能力3000人。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设备先进的实训中心,学生公寓、厨房餐厅配套齐全,职教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2002年又投入2200万元建成4幢学生公寓;2003年投入1900万元完成4号校区建设;2005年投入1200万元建成体艺馆;2008年投入6600万元用于温岭师范校产换置创建第二职教中心,成为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另一个学区,投入1000万元职教城图书信息大楼启动建设。2009年投入500万元对第二职教中心进行整修。

在办学设施方面,从2003年至今,用于实训基地和专业设施建设共计投入2700万元,争取到各级财政奖励资金1000余万元。近三年用于设备、设施的投入达1亿多元。

奖学助学方面,对“困难生”免除学费、代管费、补营养餐费,对就读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学生免学费,对其余学生每人每月资助150元,对5%的优秀中职学生发放奖学金每人1000元,该项目每年经费总计达1600万元。

基础设施、办学设施和奖学助学的大量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温岭各职业学校规模过小、办学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提高了职业学校的总体办学效益。现在总规模已达11000多人,占全市职教在校生数的80%,职教城内7所学校已有5所成了省级以上重点学校。

学校始终将职业教育对象立足广大平民阶层,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学校连续投入3000万资金建设第一和第二实训中心,打造强大的专业实验室,成为首批“浙江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学校又全力倡导专业教师学技术、考职称,做“双师型”教师。积极争创国家级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和省示范专业,市教育局拨出700万元资金用于市职技校的专业建设,10月份市职技校的数控专业已评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得到中央财政400万元的支持。太平高级职业中学投入200多万元完善“鞋样设计与制造”专业设备设施,广泛开展社会培训,该专业被评为浙江省示范专业和省示范基地,得到省财政230万元的奖励。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1%以上。

校企合作促发展

温岭市本地人口116万,外地人口有60多万,大量的外地人员服务于温岭市的大中小企业。而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相当缺乏,且流动性大,稳定性弱。于是,学校将西部职业学校学生通过学校与学校间的合作实现定向培养,服务于集团内企业。学校先后与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近十所中职学校实行了合作办学,每年可向集团内企业输送合作班学生近四百人。市职技校东西部合作办学成为我省职业教育的一个亮点。

2004年底,温岭市成立了台州市第一家职教集团——浙江温岭职业教育集团以来,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联系更加紧密。集团以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涵盖了钱江集团、爱仕达集团、中马集团等十几家制造行业的企业,还包括酒店、宾馆等服务行业的企业。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很好地为学校解决了学生实习和工学交替问题,学校为企业员工提高培训提供有效的服务,这是学校在全省中职学校被推广的一项经验。

改革开放的春风促使温岭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兴旺景象。时代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希望,市职技校的明天更美好。

(温岭市教育局成职教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