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玩具的利用

玩具的利用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型玩具汇聚着人类的创造灵感,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功能性极强,因此给儿童带来的影响是直接的、外显的和长久的。奇迹发生了,身边的狗尾巴草在他们的手上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玩具——小松鼠、小猫、花篮、项链、手镯、小兔,这些小家伙被他们藏在树干上、草丛里,一个新的游戏——“探宝”又开始了;还有两个人一起玩的“斗虫”游戏,一舟兴奋极了。这时分类摆放的垃圾,不再是垃圾,而是孩子们游戏的宝贝。

四、玩具的利用

(一)成型玩具的利用

成型玩具汇聚着人类的创造灵感,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功能性极强,因此给儿童带来的影响是直接的、外显的和长久的。如布娃娃、积木、三轮车、小木枪等等,在儿童的发展中,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案例

布 娃 娃

情景体验:娃娃家——布娃娃

孩子们都很喜欢布娃娃,我们在创设幼儿园的环境时也会在娃娃家为孩子们提供布娃娃供孩子们选择。孩子们很快与布娃娃互动起来,最常见的是母女、父子的角色游戏。

为什么布娃娃不能成为他们的“女儿”、“儿子”、“弟妹”、“病人”、“顾客”、“商品”(玩具店里的布娃娃)、“装饰物”,在这里孩子们的游戏为什么没有随着生活经验的拓展,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呢?

体验之思:对经典玩具的使用,我们要尽可能挖掘其最大利用价值,如坚持引导孩子不断发掘布娃娃在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于是乎布娃娃就不会是单一的“中性娃娃的角色”了,她会因教师的引导,使其角色变得丰富起来。

(二)废旧物和自然物的利用

自然物、废旧物是自然和社会给人类最丰厚的馈赠,是儿童钟爱的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的玩具,它在儿童身边随处可见,没有具体的功能导向,因此给儿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自由,使儿童获得的影响是潜在的、多元的和长久的。瓶子、罐子、报纸、树叶、石子、沙水等等,在儿童的发展中,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案例

各种瓶子

img24

情景体验:孩子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瓶子,大家办了个展览会,每个人介绍着自己的作品,得意极了,还想出了很多好玩的办法,面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我们倾听着、分享着、思考着。

孩子们在交流中,迸发了创造的火花、行动的渴望,我们是要沿着既定的目标走呢(瓶子是收集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材料),还是要让孩子们的创造火花付诸实践呢?我们决定让孩子们过把瘾,于是开展了以瓶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装饰瓶子、制作玩具、瓶子分类、瓶子排序、瓶子造型、瓶子乐器等等。

体验之思:尊重儿童活动的需要,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是教育不变的定法,这群孩子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启发和教育才能徜徉在制作、艺术、科学的领域,享受着探索、创造、合作和成功的快乐。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智慧型教师,成为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实验二小幼儿园 邓卫星 侯蓉)

(三)民间玩具的利用

民间玩具是人类文化在自然物品或社会物品上的积淀,是共性的文化精髓给儿童的宠物,在儿童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玩具,它不多见,但却是共同生活环境中人们津津乐道的童年玩具,因此它给儿童传承了亲情、友情和民情,使儿童获得的影响是动情的、独特的和久远的。泥哨、高跷、窗花、龙灯、陀螺、七巧板、狗尾巴草等等,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案例一

狗尾巴草

情景体验:我与一舟来到了郊外,这次没有带枪、拼图等玩具,我确信孩子在野外能找到玩具。在草地上打滚、树枝当棍、石头当积木、武器等等,孩子玩得满头大汗,快乐无比。

img25

接连这样的游戏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舟关注的东西没有更大的变化,在身体与情绪得到满足之余,我们还能给孩子什么呢?曾几何时,我们前辈的前辈在这样的大地上创造的可能不止于此吧?于是我找到当地的孩子,让他们与一舟一起玩耍。奇迹发生了,身边的狗尾巴草在他们的手上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玩具——小松鼠、小猫、花篮、项链、手镯、小兔,这些小家伙被他们藏在树干上、草丛里,一个新的游戏——“探宝”又开始了;还有两个人一起玩的“斗虫”游戏,一舟兴奋极了。我问孩子谁教的?他说,叔公带他玩过。

体验之思:身边的自然物依旧,却常常被我们心灵的困顿遮住,我们常常无视它的存在。丰富的民间游戏赋予它鲜活的生命,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快乐的童年。我们要让民间玩具融通孩子与自然、融通城市孩子与乡村孩子、融通前辈与当代人,这样民间玩具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才可能在不断的延续和发展中充实着儿童的精神世界。

案例二

小小百宝箱

发起:在一次偶然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谈起“垃圾多了该怎么办”时,孩子们一开始说:“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我启发道:“将垃圾倒在哪里呢?”“倒在垃圾场。”孩子们回答道。我说:“如果垃圾场被垃圾堆满了,垃圾越来越多,多得垃圾场都堆不完,那又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沉默了许久,好一会儿,有孩子说:“我们就减少垃圾,让垃圾越来越少,少到地球上一点垃圾也没有。”我趁机问道:“我们该怎样来减少垃圾呢?”孩子们又一次沉默了,过了许久,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我们把垃圾用了不就少了吗?”“对呀,我们把垃圾用了不就少了吗?可是,我们又该怎样使用垃圾呢?”孩子们再一次沉默了,突然,有个孩子说:“我们可以用来做玩具。”(因为前一天手工活动时,我提供了很多废旧材料给幼儿制作玩具。)“是不是所有的垃圾都能用来制作玩具呢?哪些垃圾是我们可以用的呢?我们又到哪里去找这些垃圾呢?”孩子们说:“从家里带来。”

我们就依据孩子的想法,通过家园联系册和家长进行沟通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孩子们陆续从家里带一些盒子和矿泉水瓶来幼儿园,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用这些“垃圾”做了一些玩具,并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不断地启发、鼓励孩子收集不同种类的“垃圾”。我没有给孩子限定收集的种类,第二天,孩子们带来的“垃圾”有好多种:金属的、塑料的、盒子类、布类等。这样,我们的教室就好似垃圾场了,这里一堆,那里一团,真可谓满院狼藉。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参观我们的教室,孩子们说:“哟!好乱哦!这么多垃圾,让我们把教室整理整齐吧!”我说:“我们怎样整理我们的教室呢?我们又该把这些‘垃圾’放在哪里呢?”我的话音刚落,有个孩子大声说:“给这些‘垃圾’安个家吧!我们的教室就不会这样乱了。”于是,我就和孩子一起给“垃圾”建立了一个“家”,并取名叫做“垃圾回收站”。

选材及建站:我们确定建立“垃圾回收站”后,我带着孩子讨论并尝试用一个装洗衣机的大纸盒来装这些“垃圾”,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了一些诸如不便于取放、材料易被损害等问题,于是我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孩子们说:“我们给每一种‘垃圾’都安一个家,让它们回自己的家,那该多好呀!”就这样,在家长的支持下,我们找来了大大小小的纸箱子,在每一个箱子上贴上标志,孩子们将收集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投放,这比以前就好多了。这时分类摆放的垃圾,不再是垃圾,而是孩子们游戏的宝贝。

问题出现:这样玩了一段时间,纸箱子开始坏了,有些被水浇湿的地方开始腐烂,为了让这个“家”更结实、方便、美观并发挥玩具的功能,我又带领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一致认为应该选用一种塑料且透明的箱子来做回收箱。我和孩子们将这种箱子搭建出各种造型,附上规则、贴上标志后投入使用,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小百宝箱。

管理:建立了百宝箱后,为了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我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样让小小百宝箱干净、整洁,以及怎样使用百宝箱?于是,我们讨论决定:

img26

1.成立环保小卫士组。主要任务是:向班级和幼儿园宣传小小百宝箱的使用方法和规则;负责监督大家爱护、打扫百宝箱的卫生;检查小朋友带来的废旧物是否干净、安全。

2.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各种玩法。透明、带轱辘的回收箱,便于幼儿拖动或抬放,这样,孩子可以将百宝箱拖放到游戏区,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些半成品和废旧材料进行游戏,同时还能将其拖到手工区进行制作活动。游戏结束后,再将百宝箱整理整齐放回原处。

利用:怎样利用百宝箱里的废旧材料呢?

运用孩子们收集的这些“垃圾”,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如计算活动、艺术活动以及构建活动等;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各种教玩具,如我们将不同种类的废旧物连接成不同形状放置于墙上,在其正下方放一个金属(或塑料或木制或其他材料)的小桶并提供小石子或玻璃珠子给幼儿进行舀的训练。在这一活动中,不仅发展了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还训练了手的小肌肉发展,同时,幼儿在听觉上感知了小石子在不同材料下发出的不同声音,这就从很大意义上对资源进行了整合。

建立基金: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些已被损坏的材料或材料过多了用不完的,我们就将这些废旧物卖给社区废品回收站,得到的钱用来建立基金,当基金有一定数量时,我们根据需要,用这些钱来购买玩具。

在以上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从小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了孩子创造的潜能。      (贵阳中天小花幼儿园 刘碧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