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角色游戏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在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时,幼儿会吆喝“9路9路,到火车站,1元1人,请快上车”等等。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2.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的人物,说话、做事都要执行角色的职责。创造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还能一物多用。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幼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如玩娃娃家,妈妈一摸孩子额头,“呀!小孩发烧了,送医院吧”。结果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来了,说打针了,孩子病好了。
资料
什么原因导致了幼儿作出角色扮演的选择呢?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游戏并不是一面镜子,把它“视野”内的东西都反映出来。儿童在游戏中模仿谁,扮演什么角色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佩勒发展了他的思想,系统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常扮演的角色及支配其游戏的动机,他认为,儿童的许多游戏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孩子对角色的选择,基于他们对于某个人(或角色原型)的爱、尊敬、嫉妒或愤怒的感情。
第一,模仿爱戴的、尊敬的人(往往是成人)。
第二,对恐惧害怕的人或事物的模仿,可以征服恐惧。
第三,扮演“低于他们的身份”的角色。
(二)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1.小班
特点: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游戏的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玩具。
指导: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满足儿童平行游戏的需要,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幼儿游戏,或以角色的身份加入游戏达到指导的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
2.中班
特点:游戏内容、情节丰富起来;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却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常与同伴发生纠纷。角色意识较强,有了角色归属感,会给自己找到一个角色,然后以角色的身份做所有想做的事,游戏情节丰富,游戏主题不稳定,在游戏中有频繁换场的现象。
指导:为游戏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儿童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的游戏,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戏。通过讲评游戏引导儿童分享游戏的经验,以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指导儿童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并掌握交往的技能及相应的规范,以便帮助儿童进一步与同伴交往,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
3.大班
特点:游戏经验丰富,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反映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指导: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的材料及场地,多用语言指导儿童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游戏提供条件和机会;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创造,通过游戏讲评充分地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学会学习和创造。
案例
小 镜 子
很多儿童都喜欢玩商店的游戏。今天的售货员是殷乐。游戏一开始,商店就热闹起来。我见这儿的生意这么好,也参加到游戏中来(意图:了解儿童在热闹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殷乐见我来到商店,热情地问道:“您买什么?我们这儿的商品很多,您先看看。”“你们这儿没有我想要的货,我想要一面小镜子。”这下难住了小殷乐。只见他看了看柜台里的商品,然后转身走出商店,回头又说:“您先别走。”他干什么去了呢?我没搞清楚,过了一会儿,殷乐回来了,手里拿了一面用插片插好的小镜子。殷乐走到我面前说:“这是您要的小镜子,5元钱。”我接过小镜子,奇怪他从哪儿弄来的这面镜子。原来,这是从工厂定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