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是个生命体

·家庭是个生命体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好比一副担子,中间是主要劳动力,前后两头最重,就是老人和孩子。比如当他的活动能力减弱时,也就会自然地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既躲不开汽车也追不上宠物……因为自己遇到汽车时可能来不及躲开,所以也会自然地把这种“躲不开”搬到孩子身上,因此,他们也特别怕孩子摔倒,因为一旦他们自己摔倒,很可能就不会再站起来。这并不是在说老人自私,相反,正是因为他们认为的无私才导致上述结果。

第八章 童叟无欺

保健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防止衰老,然而衰老是所有事物的必然趋势,再防也止不住。而从中可见,人们恐惧衰老,或引申为讨厌衰老,这就等于回避自然规律。因此,我们不是要阻止它、回避它,而是要接纳它,更重要的一点,是防止过早地让自己衰老。

衰老是趋势和必然,衰老者自己也无法改变,老人存在于所有人(包括自己)恐惧与讨厌的状态,接受衰老的人并不多见。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有些危言耸听,其实不然,看看下面的事例,也许你比我更感同身受。

·老人是块宝

在一些家庭中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老人总舍不得把过去用过的东西扔掉,即使搬家,那些陈旧的物件也要带在身边。所有人都理解老人的心思,可理解之余,如何解决这新旧更替的矛盾?

有些子女便趁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那些东西变卖或是丢到垃圾桶,而老人也同样趁子女不注意的时候再捡回来。他们的对话很隐蔽,很少为这种事伤和气。然而在这种表相的背后,却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我曾经和朋友到博物馆参观,看到一些明清的古董,我问身边的朋友:“这些东西到今天还能用吗?”

朋友看看我,笑着回答:“当然不能用了,你看那个瓷碗,可能一碰就碎。”

“既然不能用,那它怎么那么值钱?还被锁得严严实实的,看来它是国宝。”我问道。

“那当然了,古董虽然不能用,可摆到家里,特别提档次,可以说是蓬荜生辉。”

对,这就是老人,如今无法再发挥那么大的作用了,然而却是家中之宝,有能力抚养老人,是很提档次、有身份的一件事。

那么再回头看看那些舍不得扔旧东西的老人,其实,那些东西虽然陈旧了,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就是他们(生活经历的变现),那些东西虽然陈旧为古董,有的甚至无法再使用,他们却会从那些东西上看到自己。

那么,子女是不是也应该理解一下老人,扔与不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互体会,特别是有些过去贫穷过的老人,那些陈旧的东西及观念会让他们感到安全,那么,一定是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到某种不安,这是不是子女之过呢?

家庭好比一副担子,中间是主要劳动力,前后两头最重,就是老人和孩子。而如果把家庭比喻为一棵大树,老人便是这树的根,而孩子是这树的果。前因后果均在此呈现,家庭系统中的状态便不再难理解。

老人对生命的珍爱,是伴随着衰老递增的,它缘于对无力感和死亡的恐惧。因此,他们对人类,特别是亲人的行为更显得谨小慎微,生怕出现什么闪失而导致灾难性后果。其实,他们是以自我的状态为出发点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比如当他的活动能力减弱时,也就会自然地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以己度人),既躲不开汽车也追不上宠物……他们把孙子(或孙女)看成是自我生命的新生、延续,也就是另一个自己。因为自己遇到汽车时可能来不及躲开,所以也会自然地把这种“躲不开”搬到孩子身上,因此,他们也特别怕孩子摔倒,因为一旦他们自己摔倒,很可能就不会再站起来。

人人都有本位,大多数老人也不是四大皆空的修行者,许多老人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固执,这特别多见于那种在年轻或中年时有过大起大落的人,自卑和自负更能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又因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与体力相当,因此在面对情绪起伏时更无法自控、驾驭,所以他们只能牢牢恪守自己的生存经验,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其实,是他们自己无法面对那个“不”,面对“不”是需要承受力的,而承受力的前提是自信和勇气。

·隔代亲不能太过

表现为亲子教育中的隔代关系,这些老人便往往在毫无理智的状态下娇纵孩子,他们的爱全部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他们认为环境有危险,就尽量避免孩子外出;他们认为摔倒后有可能爬不起来,就尽量避免孩子运动;他们认为多吃就会强壮,就尽量让孩子多吃……他们认为的,都是他们的经验,这些经验里携带着凝重的时代和环境痕迹,比如他们年轻时挨过饿,就很可能让孩子吃得很多,其实是在补偿那个“当年没有吃饱的自己”。但此时,孩子又为了这个补偿而被迫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如果他们过多进食或养成爱吃零食的习惯,那么他们的胃口就不会太健康,或者还有可能养成贪嘴的习惯;如果他们拒绝老人的要求,又可能让老人感觉疏远,从而背上“不听话”和“让老人不高兴”的罪名。

长期生活在老人身边的孩子,一般都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特别老实、厚道,只习惯于一个人玩,长大后也是独来独往。另一种是特别淘气、逆反,只习惯于唯我独尊,长大后也有可能因过于自我的个性而招致周遭的反感。

只习惯于独来独往,厚道和本分的个性,来源于老人看管过紧,并常常暗示外界环境的危险,因此他们不会交往,也恐惧出门。有些“书呆子性格”的人常常伴有类似经验,而习惯于“唯我独尊的淘气鬼”,其性格来源于老人的过分娇宠,不仅在家里处处占上风,而且也从来不肯承认错误;正因为主观和自负,他们长大后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两种性格看似不同,却隐藏着相同的本质:他们都不太会处理自我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在摔倒时,自己独立站起来的机会不多,而总是被老人扶起来,也就是说,是老人代替他们站起来。因此,他们习惯于身边有个“拐棍”,如果有朝一日他们再摔倒,而身边没有拐棍,他们就会倒在原地而不知所措——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人在失败时一蹶不振,或总以负面思维判断事物,或总像戴个面具似的,看不出他真实生动的状态……他们许多人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长期生活在老人身边的童年经历。

·“透支”的老人

这并不是在说老人自私,相反,正是因为他们认为的无私才导致上述结果。因为,他们宁肯拖着疲惫的身体,替儿女分担家庭责任,即使在风烛残年,仍尽量不给子女造成负担,反而帮助中青年的子女分担。子女若看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长大,没有长大的人,自然会依赖,而依赖的后果,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推给老人,淡化父母的责任,而让老人承担一部分父母的责任。

案例:

有一次,儿子和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赛跑,他跑得最快,其他几个孩子也紧随其后,只是有一个男孩子,越跑越慢,虽然很尽力但仍然力不从心,于是,他放弃了,停在中途,自言自语道:“跑那么快干吗?让车撞了怎么办?”他身边的老人——男孩子的姥爷也说了句几乎同样的话:“对了,别跟他们乱跑,出了事就晚了!”

这个男孩子逐渐远离了游戏,同时也逐渐脱离了集体,变得很孤僻。因为他的失败会导致自卑,为了逃避自卑,他只能采取回避,并为自己的回避寻找借口,老人当然会协助他完成这一切。那么,这个男孩子虽然精力充沛,但他的心态已经受到老人的感染,真的力不从心。

我知道,这个男孩子的父母平时很忙,特别是父亲,平时我们都很少一见,连这位老人都经常抱怨女儿和女婿,说他们就知道自己省事,把孩子往老人身边一扔,不去承担父母的责任。也因此,这个男孩子身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能量,因此他自然地缺少自信、勇气和冒险、韧性,父亲的缺席,就好比汽车无油。

·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无论是出于忙或是什么其他原因,把孩子一味地甩给老人的做法都不可取,即使是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老人照顾孩子,都是推卸责任的体现。因此,对于过度隔代亲所造成的后果,中青年的父母要负主要责任。有人说,他们实在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所以才请老人帮忙,但如果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为什么还要生呢?老人本来也是需要他们来照顾的,现在倒是让老人来变相地照顾他们——使老人成为他们在家中的“责任延伸”。

这并不是说老人不能和孩子见面,而是在隔代亲中,中青年的父母一定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在不给老人造成负担、压力的前提下,保证隔代的周期性团圆。这样,老人经验里的种种不安和习惯就不太会传染给孩子,孩子还会从父母与老人的互动中学习孝敬和承担。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确立人与人的亲情界限:不该由老人承担的,就不能强加给老人;子女对老人所做的,就应该是无条件照顾和体恤,这种尊卑老幼之间的界限,是家庭系统的正常关系,如果孩子从父母控制的三代关系中感受到这种经验,就不太可能受到老人的太多影响,进而也就不太会从老人那里得到过分的依赖感。

·隔代亲情不能超越父母亲情

在家庭系统中,隔代关系排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之后,旨在明确它不能替代、超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若稍有复合或超越,都可能在孩子的性格中找到痕迹,那么就很可能导致孩子的界限混乱,不知该听谁的,或两面三刀。

因此,仅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称呼是不够的,父母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才是离孩子最近的,老人不可以替代父母养育孩子。

案例:

咨询中,曾经听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如此详述婆婆与自己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

奶奶(对孙子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下了幼儿园一定要快点儿回家,别在路上耽搁。怎么这次又在路上玩?你看来来去去的车多危险,还有那个叫什么什么的野孩子,少跟他一起玩……

母亲:妈,今天是我让他在路上多玩一会儿的,您看阳光多好,还有那么多小朋友,孩子们一起玩玩有什么不好,有助于身心健康。

奶奶:哼!摔着了就不健康了,你们就是太教他任性,一点自律性都没有,将来上了学怎么办?不写作业,就知道贪玩儿。

母亲:妈,没那么严重吧?现在不都在讲素质教育吗?如果孩子连和小朋友接触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就更不会与人交往了,何况现在都是独生子女。

奶奶:那也得培养他的自律性呀,如果就为了什么素质教育就放任他,那他不守学校规矩怎么办?现在的孩子就是没规矩,自作主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看着孙子)想吃点儿什么?奶奶给拿。

母亲:妈,您这就不叫放任他吗?

……

奶奶在中年的时候,经历过动荡的政治运动。那时,她的儿子在放学的路上挨过打,也曾被人骂过“小右派”……因此在她的经验里,和小朋友(环境)接触就意味着伤害,这种不安全感支配着她的行为,因此她才对孙子的交往不放心。这当然与年轻的母亲不同,但同时也可看出,站在她们各自的立场,谁都可以理解,只不过那个年代给奶奶形成了“心理烙印”。当年,她以安全感为第一,她是以“尽量不让孩子受伤”来爱孩子的,她没有因为年代的改变而转化心态。

然而,一旦这种暗示被孙子接受,也会给孙子形成一种“不安全”的经验,孩子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与环境隔离开,形成相对孤僻的性格。那么,他交往的本能即会被卡断,将来很有可能形成“拒绝交往与亲近”的人际关系模式——孩子活在了奶奶当年的经验里,成为了奶奶,乃至那个动荡年代的延伸。

·别让孩子作蝙蝠

然而,母亲的过于放任对孩子的成长也有所影响。过于自由、活泼,而没有节制,会让孩子难以适应节制的学校环境。而孩子此时便成为了婆媳争夺管理权的牺牲品。当孩子找不到缓冲时,就会夹在两股势力的冲突之间,进而不自觉地成为“蝙蝠效应”的产物。

所谓蝙蝠效应,就是既不是鸟,也不是兽,到头来谁也不认,自己也不会太纯粹。当然,孩子也可能选择得罪奶奶而取悦母亲,一旦如此,他很可能将他的自由扩大,成为母亲的同盟军,那么他也许真的就会成为没有节制的人。但如果他屈从奶奶而得罪母亲,就有可能被改造成奶奶传统经验的牺牲品:一个懂事的、不让大人操心的、能够自律的小大人就会产生,他的童真便有可能因缺乏自由而丧失主动性、生动性和创造力。

·教孩子化敌为友

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因为避免伤害而以各种方式阻止孩子与外界接触。因为孩子要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他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不一定会喜欢他或被他接受,也有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是每个人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是,他如何能将种种关系转化,或学会保护自己。这才是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他在童年时与同龄间的接触中学会,不管遇到怎样的小朋友或大一点的朋友,他们之间自有能力处理各种关系,一旦他们被欺负或欺负别人,而自己没有能力处理时,家长要做的,是协助他们调整,而不是抱负或指责对方,或切断与他人的交往。如此,孩子会从家长的做法中学习调整人际关系及自己的心态,并包容所有与之有关的人。

因此,家长的做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有些父母会有意地为孩子制造一些挫折,他们把这称之为锻炼。其实,逆境在人生中并不缺乏,家长们要教的,只是教孩子转化的功夫。如果一个人能自己爬起来,向对手伸出手,宽恕自己的敌人,理解对立面……那么,他就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他就成了一个可以化敌为友的人、调整自己情绪的人、转败为胜的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他就不会轻易被任何对手打倒,他的生命力一定很强。

如果童年不会与同龄交往,长大后很可能不会与人交易、合作。

以上论述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家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看不见的,却都以信息的方式被孩子吸收,并成为孩子成长中性格形成的一部分。因此,父母必须对亲子教育负起完全的责任,并时时能够洞察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应该有能力引导孩子处理这些影响,而又不得罪家庭其他成员。

·孩子是家庭关系的试金石

如果把夫妻关系比作家庭系统的基石,那么紧随其后的亲子关系就是家庭系统的旗帜,它明确地标明了一个完整家庭的领地范围,并使得稳定、牢固成为系统原则,它超越了法律对婚姻的保护权限,赋予了家庭系统繁衍后代、为生命负责的神圣职责与义务。

亲子关系可以反过来整理两性关系,其对夫妻关系的调整能力,往往超出夫妻双方本身的能力。它甚至可以让家族关系中存在的种种隐性或显性的矛盾、冲突得以最大限度的化解,一个孩子的出生,足以把全部大人的能量集中整合起来。

儿子出生前,我妻子比较任性,我也比较习惯于那种朝九晚五的机关式工作节奏。可当这个小宝宝问世后不久,我们各自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中都有所改变:妻子变得温柔了、有耐心了,我也好像一下子被电击了一样,下海去创业。

在长期咨询和治疗经验中,发现每个家庭的稳定结构各有不同,有的夫妻在生孩子之前并没有矛盾,或是把矛盾掩饰得很深,可一旦有了孩子,他们的矛盾凸显,打得近乎离婚。也有的夫妻在生孩子之后,以往的矛盾倒被淡化,二人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养育孩子上面,一夜之间成熟许多。我和妻子就属于这种类型。

总之,在一些家庭中,孩子可以调动起心理年龄没有跟上的父母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尽快长大、自立,如果他/她“看到”父母仍然裹足不前,即会以种种反常,却与父母节奏一致的做法,比如生病、营养不良、性格孤僻等反常方式,来体现父母及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

因此,孩子的降生是夫妻及家族关系调整的第二次机会,伴随孩子的成长,这种机会会越来越明显,但调整的成本也会与日俱增。我们将此称为家庭教育,其实,它只不过是通过孩子的表现来反省家庭关系的一扇方便之门,旨在利用大人们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来反向解剖以往即存在于系统中的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醒大人们:如果再不改正,就会祸及子孙。

有些心理医生常把亲子教育作为心理治疗或家庭治疗的核心战术,其用意便在于此。毋庸置疑,孩子是大人的“软肋”,在这个小生命面前,没有哪一位成人不动用全部心思。所以孩子就是拯救家庭的菩萨,既然是菩萨,就有两种选择:

第一,帮助亲人走入天堂。

第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地狱和天堂,只有一步之隔,那一步,就是我们的内心。所谓作恶入地狱,行善进天堂,指的即是内心的感受。爱自己、自己的亲人,爱这个世界,就是入天堂。反之,讨厌自己、虐待亲人、轻生厌世,就是进地狱。

·家庭和宾馆的区别

每个人都有家庭,无论是原生家庭或自己与配偶创建的家庭,但并非每个人都知道什么叫家庭。

的确,家庭由很多内容组成,如果你侧重于钱财,那么银行也许更适合被称为家庭;如果你侧重于陈设和家具,那么家居建材城也许更像个家;如果你侧重于人,那么你有可能总活在恋爱季节里……可对一个家庭而言,上述内容一样也不能少。

然而,什么才叫家庭呢?也许这个问题很难从正面回答。

在一次教育和心理专家的联谊会上,有位朋友向在座的诸位提出一个问题:“请问,宾馆和家庭有什么区别?”

“花钱”“大小”“邻居”……大家各抒己见。然而,这位专家频频摇头:“不,是厨房!”他笑道:“宾馆没有厨房,区别就在这里。”

是啊!厨房,许多人都不会想到的答案,因为许多人都不会介意这个空间。

他进一步说道:“一些人从不下厨房,每天只是回家吃饭、睡觉,然后再去忙碌,他们是不是把家庭当成了旅馆?为什么女人的家庭意识比男人强?因为大多数女人下厨房,她们当然在乎自己辛苦做成的饭菜是否合一家人的胃口,当然希望自己的劳动和爱被家人接受。可如果老公们总不在家吃饭,更不用说去帮助妻子下厨房打下手,或是去刷碗,那么妻子当然会有一种失落感……”

其实,做饭只是个形式,它的意义在于生产,是主动生产家庭成员所需要的一切,参与这种生产的人,就是家长,乐于此道的心,叫做责任感。

·家庭是个生命体

谈到生产,当然不止于做饭,更主要的,家庭是缔造生命的场所。在此,我们不妨打个比方:精卵结合形成胚胎,就好比男女组合,可此时还不能称为一个准家庭,否则未婚同居或嫖娼就都算是成家了。因此,男女组合只能被称为有成家的可能性,也就是胚胎的形成,它使一个生命的诞生成为可能。然而,这个生命要成长,需要在母体内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以服务于它的细胞分裂——男女组合后,以共同的利益相互负责。为了扶持这个利益,并使其扩大化,这一男一女以共同生活为形式,通过工作和互动来扩张属于这个团体的能量范围,包括住房和家具,攒钱或参加聚会……

几个月后,那个胚胎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可以感受父母的情绪,并伴有相应的动作,我们称之为“胎动”。对于成长中的那个一男一女的小团体来说,这个过程意味着有初步的生活内容,并逐渐把这个小团体融于社会——交往或交易,但磨合是避免不了的,因此那个“胎儿”也时常会有“胎动”,调整它认为合适的体位。然而,任何舒服的体位都只是暂时的,不住地胎动、成长,直到母体再也容纳不了它。

于是,那个胚胎,精卵的集合体从母体内钻了出来,成为呱呱坠地的婴儿。那么,这个异性组合才可被称为家庭,当然,这时它还是小家庭。像那个婴儿一样,家庭也需要成长、学习和与环境接触。

因此,家庭并不是一个固化的实体或虚词,它是一种生命形态,由许多参数组成,偏重于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会使这个生命体有所损失,正如人体过于偏重头脑而轻视运动就会发胖,或容易产生疾病一样,家庭中的所有参数之间都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家庭在呼吸

我们既然把家庭称为生命的一种形式,它就有两种属性:动态和能量交换。

动态,指的是它在不断变化和调整,正如整个宇宙处于动态一样。所谓“稳定”的家庭,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说地月系稳定,只是在说它通过互动来永久地调整,因此,动态就是稳定。只有不断地调整,才是家庭的基本状态。那么能量交换,是指它要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比如人情互动、买卖实物、参与社会活动;比如通过工作来换取生活必需品。这就是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如一棵树与阳光和水分的关系一样,各取所需。能量交换的最基本形式表现为上学和工作。

由此可见,从本质上看,家庭与一棵树无异,与人体无异。家庭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细胞。自然属性要求它符合自然规律,也就是生、老、病、死和新陈代谢,如果你控制能量只进不出,那么家庭就会得“肥胖症”,也就是营养不良;如果只出不进,那么家庭就会像不吃饭,只运动的人一样,会活活饿死。当然,这都是人为的,从能量守衡的角度看,没有不平衡的关系。可我们现在谈的是有形的家庭,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我们从科学发展观和唯物论的角度来诠释家庭结构,旨在提醒已经成家,或即将成家的人们如何最大限度地符合自然规律,遵守家庭守则。

·家庭保障

中国人有句话,叫“家和万事兴”,字面上理解为家庭与事业的关系,二者之间似乎缺乏逻辑性。可从生命体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家和就好比是人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人做起事来肯定效率会高,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再者,一个人后天在单位里遇到的所有人,本质上都是家庭成员的延伸。听上去也许比较抽象,具体来说,就是每个人在与团体处理人际关系时,都会以原生家庭的经验为依据,并不自觉地延续着他/她与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的关系。因此,家庭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人体保健一样重要。可我们都知道,人体保健有许多方式,但不外乎四点:生活规律,心情愉快,饮食合理,适量运动。其实,这对于家庭也完全适用。

(1)生活规律

对人体而言,生活规律强调的是身心统一,也就是最大限度地符合自然规律。因为自然规律是:春夏秋冬,阴晴冷暖……如果生活不规律,就等于让春天晚来,或让冬天早至,那么,在体内就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甚至是台风和海啸等,就如同身体各种病症。归其原因,就是它没有符合自然规律。

家庭的生活规律,一方面像人体,另一方面,它是指所有的生活状态顺其自然。从表面上说:冬天要添衣服、生暖气。进一步说:夫妻彼此相爱、接纳,共同爱孩子,而无论他/她是男是女;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尊重和理解一切状态;沟通时,只谈自己的感受,而不去试图改造对方;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增加家庭效益,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宗旨是尊重人性。它的内容非常博大,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接受一切现状,不去与现状抗争,不强迫改变。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因为你不可能禁止刮风和下雨,只能利用它发电或浇灌。

(2)心情愉快

心情愉快是指家庭内部要时时作出调整,目的是使家庭关系朝着良性的关系向前发展。因为家庭关系的主体是人,一切创造都由人来完成,更具体说,是用心来完成。所以调整心态,便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心态的调整,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或一意孤行,而是充分利用心态的不同,来共同完成每一个创造。因为你再强,也只是一个角度,然而,所有的事物都由不同的角度组合而成,就如同地球是个球,有无数个角度,因此生活在它上面的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类,也就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每天都在处理类似的事物,家务事如是,工作如是,孩子如是,就连得病也都是一样。有不同才合理,才有可能让事物变得比较完美。但你不要指望每一件事都会达到绝对的完美,比如买电视或吃饭——活着并有质量,都需要沟通才能完成,或者你和自己沟通,或者同环境沟通,同食物沟通……但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接纳它。只有接纳了自己,才有可能接纳别人和环境。

接纳是沟通的核心。我们谈话或谈判,不是为了制造分歧,而是为了求同存异,其目的是为了合作成功。这就是家庭关系,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隔代之间、手足之间……所有的家庭关系都需要沟通。健康的沟通是转化关系的前提。

有些夫妻把对话称为沟通,而且彼此固执己见。

先生说:“我就是看不惯你成天唠唠叨叨的,你看人家王太太……”

妻子说:“你以为你是谁呀,不就多挣了点儿钱吗?没有我在家给你照顾孩子,你能有今天吗?”

其实,他们都是在强调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标准。先生希望太太任劳任怨,太太希望先生重视自己。但他们都采取抱怨的方式表达这个含义,于是便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矛盾激化。那么换一种口吻。

先生说:“我希望你做家务时任劳任怨,这样才是我心目中的太太。”

太太说:“我希望你多陪陪我,理解我,重视我,那么我肯定任劳任怨!”

这样,也许不会引发争吵,但会达到双方希望的那个结果吗?我们在此要打个问号。因此我们认为,这也不是相对完美的沟通。如此看来,人们似乎还没有学会沟通。

真正的沟通应该是怎样的呢?

先生:“我的心情不太好,所以迁怒于你,这可能和我最近工作太忙有关。但请你理解,原谅我刚才的失态,其实,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人静静地睡一会儿或看看电视,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跟我说说你父母或孩子,我们都让自己放松一下,好吗?”

太太:“我知道你累了一天了,但你总把心思放在单位,我有种被冷落的感觉,其实我一个人在家是很孤独的,看到你回来,多希望你陪陪我,哪怕帮我晾衣服,或多跟我说几句话……”

这似乎不那么口语化,有点太“相敬如宾”了。在此,我们只想提供一个线索和思路,相信夫妻二人都会变为自己能够接受、对方能够接纳的语言。然而,这仍不是最理想的沟通。最理想的沟通是夫妻之间没有语言,或者极少用语言。如果夫妻双方没有那么“本位”,那么先生一进门,有可能手里拿着一把(或一束)花,微笑地呈在太太面前。就算先生没有送花,聪明的太太也会接过先生的包,给他一个轻松愉快的笑容。

当然,他们接下来可以拥抱,或更亲密。但在这里,我们无意给大家提供一个电影剧本,我们只是在强调夫妻间的彼此理解和体谅。这种体谅与浪漫的不同,是它具备多重角度。因为夫妻与恋人的不同,在于已经通过责任的分享更加了解对方,此时,你可能没有美化对方为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对方只是一个人,“普通的特殊”的人——他/她让你视而不见,但又决不能消失!

不仅是夫妻,只要是家庭成员之间,其沟通方式都如同两股空气的交汇。就算各抒己见,一热一冷,但请你们不要只打雷,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下雨,既能调节空气,又能滋润环境。因此,不要在意彼此的态度有所不同,而是要利用它创新和净化。当然,如果你的家庭关系“阴雨不断”,那么你就要有意减少冷暖交汇。如果滴雨不降,那么你就要制造一些冷暖气氛。人类是万物之灵,有能力将所有的阴阳交汇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雨水,当然,这在于你的选择,有可能你有意只强调雷声,或让降雨成灾……不过,相信大多数人都希望风调雨顺——心情愉快。

然而,没有绝对的风调雨顺!每一次的创新,都有可能带来开心或烦恼,幸运与不幸。你要做的,只是尽己之力,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做到心安理得地“观照”自己的感受,并向你的亲人表达出来,以对方听得懂、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强加或抱怨。

是的,你只能管好自己,在自己的“责任田”内耕作,不去干涉别人的“内政”。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算和你的爱人、孩子,在沟通范围内也只是“外交”——尊重他们的感受,允许他们真实地表达,把自己的爱提供给他们,就算这爱以疲惫体现,以抱怨发作,也要恪守“表达感受”的宗旨,而不是“兜圈子”。

养狗的人都有一种感受,当你用拖布擦掉狗撒在地上的尿之后,那只狗会叼住拖布不放,它认为是拖布除掉了它留下来的气味,旨在“抹杀了它的领地范围”。但试想一想,我们人类也经常会犯类似的错误:妻子原本是希望先生多陪陪自己,却总用挖苦或抱怨的言辞刺激先生,严重者,更会歇斯底里或摔东西……其实,问题不在那些东西,而在先生。

许多经验,导致我们不善于跟当事人对话,而只是“就事论事”,其实,每一件事都是人做的,它的根源在心态。如果你真想负责地与亲人沟通,就不要“叼着那个拖布不放”,而是要“抬起头来,看看关系人”,告诉他你的感受。

(3)饮食合理

对家庭而言,饮食合理就是以物质生活来体现健康的家庭关系。

瑞典的宜家家居之所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缘于它的简约、明快和人性化管理。其商品的基本色调为蓝、黄,在视觉感官上给人一种单纯、华贵——蓝色为海洋和天空,黄色是人,无形中,使人产生流动及融于自然之感。而在大自然里,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组合,自己动手安装。

我们的国产家具很可能在手工成本或加工工艺上更复杂,更让消费者有一种“成品感”。可是,人们往往失去了选择权,这选择权不仅包括选择商品的自主权,更重要的,是对其结构的把握,以及对其性能的了解。是的,人们需要控制属于自己的东西,对其了解得越多,人们就越有安全感,这安全感让人们觉得自己很成功,有成就感,这就是简约带来的效果。

家具对家庭而言,就是一种食品。当然,家电、图书和车也可以称为“家庭食品”。这些食品要充分地被消化、吸收、排泄、再生……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家庭是个生命体”。像人一样,吃进的东西要不断更新,也要不断消耗和排泄,否则便会臃肿为肥胖症。

宜家的简约告诉我们:家庭在“进食”时不必天天都是大鱼大肉,也不必每天吃的都是现成的熟食,人们对食品要有参与感,能自己加工、组装,哪怕是“亲手洗菜或剥一根葱”。那么,你当然在享用食物时有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同时做到了勤俭持家和尽到责任。宜家的商品很耐用,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其实,它未必比国产的衣柜更结实,只不过它是消费者自己组装或参与组装的,亲手劳动的成果。人们一定希望它的生命力更强,也就是更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为,它是自己能力的延伸——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得到自我认同。因此,宜家家居,只不过让消费者更能找到自尊,这就是人性化。

家庭的“饮食健康”,正如人类的饮食健康一样,既要有进有出,也要简约明快,让家庭食品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完整过程。而不是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

许多老人不愿意扔掉旧东西,即使那个水壶很可能已经不起火焰加温。但不舍,一定不得。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其实,他们是把这些旧东西与自己的经历结合在一起,那些衣物是他们怀旧的寄托,与衣物本身的价值无关。爱怀旧的老人,往往比较固执,不爱接受新事物,其实,这更容易催老,因为这种方式是拒绝新陈代谢,那么“家庭这个生命体”当然衰老得更快。

与时俱进的概念包括不断地适应和接受新事物,吃一些更新食品,就如同到商场去买新鲜的食物。当然,家庭“进食”时,要充分认清每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就算商家们竞争得再激烈,你也要让“这口饭”有一个符合自己家庭的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否则,你如果随着商家们赚钱的思路一起玩,就如同让家庭养成挑食的毛病,到头来还是营养不良。因此,让家庭既要吃到新鲜的食品,又要让它们为家庭充分利用,为你创造价值,也就是对健康负责。所以,家庭“进食”,也就是购买商品时,既不要“暴饮暴食”——大手大脚地挥霍,也不要“厌食”——缩手缩脚地抠门儿。如果你把握不好这个分寸,就想一想如何进食才最健康,人们当然会选择最健康的食品,即使贵一些,只要对身体有好处也会购买。同时,各种小吃也要品尝一下,但绝不是正餐。

首先,公认健康的食品是素食,或人们常说的“绿色食品”。因此,家庭“进餐”时,也要把握“绿色”的原则,不强调华贵,但要简约、环保。但当家庭要“排泄”时,决不要“憋”着,那样会得病,你再也不想进食——家庭也就不存在“更新食品”和新陈代谢了。

再者,食品要干净,要绝对的卫生。人要洗澡,要刷牙……更加讲究一些的人还要清洗心灵。对于家庭来说,也要不断地清扫,不仅要经常打扫卫生,还要少进“垃圾食品”:如不必要的东西就不要买,如果你是个购物狂,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家庭这个“机体”的健康负责。

第三,要勤劳于家务,也就是自己动手,来组装或修缮“家庭食品”。就好比人们自己做饭菜一样,吃多少,怎么吃,吃什么样的东西对自己和家人有好处……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那么,就把这份心思用在持家上面。

在此,我们还是强调沟通,就算家庭关系,也需要“饮食健康”。亲人之间不要总拿着过去的污点或亮点不放,当你的亲人有一点点变化,对整个家庭而言,都对“新陈代谢”有益,因此要感激他/她的努力,他/她的更新。除感激外,还要配合,配合的方式是让自己适应这种转变,并随之在行动和思维上给予协助。而不是“抵触”和“镇压”亲人的变化,只因为自己不适应,或因自卑而防止对方比自己高明。对整个家庭而言,就等于只让它吃过期食品,那么家庭何时才能达到小康?

对于每一位家庭成员来说,不仅要更新观念,丰富见识,不断为自己充电,更重要的,是学会放下。放下什么?放下“过期观念”,比如你的习惯是“抱铁饭碗”,一切有人替你打理,那么现在,当你看到爱人或孩子做起生意或更换工作,就不要指手画脚,不要让自己的观念影响到他们。否则,他们因“不得不对你的观念负责”而使自己产生精力内耗,就等于只许他们吃你认为好的食品,而不许他们吃他们喜欢的美食。因此,放下就意味着公平。

(4)适量运动

对于人类,适量运动意味着通过主动而较为剧烈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来促进新陈代谢,或强化某一项专业的技能。对于家庭来说,适量运动指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要主动与外界产生互动(交换),就是我们常说的增进亲情或友情。甚至看电视和上网、买东西都是能量交换——你通过劳动挣钱,把一部分钱用来买电视、电脑和电,让它们告诉你需要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再去创新,再用挣到的钱来购买它们……这本身就是交换或交易。

而当你需要有人关注或有求于人,或需要散心的时候,朋友和亲人,甚至外地的旅游胜地都可能成为你“情绪交换”的对象,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需要工作,需要有朋友,有时需要去串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和朋友共尽晚餐。

适量运动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思维运动。这很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新陈代谢”,不同的是,家庭的思维运动还带有学习的意思,因为环境每天都在变化、更新,人体在与之交换时,必须也在更新。不同的是,有些人接受这种更新,方法是学习和认识;但有些人观念上不接受新鲜感,因此也不要认识新人、接触新事物。

适量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适当,一个是酌量。适当运动会对身体有利,过量运动有可能损害身体。家庭如是,人情走得过于频繁,总在乎别人的看法,以外界为主,就会减少对家庭的责任和关注。而如果不与环境互动,人与人之间不走动,不接触,除非你是个久居深山的隐士,否则你只能越呆越傻,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环境。

酌量对于交易十分重要。每个运动员都有科学的运动量,如果让轻量级选手去举重量级的杠铃,就好比让卡车超载一样,无异于刁难。同样,一个家庭的量级在一定时期内也是有限度的,当你还处于下岗阶段,或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时,就不要因为虚荣去考虑购买一辆进口汽车或豪华住宅,或是与富人攀比。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强调酌量,因为有些家长为孩子布置了太多的功课,就连周末休息日也被占得满满的,让一个儿童过早地进入竞争环境,剥夺了他们的童真,使他们为了取悦于家长而不得不去承受过多的压力。

还有的家长把自己的付出成天挂在嘴边,不是“我心疼得要死”就是“我难受得要命”……如此让孩子不得不承受大人的焦虑,在精力上不堪重负,过早地成为小大人,从事或考虑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事。这些都是不酌量!

在此,我们只局限地阐述了家庭保健的基本常识和宏观概念。对于家庭保健的内容,我们在后面还要详尽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