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正的婚礼

·真正的婚礼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的婚礼则更重视婚姻与环境的关系: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说明中国人对自然、对父母、对彼此存在着一种敬意和依赖。如今的新人可能不会在父母面前行跪拜礼,然而传统仪式中所携带的意义,并未因此而消除。显然,这不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如许多女孩子不一定能嫁给自己心爱的男生,而只是因为父母不同意,换言之,许多人对父母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终身大事。

第十四章 夫妻治疗——优秀父母的必修课

以上各章节的内容均揭示出许多问题,而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对于家庭来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夫妻关系。

从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大致了解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被迫或者是无意中缔造的习气和惯性。毋庸置疑,无论有利的、不利的,这些所谓的“本性数据”,大都拜父母所赐,因此显得是那么根深蒂固。然而,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机会“看清”这一切,才有可能调整和改造命运。

·婚礼的意义

在基督教婚礼上,神父会对新人说:“无论将来处于顺境或逆境,疾病与灾难,贫穷与富贵,你们都不会离开……”换言之,你们要珍惜这种关系,并为自己的选择负完全的责任,但并未强调与他人有关。

中国传统的婚礼则更重视婚姻与环境的关系: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说明中国人对自然、对父母、对彼此存在着一种敬意和依赖。与基督教婚礼的不同,中国人的婚姻系统里还包括了天地和父母,而且这两种元素还在夫妻关系之前、之上,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婚姻的认知:天地交合,父母延续,夫妻互敬。

在热闹非凡的传统婚礼背后,新人意识到结婚并非完全是自己的事,有天地罩着,有父母看着,有彼此靠着,甚至有亲友盯着……而新人本身的感情则被淡化,爱或不爱,只要三拜完成,便名正言顺地进入洞房。其实,这充分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婚姻大事,即家庭观念的影响。

如今的新人可能不会在父母面前行跪拜礼,然而传统仪式中所携带的意义,并未因此而消除。比如“婚姻是为社会尽义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门当户对”“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其中仍然包含了传统仪式上的信息,这些义务将婚姻锁定为终身大事,而新婚的主要内容——“洞房花烛夜”,则被称为人生四喜之一,并未提升如婚礼般凝重。

也因此,神父的话在中国的新人面前显得比较多余,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婚姻无须渲染,无须告诫,好或不好,早有上述那些标签可依,何必要说得那么肉麻,讲得那么明白?可正因如此,中国的夫妻不大习惯换位思考,也不大会强调或分享:“感谢你把生命交付我”或“我爱你”的感受。

于是,睡在同一卧榻的一对男女,即使在亲密时,也会或多或少地携带着婚礼上的信息,履行着观念和使命。许多夫妻不一定在那一刻去尽情享受男欢女爱的快乐,而是苛究着“你是不是第一次”,或者是为了单纯地完成生育任务。那时,感受本身被淡化,家庭责任被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性生活也成为一种完成任务的手段。

·祝福与参与

基督教的婚礼是排他的,是“你们二人的承诺和承担”,旨在“只要你们相爱,就有权结合”,所以它把婚姻这件事交给两个新人来做,并暗示“一切由你们自己负责”。显然,这不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如许多女孩子不一定能嫁给自己心爱的男生,而只是因为父母不同意,换言之,许多人对父母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终身大事。

咨询中发现,有些子女并非一味地怕担负不孝的罪名,而是有些父母,真的会不顾一切地代替子女,有的还会以“断绝父(母)子(女)关系”为要挟,甚至以死相逼。

这些父母认为“如果你不幸福,我可怎么活”的想法并没什么反常;同样,许多子女也要为父母的生活质量负责。

而西方的父母想:“如果你不幸福,我会伤心,但那是你自己的选择。”同样,子女也不会去干涉父母的生活。

因此,西方人流行祝福,中国人习惯参与。西方人把婚姻看成两个人的事,中国人则看成是大家的事,甚至是社会的事。所以西方人即使离婚,也不会那么大动干戈,或许只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与对方分手。可中国人的离婚,便显得比较高调,甚至成本极高,因为大家总比两个人“重”得多。

·“责任”侵犯

既然是两个人的事,那么全部精力就会集中在彼此身上,可如果是大家的事,那么精力就会被分散,或是被转移。

比如有的母亲在儿子结婚后,仍然会干涉儿子的“内政”,因为她并不认为婚姻只是儿子和儿媳的事,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比如要(为他们)生个孙子,有的婆婆还要求儿媳替自己照顾儿子,或者是父亲要求女婿延续自己娇惯女儿的习惯。而当他们的子女得到这种暗示后,也自然地成为父母使命的执行者,加之他们并未感受到自己与原生家庭完全脱离出去,便肆无忌惮地要求配偶无条件顺从自己(家庭的生活模式),比如有些女孩子把老公当成父亲的延伸,有些儿子将妻子看成另一个母亲。

打个比方,当你进入一家博物馆,被一幅画深深吸引时,周围的展品就会被淡化,变得可有可无。然而,当你对所有的作品都必须关注时,那幅最美、最昂贵的,也自然呈现不出它应有的光鲜,进而被你同化了。

同样,当婚姻不再是两个人的事,就像那幅昂贵的作品一样,因被其他家庭关系所弱化而显得不那么被重视。传统中国的家庭成员比较容易接受这种“融合”,可当今社会,特别是在一些都市家庭,一些男女则更乐于专门欣赏自己喜欢的那幅作品,而冒着风险去忽视其他作品。

显然,这有可能会与传统观念有所冲突,特别是在某些独生子女的家庭,那独一无二的孩子便是这一对儿夫妻的唯一牵挂,特别是在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妻当中,孩子早就被他们当成或缔造成缓冲夫妻关系的中间地带,没有孩子,他们是不对话,或是无法接触的。甚至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他们因为怕而拒绝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这并不会因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而有所改变。

案例:

有位母亲早年与老公离婚,当时儿子才上小学,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儿子成为母亲的全部寄托。可当儿子长大成人,第一次把女朋友领回家中时,母亲当即歇斯底里,把两个孩子骂走后,儿子吓得不敢回家,同时也因此而十分恼火。于是,母亲几乎崩溃,在家晕倒,经过抢救才缓过来,躺在病床上,她仍在骂儿子不孝,想盼她早死……

其实,这位母亲早就把儿子当成精神配偶,因而根本接受不了儿子“另有新欢”,但她会以种种罪名为自己的真正想法赋予标签,因为她是长辈,因为大家认同。

但这个男孩子还是执拗地与女友结了婚,然而他们不敢回家,即使是春节放假,因为哪怕是他给母亲打一个电话,也会招致母亲一顿责骂。久而久之,他们越来越疏远母亲,纠结到极点的儿子每天生活在自责中,不仅如此,邻里和朋友也骂他不孝,为了选择自己的婚姻,他不得不背负这种在中国人看来最大的罪名。

母亲离婚后,完全可以再重新成立家庭,但她拒绝,理由或许是伤透了心,或许是不再相信男人,然而,她毕竟是个女人,她的孤独和无助,以及感性和柔弱的特质,必须由另外一个男人来接纳和处理。她排斥其他男人,便自然要由儿子承担,所以,儿子成了代理父亲,背负了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

当这种“责任”延伸到新婚夫妻之间,配偶双方便无法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似乎是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可真正的原因,则是母亲和儿媳都把对方看成第三者。

事实证明,许多婆媳矛盾与此类原因有关,尽管“背景材料”各不相同,但其结果,大都会为新婚的家庭罩上一层阴影。

·责任延续

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一位妻子接到了死亡通知书,她的先生在不久前阵亡了,她当即昏倒,被邻居送往医院。

清醒之后,她看见病床边守候她的是刚上小学的儿子,他们只有他这么一个孩子,于是他成了她想念丈夫时唯一的寄托。

这位母亲没有结婚,儿子也十分理解母亲,像个小大人一样陪伴母亲,在学习和做人上一点也不让母亲操心。就这样,他们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十几年,儿子上了大学,不久,他带回来一个漂亮的女生,母亲自然知道儿子在谈恋爱。当天下午返校前,她为他们做了一顿可口的晚餐,然后从窗户目送着这一对恋人远去。

回过头来,母亲擦了擦眼睛,照了照镜子,似乎想回忆一下自己年轻时的相貌,后来她感慨地望了望丈夫的遗像,告诉他,“儿子今天带回来一个女孩子,她很漂亮,就像当年的我,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大学毕业后不久,母亲参加了儿子的婚礼,她吻了儿子和儿媳的额头,并祝福他们幸福、快乐。

在美国,这似乎是一件极普通的事,可问题是:她为什么没有把儿子的女朋友赶出家门呢?她也同样寂寞无助,同样是需要陪伴的女人呀!

没错,她同样感性,而且也曾把儿子当成自己的全部,他们母子也在那么多年里相依为命,儿子也曾作过代理父亲(小大人)。然而,当儿子带来女友,向母亲宣告自己谈恋爱时,母亲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你们两个人的事”。她与丈夫在婚礼上的那些誓言,以及许多婚礼上神父的祝福,已经深深注入她的行为模式,它隐含的内容包括“无论疾病与灾难,均无法让我们分开”!那么,当丈夫阵亡这种灾难降临时,也没能使他们的心分开。于是,她也不希望儿子与他心爱的姑娘分开。

是的,她没把儿子当成私有财产,而是把儿子当成一个人,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人,既然是个完整的、有独立思维的男人,就有权为他的恋爱和婚姻负责,而不必为母亲的丧偶伤痛负责。

她一直在履行一位母亲的责任,母亲就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代名词,因而才显得伟大和神圣。可这并不意味着她在隐忍、在让权,因为如果她真的把自己那孤独的情绪全部倾泻在儿子身上,儿子势必照单全收,在她看来,那既是一种失职,又是一种罪恶,因为儿子有自己的世界,他还是个孩子。

不求回报的结果往往不是得不到回报,相反,儿子结婚后,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儿媳也心甘情愿地请婆婆作这个家的女主人,并为她生了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老人家每天乐得合不上嘴。然而她在不久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她说,那才是她和丈夫的家,那里有她的爱、她的生活。

同样,儿子尊重母亲的选择,因为他同样理解“无论怎样,都不能使你们分开”这句话。

·不要在家庭引发局部战争

很难说哪位母亲更伟大,因为她们都尽全力把儿子拉扯大,只不过前一位母亲不愿把儿子送走,后面这位母亲自愿与儿子告别。前面那位母亲认为结婚是“大家的事”,那么这个“大家”中当然有她,而且她是一家之主;后面这位母亲则认为婚姻是二人世界,与他人无关,她只能祝福他们,不该侵犯,甚至是要求他们。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正是因为婚姻是大家的事,所以中国人在行为做事的过程中习惯顾全大局,且重情重义。特别是在古往今来的战争年代,许多夫妻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利益,去保全民族利益,才使得下一代能在和平环境中健康成长;特别是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英雄,则更是大都牺牲了自己的夫妻感情。

可既然已经是和平年代,再如此“顾全大局”,便有可能导致家庭的局部战争;所谓他人的事比自己的重要,已经不再成为人们提倡的壮举,现在流行的观念是:“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是不大会爱别人的。”换言之,“一个连自己的家庭都经营失败的人,又怎么算是一个健全的人呢”?

所以,婚姻只是两个人的事,在此,还是引用台湾作家苦苓的一句话:“性是男女平等的欢爱,爱情是婚姻唯一的理由。”那个爱情,由男女二人缔造,本该神圣不可侵犯,因此不该去打扰这一对恋人,而应让他们安心地履行诺言,完成使命,缔造生命,享受生活。

·许多夫妻不懂婚姻

可这做起来谈何容易!在多年从事心理咨询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面对父母干涉子女的婚姻事件中,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令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甚至有时让我得出一种极为悲观的结论:许多夫妻,甚至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女,他们的“婚姻数据”几乎是零!

案例:

一位女士向我抱怨她的先生,说他婚前婚后判若两人,恋爱时,先生追求得很紧,她因此被先生打动,于是嫁给了他,可婚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特别是她怀孕和生育后。慢慢地,先生冷淡到不再关注她的感受,平日里不是加班,就是出差,就算闲下来也会去外面找几个人打牌;若牌友不全,宁可去陪他的母亲,也不愿跟她说说单位的事,更不想听她的表达。

为此她想到离婚,可又没发现先生有什么原则问题。我请她谈谈先生的家庭背景,她告诉我,先生的父母长期冷战,小时候,他常听到母亲抱怨父亲,父亲也经常以各种理由外出,于是,先生小时候几乎没有感受过实质性的父爱,当然更不会看到父母的和谐。

看,先生无形中又按照原生家庭的模子“克隆”出自己的家庭,他的行为是多么的像他的父亲,可能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无法察觉。

“可他为什么在婚前婚后判若两人呢?他是不是只是想得到我,然后一甩了之?”显然,女士感到自己被忽悠了。

“因为他离不开母亲。”我告诉她,“母子关系,决定了你先生身边少不了亲密的女性,越是爱你,就越把你投射为母亲,这种游戏在婚前就是浪漫与疯狂,可见他小时候是多么的懂事,多么的体谅母亲。可婚后,投射既成事实,你们要一起承担家庭责任,于是,那个‘陪不起母亲’,即力不从心的童年经验就会翻上来,成为条件反射。这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就是难堪,就是自卑。”

女士点头表示认同:“可为什么他的变化在我怀孕和生育前后那么明显呢?”

她一下子问到了点子上,同时,这也是许许多多夫妻面临的问题。

“因为那时,有一个称呼悄悄地来到他身边,又一个条件反射被激活,那就是父亲的角色。你不是说,他的父母长期冷战,父亲几乎没有与母亲和他进行过有效的沟通吗?因此,他的经验里几乎,或者说根本没有父母关系(夫妻关系)的样子,说得再明确些,他虽然在头脑中知道‘婚姻’这个词,却无法体会婚姻的实质内容,他从父母那里看不到健康的夫妻关系,所以也不会与你经营关系,然而,他学到了父亲的冷漠与不作为。于是,他把这个不作为也带到与你的关系中,显然,他几乎对婚姻一无所知,但绝不是没良心,只是无知,因为无知,所以无为。”

这位女士似乎明白了一切,于是她非常沮丧,甚至对离婚的决定更加坚定了。显然,这就是许多妻子都会犯的错误:当她们真正看清了先生之后,反而会采取放弃的方式,却不去按同样的方式反观自己,进而去调整他们当下的关系。

其实,协助她看清先生的成长经历,并不是暗示她先生有多么糟糕,或是告诉她当初的选择就是一个错误,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无意偏颇一方而肯定另一方,心理学的本质,是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我也请女士反省自己的成长经历。

(续)

她说,她从小生活在母亲强势的家庭,幼小的她十分恐惧妈妈,于是她特别同情爸爸,怕爸爸因此而离开这个家。但同时,她又学会了妈妈那一套,比如指挥爸爸,贬损爸爸。这就给她缔造了一种不会与男人沟通、不去理解和体会男人的性格特质。所以当先生出现各种反常迹象时,她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试着与先生沟通,问一问先生到底是怎么了,而是一味地发作,就像妈妈当年对爸爸的态度一样。

所以她的恋爱将恋父情结激活,但婚后又将父母关系带进来,进而促使先生与她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换言之,他们都不会正确地经营夫妻关系,从各自的家庭中,他们都没有在父母那里学会健康的夫妻互动模式。

·真正的婚礼

看起来,这一切似乎已经注定,两个不懂婚姻的人居然组成了家庭,于是当他们遇到责任时,便都会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唯一能够参照的家庭经验,就是自己的家庭关系,而那些关系里充满了病态的元素,所以他们的关系也病了,试想,在这种病态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会怎样?无论是男是女,当他们长大后,是不是又会把这种病态的基因遗传给他们的婚姻,传递给他们的孩子?……

答案基本是肯定的,除非他们懂得了夫妻的真正含义。

是的,他们必须告别自己的父母,用成人的“免疫力”为自己的病态经验进行“脱敏”,这样才有可能过上属于自己的日子,经营自己的婚姻生活。

(续)

为此,我先让这一对夫妻重新举办了一次婚礼,我来扮演神父——

我先对先生说:“你愿意娶这位女士为妻吗?无论是贫穷或是富贵,疾病或是灾难,或是岁月的年轮为她带来衰老,都对她不离不弃?”

先生僵立在那里,看得出,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脸涨得通红,然后看看“神父”,默默地点点头,“我,愿意!”

他的妻子,顿时浑身一颤,泪水当即没落下来,没等我用同样的语言问完她,她就开始不住地点头,“我愿意,愿意!”

取代鲜花、戒指的,是一个深深的拥抱。妻子抽泣地被先生拥入怀中,久久不愿离开,想必先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一切,包括平时妻子的感受,对自己的责怪,以及那深深的爱和依赖。这可能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妻子的真实情绪,他对此表现得十分陌生,因此显得举止生硬,表情严肃。

后来我让他们分享在神父面前的感受时,妻子说,她感到特别温馨,那些承诺正是她最想要的,她会因此而感动,却不知如何主动缔造。先生说,他感到有点恐惧和肉麻,但他也意识到这不像是开玩笑,可当他进入承诺的状态中去体会那些誓言时,心里迸出来的第一句话却是:“为什么呀,所谓的婚姻,值得我这样付出吗?”或者说:“听起来像是童话故事,也是那么回事,可我做得到吗?”

是的,这些感受距离他们都很远,他们长期忽略了彼此内心的交融,甚至忘了这才是那个真正的二人世界。因此,当他们没有拾起这沉甸甸的恩爱时,自然会随手拣起些别的东西,久而久之,手被占得满满的,看着好像他们收获颇丰,而且是两个人都在作为,然而,他们拾起的东西与他们的婚姻几乎毫无关系。

·夫妻之间,眼见为虚

(续)

“我意识到了,可他没有,您看,他甚至觉得这是在开玩笑。”妻子在分享后抱怨先生。

“你看,”我提示她,“你的表达方式里只有抱怨和指责,却没有看到,你的先生只不过在说实话,他是认真的,是坦诚的,没感觉就是没感觉,肉麻就是肉麻,疑问就是疑问,而这些,他需要的是妻子提供协助、认可与勉励,而你的言行,不正是在往外推他吗?”

先生点点头,我继续对他们说:“‘神父’的誓言的祝福都不能替代你们的生活和感受,那只是一种寄望和指引,至于怎么过日子,还得你们自己去磨合。比如当先生有这么多疑问时,妻子的做法应该是理解,因为先生从未从父母那里感受过这些,因此他才觉得这是个笑话,也就是不相信或是不确定。但妻子先从认可先生的坦诚开始,就已经在经营婚姻的道路上走出第一步了,先生也能够从妻子的理解和认可中看到承诺的意义。同时,妻子要反省自己:我的第一反应为什么不是‘问自己为什么总责怪他’,而是‘习惯性地责怪他’?这时才有可能理解那些祝福的内容,因为,既然是任何灾难都不能使你们分开,那么何况是先生的无知了。”

先生不住地点头,看得出,他已经将我对他妻子的告诫用到了自己身上,并且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成长过程。我希望,这是他们学会沟通的开始。

其实,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没有实质性硬伤。当下醒悟,当下成立,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有健全的思维能力,只要看到,就能领悟,那么这个“看”,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是所谓的用不用心,用心而不是用眼,用心,才能换心,也才能使自己安心。

·顿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想象得到,从未在父母那里感受过夫妻正常模式的人,在成为夫妻之后,经营婚姻时是怎样的一种生硬。是的,他们对夫妻业务是生疏的,甚至不知道所谓的和谐从何下手。其实,经营婚姻与经营企业一样,都是从了解自己开始,因为了解了自己,才有可能了解别人,也才有可能调整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上述那对夫妻的关系改善,也跑不出这个原则。

(续)

事情还得从一次购物讲起。那天,他们一家三口到商场给孩子买衣服,见到琳琅满目的衣服、玩具和食品,孩子自然乐不可支,因为他们一家人也很长时间没有一起出来过了,孩子的兴奋是可想而知的。

于是孩子开始肆无忌惮地提要求,不是买这就是买那,开始,母亲还非常耐心,可后来,她实在忍不住了,一把甩开孩子,扭头就走。吓得孩子“哇”地一声哭了,在后面追妈妈,先生也赶了过去,一把拉住疾走的妻子,质问道:“你干什么呀,当着那么多人,说走就走,你怎么就顾自己,不顾孩子和我?”

妻子稍一顿,回头看了看哭泣的孩子:“不买了,回家,回家再说。”

就这样,他们三口人坐上了车,孩子战战兢兢地望着满脸怒气的妈妈,有点儿不知所措。还是爸爸打破了僵局:“好了,有什么话说出来吧?现在没人,到底怎么了?”

母亲白了他一眼:“就知道买这买那,不给买就撒泼,你们以为我是银行呀?”显然,妻子的矛头针对的是他们父女二人,于是先生接过话茬儿:“我并没让你花什么钱呀,今天好不容易带孩子出来,你就不能有个好脸色?弄得大家都不痛快,真不知道哪根筋又错位了。”

“你还说?!”妻子发作了,“再说我下车,你们自己走吧!”说罢真的去拉车门。

孩子又一次“哇”地哭出来:“妈,你别走,我不买了,不要了,我乖……”边哭边拉住妈妈的衣襟。

爸爸再也看不下去了,劈头盖脸道:“你走,你走,我让你走,你一直就这么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有不满就什么都不顾,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在乎,亏你还是孩子的母亲!”然后对孩子说:“宝贝儿,别哭,有爸爸在,爸爸给你买,别哭。”爸爸一边对孩子温存地劝慰,一边对妈妈忿闷地指责。

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面对两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女儿)时充分地体现出来——突然,这个男人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好像有一个声音回响在耳畔:“无论是疾病或灾难,富贵或贫穷,都不能使你们分开……”

他一把拉住了妻子,“先别急着下车,我有话对你说,等我们先把车开回家,等孩子睡了,我们夫妻二人都冷静下来,好好谈谈,我想,有些事该做个了断了!”

后面这句话,他像是在自言自语,所以显得那么坚实与肯定,倒让发作的太太顿了一下,于是她不再较劲,只是憋着气坐在车上。

不一会儿,孩子在后座睡着了,爸爸从反光镜看到女儿熟睡的面庞,心中涌起一种怜惜。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他的孩子,这孩子指望他,就像……他的头脑中闪现出另一个画面,那是一个小女孩儿被迫夹在父母之间,经受着冷战之苦。

啊!身边的这个女人,对,身后和身边的是同一个女人,他们的发作形式虽然不同,可本质完全一致,她们在要、在索取,她们需要被爱、被关注,可当没得到时,便会发作,可不是吗?身边的太太,她的母亲那么强势,几乎没给她买过礼物,所以她刚才在商场,根本不适应自己掏腰包满足女儿,是的,她母亲没教过她这么做,而只是教她“这样是不好的”,于是她自然地有罪恶感,同时,那个想要玩具的自己也跳出来,她同时扮演着母亲和女儿的双重角色,所以她纠结、无奈,自己跟自己打架,而孩子非常配合地帮她完成了这种对抗。

想到这里,先生完全冷静下来,同时他也充分意识到,那个“无论疾病与灾难,贫穷与富贵……”距离他们,和所有的夫妻,是多么的遥远!

·打破僵局

是的,他们在情绪中时,根本想不起这句话,下意识里翻出来的,只是病态的父母经验,是那些旧账的账单。可其实,妻子在“神父”面前听到那些话时,是那么感动,可见她是多么需要一份关注,就像后面熟睡的女儿一样。

(续)

想到这,他下意识地去拉妻子的手,妻子挣了一下,他没有松开,她也就随他了。显然,妻子虽然不知道先生的思想活动,却也给先生留下余地,也想让自己的情绪有个出口。

车停到楼下,先生把孩子抱到楼上,安顿好了,妻子也提着大小包上了楼,此时,他们已经开始合作,只不过面子上还有些尴尬。而这一僵局,还是让先生打破了。

先生端来一杯水,递给妻子,妻子接过来,喝了一口,放在桌上,显然,她既好奇,又紧张,也在等待。于是,先生坐下来,看着她,“噗”地一声笑了,就好像刚才发生的一切只是个笑话,或是一场戏。

妻子有些挂不住了:“你笑什么,有话就说,没工夫跟你闲扯。”

先生慢慢收起笑容,慢条斯理地说道:“我知道,过去我一直在逃避,但我不怪自己,因为我不会面对,可今天,我发现我会,你也会,只不过,我们之间少了一点东西。”

妻子好奇地抬起头:“什么东西?”

“彼此了解!”先生坚定地说道:“别看我们相处了这么久,可我发现,我几乎不认识你,既然不认识你,也就不可能会经营我们的夫妻关系,所以,我在此向你做出反省,我一直没搞懂你,直到今天,在商场、在车上,我才通过孩子,了解你的心,了解过去的经验对你的影响,也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怕触及到夫妻关系这个敏感话题。”

妻子的表情完全缓和下来,她在倾听先生的描述,因为此时,她好像第一次感到被理解,自己的内心被触摸,她多么盼望这一刻,因为这是所有的妻子都想要的东西。

先生把刚才在车上的反思统统倒给妻子,同时告诉她,由于自己长期生活在母子相依为命的环境里,所以遇到与孩子冲突的事件时,第一反应也是维护孩子,不顾配合,这正是他母亲的经验:当父亲训斥他时,母亲也会站出来指责父亲,而且在背后也会大大地讲父亲的坏话。这些东西呈现给他的,根本没有夫妻调整的内容,只是一味地顾此失彼。

先生承认,他过去根本不懂经营夫妻关系,所以当孩子一哭,他就指责妻子,却不顾妻子的感受,就像他的母亲不顾父亲的感受一样。

(续)

先生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看,我们都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顾全爱人的感受,可如果我当时说一句话,你和孩子就都没事了。”

“哪句话?”妻子问。

先生说:“如果我说,‘孩子,其实妈妈想给你买好多东西,因为妈妈更疼你,只不过你没告诉妈妈你也爱她,那你是不是也为妈妈挑选一件她喜欢的礼物?!’”

妻子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显然,她接受这种方式,“其实我当时也就是头脑一热,感觉这个孩子太任性了,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没商量,我一说她,你就上来和稀泥,好像我这个妈是多余的,只是个银行,只有付款的义务,没教育的权利,我承认,我是针对你,不赖孩子。”说罢,她望了一眼孩子的睡房,“哪有妈不疼孩子的?但我也不想给她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等妻子把话说完,先生笑道:“是我平时对你关注得不够,其实这并不难,而且你天天在我身边,但是那个习惯,就是让我视而不见,好了,现在我懂了,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首先就是要把夫妻关系经营好。‘神父’说得没错,但那些感受在我们身上都太少了,所以我们都不会顾全大局,遇到那么一点点小事就发作,现在想想,我真是感情白痴,冷落了你,却忘了,我的妻子才是把命交给我的人,陪我走完一生的人,其他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个账我没算过来,对不起!”

妻子哭了,说不上是伤心还是喜极而泣,但可以想象,当时的她是多么甜蜜,多么知足,也是多么安心!因为先生坐到她身边,拥她入怀,轻抚着她的肩膀和头发,慢慢地,他们由理解转入亲密,就像一对儿恋爱中的情人,他们是那么的尽情,新鲜感重新回到身上——而孩子在自己的房间,仍然睡得那么甜蜜、那么安心。

·缔造天堂

与男人相比,女人不太善于用理性的语言表达,她们的行为基本被心情支配。于是妻子开始整理房间,与小时工不同的,是她更不知疲倦、更用心。因为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自然有权支配一切,是的,那是一种安心、一种行使主权、一种经营、一种深深的爱!

由此带来的,还有孩子的性格。由于他们都学会了真正的沟通,所以孩子那忧郁的眼神儿不见了,童真重新回到了一个女孩子的身上,妈妈在教她学习时,也不再那么生硬,爸爸则更是把两个女人捧在手心里,不知不觉中,一切走上正轨。

先生不再无缘无故地加班和外出了,他爱回家,陪妻子和女儿说话和吃饭,妻子的厨艺大长,看着心爱的人享用她的劳动成果,乐得合不上嘴。那个抱怨的女人从此消失了,在先生眼中,她是那么可爱,那么漂亮。于是,他不再熬夜,性生活像他们的关系一样,变得十分和谐,因为那时,先生已经完全从母子的相依为命中脱离出来,身边睡的不再是另一个母亲,而是妻子——是自己生命中唯一的情人!

·记住那个咒语

以上转恶为善的全部过程里有几个关键词:矛盾、童年伤害、病态经验、父母关系、神父、祝福、觉察、反省、分享、沟通、改善、和谐。这就是调整关系的全过程,先发病,再治病,然而治疗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外人介入,因为自己就是医生,帮助自己的童年医治创伤,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事,只要你想做,那么一念之间,你的世界就会改变。

这个三口之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并非虚构,因为故事中有许多人的影子,同时也提供了人人可及的方案,起码,我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我相信,生活中,有些咒语的力量不可小视,特别是那些大实话。而观当下的众多夫妻之间,缺乏这种实话,他们都认为父母赋予的才是实话,却不知道,彼此之间才是真的,这个真需要强调,就如同祝福的咒语,有时候甚至需要从所谓的“神父”口中表达出来。

诚然,所有人都渴望着和谐,都希望能如上述夫妻那样改善关系,但如果没有那些不良的童年经验,又怎能觉察到今天的病症,找不到,那又该从何改起?

于是,我们有必要深入阐述病因,把那些家庭伤害一一地“挑”出来,作为我们今天对症下药的目标,不仅医治我们的夫妻关系,同时,也不再为我们的下一代继续创造不良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