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误解“自主学习”

误解“自主学习”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自主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此,我们以自主学习的实施者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误区。有的老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不用讲解,显然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自主学习的实践误区。要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必须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教师的合理引导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进去。

第四节 误解“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失落。请看下面的案例:

这是一堂政治课,一位老师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室。5分钟后,他便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自己提问。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一会儿在课堂上溜达,一会儿又低头看教案……

在全社会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自主学习模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已成为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对此的尝试也是花样翻新、名目繁多。尽管有的教师对于“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理解得也许不那么清楚,但是热情远远高于对其意义的探究欲望。于是,“自主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一、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误区

的确,新课改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这并非是光靠新课改的理论依据所能够做到的。在大部分教师对自主学习以及实施方法都缺乏理性认识时,就不免产生出种种偏差。在此,我们以自主学习的实施者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误区。

1.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新课堂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这种主体作用应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发挥。由于对自主学习认识模糊,有些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走来走去,自由发言,让学生完全凭着自己的喜好,随着自己的感觉学习,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同时,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一定的指导,对学生认识的误区也没有作深刻的分析,有效的指正,而只注重标准答案,导致学生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每一次教学中,教师们都注重把“鱼”给学生,却往往忽略了授之以“渔”,导致不少学生“高分低能”、思维滞塞。

2.把“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完全对立起来

有的老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不用讲解,显然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事。教师的“讲”是“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讲”与“学”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构成了教学的整体。如果只片面地强调“学”,完全忽略教师的“讲”,那么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把“自主学习”理解为学生“自己学习”

当前教师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不当的角色表现:

(1)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召集人”。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吵吵闹闹地讨论,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的性,实际效益太低。

(2)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在学生交换资料或汇报读书收获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以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地交流。

(3)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如何,老师总是赞不绝口:“棒极了!”“真了不起!”

(4)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教学预设的需要,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思考题,然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去找出相应的答案;此时的教师则在教室里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大有“闲庭信步”之感;要不索性站在讲台上等待时间的悄然流逝,过一段时间后,让个别学生讲出答案。若答案与标准答案相似,教师便大加赞赏;若学生的答案有所偏颇,教师则把预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此堂课便“大功告捷”。由于教师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得不到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知识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4.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由学习”

当前教学中的“自由化”倾向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自由化。一些教师片面理解“拓展课程资源”,以至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无限度的资料交换。(2)目标要求上的自由化。例如《草船借箭》的教学,本来应当着重引导学生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有些教师却把这篇课文完全上成了“看录像、讲故事”课,学生几乎脱离了课本,直观形象代替了语言文字的学习。(3)学习进程上的自由化。

5.自主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思考

目前,不少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而引入了诸如讨论、演讲、小品表演、角色互换、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表面上看,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活动,课堂上显得“生机勃勃、热气腾腾”,但仔细想想,这种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了吗?有没有挖掘教材本身的深层次东西呢?这种将过程无限性放大的课堂,剔去“作秀”的成分,课堂内容所剩无几。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快乐有加,但课后却说不出一节课下来到底收获了什么。真可谓“结果诚可贵,过程价更高;若为自主故,两者皆可抛。”

上述几个误区,充分体现出如果教师的作用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为自身水平的限制,其认知水平仍会在原有水平上徘徊。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导向和有效引领,自主学习就会蜕变为一种随意性、自由性学习,表现为随心所欲、走马观花,有时不仅严重偏离、曲解课文的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会出现价值观的偏离,从而从根本上扭曲学习的方向和实质。这是自主学习的实践误区。

二、走出自主学习误区,教师应担当好三种角色

要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必须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教师的合理引导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担当好三种角色:

1.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学习中既要有愉快的气氛,也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过多的议论和“表演”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

2.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有的学生由于自身认知力的限制,经常会出现理解不到位,甚至完全错位的情况,这些问题恰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并热情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来克服不足,从而使学习跃上一个新台阶。

3.当好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应当自觉地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探究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进去。要仔细聆听他们的发言,和他们认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其他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了解怎样促进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1.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其自主学习的进行。首先,要改变对学生的看法,把每个学生都视为有成功希望的个体;其次,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或别出心裁的念头,正确引导,而不随意批评,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最后,要确立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防止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2.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教师要在课堂中经常设问,使学生始终沉浸在问题情境之中,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所创设的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难度要适中,并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能够完成。太难,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容易,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3.充分发挥榜样的感化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技能可以通过观察与模仿他人来获取。一方面,教师要在全班精心培养学习的典范,充分发挥典范的潜移默化作用,带动全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让学生学有榜样,激发他们上进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自主学习的示范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面旗帜,主动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索学习中的新思想、新问题、新方法,用实际行动感染、教育学生。

4.教师主导作用应与学生主体作用和谐统一

自主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实现“会学”这一目标,“导”的作用是不容忽视。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帮助学生制订确切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同时积极地看、听、想,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当学生学习陷入困境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适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在学生的思维受阻之处,要设计好问题的梯度、角度,力求引导在难点、疑点处,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

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既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也不能无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教学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学生能自我管束、自我操纵、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学生也只有具备主动探索的精神并有自我调控的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