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过分崇尚“赏识教育”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紧紧抓住被教育者在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进步,给予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表扬。因此,“赏识教育”是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并超越自我。
一、赏识教育的误用
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赏识教育也有它的局限性。赏识不当,则会走向教育的歧途。因此,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警惕踏入如下误区:
1.“赏识教育”替代“批评教育”
提到赏识,很多教师会简单地理解为“表扬”,因此常常只会重视正面的赏识激励,而忽视大胆的批评。殊不知,真正的赏识教育除了要对学生良好的言行给予赞美、鼓励和表扬,同时也包含着必要甚至严肃的批评。针对学生言行的不当或错误,教师不能为了赏识而曲解赏识教育的真谛。比如,一个学生计算8加5的算术题,却解得12,教师如果不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这样说他:“你的答案很接近正确答案。”或像有的教师那样,对做错题的学生“表扬”说:“你错得很有价值,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的话题,谢谢你!”这种“只表扬,不批评”的赏识教育,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其结果恐怕只能与表扬者的初衷相反。因为错误就是错误,任何掩饰遮盖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赏识教育重大轻小
重视大优点,轻视小进步;赏识大长处,忽视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另一误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营造和谐的氛围,在不断的享受赏识中获取愉悦的情绪。因此,作为任课老师,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有一点闪光之处,就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大力提倡“勿以善小而不赏”的做法。
3.赏识无极限
过度赏识会使赏识失去意义,甚至产生副作用: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傲慢无礼或耐挫能力弱。因此,一味表扬和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同时,过度赏识也会带来压力。一个学生常常处于老师表扬的氛围中,会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菜成他继续进步的无形障碍;而且,这个学生有可能处于同学们的嫉妒与排挤中,如此会造成人际关系恶劣,形成他孤僻不合群的性格。
4.赏识等于“哄骗”
有的教师认为赏识就是连哄带骗。伸出大拇指赏识学生只能表明一个态度,要真正鼓励学生需要用心来完成。不能因为要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哄骗学生,这会使学生感到赏识是一种虚伪,是一种利用,以至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因此,赏识要有根有据,不能任意而为。有效的表扬必须是真诚、详细而具体的。除非你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表扬学生,否则就不要去那样做,学生希望知道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受到表扬的。如果他们知道你认可他们的哪些行为举止,那么他们今后就会乐于重复这些行为。
我们应该清楚,赏识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而绝对不是教育方法的唯一,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个性各异的所有学生。因此,赏识教育、宽容艺术,有用,而且可用,但万万不可滥用。
二、滥用赏识教育的危害
1.滥用赏识会弱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再地夸奖,一味地赏识,容易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事事处处都要别人顺着自己;一旦稍不如意,往往就会沮丧、愤激、退避、敌对,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如,安徽有一名初一新生,为了与同学打赌“看谁是英雄”,无端撕毁了一位女同学新课本,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这名在小学受惯了“赏识”的学生,却无法接受老师的批评,一时想不开,竟服毒自杀。试想,像这样的学生,毕业离校以后,将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群体,又如何迎接严峻的人生挑战?
2.滥用赏识将会弱化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是因为,滥用赏识的教师往往是“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弯儿表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感觉到“做对做错一个样,考好考差一个样”。这样既对某些后进生起不了什么激励作用,又使一些优秀的学生渐渐失去自豪与自信,乃至渐渐失去责任感与上进心。
3.滥用赏识将会逐步弱化一些学生的热诚与真情,助长一种形式主义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之声接二连三,或是读了几句书,或写了几个字,或答了几道题,或回了几句话,教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跷起大拇指,称之“真好”、“真棒”或者赞曰,“真了不起”,诸如此类,难免让人哭笑不得。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赏识教育
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才有效呢?
1.允许学生犯错误,放大学生优点
教师可通过不断地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就离成功不远了。请看下面的案例:
李明上初三了,他是各科老师眼中的“捣蛋鬼”、“小霸王”。他从来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王老师的信息课当然也不能幸免。上课时,李明不是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就是东摸西碰,有意无意地影响其他同学。一次课堂上,王老师发现李明正偷偷用QQ聊天,同时又发现李明的打字速度非常快。王老师便拍拍李明的肩膀,把他叫到一边。此时的李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违纪”行为,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安,但立刻又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王老师微笑着请李明坐下,避重就轻地对李明的打字速度进行了表扬。李明听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原本傲气的目光也渐渐变得温和起来。王老师便抚摸着李明的头,微笑着说:“老师想要你给全班同学表演你的‘绝技’,你看如何?”看着王老师信任的眼神,李明答应了老师的要求。几天以后的演示中,当汉字输入测试软件显示每分钟218个汉字时,全班同学都被李明如此快速的输入速度惊呆了。在同学们长时间的掌声中,李明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少有的被人认可的喜悦感。此时,老师立刻号召全班同学一起对他竖起大拇指,齐声对他说:“你真行,你真棒!”
经历了这样一次赏识的洗礼,李明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课也不再影响其他同学了。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有一点进步,王老师就鼓励他、表扬他。渐渐的,李明对老师也尊重起来,成绩慢慢得到了提高,后来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的电脑文字输入大赛,并屡获佳绩。他最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区重点中学。
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一个看似“无药可救”的学生,如果“赏识”得当就会起到奇妙的功效。学生每一个优点的闪现都是老师赏识的好机会。老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要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已有能力去改变引导学生,相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的真理。
2.尊重学生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通俗地讲就是渴望被信任、被认可、被重视。尤其是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大大增强,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请看下面的案例: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安排是六年级某班上“信息”。刘老师早听说这个班在上课时纪律不怎么好。这天,预备铃声一响,刘老师就往六年级教室赶。还没走到教室,就看到学生们已经在走廊里整队了,原本嘈杂的声音,看到老师的到来也很快安静了下来。刘老师便站在队伍的面前,用赞许的目光扫视了全班每位同学,什么话也没说,微笑着竖起两个大拇指,并肯定地点了点头。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在以后的几周时间里,同学们每节课整队又快又安静,课堂纪律也出奇地好。
刘老师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给他们一个“见面礼”,通过恰到好处的赏识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的感情。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学生对刘老师的好感与日俱增,他们之间无话不谈,课堂教学开展得也十分顺利。
从此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的信任、理解、赏识,能使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并使学生更加信赖老师,愿意敞开心扉接近老师。老师见到赏识后的效果,也会把自己的感情更多地倾注到学生身上,激发起更大的教育热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要当“慈母”也要当“严父”
学生做了好事,理应受到表扬;做错了事,教师就应该让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儿童作家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当“慈母”,也要当“严父”。若把赏识比作农民在农田里施肥,那批评就好比农民为庄稼除去杂草,二者缺一不可。
4.赏识有度
“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爱护学生”相结合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有些老师却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度”,他们或是走向“爱”的极端,只表扬学生的进步,不批评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极力崇尚“赏识”教育,却忽略了现在的学生缺少的并不是赏识。家庭的过分溺爱已经使不少学生增加了依赖性,让他们失去了判断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而这两项恰恰是学生将来踏上社会不可缺少的能力。现在可以让他们生活在一片赞歌声中,但当他们走向社会时谁又会天天夸奖他们呢?因此,赏识失度,只会害了学生。还有的教师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整日一脸冰霜、表情冷漠,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教师的威严,才“镇”得住学生。有的滥施权威、严而无度,以致使学生在内心里无法实现对教师的接纳。有明白,赏识教育就是该批评时批评,该表扬时表扬,该严肃时严肃,该认真时认真,既要让学生敬畏,又能使师生相互理解、沟通。
5.“赏识”要发自内心、恰到好处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美丽的话,而需要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地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另外要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如果这样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
总之,作为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有其合理性、必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为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取,以恰当的表扬、热情的关爱、宽广的心怀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引导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