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优等生过度表扬

对优等生过度表扬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师在试卷分析课上表扬了李玲,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优等生思想教育的活动。通过坦诚的谈话,教育、帮助优等生走出“光环”误区,在与同学和谐相处的气氛中得到健康的成长。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做到该批评时要批评,该教育时要教育。

第二节 对优等生过度表扬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案例:

李玲是个相当普通的高中女生,身材、长相比较“大众化”,学业成绩和校内活动表现平平。高一上学期的开学一个月后,大多数学生还沉浸在考进重点中学的愉悦中,而有“超前意识”的李玲则开始用功了。在学校里,她没有表现得过于投入学习,下课依旧和同学聊天,有时还趴在桌子上睡觉。同学们包括她的同桌都没有发现李玲的细微变化。其实,他们不知道李玲每天放学回家至少用5个小时花在学习上,每天晚上12点才睡觉,早晨不到7点就起床。

看着女儿学习如此刻苦,李玲的父母欣慰不已。除了一日三餐把营养跟上外,夫妇俩每天晚上连电视也不看了,爸爸看报纸,妈妈打毛衣,认为李玲的学习创造最好的氛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隔三周,李玲的成绩从原来全班第37名一下上升到全班第10名。老师在试卷分析课上表扬了李玲,号召大家向她学习。李玲很开心,于是她更努力了……

到了高二上学期,李玲因勤奋努力而成为全年级老师交口称赞的好学生,她的成绩也如火箭般窜到了全年级第2名。

当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李玲却一脸愁容地找到父亲说出了自己想退学的想法。“我从高一上学期用功开始,就被一片赞美声包围。在学校,各学科的老师都把我当榜样树;在家里,你和妈妈对我关爱备至,百依百顺,逢人就夸我聪明懂事。然而赞扬越多,我感到肩上的压力就越大,我成了只进不退的报喜鸟。我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自己重新掉到了全班中下游,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自己还有没有脸见人。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聪明,只是比别人用功而已。”李玲沮丧地对父亲说。父亲笑了:“你很聪明了,你能想到提前用功。另外,用功有什么不对吗?”李玲没有回答,显然父亲不同意她退学。在接下来的一些日子里,李玲始终郁郁寡欢。

李玲的心结并没有打开,压力也更大了。高二下学期,全班同学都在老师反复的督促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未来,学习氛围前所未有地好。李玲的担心也更重了。李玲认为,很多平时不用功的男生,只要一发力,自己就很容易被甩到后面。那样自己多难堪!一想到这里,她便开始做更多的习题,想更多的问题。以至于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她要想半天。看英语书时,她会突然盯着pig发呆:为什么pig要这样写,而不是写成big呢?

这些都让李玲的做题效率大大降低,当她发现自己的速度越来越慢,就更加焦虑、担心,慢慢地形成了恶性循环。她开始频繁失眠,白天听课的效率也打起了折扣。

心急如焚的父母找到李玲的班主任,班主任认为李玲过于紧张,建议她休息2天,于是李玲请了3天假。原以为可以调整一下,但李玲却老想着我在家休息,同学们都在用功,那我不是要掉队了,回到课堂补起来就累了。

就这样,刚在家休息了2天的李玲又回到了学校。可令她痛苦的是,不看书惶恐,看到书和习题她却又紧张得要命,甚至出现了拿起笔来手发抖的症状。不得已,李玲向学校和父母提出,她想退学,成绩名列年级第2让她活得太累了。

由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表扬是教师促进学生进步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还可以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但如果教师过度地去表扬优等生,结果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甚至还会出现很多负效应。

一、过度表扬的负效应

1.过度表扬会增加优等生的心理负担

很多教师因为优秀生学习成绩好而对其身上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包容,并且对优等生的学习成绩也期望过高。过分的表扬和过多的“光环”使优等生成了学生楷模和焦点,这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压力。优等生长期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会使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被掩盖起来,长期得不到矫正,为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埋下隐患,甚而造成深远的、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2.过度表扬会使优等生滋长骄傲情绪,导致学习走下坡路

如果教师过度地对优等生进行表扬,很容易使他们滋长骄傲情绪,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在同学面前趾高气扬,自以为是。久而久之,老师的“惯”,同学的“捧”,使他们养成了全班以“我”为中心的毛病,傲气十足,得意忘形,导致学习不刻苦,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往下滑。

3.过度表扬会使后进生受到伤害,产生自卑情绪

教师如果一味地对优等生进行表扬,把后进生丢在一边不闻不问,必然会伤害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在心里感到不平衡,并对优等生产生嫉妒心理,以致对老师不满,滋生抵触和抗拒情绪。他们心里失衡后,还会丧失信心,甚而自暴自弃,给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4.过度表扬优等生会使优等生在班级中陷于孤立

教师对优等生过度地表扬,很容易让后进生的心里感到不平衡,从而表现出对优等生的嫉恨,后进生和优等生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影响学习,使在班级中占少数的优等生受到孤立,以致成为离群者。

二、走出过度表扬的误区

那么如何走出过渡表扬教育误区呢?

1.重视优等生身心发展

优等生也是普通人,成绩好不代表心理健康。同那些后进生一样,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也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任何漠视、忽视优等生身心发展的行为都是不妥的。教师应把每一个优等生都看做是普通的孩子,“教书”与“育人”并重,既重视优等生的学业成绩,又重视他们品德与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要充分认识优等生在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性

由于优等生的学习成绩优秀,使这些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正面评价的环境中,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同学的羡慕,使他们在班集体中有很强的优越感。同时因为过分的重视和关注又使他们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容易形成自负、脆弱等不良性格。教师要充分认识优等生在学生群体中的这种特殊性,并根据其特殊性采取相应措施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3.帮助优等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教师应该帮助优等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祖国未来的建设,真正需要的绝非那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优等生思想教育的活动。通过活动,引导优等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调动起自我塑造的积极性。通过坦诚的谈话,教育、帮助优等生走出“光环”误区,在与同学和谐相处的气氛中得到健康的成长。

4.抛开功利之心

首先,教师绝不能把优等生当做自己晋职升迁的台阶,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下包袱,轻松应对。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学会选择,选择他们自己的健康生活,选择他们自己的正确道路,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事业。教师要积极地帮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5.做好优等生的纠错工作

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做到该批评时要批评,该教育时要教育。有的教师对优等生宠爱有加,即便出现错误也予以迁就;而对于后进生,一有错就小题大做,动不动告诉家长,长此以往,优等生洋洋自得,后进生内心不服。

其实,教师要知道优等生更需要教师适当的批评,这样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对优等生的教育要讲究技巧,不仅要“狠得下心”批评,同时要给予适当、适时、适量、适度的惩罚;尤其不能无原则地迁就或放任不管,那样不利于优等生的进步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