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向陶行知学批评

向陶行知学批评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次,陶行知校长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扔同学,当即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相信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会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若我们也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换一个角度,注意在批评孩子错误的同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看到其成绩,那孩子就会欣然接受。而对孩子故意犯错的最高明批评,是教育中一个非常积极的原则,就是“禁于未发”。也就是说,要在孩子真正发生不良行为之前,积极引导孩子避免犯错。

场景5 向陶行知学批评

孩子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可一些家长往往被孩子的错误搞得唉声叹气、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其实孩子的错误是一回事,而你会不会批评孩子,是另外一回事。

1.陶行知的批评方式

大家先看一则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事,看看他是怎么处理孩子的“错误”的:

有一次,陶行知校长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扔同学,当即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待陶校长赶回校长室时,发现王友已在门口等候,一副准备挨训的样子。

出乎意料,陶校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讶地接过糖果。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阻止你,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迟疑地接过了第二块糖。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扔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还欺负女生。你扔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

听到这里,王友流着后悔的泪水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是我错了,我扔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等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送完了,我看我们这次谈话也该完了吧。”

相信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会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若我们也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换一个角度,注意在批评孩子错误的同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看到其成绩,那孩子就会欣然接受。所以,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更是一门直叩心灵的艺术。

2.批评是为了不批评

当你面对孩子的错误,要注重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如果对你的批评,孩子没有听进去或是在心里抗拒,那你说了也是白说。所以,你要掌握孩子的心理,避免对立情绪的出现。

小孩子犯“错误”,主要是因为孩子自控力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对2岁以内的孩子,不要责罚;5岁前,你可以清晰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但批评要根据孩子性格进行调整;10岁前,需要你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学习规则和承担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是为了不批评。真正高明的批评,包含的更多的是交流、引导和印证,这也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根本意思。当孩子犯了错,要了解批评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家长要认识到自己也有责任,要摒弃“都是孩子不好、不听话”的惯性思维。

只要家长自己能从“教育者”和“统治者”的位置上走下来,站到孩子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恰当的批评不仅不会伤害亲子感情,更可以让孩子因感觉被尊重、被理解,而越发贴近父母,同时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3.高明批评的样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给大家几个“批评”孩子的好样例,有些来自教育大师,有些则来自寻常父母。也许,能让父母们有新的感悟。

案例一:

一个小孩子偷钱买东西吃,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命令他在冬天的院子里罚站一小时。当父亲看到孩子的哆嗦样子,突然意识到,孩子犯这样的错,根本原因不在他,而是自己平时就没有好好关心、教育过孩子。

于是他站到儿子身边说:“孩子,偷钱是你的错,但是把你教育成偷钱的孩子,是我的错。我更应受到惩罚。爸爸罚自己站一个小时,你只要站半个小时。”父亲的认真和惩罚分明,打动了孩子的心。此后,孩子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

案例二: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看见几个孩子在折树苗,便把自己的耳朵凑到树上,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都红了。

案例三:

学生迟到,老师问:“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身体不舒服,能告诉我吗?”学生摇了摇头。老师接着问:“是昨天晚上写作业用的时间多,睡觉晚了,所以今天起晚了?”当回答不是后,老师说:“那是路上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让你必须花时间,结果耽搁了?”学生依然回答不是,老师最后问:“那是?”学生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老师,是我路上贪玩了。”

案例四:

两个孩子满身泥巴地跑进来,妈妈说:“我看见两个小孩,脸上、手上全是泥巴。”孩子互相看了看,去卫生间清洗了。几分钟后,妈妈去卫生间,看了一眼说:“我看见卫生间的墙上都是泥巴。”孩子赶紧拿布去擦。过了一会儿,孩子让妈妈去看,妈妈看了说:“我看见卫生间的墙已经擦干净了。”孩子笑了,同时马上说:“洗手水池我们立刻就清洗。”

最后,我想说一下,“批评”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需要有良好的倾听、共情、语言、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而对孩子故意犯错的最高明批评,是教育中一个非常积极的原则,就是“禁于未发”。也就是说,要在孩子真正发生不良行为之前,积极引导孩子避免犯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